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紅旗> 第一百二十四章 政經分離,一統兩分

第一百二十四章 政經分離,一統兩分

  楊少宗發天晚和考慮了一夜,漸漸也能理解季昌玉的壓力。


  為了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楊少宗已經將大約4個億的產值轉移到1月份做帳,即便如此,煤炭倒賣引發的高產值還是驚人」去年僅旗山一個公社的年產值在賬面上就輕鬆超過15億。


  去年還不能算是季昌玉在淮西縣執掌大局的一年,產值那麼高,如果在1989年出現下滑,地委難免會將他和什麼都沒有做的郭右賓相比較,如果在賬面上的成績出現下滑,或者增長不如以前那麼強,哪怕季昌玉做的事情更多,人們還是覺得郭右賓比他厲害。


  這就是季昌玉現在最大的壓力。


  想清楚這裡面的問題,楊少宗也就能理解季昌玉近乎於胡攪蠻纏的壓力了。


  第二天一大早,楊少宗月到管委會上班就接到了宋長明的通知,讓他去開一個經濟例會,自然是要討論縣委關於今年旗山本地產值的任務問晃他正要起身去開會,程治中就到他的哥社長辦公室講了一個小故事。


  原來就在楊少宗回到旗山的前兩天,季昌玉曾在旗山管委會開了一個會,大家並沒有將這裡面的很多事告訴楊少宗,說起來也還是很丟人的。季昌玉當時提起旗山年產值要在1989年超過20個億的計劃,他一問完,沒有人敢答話,最後是秦大馳說了一句這麼大的事情,最好還是要等楊少宗同志回來再談。


  秦大馳說的是實話,在旗山管委會,這麼大的事情基本是要等到楊少宗來拍板的,就算是讓宋長明去決定,宋長明也不敢決定。


  季昌玉正在氣頭上,當時就發火道:那行,既然你們公社大大小小


  的事情都要等楊少宗回來再拍板,要你們這些社長、〖書〗記、哥〖書〗記的也沒有意義,旗山以後的大小事情都讓他決定吧。


  這個事情在旗山管委會內部驚乍了很久,在季昌玉的威懾下,大家只好將旗山原先定好的生產計劃任務都改變,改了也不知道該怎麼和楊少宗說清楚。


  因為聽程治中將這裡面的故事說了一遍,楊少宗到會議室的時候已經顯得有點晚,其他的公社領導幹部都到齊了,就等他一個人。


  只等楊少宗笑呵呵的端著搪瓷茶杯坐下來,宋長明〖書〗記就立刻和他問道:,「你昨天晚上和季縣長談到了咱們產值任務嗎?」


  楊少宗點著頭,嗯一聲道:,「談了。」


  宋長明〖書〗記繼續問道:,「季縣長怎麼說,能不能稍微通融一下」將指標降一降?」


  楊少宗苦笑,道:,「哪能呢?我磨破了嘴皮也沒有說通,咱們今年恐怕得是硬著頭皮上陣了!」


  「這樣啊……!」


  宋長明〖書〗記顯得很失望,旗山的經濟形勢是很好,可去年那種情況是五十年一遇,今年怎麼可能還會遇到呢,年初開會的時候,楊少宗就已經分析過這個問題,當時和大家一起討論」最終說是能保證回乙的產值就算是很不錯了,何況旗山現在的勞動力異常緊缺。


  他只能是感嘆一聲,對他和其他的旗山領導幹部而言,就算是15億的年產值任務也像是登月一般無比困難,如果不是有楊少宗在這裡」


  他們根本不敢有這樣的奢望。


  反正,他是沒有什麼辦法的。


  宋長明〖書〗記只能感嘆著,隨即和其他人道:,「既然大家都到齊了,咱們就開會吧,這一次喊大家過來,當然是要說一說縣委下達的產值指標任務,這個任務是死的,咱們今年必須完成20億的年產值任務。我們年初已經討論過,旗山食品總廠今年可以保證12個億的產值,旗山煤礦廠、旗山牧業公司和旗山飼料廠加起來也能完成3個億,應該說,如果只是15個億」咱們這個任務還是可以完成的。縣委現在給咱們一口氣增加到20個億,這個難度就比較大了啊!」


