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紅旗> 第八十五章 旗山人的第一次成功

第八十五章 旗山人的第一次成功

  1郭右賓看到電視廣告的時候,這個廣告實際上在〖中〗央電視台已經播出了兩天,只是他還沒有注意,縣委的很多領導也沒有注意到。


  季昌玉知道。


  聽說要播出的那一天,他就準時收看了這個廣告,因為在那一天的早上,他剛到機關就接到了省委一位老領導的電話,稱讚他在淮西縣的工作有了一些初步的進展,穩住了淮西縣比較複雜的局面,將縣委的精力重新調整在生嚴力建設上。


  季昌玉很驚訝,但他並沒有告訴郭右賓。


  這是他陰險的地方。


  到了淮西縣,他就知道自己的對手其實並不是省委領導們交代的左良喜,而是郭右賓,因為他能明白左良喜也是很悲催的傢伙,根本沒得選擇。


  他不喜歡左良喜的手段,也覺得左喜喜無能,居然出此下策,但他又同情左良喜。


  想要完成省委領導的任務,穩住淮西縣的局面,他的對手其實就只有一個郭右賓!


  從他認識到這一點,他就和郭右賓保持著非常好的默契、來往、


  溝通,和潛在的對手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這總不是一件壞事,不過,對手永遠是對手。


  他根本就不贊同郭右賓的旗河中心論,因為他接見過董新民,而董新民並不是他所喜歡的幹部類型,他給董新民打上的標籤是「好大喜功,成事不足」!

  洛?肉聯廠為了推銷火腿腸,他們在90年春晚中間做了「會跳舞的火腿腸」的廣告,說實話,這個廣告創意真的很廢柴,但還是讓他們成功了,而且是非常成功。


  廣告播出了一個星期後,市場上就突然醞釀出巨大的訂單,彷彿每一個人都要買火腿腸,在洛?肉聯廠最輝煌的階段,他們每天都要生產600噸火腿腸。


  毫無疑問。


  旗山肉聯廠的廣告要更加的成功,當時的楊少宗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在踢年的春晚中間插播,另一個是在後來所謂的標王時間播放一年,他的選擇是後者。


  廣告雖然簡單」黃導的鏡頭卻運用的恰到好處,電影特技、字幕、


  貼片都製作的很到位,整個鏡頭裡,旗牌火腿腸顯得格外香嫩誘人。


  劉曉慶在畫面里非常突出,不做作」很大方」很溫馨,最重要的是廣告的轟動效應,電影明星做廣告在國內還是第一次,有人批評,有人贊同,一時間的爭論很大,幾乎每天的報紙上都有相關報道。


  這樣的報道反而讓旗牌火腿腸的營銷策略顯得更為成功。


  剛過了春節,大年初六的那一天」旗山人民公社的社員們就相互得到了消息,到了晚上就一窩蜂的擁擠到有電視的人家看廣告,看到劉曉慶給旗山肉聯廠做廣告,整個公社都沸騰了。


  幾乎只用兩三天的時間,旗山肉聯廠接到的訂單就已經像是鵝毛大雪一般的瘋狂」每一天都能接到上百噸的訂單,一個星期後,單天的訂單就超過了三百噸。


  根本生嚴不了,所有訂購單位都只能先付款,后提貨。


  各個訂購單位不用到廠里提貨,而是旗山肉聯廠直接供應到各個省」由各個省的總供銷處負責營銷工作,生產多少直接發到各個省,誰付款,誰提貨。


  這幾天里」旗山的所有工作幾乎都是圍繞著旗山肉聯廠運轉,地委〖書〗記彭耀南打了電話下來,直接打到宋長明那裡,保證全力供應旗山肉聯廠的原材料需求。


  縣委左良喜和季昌玉分別打了電話過來,同樣保證旗山肉聯廠的供應優先,省廳各級都有類似的規定,江東省的領導們似乎已經看到一個產值幾個億的新興大企業就將崛起。


  此時一下子沒有了派別隊伍的問題,省輕工業廳的粱廳長親自負責抓旗山肉聯廠的原材料供應問題,全省的生豬肉都要優先供應給旗山肉聯廠,不足的地方向外省調。


  生產線不足,粱廳長親自擔保了兩百萬美元的外匯留存,從省工業銀行增加一筆額外的貸款,支持旗山肉聯廠在旗山、寧州擴大廠區。


  寧州地委派了輕工業局的谷局長親自坐鎮寧州冷庫廠協調生產,將寧州肉聯廠也低價租給旗山肉聯廠。


  整個1PS2年的3月份都是如此瘋狂,僅僅是廳級領導就下來了三個,分批帶隊到旗山肉聯廠視察工作,發現旗山肉聯廠的產能根本跟不上供應,都是大筆一揮,全力扶持發展。


  朔底的時候,省計戈小委的唐葆華主任也來到旗山視察工作,這一次陪同他下來的人是副縣長季昌玉,而這也是季昌玉第二次到旗山。


  在旗山肉聯廠,眼前的這一切都讓唐葆華感到振奮和驚訝,而季昌玉則更驚訝。


  季昌玉在3月初已下陪同省輕工業廳的粱斤長來過一次,當時的旗山兩個廠區都已經頗具規模,負責生產旗牌火腿腸的二廠區有四個車間,六條生產線在運行,六條生產線剛從〖日〗本運抵現場,正在安裝。


