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扛著AK闖大明> 第510章 不謀而合(600張月票加更)

第510章 不謀而合(600張月票加更)

  建立軍校的事情敲定了,接下來便是選址的問題。


  這軍校既不能在京城,也不可距離京城太遠,畢竟劉鴻漸可沒時間來回往返著折騰。


  而內閣幾個大爺心裏皆是五味雜陳,既然事兒都已經決定了,那麽這軍校建在哪裏,他們就更懶得關心了。


  幾個大爺相繼離去,最後連兵部尚書李邦華都打道回府。


  見一個個都走了,崇禎自己也沒什麽好主意,劉鴻漸幹脆一拍板兒,既然都是建學堂,決定幹脆把軍校也建在西山。


  隻是西山本就不大,西邊是諾大的西山大營,緊靠無定河是工學院的新址,再往東是軍械所以及各類工坊,以外皆是良田。


  劉鴻漸又不想把軍校建在農田之中,怎麽說也是大明的第一所皇家軍校,民學都建在山邊沾沾仙氣,怎麽著也不能把軍校搞得像農舍一樣。


  又出於安全考慮,劉鴻漸與崇禎二人商定,將西山大營北遷,讓出風水寶地建軍校。


  而西山大營有新老士兵十五萬牽扯太大,最後不得不把李邦華等幾個閣臣又喊了過來,經商議將京營一分為二。


  一部北遷至沙河,駐兵八萬拱衛京師北部,稱沙河大營。


  另一部南遷至盧溝河,駐兵七萬,稱豐台大營,南北呼應拱衛京師,恰是相得益彰。


  隻是不論是建民學、還是建軍校、亦或是遷移京營都不是小工程,指望著軍械所原有的千把人沒個兩三年根本完不成。


  對於此,崇禎很霸氣,大手一揮,再征五千民夫!


  他多少有些急功近利,說到底他有些等不得了,他心裏能等,可身體已經不再允許,數月前才倒做外科手術取下了一個病灶,如今病灶卻又在左肩安了家。


  每每到晚上疼痛難忍不得入眠,連帶這精神也很不好,白頭發愈加的多了。


  “皇上還需多注意身體呀,如今大明蒸蒸日上,您不要總為國事煩憂,萬事當看開點。”劉鴻漸看了一眼崇禎心有不忍的關切道。


  一口吃不了胖子,事兒得一件一件來,想改變諾大的一個國家,真的是不能操之過急。


  “唉,朕操心慣了,一閑下來總覺少點什麽,這一年多來,真是辛苦佑明你了。”沒有外人時,崇禎一直都是喊劉鴻漸的表字。


  崇禎知道劉鴻漸是真的關心他,不像那些朝臣,雖然表麵上漂亮話一套一套的,暗地裏不知有多少人希望他死去。


  他也知道這小子的心性,若沒有他的敦促,這小子估計能天天貓在家裏睡大覺。


  “顧愛卿怎得還在,可是有事?”崇禎跟劉鴻漸在聊著家常,突然發現屋子一角竟然還坐著個人,不禁眉頭一挑道。


  由於此番商議的是軍事,崇禎特命兩個兵部侍郎前來旁聽,而顧佳就是其中之一,這人坐在屋子角落裏一聲不吭,崇禎一時竟沒發現。


  “陛下、王爺,臣……臣想去這武學堂任職!”顧佳結巴了一下,隨即十分堅定的請奏道。


  方才劉鴻漸所描述的武學堂,聽得兵部左侍郎顧佳心馳往之,他雖是進士出身,但對於儒家那一套早便沒了興致。


  反而特別喜歡鑽研兵書、行兵事,隻是如今帶兵打仗怎麽輪也輪不到他。


  對於大明軍隊的狀況,他也知之甚深,隻不過由於人微言輕,隻得坐觀其變。


  而如今安國郡王的提議恰好與他不謀而合,甚至比他想的還周全,他想加入這個特別的團體,但又擔心崇禎和劉鴻漸不允。


  是以一直坐在角落裏反複思量,如今崇禎問之,他竟再也顧不上了。


  “這……”崇禎被這兵部侍郎突如其來的怪異請求給問懵了。


  兵部侍郎是正三品大員,在明朝已經幾乎是文官的巔峰了,便是入閣也是有資格的,崇禎沒想到這廝竟然如此唐突。


  “軍校之常駐教諭必須為白身,顧大人可知這意味著什麽?”劉鴻漸對這顧佳有些印象。


  去歲他出征山海關時曾與顧佳打過交道,在百官中,也算是個少有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下官知道,下官研讀過吳子、六韜、尉繚子並二孫兵法,也對火器戰陣有些研究,若陛下與王爺準允,下官可辭去官職,專注於武學堂的教習。”顧佳躬身繼續請奏。


  若是兵部尚書李邦華在此,估計都要氣的跳腳,兵部就那般令你嫌棄?竟官兒都不做了偏要去當個白身教諭?

  可人跟人不一樣,當心態達到了一定境界,遇到心神往之的夢,總是想去試試,顧佳便是這麽個人。


  年少時研讀四書五經,全是為了證明自己有這個能耐,而當真的做到了,反而又覺稀鬆平常,官場太紛亂,那不是他的追求。


  “且不談兵法,本王問你,如今大明的敵人是誰?”劉鴻漸覺得這人挺有意思,不禁又問起了數月前問小鄭的問題。


  他是想考一考這顧佳的大局觀,畢竟若是教習行軍打仗,莫說其他,軍營裏林河能教火槍,孔二愣子能教火炮,騎兵衝鋒有陸海波和吳炳豪……


  這些新崛起的武將雖然沒什麽文化,但身上的經驗皆是真刀真槍殺出來的,比之紙上談兵的兵法實用的多。


  大明缺的是如鄭森般能看清局勢的人,是戰略問題,而非具體的戰術。


  “下官觀今之大明,四海之內,雖北有察哈爾、南有張獻忠,但皆不足為懼,若真有能被大明稱之為敵人的……”說到此顧佳停頓了一下。


  “南邊的鄭家首先便是一個,鄭芝龍其人手握重兵卻首鼠兩端,實為大明之患。


  再者便是海外,台灣的荷蘭國、南洋的弗朗機、弗朗查等皆是大明之大敵,臣聽聞荷蘭國戰船上的火炮不僅威力大,射程也比大明的船炮更遠,此必須防之……”


  顧佳說話時依舊弓著腰不敢抬頭,說起海外之事來竟是滔滔不絕。


  他知道,這軍校之事,如果王爺能點頭,基本就八九不離十了,而剛才之問,很可能便是考核。


  “皇上,這顧大人有外事之才,留在兵部可惜了,軍校恰好缺這方麵的人才,不如……您便準了吧。”劉鴻漸瞄了一眼麵無表情的崇禎道。


  ps:還欠一更推薦票的加更,寒寒盡快還上吧,晚安~~~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