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書記放衛星
「對。」
葉三省忍不住丟了方向盤,一拍自己腦袋。
自己以前幾乎事事向楊中彙報,那段時間,他自覺是楊中的緊密搭檔,——雖然楊中可能不會這樣認為,有他自己的世界和無窮的瑣事。
但是他到了江城后,竟然跟楊中聯繫一下子少到了極點,除了必要的工作往來。客觀上,是工作原因,他的確忙,事多,工作交集少了,直接領導換了周仲榮,還有地域限制,但是主觀上呢?
他是不是覺得楊中已經沒有必要參與他現在的工作了?他已經不需要楊中的支持了?
他還沒有膨脹到這種地步吧?
他算什麼?市*委大秘不過是短暫的光環,官路五百里,將來的困難還多,任何時候,像楊中這樣的人都是良友,他不能學猴子掰苞谷,掰一個丟一個,最後雙手空空,而友情是需要維持的,這樣特殊的人脈必須牢牢抓住。
何況楊中跟石松喬他們關係特殊。如果他不想跟石松喬一夥為敵,最好就要拉楊中入局。這樣想著,剛才跟石松喬的「客氣」也是非常不應該的。
他拔打楊中的電話,說他正往文化來,準備跟省文旅談寶來村入股的事,周書記做了明確的指示,希望下午楊中能夠出面支持。
——他再次祭出直言無忌,楊中就吃這一套。
楊中問他吃飯沒有,他正在吃飯。葉三省說現在不考慮吃飯的問題。楊中說那好,我在辦公室等你,算了,我正好想跟你說點事,我在東門橋那裡等你,那裡有個停車場。
四十分鐘后,葉三省和楊中匯合。
「我先帶你好好看看我們文化縣城。」
楊中熱情洋溢地說。
葉三省一愕:「什麼時候成了你們文化縣城?書記,難道我就不……是文化人了,沒有看過文化縣城了?」
「這次意義不同。」楊中一副躊躇滿志的表情。
葉三省和陳總只得跟著這位文化縣長助理,城關鎮黨委書記沿著河邊的人行道走了半條街,走到一座橋中央站住,四面張望,楊中問:「怎麼樣?感覺如何?」
「書記,你就別賣關子了。葫蘆里有什麼葯趕緊倒出來吧,別把我們憋死了。」葉三省叫道。
「那不行,一定要猜猜。」楊中不滿地搖頭。
葉三省打量著楊中,沉吟一下:「要疏通河道?」
楊中怔了一怔,苦笑:「你還真是個鬼機靈,一猜就中。對,我準備在這上面做做文章。」
葉三省繼續沉思:「河道有什麼文章可做?美化?亮化?還是沿河經濟?還是環保……」
文化縣城跟臨江鎮一樣,都在沱江河邊,但是以前可能是出於分流的構想,另有河道旁溢,這條河道就穿過文化縣城,而且再次分成幾條小水道,彎彎曲曲地把縣城穿成篩子一樣。
據說文化縣城裡有十七座小橋,什麼雨來橋,來複橋,上橋,下橋,東門橋等,幾條支道也有名字,叫洄瀾,九曲,來複等,這一地形,倒跟義雙縣城類似。義雙縣城雖不臨江,有一條小河穿城而過,但是義雙那條河以前因為疏於管理,居民的生活用水甚至糞水,統統排放其中,污染嚴重,已經成為義雙政府非常頭疼的一個難題,歷屆班子都想治河,卻因為牽涉太多,困難重重,最終是雷聲大雨點小,不了了之。
文化這邊因為支流多,流量大,所以污染問題不太突出,當然城市污水也一樣管控不嚴,水質也差,平時大多是綠油油中泛黃,楊中這種時候突然要整治縣城河道,想做什麼?