  今天,二廠區已經有了十四條同時在運轉的生產線,職工生產全部是兩班倒,廠區停車場有六十多輛貨車在不斷的裝車,裝滿一輛就出去一輛。


  隨著「旗牌」被打響,原先只在寧海地區銷售的旗牌「海鮮牛肉丸」罐頭也有了熱銷的跡象,一廠區從寧州食品機械廠和淞州食品機械廠運來的罐頭生產線在一個星期內完成了調試工作,迅速投入生產。


  一個月前,二廠區的擴建計劃還停留在規劃中,現在已經建起了一大半,新的冷庫設備都已經拖運到了現場,正在等待安裝。


  在那一大片的空闊工地上,一千多名社員正在從事建築工作,從那些人的臉上,季昌玉所能感覺到是一種極其特殊的旗山人的樂觀精神」


  在旗山肉聯廠的那些青年職工的身上則煥發著希望和激情。


  季昌玉曾經陪同省委韓〖書〗記去過很多國營大廠視察,去山艮多工地,可從來沒有見過這場奇特的場面,見過這樣奇特的一群人

  他們的效率之高,他們的積極性之高……讓季昌玉內心不由得產生了一種疑問,這就是人民公社真正應該具備的素質和現象嗎?


  在肉聯廠的大門前,宋長明、秦大馳、楊建林等一群人正在熱烈的歡迎著他們,大紅色的旗幟飄揚著,鑼鼓咚咚啪啪的敲響」


  季昌玉陪同著省計劃小委的唐葆華主任一同走過去,不停的為唐葆華介紹旗山公社的這些同志,大家爭相和唐葆華主任握著手。


  這時候,季昌玉倒是有些詫異的問宋長明道:「宋〖書〗記,楊主任呢?」


  宋長明抱歉的說道:「哎呀」這次真是對不起唐主任和季縣長,楊主任是機械專業畢業,他對機械設備的要求比較高,感覺寧州食品機械廠提供的新生產線沒有達到他的要求,帶著寧州食品機械廠去省里找省機械研究院的同志一起解決問題,正好不在咱們公社!」


  「哦,工作重要!」


  季昌玉並沒有介意,但也有點失望,上一次來旗山的時候」楊少宗就是下午才從寧州趕回來,當時雖然見著了,也談了幾句,可季昌玉總覺得不夠,他還是想要更多的了解一下楊少宗。


  可惜楊少宗在旗山比他在縣裡忙多了,基本每天都要到處跑,手裡抓的大項曰多的連他這個在淮西縣主抓經濟工作的常務副縣長都感到嫉妒和羞愧。


  這段時間,季昌玉一直沒有再找到好機會和楊少宗坐下來好好談談,這一次,他原本估計是可以的,結果還是要失望而歸。


  唐葆華頗有點興趣的和季昌玉問道:「你們說的楊主任就是那個叫楊少宗的選調生吧?」


  季昌玉點著頭道:「對,他是在旗山主抓經濟工作的人,可以說旗山現在的局面基本上是他一手促成的,旗山肉聯廠、煤礦廠、伺料廠都是在他手上迅速擴建起來的,旗山目前在農林業上正在發展的養豬場、


  養牛場和十萬畝美國核桃林計劃也是他抓出來的」現在都成了省農業廳的主抓示範項目。


  特別是他們的小楊嶺林場果草間作綜合生產項目,省農業廳那邊已經打算向〖中〗央農業部報批全國重點農業扶持計劃!」


  「哦!」


  唐葆華恍然大悟」道:「農業廳的張廳長和我談過這今年輕人,還有這幾個項目,很可惜,其實我這一次下來也是要看看真人,是不是咱們張廳長說的那麼厲害,三頭六臂般的神通廣大啊!」


  大家一聽這話不免都笑了。


  唐葆華卻又很「大度」的笑道:「小楊工作忙,咱們這些領導就不等他了,先到你們廠里參觀一下!」


  這段時間的參觀量特別大,哪個領導過來都要轉一圈,為了不打擾日常的生產,楊少宗重新做了安排,將二廠區單獨分出一個小車間形成全套生產線,屠宰、斬拌、乳制、腌制、灌裝、包裝全面一條龍,可以讓各級領導和客戶看的非常清晰。


  只要看了這裡就不用去其他地方再看了,參觀之後就直接去食堂用餐,不用打擾其他主廠區的日常生產。


  由於楊少宗起步的要求高,直接引入〖日〗本衛生部的標準,整個車間和生產程序抓的都很規範,所有工作服都是在長江第三制衣廠定做。


  參觀了一遍后,唐葆華也是非常的有感觸。


  身為省計劃小委的主任,特別是在近幾年肉聯領域大虧損的情況下,他不知道參觀了多少國營肉聯廠。他原先以為旗山肉聯廠是個鄉鎮小企業,比那些國營肉聯廠要差很多,只是機遇好,抓了一個好產品,現在才知道差別太大了。


