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全軍列陣> 第九百四十章務必要快啊

第九百四十章務必要快啊

  錢廖這個人可以爭取,是林葉在準備率軍南下的時候就做出了推斷的事。


  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向勁吾安排到郭戈鳴這邊來,畢竟他先要打的是劉廷盛。


  向勁吾是他大哥,是所有斗笠刀客的大哥,其身份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能來這邊,就足以說明林葉對錢廖這個人的重視。


  除了是林葉大哥之外,向勁吾的身份還是奉辦處輔臣,這個身份對於錢廖來說,足夠重足夠高了。


  而當初天子之所以答應了林葉的舉薦,讓向勁吾進入奉辦處,那時候林葉其實就已經有了判斷,天子知道向勁吾,也知道向勁吾這些年在做什麼。


  斗笠刀客是林葉背後強有力的支撐,天子還能准許向勁吾進入奉辦處。


  這其實很能說明問題。


  林葉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確定了,斗笠刀客的存在天子早就知道,甚至,斗笠刀客就極可能是天子創立。


  也就是說,在婆婆沒有收養林葉的時候,斗笠刀客就已經存在了。


  而之所以到林葉離開無為縣斗笠刀客才逐漸出現在視野之中,只能有一個原因。


  他們都在等著林葉長大。


  這個他們,一定????????????????也包括天子。


  在向勁吾的安排下,錢廖順利除掉了蠻兵那些將領,下令他部下將蠻兵繳械,並且嚴密看管。


  緊跟著,向勁吾就帶著錢廖離開大營,到了幾十裡外的一個小鎮子里,在這,封秀已經等了幾日。


  封秀原本是要率軍回去堵住劉廷盛的歸路,在回軍的時候才得到林葉的軍令。


  林葉讓封秀不必去堵截劉廷盛,而是出其不意的率軍從內部攻克了江州和南州之間的關卡。


  如此一來,錢廖進江州就變得格外順利。


  封秀和錢廖見面之後不久,兩個人就談好了條件。


  從小鎮歸來之後,錢廖又和向勁吾商量了一下,這件事要告訴手下將領,但不能全都告訴,只能將錢廖最忠誠的那批將領找來,至於其他人,能滅了郭戈鳴之後再說。


  一群人又深談了將近一夜,制定出來一個極為完整的計劃。


  又過了七八天之後,錢廖派人回去給郭戈鳴送信,就說已經和劉廷盛的隊伍合力圍住了封秀。


  而青山城的守軍分兵出來一半,打算救援封秀。


  這個時候,是拿下青山城的最好時機,為了不貽誤戰機,錢廖希望郭戈鳴能親自率軍前來攻下青山城。


  消息送回去之後,郭戈鳴大喜過望。


  一連說了好幾次謝先生真乃神人也,並且在興奮之下還宣布,將來若能大成,謝郜台就是他建國后的第一任宰相。


  郭戈鳴部下紛紛向他道賀。


  只要拿下青山城,再滅了怯莽主力,林葉只剩下區區兩萬人,不可能在水路縱橫的江州再有任何作為。


  而那時候劉廷盛也已經元氣大傷,滅了封秀之後再順路滅了劉廷盛,江州大局就算穩了,坐擁兩州之地,郭戈鳴便是坐穩了江山。


  郭戈鳴不敢耽擱,又拼湊出來一支七八萬人的隊伍,急匆匆離開南州,入關江州。


  這一路上,郭戈鳴是一刻都不敢耽誤,唯恐趕到青山城之前再出什麼變故。


  而為了引他上鉤,這期間錢廖又派了三批人回來報信,說封秀已經被徹底堵住,但劉廷盛可能要把周望更那五六萬人調回來攻青山城。


  所以請郭戈鳴儘快率軍趕到,不能落在周望更後邊。


  一聽到這個消息,郭戈鳴更是心急如焚,不斷催促手下加速,這支隊伍累的是個個都上氣不接下氣的。


  等郭戈鳴帶著隊伍趕到青山城之後,正好見到錢廖的隊伍已經沖開了青山城大門。


  郭戈鳴連忙派人去問,才知道原來是錢廖擔心郭戈鳴來不及,所以乾脆分兵過來先打青山城,郭戈鳴到的時候,就那麼巧青山城大門被撞開了。


  郭戈鳴眼見著錢廖部下帶兵衝進青山城內,他如何還能坐得住。


  雖然他確實有領兵才能,又是個多疑的,但他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錢廖的忠誠,所以也帶著隊伍往青山城裡沖。


