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道衍和尚以為朱瞻元這位皇孫的問話,只是一個話引子。所以,他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在繼續的聆聽。
但是,朱瞻元沒有再多語,而是目光認真的望著道衍和尚。朱瞻元用態度表明了,他在等待著這位曾經教導過他的師傅給予了屬於他自己的答案。
道衍和尚思考一下后,回道:「世間遼闊,蒼海一粟。貧僧也不過一個修行的方外之人。中原之外,也許蠻荒,也許文明,貧僧不敢多談也。」
知,是知。不知,是不知。
道衍和尚也不虛談。
說到底,佛門與道門,道門是東土大陸的本地道教衍生。而佛門則是由天竺外傳,在本土紮根罷了。
佛門外來,那必然是中原之門,再有文明的。
「師傅,果然信人也。」朱瞻元先是笑了,爾後,又是感嘆道:「可惜,千百年來,中原大地上殺戮頗多,皇朝輪換,起因皆是百姓無食,每每皇朝末年時,豪門世族把持了全天下的土地,讓百姓
連立錐之地都無。」
「造反是死,餓死也是死。無食的百姓,肯定是要造反的,沒人願意去白白的死,也沒人願意親人白白的死。」朱瞻元說這話時,有著一種語氣上的平靜。
他這一翻話,除了前一世,少年之時,他娘與他講過外。更多的,還是他當了帝王的體悟。
帝王難當。
就像唐太宗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師傅,為何修行之人,從未曾想跳出了中原這一片土地,去尋得更遼闊的天地?而是歸縮於斯,固步自封?」
朱瞻元一直不解的便是這些。
這些求道成仙的,又或是修佛問心的方外之人,為何就是專門當了蛀蟲,而不是為天下人盡一些力量呢?
「皇孫此話如何講?」
道衍和尚談然的問道。問這話時,道衍和尚心頭還是起了波瀾的。
「我查過一些記錄,東海之上有一國,名日出之國。那國里有神道與佛道並尊。這國位於我朝的東面。」
「南方,密林之間,更有安南等小國犬牙交錯。那些小國有當地的巫術蠱師橫行於世。」
「西南崑崙雪山上,密傳佛教統治那片雪原高域。」
「北方更是胡人的薩滿教泛濫。」
「四方之間,能讓我朝真正歸附的,不過是一個區區高麗小國,這還是儒家這等顯學教化的結果。」朱瞻元說這話時,望著道衍和尚的眼神里,透出了一種疑惑。
這真是朱瞻元的疑惑。「儒家為顯學,是帝王的需要。」道衍和尚當道士前,曾經是儒教的門生。當然,他先入道門,更破門而去,再轉修佛法。所以,道衍和尚本身對儒家的好感,還是非常濃
厚的。他道:「治世當需儒家。」
「是啊,皇家治理天下,需要儒家。」「如果道門佛門能夠像儒家一樣,展現自己的本事,又豈會在朝堂之上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朱瞻元前一世當過帝王。他很清楚,對於帝王而言,什麼名頭不重要,重要的
是統治社稷江山時需要它。
道門、佛教,卻沒顯出什麼作用來啊。
朱瞻元不滿的地方,就在這裡。
道門清修也罷。
偏偏佛教在歷史之上,卻是貪婪的。寺廟這等明裡給人拜佛的清凈之地,實際上呢?哪朝哪代里,那些寺廟暗中是聚了多少土地,偏偏這些寺廟還是不納稅賦的。
這才是招了皇家恨的根由所在。
若不是因為佛家好歹有安撫人心的作用。而且,在中原紮根千年,也是懂得改了初傳入中原時的一些不好西胡風氣。哼,大周朝的宏武爺對佛門的動作會更狠。
道衍和尚為何入燕藩,為何輔佐了永和帝?
朱瞻元看得明白的。歸根結底,還是當初宏武年間時,他的皇曾祖父可是利害的開國帝王。再加上,這位開國大帝是在寺里被欺壓過的那一類和尚。於是,大周立國后,佛門也是被狠狠的大
掃聊了好幾次,在根本上,皇家對佛門是警惕的。
「儒家不會給道門、佛門這等機會。」
「孝武之時,罷百家,儒家獨尊。這千年來的優勢,豈是能簡單道明的?」道衍和尚苦笑說道。
「中原大地不可為?」
「若是海外呢?」朱瞻元這般說道:「人挪活,樹挪死。佛門本身的起源也非中原之地。再是傳播它處又何妨?更何況,我個人淺見,佛本是道,這千年之間,佛門、道門都是吸納了不少對
方的高見。兩相合作,攜手前進,又有何不可?」
朱瞻元這話說完,道衍和尚沉默了良久。
「皇孫,這話真是你想講的嗎?」道衍和尚問道:「此話,非是皇孫的身份能提及的。」
朱瞻元沉默了小會兒后,說道:「不全是我的個人主意。」
「皇祖父準備組織人手,安排人員海外探索。」朱瞻元回道。
當然,朱瞻元不會講,這中間有他的功勞。
因為,朱瞻元在偶爾里,提起這等話茬子時,都是不經意間會說一說蕃薯。說一說海外的富庶。
想一想,海外富庶,我中原的百姓卻是每兩三百年,就是土地兼并,百姓依食無著落啊。不何?