  頓了頓,他又問道:,「大家一起說說吧,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的新想法?」


  羅孚笑了笑,道:,「〖書〗記,咱們能有什麼好辦法啊,您這個問題還是得問楊昏社長!」


  秦大馳也道:,「是啊,1卜楊,現在還是得靠你解決關鍵問題!」


  楊少宗看了看大家,感覺大家說是有壓力,似乎也沒有壓力,反正主抓經濟工作的人是他,別人犯不著一起承擔風險和責任,話說旗山的經濟大權也都一手控制在他的手裡嘛。


  稍加思量,楊少宗索性就不將賬面上的那4個億產值挪移到了今年的事情說出來,他轉而說道:,「壓力還是很明顯的,旗山食品總廠的年產值要想突破20個億,這還是比較輕鬆的,但我們的長遠目標是要做全國最大最好最強的食品企業,已經在全國啟動了布局的工作,廣州、寧州和旗山三個廠區同時發展,平均每一個廠區在今年的目標也都是十個億左右。現在臨時想要重新調整比較困難,也不符合我們長期利益。


  旗山礦業公司目前正在進行三期的擴建,一次性投入建設資金三千萬,預計在今年的6月份能將產能提升到每個月50萬噸,目前原煤價格一直穩定在每噸有0圓,我們的旗山煤熱量高,含硫率低相對價格比較高,每噸150圓概是能賣出尖的。旗山牧心公司今年的生豬出欄量會達到10萬頭,肉牛出欄量儘力向一萬頭髮展,再加上旗山飼料廠,我們總體算算,其實20個億的產值是可以實現的。」


  一聽這話,大家都鬆了口氣。


  楊少宗則又道:,「當然,我們最好還是要做好一個長期計劃,今年做到20個億的產值不代表明年就能實現25個億的任務,我聽季縣長的意思,縣委那邊隨時還可能再調整,這個調整基本是只會提高」不會降低。說句不好聽的,淮西縣想要出成績,想要爭上游,如今都是靠我們旗山,不將我們擠到牆角,不將我們擠干榨乾,縣委是不會罷休的。所以啊,我們今年一定要盡量騰出手和精力做好其他各個方面的工作,做好一些基礎投資和長遠擴建項目」為明年的做準備。」


  別長青等人紛紛點頭稱是,宋長明也道:,「旗山經濟建設工作還是要繼續抓緊,將根基紮好,大家千萬不能因為去年的成績就腦袋發熱,以為一切都可以想當然。1卜楊」你是主抓經濟建設工作的領導」


  一定要做好這個方面的思想工作,不能讓大家掉以輕心!」


  楊少宗默默點頭,隨即又道:,「〖書〗記,借著今天這個機會,我正好想談談深化旗山公社徑濟體制改萃的想法,想要繼續增加旗山向上發展的衝擊力,我們在體制上還是要有一些新的發展!」


  ,「對!」


  宋長明點頭同意,道:,「行」你說!」


  楊少宗也微微點頭,環顧一圈,這才說道:,「我其實還是原先的那個提法,只是更為具體一些,也是我這段時間在〖日〗本和特區考察學習后得到的一些新想法。我覺得我們公社在經濟體制上的改草要遵循1政經分離,一統兩分,的基本原則,即鄉政府和管委會要分離,管委會在生產管理上要鬆綁,要將實際權力轉移和授權給經濟單位,所謂「一統兩分,就是管委會代表公社擁有一切權力,實際上生產管理權授權給兩個經濟單位」我們現在已經將旗山農業合作社建了起來,農業生產管理權完全授權給合作社,同樣的,我們還要單獨成立一家〖中〗國旗山資產管理公司」將集體工商業資產管理權完全授權給中旗公司,由中旗公司代表管委會實施專業化的管理」並且聘請外面的專家來中旗公司擔任主要的責任經營人!」