  結果他在幾百名騎兵護衛下衝進青山城的那一刻,錢廖的隊伍往前擠壓,將郭戈鳴的隊伍給截住了。


  郭戈鳴這時候才知道事情不對,可已經晚了,四周圍過來無數人,一陣箭雨之後,郭戈鳴那幾百名護衛損失了大半。


  剩下的也沒辦法,只能是棄械投降。


  封秀和錢廖兩個人已經在城中等候多時,下令將郭戈鳴綁了。


  然後錢廖帶著人出城去,直接進郭戈鳴軍中,又把領兵的幾位將軍給騙了,也把他們給騙進了青山城內。


  到了天黑時候,青山城外還是一片混亂,郭戈鳴帶來的隊伍不知道該幹什麼,堵在城外不????????????????斷呼喊。


  錢廖不愧是被郭戈鳴稱為錢大膽的漢子,又是只帶著幾十名親兵就出了青山城。


  他大聲宣布郭戈鳴為叛徒,如今已經伏法,現在大將軍林葉的怯莽軍已經堵住了回去的路,所有人只要投降,大將軍林葉既往不咎。


  有人鬧事,被錢廖直接催馬過去一刀斬了。


  剩下的人被錢廖氣勢所迫,紛紛扔掉了手中兵器。


  連封秀都沒有想到,解決郭戈鳴竟然會如此順利。


  他用兵比較正,講究的是如何在正面戰場上擊敗敵人。


  哪裡會想到大將軍林葉還能如此用兵,奇詭的神仙莫測。


  若非是他準備回軍的時候收到了大將軍軍令,他都不知道,竟然有一位奉辦處的輔臣直接到了南州,而且還成功策反了郭戈鳴帳下的第一勇將。


  接下來的事就簡單多了,錢廖要做的就是穩定軍心。


  他已經殺了郭戈鳴軍中幾乎所有高層將領,又迅速提拔了一批新人起來。


  然後讓這些將領召集中下層的軍官議事,宣講朝廷政策。


  只郭戈鳴一人治罪,其他人只要不反,都按無罪處置,且,不久之後朝廷要對婁樊動兵,到了那時候,所有人都要論功行賞。


  其實南疆這邊的邊軍,有多數不希望造反。


  錢廖安頓好了隊伍之後,下令各軍不得進青山城,只在城外安營紮寨,等待大將軍林葉到來。


  而封秀在錢廖穩定住了局面之後,就再次率軍出發,他還要去和大將軍匯合,解決了劉廷盛的殘部。


  然而就是在這時候,封秀又收到了林葉派人送來的軍令。


  林葉讓封秀留守青山城,請錢廖帶著忠誠部下,從來時路回去,趕回南州。


  這一下非但把封秀又給搞蒙了,連錢廖都有些迷茫。


  向勁吾擔心出什麼變故,又隨錢廖的大軍返回南州去了。


  等他們用了差不多小二十天的時間趕回去后,才發現南州已經變了天。


  大將軍林葉帶著兩萬怯莽,在郭戈鳴率軍離開南州之後就打了進來,如今南州兵力空虛,哪裡還有人是林葉對手。


  等錢廖帶兵回來,林葉已經連克六城,兵臨南州州治城下。


  這時候,錢廖對林葉的敬佩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兩萬人啊。


  林葉只以區區兩萬人,先是滅了秦開放十萬大軍,又滅了劉庭安六萬精銳,誰都以為他會帶著這兩萬人進入江州,哪想到他還敢帶著兩萬人就殺進郭戈鳴的家裡來。


  錢廖在拜見了林葉之後,就得林葉指示跑去州治城下勸降。


  原本州治城內的守軍數量就不算多,在怯莽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便人心惶惶起來。


  此時又見將軍錢廖親自前來勸降,還得知郭戈鳴已死,城中人自知大勢已去,於是便將州治城的城門打開。


  林葉進城,安頓了城中百姓。


  緊跟著,林葉就以雷霆手段,將郭戈鳴留在城中的那些重要的部下全都拿了。


  該殺的殺該關的關。


  第二天一早,林葉就下令在全城張貼告示,只要是城中百姓,皆可到指定的地方領一份安民的銀子,還按戶分發糧食。


  反正這錢糧又不是林葉出的,都是從郭戈鳴拿得來的,而郭戈鳴的錢糧又是從南州百姓們手裡得來的,所以這也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只短短三天,林葉就穩定住了南州局面。


  然後和錢廖深談了足足半夜,錢廖對林葉更為欽佩。


  第二天,錢廖????????????????就將他手下的將軍們分派了出去,接管了南疆邊防。


  接下來的幾天,林葉不斷的召見南州這邊的鄉紳和各大家族的人。


  按照他的性子,這些人其實都不想留下,可是他要急於趕回歌陵城去,所以也就只能是以安撫為主。


  況且,若知道他在南疆大開殺戒的話,寧未末可能會跳著腳的罵大街。


  從力求穩定上來說,此時在南疆大開殺戒顯然不合適。


  這些人,一部分是真心愿意支持郭戈鳴造反,他們也想從中獲取巨大利益。


  一部分則是迫不得已,在郭戈鳴的地盤上他們又能怎麼樣?

  把這些人安撫好之後,南州這邊的局勢才算真的穩定下來一半。


  另一半,就是邊軍。


  郭戈鳴調走了大批邊軍,現在整個南疆防線都略顯空虛。


  林葉再錢廖的人順利接管之後,他便親自去了一趟,巡查了大概半個月之久,又把南疆的將士們好好安撫了一下。


  這些事其實不難辦,只是耗費時間而已。


  從邊關各處巡查回來,林葉就與錢廖告辭,他請錢廖務必守好南疆,直到有人來接替錢廖為止。


  還說他會親自向朝廷為錢廖請功,並且給了錢廖一個保證,只要他北伐,必會帶著錢廖一起去。


  當然還要告訴錢廖,他絕對不會負了錢將軍的一片忠誠之心。


  錢廖對林葉這坦誠相見也是大為感動,在林葉離開的時候,他親自送林葉出去幾十里遠,知道林葉再三勸阻他才返回州治城。


  告別錢廖之後,林葉就帶著他的怯莽部下離開南州,晝夜兼程的趕到了江州。


  他這突然到了,把封秀實實在在嚇了一大跳,因為封秀萬萬沒有想到,大將軍會從他屁股後邊進來。


  他以為大將軍還在北邊呢,誰想到大將軍已經把南州的叛軍都給解決了。


  青山城。


  林葉催馬到了城門口,抬起頭看了看這座雄城,到了此時,他也忍不住長長的鬆了口氣。


  這一次離開歌陵時間已經不短了,雖然比起林葉自己的預料,解決郭戈鳴還要稍稍快了些,可算起來也已有差不多十個月了。


  接下來還要解決劉廷盛,務必要更快才行。


  如果再不快些回歌陵去,那小姨她.……

  可就要顯懷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