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官路高升筆記> 第492章 震響

第492章 震響

  是串場趕過來的周波。


  幾乎所有人都跟他熟,他自己拉了一把椅子擠在葉三省和聶作家之間,一坐下,就笑:「聽說兩位下午演了一場好戲。」


  葉三省和聶作家兩人對看一眼,都不知道如何接話。


  「不過真是好戲,評價不錯。」周波贊道:「剛才在那邊,中區工商局局長就在稱讚葉鎮長,說葉鎮長一到義雙,就放了一個衛星,是界溪鎮的旅遊開發中吧?說過兩天就要震響江城,說不定還要震響西川省。」


  葉三省無語。這個消息也傳播得太快了吧?

  要說泰和山莊和商藏,跟中區工商局倒有有關係,可是這是遠在義雙的項目啊。還有,黨校的事是一個多小時才發生的事,互聯網時代的傳播速度真是可怕。


  「震響好啊。」聶作家大喜,「界溪鎮你搞了個什麼?」


  葉三省簡單說了那個賽事經濟,聶作家毫不客氣地站起身,揮舞雙手示意大家安靜,大聲宣布,今天我們葉鎮長也有喜事,還可能是天大的喜事,然後說了界溪鎮旅遊開發方案。


  大家立刻熱烈鼓掌,舉杯。


  齊雍峰坐在高雪皎那邊,舉杯笑道:「葉鎮長,那以後界溪鎮的裝修業務,都歸我老齊了。」


  幾乎在同時,高雲給他父親打了電話。


  促使他打電話的,正是聶作家那又一次的「黃金三分鐘」。


  他一開始是大喜,覺得抓住了葉三省一個破綻,便想大肆宣揚,搞臭「政敵」,可是轉念一想,卻發現這個看起來明顯的一招臭棋,卻另有玄機,似乎藏著妙處。


  越想越是心驚,越想愈發肯定這是葉三省老奸巨滑的招數,心態立刻崩了,再也無法按捺,決定先跟父親電話。


  他先彙報了義雙縣關於一山一湖的旅遊開發方案,然後強調江城的財政情況。


  高父在電話那邊沉默了一會。


  他肯定了解自己這個唯一兒子的心思和他在江城的大部分行為,他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比如任勇,比如楊中。他覺得兒子過於偏執了,葉三省固然相當出色,但兩人應該不會在一個賽道,所以沒有必要總是盯著這個對手,但是他也知道此刻什麼都不應該問,這會助長兒子的逆反心理,兒子以前太順了,過於敏感和自尊,解開這個心結,得以後慢慢來,現在能夠做的,是先面對兒子提供的情況。


  他平靜地說,我知道了,我明天就給顧書記彙報。你也爭取在你那邊做點成績出來。


  高雲掛了電話,感覺父親未必會跟顧書記提這事,因為在父親眼裡,不謀一城一地,而是著眼整個西川,所以不會輕易說到具體的人和事,或者,即使說到了江城,說到了義雙,那也很可能是肯定,說稱讚和支持的意見,因為這個方案太誘人了,說不定顧書記也會動心,沉吟了幾分鐘,他終於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他拔打了劉學文的電話,讓他馬上到江城來。


  現在,通過李智,高雲也變成了能夠主宰劉學文命運的人,然後,劉學文正式成為計生辦的主任,算是把手伸進了臨江鎮的錢袋子。


  所以現在,高雲需要收回一點利息,讓劉學文像他以前舉報他一樣,再次重複同樣的行為。


  第三天中午,吃過飯後,葉三省和幾個班委到陳校長的辦公室討論下周外出社會實踐的事項,江城市*委書記周仲榮在辦公室,接到了省*委書記顧紹毅的電話:

