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官路高升筆記> 第353章 權力的本質

第353章 權力的本質

  「是在那店裡發現了老東西嗎?」


  葉三省敏捷地反問。


  泰和軒裝飾得古樸雅緻,自然錯落擺了些古玩書畫,葉三省看不出所以然來,王道士肯定看得出來端倪,其中如果有跟端方或者宮廷有關的器物,那多少說明聶作家說的那個傳奇可靠。


  「端方什麼人?他的藏品都是頂級的珍品貴物,就算虎翁有,也不可能這麼堂皇地擺在店裡。」王道士笑道,「但是他一個畫家,父親當時也全國聞名,開什麼古玩店?這總得有原因吧?」


  「洗錢?」


  王道士未置可否,沉吟道:「算起來他這店也是改革開放后才開的,如果跟他有關,那他,和他的家族就一直蟄伏,泰和幫我了解一些,我先從那裡入手了解一下,看看虎翁這些年出沒出什麼貴重的藏品。給你一個任務,以後多接觸他,交個朋友,了解虎翁往來密切的客戶,慢慢磨,總可以有一些線索的。」


  「師父你是篤定虎翁跟袈裟有關係了?」葉三省再次追問。


  「死馬當活馬醫吧。」王道士苦笑,「目前這是最有可能的線索,自然不能丟了。」


  「那好,我現在參與文化工作,名正言順。」葉三省答應道。


  「那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名正言順吧。」


  王道士親自把茶做好,整好以暇地坐回沙發。


  葉三省苦起臉,只得老老實實地在師父旁邊坐打橫坐下,心知師父又要開始指導自己了。


  「你有什麼資格說名正言順?」王道士問,「你是文化局長?市長?」


  「做文化工作,不一定非得行業領導或者一把手,尤其是一個項目,只是這個項目的領導小組,或者指定的負責人。」


  葉三省解釋。他想王道士閱人無數,歷事滄桑,人情世故,道理經驗這些肯定是通透的,但是政府運作的程序未必全盤了解,或者一些具體操作不太清楚。


  「那麼,你是領導小組的組長,還是具體負責人?」


  王道士反問。


  葉三省嗆住。


  王道士得意地笑笑:「你覺得你可以名正言順地參與,甚至你自己心裡認為可以隨便指導別人工作,是因為你是市*委書記的秘書,可以到處伸手,對吧?」


  葉三省無法否認。


  心裡已經知道自己錯了。雖然,這是一種「潛*規則」,但說到底,從程序上來說,他還真沒有這個權力。


  哪怕是他得到了周仲榮的授權,這個授權也不是正式的,而且,這個授權是有一定界限的。比如周仲榮讓他牽頭成立這個「文化翻番」活動的領導小組,他的真實許可權就是拉人,至於這個「文化翻番」的具體內容,項目,如何運作,根本就不該他來插手。


  「所以說你膨脹了。」王道士總結說,「雖然你自己不覺得,但是你的行為,已經不自覺地超越了你做為秘書的本份,而你,還沾沾自喜,不以為過。」


  「可是周書記欣賞,而且,他還鼓勵我。」


  葉三省忍不住辯解道。


  「那是周書記。算是一個特例。可是有一天周書記不喜歡你這樣做呢?」


  葉三省一怔,不禁有些迷茫:難道,我就該像前一個市*委大秘羅忠良一樣唯唯諾諾,恪守本職?能夠拼到這座城市權力中樞的人,沒有一個是傻蛋,羅忠良難道就沒有想過討好周仲榮,像自己一樣敢闖敢沖?自己現在這樣,總有一天會做錯事給周仲榮惹禍的,其實前面做的事也差點或者將來可能惹禍,到時自己如何面對?周仲榮又會是怎樣的態度?