無它。
人口孕育,父生子,子生孫,一代一代人口增加。而土地就那麼多,肯定會有一個極限的。
永和帝雖然是馬上打下的帝王。
永和帝卻也是治理了燕藩多年的,對於這等關乎了國朝社稷的大事。永和帝豈能不放在了心上?
朱瞻元的話,像是一門靈光。
當然,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永和帝有了那麼些想法。
若是能給中原的百姓,用手中的劍,奪取到更多可耕種的土地。對皇朝的統治是好事。對永和帝而言,這也是千秋的美名。
人的一生,總需要實現了個人的人生價值。
像永和帝這等帝王,天下都是他的。他要什麼?他的是天下大利,給子孫留下一個盛世,傳予子孫的。
朱瞻元將心比心,他就是用他前一世為帝王時的那等求了明君美名的心愿,去給皇祖父拍怪比了。
然後,結果很明顯。
對海外探索,永和帝上了心。
這也是為什麼,永和帝吩咐了嫡長孫朱瞻元一事不二主,由得一個少年來探一探道衍和尚的意思。
說白了。
一旦帝王組織了海外之行,那肯定是大規模的。
這等情況,一些必要的防範需要。
這把中原大地上的道門、佛門打包出去,也是永和帝的一些心思。
對於這些所謂的方外之人,皇家可是即用且防的。
「旦有上命,貧僧願效犬馬之勞。」
道衍和尚沒推辭。他一聽了皇孫話中的暗示,就沒打算表忠心了。因為,道衍和尚是了解永和帝的為人。
這位帝王,那是順者昌,逆者亡。
對自己人時,算得慷慨。對等敵人時,手段特別的酷烈。
道衍和尚自然不會擺了什麼世外高人架子,更不會以為有曾經的汗馬功勞,就是躺了功勞薄享受的。
畢竟,帝王的賞識,帝王的情義,那是薄於紙。還是莫要憑白消耗的好。
「有師傅的話,我回皇祖父跟前時,回話就是特別有底氣了。」
朱瞻元笑得高興,他說道:「道門、佛門,師傅皆是有故舊之人,若得師傅你居中聯絡,必然能讓皇祖父指派的海外探索一事,成為一場青史上記載的盛世。」
朱瞻元這時候,是真高興的。
因為,朱瞻元想到了蕃薯。再然後,他想到了,前面跟爹娘談話時,娘還講了。如今能尋得蕃薯,指不定還能尋得更多的作物的。
畢竟,天下之大,海外的遼闊,究竟還有多大,誰又敢肯定呢?
永和元年。
二月,中旬。
燕京,張家。
這一日,張家來了兩位客人。當然,都是舊識啊。
張李氏見到了紀家奶奶這一個同輩的老人,一時間,有些莫名的感概。兩位老人家是談了相互的近況。
紀義是拜會了張啟,這位大哥的師傅。
張啟對於徒弟紀德,還是挂念的。他問道:「阿德最近況如何?」
「大哥前面很頹廢。最近,倒是好了些,也是能沉下心,在南邊的京城裡開了一家小鋪子,與嫂子好好的養育了侄兒紀彰。」
紀義自然是挑了一些能說的,簡單的講一講。
張啟談了徒弟,也是頭疼的。
主要還是紀德的身份,紀德媳婦胡氏的身份,以及靠著紀德這個女婿一起生活的岳母身份。因為,紀德的岳母家跟宣惠帝之間的關係,太親近了一些。
說起來,張啟又不傻,他從紀義的話里,已經聽出了一些意思來。
就因為聽懂了,張啟才是為難。
徒弟是重要的。
但是,女兒、女婿的處境,還有外孫們的處境,張啟也是應該考慮的。
人啊,皆是自私的。
張啟這一想,自然就是想多了。這心思也是複雜了起來。紀義是一個會看人眼色的。從張啟這位張家的家主臉上,他還是瞧出來了一些東西。只是,紀義在張啟沒明著拒絕時,自然是裝了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