  「仲榮同志,我想了一下,還是決定先跟你打電話了解一下情況。」


  「顧書記您說。」


  周仲榮早就坐直了身子,這時情不自禁地捏緊了話筒。


  「首先是義雙縣那個一山一湖開發方案,你的看法是?」


  「我昨天聽取了義雙縣長朱森的彙報,也認真研究了這個方案,覺得很好,是拉動我們江城經濟的一個好方案。」


  「你們江城目前的財政狀況呢?」


  「不容樂觀。去年財政赤字進一步加大,加上各種地方債券,差不多有一千億了。」


  「這個方案跟你的前秘書有關?」


  「這個方案是界溪鎮班子集體研究的方案,我的前秘書葉三省排在靠後的位置,我沒有問朱森具體情況,但我可以肯定,這個方案主要還是由葉三省做的。」


  「好。那麼,在江城目前的財政狀況下,還要不要上這個項目呢?」


  「顧書記,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風,您是了解的,江城的財政狀況,不容樂觀,這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歷史原因。但是正是因為江城的財政狀況不好,所以我考慮從根本上扭轉,所以更要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重視。我們開南新區,這兩年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稅收增長百分之六十,這說明我們的工作思路是對路的,再堅持兩三年,就能夠見到成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所以,我的意見是,這個項目要上。」


  「這樣的,仲榮同志,我給你說一下,今天上午,我和嚴宇等同志都接到了舉報信,說你到江城,大興土木,讓江城的財政入不敷出,江城人民怨聲載道,現在,又因為你前秘書炮製了的假大空項目,準備浪費納稅人的錢,謀取自己的政績。大致意思就是這樣。我跟嚴宇同志通了氣后,決定先問問你。」


  「顧書記,我的工作做得不好,讓群眾產生了誤解,接下來,在這個項目正式立項前,我會做好相關的解釋和宣傳工作。」


  周仲榮鎮定地說。


  ——省*委書記能夠這樣問,本身就表明了相信他支持他的態度。


  「還是要上那個項目啊?」


  省*委書記似乎在電話那邊無聲地微笑。


  「我非常想上這個項目。同時我也非常看好這個項目。這跟這個項目是不是我的前秘書無關,而是這個項目做出來,不僅是經濟效益,還有更廣泛的社會效益,會提升我們江城的整體形象,提高江城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是一個市*委書記的判斷。」


  周仲榮聲音微微提高,帶上了情感。


  「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呢?比如財政。」


  省*委書記似乎感受到了周仲榮的決心,遲疑一下,還是追問。


  「這個項目,在目前江城所有的計劃中,我是最看好的,所以如果財政狀況不允許上更多的項目,我會保留這個項目,而砍掉其它項目,讓其它項目為這個項目讓路。」


  「仲榮同志,我知道你的判斷和決心了。好了,我現在對你的要求是,決策之前,再做慎重的調研工作,請專家做評判,要把這個項目做得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也能夠經受得起廣大群眾的監督。」


  掛了電話,周仲榮有些慶幸自己沒有像以往那樣斷然決策,——昨天聽了朱森的彙報后,他幾乎就肯定自己會堅決支持這個項目。但也正因為這個項目是葉三省搞出來的,他沒有立刻表態,而是讓朱森跟著向馬林,劉成家他們彙報,雖然,他可以肯定,他們已經知道這個方案了。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他還沒有在市裡形成決議,省*委書記卻先打了電話過來。


  他並不在意顧紹毅電話里說的舉報信對他的攻擊,他一路走來,都是毀譽參半,只在乎這個項目最後能否實施,所以哪怕是省*委書記特彆強調了江城的財政,他也毫不退縮,堅決表態要上這個項目。


  或者省*委書記內心也是支持的,只是不想輕易表態,或者省*委書記根本就不管這個項目,他管的是人,所以省*委書記最後提出了要求,明確希望他慎重,要做也要把這個項目做得經得起檢驗,這是明確指導市*委書記決策程序上要嚴格,要有充分的論證,這是要求也是關心,周仲榮沉思有頃,最後,他拔打凌明山的電話,叫他立刻到他的辦公室來。


  周仲榮相信這位省上空降來的副市長一定會喜歡這個方案,而且由他來主持這個項目,一定是既保守安全又高效順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