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紅旗> 第一百一十三章 旗山的暴富

第一百一十三章 旗山的暴富

  楊建林和唐玉棟他們的職工會議開的很不成功,被一群特殊職工鬧的下不了台,好不容易才將會議結束。


  旗河酒廠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很多職工都是靠關係進來的,相互聯合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楊少宗是早有預料,但也沒有過多的干預,旗河酒廠和寧州肉聯廠、寧州冷庫廠的情況相差很大,那兩個廠的職工是已經走投無路,而旗河酒廠的情況則至少還能撐著。


  楊少宗對於整改國營企業的辦法和思路是很多的,經驗也很豐富,他故意不多過問,不將這些工作都接手過來親自處理,並不是因為避嫌,而是希望楊建林這些廠領導能夠經得起考驗,能在這種考驗中摸索出對策和經驗,以他們的能力也是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11月底,郭右賓調離淮西縣出任淮海市哥市長,主管城鄉基礎建設、交通、土地管理、規劃1、市政、民防、金融,季昌玉接替郭右賓出任淮西縣縣長兼雷〖書〗記。


  同一時期,周才錦調任旗河鎮出任鎮委〖書〗記,旗山畜牧站站長趙敬民提為旗山公社昏社長,主抓林牧漁等副業建設和土地管理。


  此時的旗山人民公社有一個〖書〗記、一個副〖書〗記、一個社長兼哥〖書〗記和三個雷社長,黨政領導豐部班底已經很完善,很難再有新的調整空間,三個哥社長中,明顯是楊少宗和趙敬民兩個本地幹部的實權鼻大。


  在這樣的情勢下,楊少宗終於明白這不過是彭耀南和省委韓〖書〗記之間的一個交換,彭耀南將淮西這個舞台空置出來讓給韓〖書〗記的女婿,郭右賓升到市裡,彭耀南則穩穩保住了自己的政治退路即便離開地委〖書〗記的寶座也能在市人大〖主〗席的位置上再干兩年,不至於被人一次性清除。


  真正被犧牲的是郭右賓手下的那些雜碎,郭右賓在乎嗎?顯然不在乎,他高升一步,到了地委還能和彭耀南的嫡系隊伍走的更緊密。


  何況有多少人是真正被犧牲了?

  董新民暫時是被冷凍了,但畢竟還保留著正科級的位置,而且是縣水利局的局長,隨時還有機會再爬出來禍害人民群眾。


  嚴竹青身為縣紀委〖書〗記親自帶隊在旗河酒廠的問題上追查了這麼久,看起來是清理了一大批人與其說是清除黨政幹部中的貪污分子,不如說是為旗山食品總廠全面接管旗河酒廠和旗河摩托車廠做工作,個別被牽連的縣政府幹部基本不是什麼重要人事。


  不知不覺間,淮西縣就成了季昌玉說了算的地方,即便是縣委〖書〗記左良喜也不敢和他爭好在季昌玉也不和左良喜鬥法他只抓縣政府的工作,黨委和人事這兩方面的工作並不過多的參與。


  不知不覺間,淮西縣的歪風就被剎住了,變得非常和諧,縣委內部的爭鬥都消失了,大家都很團結的圍繞在季昌玉縣長身邊做工作,團結一致的搞工作。


  唉……!

  有時候想一想,楊少宗在很多深夜裡都是一聲長嘆。


  口月份全國物價已經漲到了一個無法形容的階段,特別是煤、


  鐵、水泥等大宗基礎工業產品的漲價非常驚人,原煤的價格已經從每噸歷圓暴漲到了230圓,並且還在繼續上竄,彷彿是沒有盡頭。


  市場上是一片混亂。


  國家之所以要進行物價改萃主要原因還是,「倒爺」因素在影響,由於計劃和市場價格差距很大,很多有官方背景和關係的人就從國家計劃中購買物資,再以市場價格賣出去,這些人每年從中賺取的差價約在三千亻RMB左右,相當於我國在這個階段GDP的院。


  8月底的時候物價還是可以控制的,但是〖中〗央最終決定來一個長痛不如短痛,結果讓物價徹底走向了失控。


  到了12月份,物價上漲的因素已經不是居民的搶購而是倒賣,大量物資被倒爺和個體戶們囤積起來全國的國營企業、鄉鎮企業都參與到這種囤積風暴中,甚至連軍隊、地方機關都在囤積。


  央行在1988年底公布的數據證明全國居民存款總額比1987年增加了728.2乙圓,但這個數據是非常不可信的,當時僅淞州地區的居民存款總額就暴跌到口年同期的30%,淞州幾乎所有的銀行都被擠兌過,央行的印鈔機器在整個1988年的下半年就根本沒有停止過哪怕一秒鐘的運轉。


  後來總結教訓,幾乎所有的專家都重新提起了一個詞投機倒把,是的沒有大量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參與囤積物資,物價最後是不會那麼失控的,這個結論是對的,但也讓〖中〗國經濟改革的步伐停頓下來,拉開了1989年的倒春潮。


  倒春潮是對個體戶的一次大清洗,在1989年,全國至少有三十多萬名個體戶被抓或者被通緝,全國註冊在籍的個體戶少了一百多萬人。


  這種在經濟改草和政策思想上的大倒退,以及物價的飛漲,貨幣的大幅度貶值,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暴降最終引發了一場學生〖運〗動。


  這些都是未來的事情!