  「其實,我也不是反對你目前選擇的工作方式,你跟周書記,算是風雲際會,兩個人投緣,遇到一起,那就好好乾,轟轟烈烈地干,反正你年輕,這樣的機遇是真可遇而不可求,你應該好好珍惜,不應該瞻前顧後,按你想的去做吧。」王道士替徒弟解了疑難,笑,「我只是想提醒你的,你現在,有一些戾氣。」


  「是打架嗎?」


  昨天晚上聶作家走後,師徒倆長談,葉三省也說到了高雲,說到了跟范程打架。


  「你現在的職位,不管是亞權力,還是虛幻的權力,不名正言順的權力,但到底也是權力,可以跟這座城市絕大部分分庭抗禮,甚至一言定生死,分興衰,但有了權力,要懂藏鋒。」


  ——葉三省想,亞瑟王拔出石中劍,梅林告誡他劍鞘的價值是劍身的十倍,但亞瑟王終歸遺失了自己的劍鞘,不知藏鋒,難得始終。不知道師父知道這一節不?師父雖然淵博,是個雜家,但不會喜歡這些故事吧?

  「權勢在身,便如刀劍在手,虎膽在心,歷來權臣皆以為天下事皆可為,只要我手中長刀足夠鋒利,就是聖人復生也得跪伏於我膝下。那天晚上,如果你亮出你的市*委書記秘書身份,范程還會對你那樣?還會跟你衝突?」


  ——葉三省想,自己當時不是想著「藏鋒」嗎?或者,這種刻意的偽飾也是一種傲慢自矜?也是一種莫名的戾氣?


  「可是權力也有兩面性,如同硬幣的兩面。可以幫助你做事,實現理想,造福一方,可是也可能助長你的凶性,為惡一時。所謂身懷利器,凶心自起,不好好把握,就會墜落深淵。」


  ——葉三省想,屠龍英雄最後變成惡龍,這是小說,也是歷史,也是現實,但絕不會是自己。


  「當然,慈不掌兵,上下五千年,哪個英雄不殺人?一旦掌持權柄,刀鋒所至,避免不了傷亡,權力從來都是傷害一部分人保護一部分人,這就看你的選擇和取捨了。」


  葉三省疑惑地看著師父。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王道士無奈地笑笑,「你現在也勉強算掌持權柄的人,你得學會取捨這一課,學會正確使用權力,學會權衡孰輕孰重。」


  「比如說,這個文藝獎,給聶作家就必然給不了其他人,就會剝奪其他某一個人的獲獎,比如十個重點項目,上這個就必須淘汰另外一個,又比如更具體更複雜的,前段時間天氣熱,大家都開空調,負荷過大,必須限電,你來決定關掉哪個片區,你如何決定?這就是權力真相,它能夠影響和決定所有人的生活和命運,小到停水停電,大到上山下鄉。」


  「我們可以再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一家人,一個群體,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都會面臨誰吃米誰吃糠的問題,就這是一個分配問題,而決定這個分配的,就是權力。」


  「儒家主張按等級分配,你在哪個階層,就吃什麼,尊卑次序,規定得清清楚楚;法家主張各盡所能,按勞分配,你力量大,就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可以吃米;佛家主張不爭,有啥吃啥,下輩子給你米吃夠;道家說什麼都不吃,不討論這個問題,喝風勝過吃米吃糠。還有其它的說法,但影響大的,主要就是這幾家,這背後,其實也是權力隱藏其中,儒家把權力清楚分割,法家鼓勵自己去搶奪*權力,佛家不搶,只讓大家承受權力,道家無視權力。」


  「你是家長,可以在家庭內部進行資源分配,只能供一個孩子讀書,你就必須進行資源分配;你在一個國家,東部西部都要發展,就有一個誰優先的選擇;你現在在江城,就有權力決定什麼時候做經濟工作,什麼時候做文化工作,文化工作做哪個項目不做哪個項目,這都是權力帶來的取捨和分配,而這種取捨和分配,都必將讓一些人受益而讓另外一些人受損,不可能出現所有人都受益的局面。所以君王心如鐵,所以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很多對於普通人無法承受的悲歡離合,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


  驀然之間,葉三省茅塞頓開,恍然大悟!


  他以前做事,總是想著討好所有的人,總是想著方方面面都做到,結果還是出現很多人不滿意,甚至成為敵人:劉學文、門小文、潘濤潘波、高雲……


  他總是會有些歉疚,覺得自己肯定沒有做好,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加圓滿?

  現在,他明白了,權力的運行,必須會碾壓路上的野草,權力的車軌里,必須會浸染上鮮血。


  「謝謝師父,我明白了。」


  葉三省用力地說。


  一切,以我為中心,也是以權力為中心,我自前行,不看風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