  聽大家說完,所有人都微微怔了一下,因為集體工商業資產管理權原先基本都集中在管委會經濟辦,也就是操控在楊少宗的手裡。


  如今換一個中旗公司來控制,似乎還是左手換到右手的遊戲,但這裡面終究還是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比如說,一旦將工商業和農業集體資產管理權、經營權都授權給合作社、中旗公司,旗山人民公社管委會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比如說,以後的旗山管委會經濟辦公室又要負責什麼事情?

  見大家都很猶豫,楊少宗就繼續說道:,「這樣做也是我們進一步實現公社政府正常化管理的必然途徑,憑良心說,經濟辦的實權還是太大,但這是特殊階段的特殊辦法,我們現在已經有能力走一條正規化和正常化的道路,就應該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當我們實現一統兩分的改萃后,管委會就可以在整體職權劃分和履行上向其他正常鄉鎮政府發展。」


  宋長明默默的點頭,忽然又問道:「那中旗公司的責任人由誰來擔任?」


  楊少宗道:「暫時先由我來兼任,以後再慢慢從其他企業中尋找一個更合適的專家能手。在中旗公司成立以後,公社中較大規模的集體資產就可以統一由中旗公司負責管理,較小規模的集體資產則繼續保留在經濟辦內部操作,比如說我們近期準備展開的公私合營項目。


  另一方面,經過這一次的改萃后,經濟辦也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去服務本地企業,發展公私合營,鼓勵社員自主創業!」


  宋長明仔細想了想,道:,「我倒覺得這個想法是可以的,正好今天黨委成員都在,我們就投票表決一下,如果大家一致覺得可以這麼改,我們就先這麼改,實在不行,咱們還可以改回來嘛。咱們旗山人能有今天,說到底不就是敢改萃嘛,說不定,咱們就能闖出一條更好的道路!」


  搞投票,這就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了。


  現在旗山管委會黨委成員的票中,楊少宗基本就能控制一半,只要他提議做什麼事,一投票就穩能通過。結果也確實是這樣,B張黨委成員票中,楊少宗、秦大馳、趙敬民、羅孚、呂海豐、徐建亮、潘慶元七個人的票就足夠穩過,加上宋長明也是支持的」最後是B票贊成,以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通過了楊少宗關於,「政經分離,一統兩分」的提議。


  當然,投票通過不代表大家就真的都同意,可誰敢反對呢?


  大家現在也都算是看明白了,楊少宗是個志向很遠大,能力也高深莫測的幹部,可這個人心眼還是很黑的,和他過不去的幹部是不會有好下場的,這一點,羅孚和呂海豐都算是吃過大虧的人,深知其中的厲害。


  一統兩分是楊少宗新提出來的思路,政經分離、公私合營這些想法則是他在過去半年裡經常提起的,誰都知道他是鐵了心要這麼搞在這種事情上和他唱反調絕非明智之舉。


  ,「政經分離一統兩分」是楊少宗對公社體制改草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旗山,卻只是在一個很常規的例會上一經提出就獲得了全票通過。不管大家是真同意,還是虛與委蛇,這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結果。


  楊少宗也只要這個結果。


  有了這個黨委集體投票的結果,楊少宗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正式推行這個新改草,帶領旗山走上一個新台階他堅定的相信時間會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會議結束后,楊少宗回自己雷社長辦公室重新開了一個小座談會,將別長青、潘慶元、程治中、沈元華這四個人都喊過來,和他們仔細的問一問旗山這幾個月里的具體情晃楊少宗首先要問的肯定是旗山農業合作社的問題,在逐步走向政經分離的過程中旗山管委會農業科、畜牧站、機耕隊都已經是名存實亡,等於是直接兼并到旗山農業合作社中,沈元華此時就擔任旗山農業合作社的哥社長,主抓農業生產和組織工作。


  沈元華大致和楊少宗彙報了一番,似乎一切都很順利,最後一轉彎卻談到了大青灣公社上下對農業合作社都是很支持的,因為楊少宗的這套搞法是直接將從事農業生產的社員也職工化了,可以按國家標準和相關規定繳納養老保險金,以及其他的醫療報銷等福利。


  這麼一來哪個社員會不同意呢?