  透過將參觀者擋在外面的玻璃牆,唐葆華看到了牆上的一行標語寫著「1質量第一,效益第二」他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反正覺得這個廠流露出來的氣息很奇特。


  看完一遍,這才一起進入肉聯廠招待所的會客室」條件還是像農業廳的張廳說的那樣有點簡陋,基本和普通的國營企業職工食堂差不多,也就是更乾淨整潔一些。


  在會議室里坐下來,唐葆華就頗有感觸的和季昌玉道:「這個廠子確實辦的很不錯,難怪能有這麼好的發展啊!」季昌玉則道:「這個事情,我倒是有些了解的。他們廠子從一開始引入〖日〗本設備的同時就在不斷引入〖日〗本的責產標準,包括從生產程序、衛生指標、工藝環節各個方面前向〖日〗本學習,廠里還組織了幾次全面大學習,比國內一般的工廠都要更強。」


  唐葆華隨即就問道:「那現在能達到〖日〗本那邊的標準嗎?」


  「我就不清楚了!」季昌玉搖著頭」又看向對面的楊建林道:「楊廠長,這個問題你來說說看吧?」


  楊建林點著頭,道:「其實我們要全面學習〖日〗本肉聯廠企業的標準是楊主任從建廠開始就一直建立的想法,雖然我們現在沒有錢去〖日〗本現場參觀,但還是通過和〖日〗本大谷會社的合作關係找到了很多相關的錄像帶資料,一直在研究和學習。現在肯定還是不能比的」楊主任給我們制定了分期五年,逐步達標的計劃。我們爭取在五年內實現這個目標,讓我們的產品達到〖日〗本衛生部的准入標準,將產品賣到〖日〗本去!」


  唐葆華微微有些驚訝,道:,「這個不容易吧?」


  季昌玉則道:「我聽小楊談過,他說問題不大,〖日〗本的豬肉價格比我們高,人工成本高」即便除去稅收,賣到〖日〗本還是有些賺頭。如果日元可以在這些年裡不斷升值,那就更容易賺錢了。」


  唐葆華笑了笑,道:「他們想的倒還是滿遠的,咱們不談那麼遠的事情,只談現在。省里對旗山目前的發展狀況是很滿意的,很支持的,省政府在日常工作會議上已經強調了,要充分扶持旗山肉聯廠這樣從事輕工業和副食品生產的鄉鎮企業,推動省內副食品工業的發展和供應工作。為此,計戈小委近期做了很多工作」全面調動省內生豬肉源和外省生豬保證旗山肉聯廠的供安,並且將旗山肉聯廠的旗牌火腿腸、旗牌海鮮罐頭都納入省物資計劃,向全省老百姓供應,爭取早日讓旗山肉聯廠的產品上到老百姓的餐桌上」滿足老百姓的物資消費需求。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省里專門撥出了一筆外匯留存指標供應給旗山肉聯廠」你們打算進口多少設備,我們都會一律報批,省工業銀行做為你們的對口扶持銀行,對於你們的貸款需求也會重點保障。」


  聽到這話,大家都很高興。


  當然,這段時間的好消息已經遠遠不止這些,或者說這樣的承諾也不止一次的出現過,每一個省里領導下來都有承諾,雪中送炭的人少,錦上添huā的人卻太多了。


  旗山肉聯廠的發展速度是如此之快,已經到了讓人眼huā繚亂的地步,在省委和淮海地委、寧州地委給予更多的扶持后,在資金問題已經是最大問題的情況下,在訂單規模遠超預估的情況下,楊少宗親自上陣和〖日〗本大谷會社一次性談妥了引進總一百二十條生產線的新計劃,每條生產線的訂購價從7萬美金繼續下調到旺萬美金。


  今年將會總計引入八十條,明年再引入四十條。


  這一次,楊少宗說是對寧州食品機械廠的罐頭生產線設備有些不滿,實際上是要讓寧州食品機械廠根據大谷會社的生產線配套標準生產其他關聯設備。


  這些關聯設備的技術含量低,寧州食品機械廠完全能夠生產,只是一部分設備涉及到了溫控技術,這就需要省機械研究院幫忙解決。


  季昌玉這一次下來,實際上也是有事情必須要和楊少宗談清楚,確定要引入的一百二十條生產線中至少要有一半放在淮西,如果旗山放不下,他們就將淮西冷庫廠拿出來。


  季昌玉是一個唯成績論的人,他不管楊少宗有什麼理由,他只要結果。


  不一樣的領導有不一樣的風格,他不管楊少宗是誰的人,站哪個隊伍,他全然不管這些,他只要成績,在淮西投入七十條生產線就是你楊少宗應該給他的〖答〗案。


  沒有如果,沒有萬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