「我全部都要。」楊中豪氣地揮手,「亮化綠化,經濟和環保,我要制訂一個一攬子計劃,徹底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
停一停又說:「實話說吧,小葉,我還是受你啟發。上次文化文化局和石松喬他們向夏局長和你彙報我們臨江古鎮的項目,你同時在陪泰和山莊,然後我才知道你在泰和山莊算是複製了一個寶來山藝術村,我就想,我為什麼不能在城關鎮搞一個類似的項目呢?然後我就研究思考,最終決定從河道上做文章。先不說方案和目的,至少方式我要向你借鑒,就是變被動為主動,我要把這些河道劃分成幾塊,進行招商,然後讓有興趣有能力的資本進來,共同進行城市建設。不然光憑我們城關鎮,我們文化縣政府,是做不好這個事的。也幸好我現在不僅是城關鎮黨委書記,同時也是縣長助理,所以可以制訂這個方案,推動這件大事。」
葉三省看著滿臉得意的楊中,忍不住問:「可是現在歐陽書記的戰略是城市東移,舊城改造是不太支持的,資源和政策都要往東部新城傾斜,你這不是衝突了嗎?」
「不衝突。」楊中果決地說,「新城建設跟舊城改造提升怎麼可能衝突呢?完全不矛盾,是城市建設中互為補充的兩個部分。歐陽書記也非常重視和支持。」
「那就好。」葉三省由衷地贊道:「書記,你要是做成了這件事,文化人民會永遠記得你,你這……功勛,是會記入縣誌,記入史冊的。」
「我也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對自己要求。」在葉三省面前,楊中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和快樂,「所以今天專門要請你提提意見,看看我這個構想中,需要增加些什麼,有沒有方向性或者具體的缺漏?都說說,隨便說。」
「這可是個大難題。你如果事先給我透個風,我還有準備,現在這麼憋,可能怕憋不出來。」葉三省再次環顧四周
「必須憋。」楊中用力地指點,「我也沒有想好,所以不能透露。你是第四個知道這事的人。我,歐陽書記,我的黨政辦主任。」
葉三省沉吟一下,說:「首先我覺得,書記你這個轉換思路的思路是非常好的,把河道分成幾塊進行招商,讓商家來進行方案設計,建設和經營,看起來是放權,但是把政府從繁瑣而複雜的商業活動中解放出來,抓總就行了,整體方案把關就能夠控制住大局,哪怕開發商他們把某一段河道設計建設得全國最丑,那也無關大局,只要到達我們整治水質,解決環保同時經營城市,就到達了目的。老百姓受益就行。哪怕這些商家看起來各自為戰,也沒關係,我們本來就不要求統一審美,差異性反而效果更好。」
「然後是治水。這很關鍵。需要請專家來做這種基礎工作,各方面的專家都要有,建築專家,水質專家,生物專家等等。水治好了,什麼沿河經濟都好推進,將來我們可以整個口號,叫西川威尼斯。他們搞什麼園林城市,我們就搞水景城市。別具一格。這也是旅遊的好創意,同時也可以併入那個臨江鎮二期工程去。那就不能再叫臨江鎮二期工程,我們也可以搞一個文化縣的『一帶一路』旅遊線路。城市也是景點,推出去絕對響亮,吸引人。」
「西川威尼斯?響亮倒是響亮,就怕被別人笑話吹牛。」楊中擔心地插話。
「怕啥!我們又不是一下子就要搞成水上城市,而是樹立這個大目標,再分期前進。」葉三省笑道,「一個陣地,無產階級不去佔領,資產階級就必然要去佔領。」
楊中點頭。
他完全明白葉三省最後這句話所指:周仲榮就是喜歡上大項目,做大工程,如果楊中不一步到位把這個項目做大,遲早會有相關的人把這個項目做大,大到周仲榮欣賞和支持,比如歐陽堅,比如徐蘭。
「至於圍繞水來做項目,這個應該有成熟成套的經營模式,娛樂休閑,能夠加入一些文化的特色,比如牌坊啊,青石啊,我覺得就很好了。如果以水為主,舊城以後的改造就要圍繞水城來做規劃了,這又要扯出一個天大的項目天大的工程。」葉三省繼續說,「不過我支持書記,但也要請書記戒驕戒躁,不要貪功冒進,因為這事吧,我說十年八年才能夠做成,肯定是潑冷水,但是至少三年五年才能夠看到一些成果,那是大概率。書記你還能夠在城關鎮呆多久?說不定文化你都呆不了多久了?所以我認為,制訂一個包含長期、中期和短期的計劃是最好的。當然,書記你也不用失望,一點失望都不用,只要你現在把這個口號喊出去,以後誰來繼續主持這個項目,都會記得書記你是首創。」
楊中笑了:對,這個陣地我先佔了,開疆拓土的功勞就會算在我頭上,別人最多算是守成。
「這個河的流量也要考慮。」陳總說,「這些支流來自沱江,我想楊書記肯定有所握掌握,但是要考慮枯水期,尤其是水上項目開展后,得保證流量。」
「那我得像江城那樣在修一個攔水壩?」楊中問。
「這個請教水利專家吧,他們能夠給出很多建議,楊書記到時權衡。」陳總老練地回答。
「感謝陳總。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個關鍵的問題。」楊中點頭,「小葉你幫我把剛才的話記下,我怕忘記。我該把王主任叫來記錄。」
王主任就是王銘玖,他的黨政辦主任。
「你不會忘記的,只要是工作,書記你心裡就清楚得很。」葉三省笑道。
到鎮上一家羊肉館簡直填了肚子,一看時間才兩點,楊中說老石又不是外人,直接過去吧。
到了一看,石松喬不在,只有他那個助理王思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