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駕崩

  皇家的家書,也看誰執筆。不喜愛執筆,就算是家書,那也是形式了。


  傳到了西北的時候,燕子歸正在逗著銘安玩。他這幾日急著學走路,一天摔無數次,但是精力旺盛,就是要走。


  又摔了一次,許是累了,就那麼趴在榻上啊啊啊的叫,卻不起來。


  凌風將信拿進來的時候,銘安忽然就精神了,對著凌風啊啊啊的大叫,那就是要求抱抱啊。


  「得了,給他裹上你帶著玩去吧。」蘇棉剛才已經累了,趕緊揮手叫青黛道。


  青黛笑著給銘安裹上厚衣裳就將他遞給了凌風。


  凌風很耐心,最喜歡抱銘安了,帶著滿府轉悠。


  燕子歸看了信,便於凌風一起帶著銘安離開了。書房早就被銘安攻佔,經常帶著進來,好在他不哭,所以大家都喜歡他。


  「陛下來信,你們都看看。」燕子歸將手裡的信拿出來道。


  眾人看過之後,道:「果然是章先生料定了的。陛下絕不會立燕子康為太子。」


  「章安,回信便由你來寫。如何說,你定。」燕子歸道。


  「屬下定會好好寫,王爺放心吧!」章安笑道。


  很快,西北的回信就到了燕子寧的書桌上,這時候,已經是臘月初二。他的身體,真正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一度覺得自己等不到回信了。


  「只要三個城?朕的九弟,不貪心啊。」燕子寧說不出是輕鬆了,還是覺得悲哀,只是笑著道。


  「陛下拿主意吧。」熙文太后看過回信后淡淡道。其實還有什麼主意可拿?烈王要是要更多的,也不是不能。如今就算是很好了。


  「就這樣下旨吧。」燕子寧道。


  次日一早,元興帝下旨立二皇子為太子,等他死後,即刻繼位。


  燕子康很快就準備反撲,對於他來說,這是最好的時機,錯過了,以後再有沒有就很難說了。


  這時候,燕王命疾風,孫凌率領十萬大軍駐紮在了陽城外。只要渡江就是燕京城。使者進京道:「王爺有命,護衛二皇子冊立。」


  燕子康此時才驚覺,原來燕子寧和燕子歸已經暗地裡達成共識了。


  「他這是招來了狼!」燕子康不信真的只是護衛太子,看著吧,這一駐紮就不會走了。


  可是不管怎麼說,燕子康暗地裡的那些兵馬是不夠的。只能偃旗息鼓。


  臘月十二,燕子寧等來了他的大限。連三十都不到,就在這剛送走了父皇的地方,也要去了。


  他忽然想起給父皇下的毒來了。報應吧?這就是現世報!


  「朕……愧對父皇……愧對……大胤……愧對……」最後也沒說出愧對誰,就永遠的閉了眼。


  不同於嬪妃們的哭泣,熙文太后和裴后都是沒有哭的。


  某種意義上說,她們都一樣,一樣失去兒子。


  有時候,最是悲傷的人,最是沒了眼淚。只是木然的,獃滯的,看著奴才們忙碌,聽著外面嬪妃和朝臣,們的哭聲。


  太監大聲喊著:「陛下駕崩了!陛下駕崩了!陛下駕崩了!」接連三聲。


  驚起了萬象宮中的鳥雀,天上有零散的雪花飄落,說不出的悲涼肅殺。這位年輕的帝王,還不及施展他的宏圖大志,就這般鬱鬱而終了。


  《大胤帝國傳》記載,元興二年冬,元興帝於金相殿崩逝,時年二十七歲。


  燕子寧身前身後,在史書中,也不過寥寥數字的記載罷了。可是對於當事人來說,他是真實的。他挫敗了燕子初,也一度挫敗了燕子歸。


  得知他的死訊,仍舊被關著的燕子初也是久久不能反應。


  「他死了?就這麼死了?」他拉著柳氏的手問道。


  「死了。如今看來,你們兄弟里,最能幹的,是烈王、」柳氏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死了!誰能想到呢?當初我栽的那麼慘,誰能想到呢?最先死了的,卻是他!他可是皇帝啊!怎麼就死了?」燕子初有些癲狂道。


  「你還不死心么?」柳氏道。


  「不會,我不會叫你再有什麼危險了。放心吧……我也不會有機會了。看著吧,沒幾年,九弟就會回京。看著吧。」他腳步踉蹌的出了屋子道。


  都看走眼了啊!


  因為陛下新喪,這個年,就要一切從簡了。


  西北也是一樣的,只自家人坐著吃年夜飯。打從來了西北那日起,蘇棉對待幾個風就是像自己人一般。所以這幾年年夜飯都是一起吃的。


  加上韓雲,也不過就這幾個人。


  這個年過的很是單調。


  年後,燕京城著手立太子。


  熙文太后和裴后帶著七歲的燕振岳登上了皇位。


  他下旨冊封熙文太後為太皇太后,冊立裴後為太后,朝臣們之間,支持過燕子康的,或是貶黜,或是降職,可是萬家卻動不得。這時候要穩定,是不能激起什麼太大的矛盾的。


  因陛下年幼,熙文太皇太后定下了四大臣為陛下攝政大臣。為首的就是慕容左相。賜封為忠孝一等公。


  第二個是張太傅,也是陛下的老師。也賜封為忠敏一等公。


  第三個是原先的戶部尚書,現在的太師許昌隆。實際上,這兩位都沒有實權,不過到底地位很高,都是正一品大員。


  最後一個是吏部尚書萬豐。也是一等公,卻沒有名號。


  按說萬家還有個太師在,要是攝政大臣,該輪不到他萬豐。可是如今可就這樣定了。


  萬家也沒話說。


  更尷尬的,是原先的太皇太后宋氏以及李太后這兩個。


  隻字未提。


  當然如今不會有人替她們說話,本來宋氏太皇太后就不得熙文太皇太后的喜歡,還在最後支持燕子康,著實是戳了熙文太皇太后的肺管子,能叫她活著,已然是不錯了。


  至於李太后,誰能想到她呢?後宮無子嗣,前朝無家世,就是個透明人罷了。


  身為曾經做了幾十年的皇后,她也算是悲哀到底了。


  新帝為永安帝,便將這一年定位永安元年。


  《大胤帝國傳》記載:元興帝去世次年,次子繼位,時年七歲,稱永安帝。為永安元年始。(.html)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