  旗山公社現在的勞力是有點不足了,雖然在旗山17萬的人口中內歲以下的人佔了碟,勞動力人口比是非常高的,可這麼多的大廠建起來后,實際從事農業生產的社員已經不足五千人,而且是以巫歲以上的人為主。


  用沈元華的話說,老弱病殘的社員都在他這裡上班!


  大家都願意社改廠,可大青灣的人不同意,他們就覺得自己如果分包土地,平均每個人能佔到5畝多地,加入合作社就得降一半,甚至有大青灣的社員覺得社改廠就是管委會在報復他們。


  這種迫害妄想症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自從大青灣事件結束之後,大青灣村的人一直都在疑神疑鬼,稍微在分配上有一丁點的不公平,他們就會覺得管委會在報復他們。


  前段時間,在楊少宗去首都談新廣告之前,楊少宗覺得隨著旗山的發展,土地會越來越緊張,人員居住地會越來越集中,目前的基層管理也顯得太過分散,他就提出將旗山現有的十三個村級行政單位改組為八個,特別是要將大青灣、新灘、趙莊三個村合併成一個統一的琵琶湖管理區,將秦崗和宋庄合併成一個秦崗管理區。


  他的想法是好的,卻很快引發了大青灣人的不滿,因為他的這套提案同時要將集慶村一分為二,徹底取消集慶村,甚至連楊庄也要划入小

  楊嶺管理區,撤銷掉的大隊〖書〗記、隊長太多,大家都很不滿意,只能暫時擱置。


  仔細說起來,大青灣的反對是最強烈的,他們又覺得這是管委會的報復舉動。


  這種事一而再,再面三的發展,原先對大青灣真沒有太多意見的管委會反而真的有意見了,大家甚至是開始討厭大青灣的人。


  沈元華說到大青灣的時候,明顯也是很不高興的,只是轉個彎的嘲諷了幾句,又和楊少宗道:,「沈一民和大青灣的人反對聲浪太大,咱們只好暫時先不管他們,將其他地方都合起來,可他們又有別的意見。」


  楊少宗不滿的問道:,「什麼意見?」


  沈元華道:「旗山合作社將養豬場和養雞場都並了進去,單獨列一個旗山牧業公司,這些單位的效益自然是先在內部多分一點,他們就對這個有意見。另外,我和沈一民也談過,他說並進合作社是可以的,可合作社對大青灣進行股本計算的時候,他們一個人得抵別人兩倍,分紅也是如此,因為他們的土地多,別人土地少!」


  聽了這番話,楊少宗就在心裡琢磨著,愈發覺得這個事情是應該早點解決掉,否則只會越來越麻煩。


  琢磨一番后,他和沈元華道:,「你下午將沈一民找過來,我們一起和他再談一次,你提前和他說清楚,就說是我說的,如果這一次再談不妥,他們就一直列在外面,不用再合併到合作社,出什麼問題全部由我扛著。確切的說,他們可以和我們公社分開搞,就算他們想要把土地全部分包掉也可以。」


  「這樣啊……!」


  沈元華有點為難的感嘆一聲,心裡卻是偷樂,沈一民就是廁所里的石頭,又臭又硬,包括他在內不少的管委會幹部都在沈一民那邊吃過虧,就是找不到機會和辦法教訓沈一民,現在好了,總算是把楊少宗給惹毛了。


  眼下啊,管委會的這幫幹部還就等著楊少宗出面去教訓沈一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