  楊少宗收手很快,在11月底就已經將旗山囤積的原煤都陸續轉讓出去,通過投機倒把,他讓旗山變得非常富有,可他並不是很高興,因為他沒有通過自己的能力帶領旗山人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他走了一條捷徑。


  多多少少,他自己心裡也有點不平衡,他甚至有點羨慕宋方舟和宋建邪那些人,他甚至有點理解和同情管金生這些人。


  旗山食品總廠在11月份的穩定產值是4個億,預計12月份會調低到3.5

  億圓左右,實際凈利潤仍然能維持在20%。


  多虧了劉曉慶和搶購風波,旗山食品總廠近乎以一種奇迹的方式完成了原始資金的積累。旗山食品總廠目前的累積資金已經達到了4.83億圓,庫存的原材料足夠維持整個12月份的生產」並將對鴻遠公司和各家銀行的貸款清零,又先後兼并了寧州冷庫廠、寧州肉聯廠、淮西啤酒廠、淮西製藥廠、旗河酒廠、旗河摩托車廠、旗山蜂窩煤廠,投建了旗山酒廠、淮海旗山製藥廠,這些基本就是1988年的全年凈利潤。


  真的是這樣嗎?

  顯然不止。


  旗山蜂窩煤廠在寧州、淮海、長江、淞州、吳州、淮山、深州七個市沒有分廠,這些廠的名字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就是股東資本都來自旗山蜂窩煤廠,蜂窩煤生產機械122台,連帶廠房、倉庫等固定資產總額是四百餘萬圓,實際賬面資金是5.23億圓。


  旗山食品總廠同時持有富旗公司10%的股份,而富旗公司現有資本也達到了8.37億圓。


  投機倒把。


  都是投機倒把。


  旗山肉聯廠在全國範圍內足可算是輕工業的前五強,一年的凈利潤也不過就是7個億,這樣的收益水平比起投機倒把實在是差的太遠了。


  明年還會這樣嗎?

  顯然不能。


  1989年是著名的倒春寒,想發財是做夢,能不被清算就是命大。


  下一次再想投機倒把就得等到1992年」1992年的程度顯然不能和1988

  年相提並論,可以說,1988年真的是五十年一遇的投機倒把大潮,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


  運氣很好,旗山賺到了。


  下一步,旗山該做什麼?

  這是很多人都在考慮的問題,宋長明則在考慮旗山忽然有了這麼多錢,以後會不會被清算,他很擔心,旗山的大量財富都積壓在旗山食品總廠,真正知道具體數額的人很少,除了楊建林、楊少宗之外,只有他是最清楚的。


  毛〖主〗席啊!!!!


  人民公社居然靠投機倒把賺了這麼錢,簡直是造反啊!

  宋長明為此惶惶不可終日,甚至連提前退休的報告都寫好了,猶豫了半個多月還是沒有送上去,他怕自己這麼一撤,縣領導換一個新的公社〖書〗記下來結果就把這些問題都抓了出來,那可真是要害死很多人的。


  他想熬一熬,也許熬到明年,這些事情就已經成為了過去。


  其實,旗山根本就沒有在這場投機倒把中走的非常瘋狂,他們收手的非常早,原煤價位超過200圓,噸的時候就開始陸續出手」鴻遠公司則很兇險的熬到了235圓,噸才開始轉讓。


  等到了12月中旬,〖中〗央終於變相承認物價改草失敗」開始重新出台新的規定控制物價,特別是煤價被強行規定在130圓,噸,鴻遠公司手裡積壓的煤差點被壓死在倉庫里,讓陸達強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即便是在130圓,噸的價位上,蜂窩煤相對煤氣的價格優勢也被擠壓的差不多了,旗山蜂窩煤廠實際上沒有多大的出路。


  徐明在這場大風暴里賺了一千多萬,惶惶不安的早跑去了深州特區,和宋建鄴一樣,兩個人都換了一大箱的美圓,隨時準備逃往香港。


  趙大軍接替徐明擔任旗山蜂窩煤廠的廠長,所有的思路都聽楊少宗的,將大部分的資金都轉入旗山蜂窩煤廠下屬的深州廣旗公司,其他的廠區全部空置著,機械都轉賣了,只有旗山廠區運行著六十台生產機械,解決一百七十多人的就業。


  年底結帳,旗山公社收取的總利稅是3183.7萬圓,等於淮西縣去年財政總收入的3.115倍,根據現行稅款截留規定,旗山人民公社先全額上繳給縣裡,縣裡撥劃出其中的2.5%給人民公社做利稅返還。


  這部分利稅回到旗山人民公社的時候只有796萬,但對旗山公社而言也已經是歷年來的最高紀錄,幾乎相當於一個縣的全年財政收入。


  這些錢直接划入公社財務科,實際上,旗山經濟辦另外還有數額更為龐大的資金可供調度。對這一屆旗山公社管委會來說,用工業反哺農業已經成了現實,從這一年開始,旗山就真的有足夠資金實施12萬畝美國核桃林和30萬頭存欄量養豬場的大計劃,旗山雞禽場的肉雞養殖也可以向著300萬羽發展。


  公社從旗山食品總廠、富旗公司和旗山煤礦廠得到分紅加起來超過4000萬,除人均570圓的紅利發放外,其餘全部用於基礎建設,旗山的水渠、公寓小區、公路、學校、電影院、浴室、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都要加快建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