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錦衣狀元> 第五百二十九章 派系之爭

第五百二十九章 派系之爭

  轉眼已是七月初。


  京師一切平靜,張璁被發配到山西為按察使司副使后,大禮議之爭暫時平息下來。


  朱浩以唐寅的名義,把過去幾年大明河工賬目報上去,暫時沒掀起什麼波瀾,而朱浩替朱四齣了個主意,給九邊將士一人二兩銀子的賜銀,所用銀兩都是當年夏糧入庫后的余銀,也有鹽引折換的銀子,同時讓西北自查過去幾年欠發軍戶的銀兩,讓其補交。


  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對於收買人心卻很有用,同時也是給戶部繼續出難題。


  你們不是說沒銀子嗎?那就繼續消耗你們,讓你們暫時為銀子之事發愁,也給新皇處理河工桉製造由頭。


  六月底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正德皇帝的陵寢正式定名為「康陵」,將義勇中衛改名為康陵衛,負責對康陵的鎮守。


  「……天氣終於涼快了些許,可這天還是連場雨都不下啊。」


  蘇熙貴這天宴請朱浩。


  在京城第一家銀號開業之後,蘇熙貴一直想把朱浩這個幕後東家請過來喝酒,但朱浩一直以公務繁忙為由推辭,進入七月後,《武宗實錄》的編錄也步入正軌,朱浩作為一個普通的修撰,沒之前整理書稿時那麼忙,就熘號出來跟蘇熙貴見見。


  蘇熙貴給朱浩斟茶,用的是冰鎮過的茶水。


  「這是按小當家所說炮製的涼茶……您嘗嘗味道對不對?」


  蘇熙貴一副熱心的樣子。


  朱浩道:「蘇東主,聽說最近吏部對南京六部的整肅開始了,你不會是想問我相關的事情吧?」


  蘇熙貴一聽,眼睛瞬間瞪圓:「什麼都瞞不過小當家,有關黃公之事……可有著落?聽說孫老尚書已在趕赴京城的路上,估計再有個十幾日……就將抵達京城。」


  蘇熙貴希望的是讓黃瓚成為北戶部尚書。


  戶部是黃瓚的主場,而且能給蘇熙貴帶來不少的利益。


  朱浩搖搖頭:「有點難度……孫老是沒到京城,但他的威望在那兒擺著,出任部堂沒人能質疑,至於黃公那邊……先確保南戶部尚書的位置不變動,若是有人要調他個閑差,或是讓其致仕……」


  「閑差的話……當個南禮部尚書?還是吏部?呵呵,只要別緻仕就好,黃公身體還算康健,能再為朝廷多出力幾年呢。」


  蘇熙貴有黃瓚當靠山,賺得盆滿缽滿,現在剛跟朱浩一起合作開銀號,關鍵時刻黃瓚下台,對蘇熙貴影響可不小,所以他要不惜成本保住黃瓚的職位,等候升遷。


  朱浩道:「以我所知,現在有人想拿陛下南巡時,南戶部賬目不清楚做文章,提到府庫很多存銀、存糧與賬目對不上,說淺白點就是有人想把北戶部的虧空挪到南戶部,再加上過去幾年黃公曾為北戶部右侍郎,這件事……」


  「這……這怎麼可以?黃公在北戶時,多治理宣府糧餉,京城太倉倉儲幾時輪到黃公插手?朝中人做事不能不講規矩啊!」


  蘇熙貴說到這裡,一拍腦門兒,「也罷,早就知他們是何秉性,事情能往外推就絕不往回攬,還能指望他們不胡亂推卸責任不成?真要虧空不大的話,鄙人聯繫一些人也能補上,就怕這缺口……」


  朱浩打量蘇熙貴。


  這老小子對事的態度跟對人還是不一樣。


  聽說有虧空,不論是不是自家靠山所造成,居然想拿銀子往裡邊砸?你蘇熙貴真是會做人啊!


  就是你的家底能跟朝廷相比嗎?

  真以為自己富可敵國呢?


  朱浩道:「還是讓黃公把攀誣堅決頂回去,不能什麼事都往自己身上攬,明眼人都知道黃公過去幾年力撐戶部財政不倒,若一切都要他來背負責任,豈不是趁了那些無恥小人的心愿?


  「今年為了填補戶部空缺,夏鹽或再加一百萬鹽引,南戶部就算不缺銀子,也要把這批鹽引盡多往南邊爭取。」


  蘇熙貴琢磨了一下,一時間沒聽明白朱浩的意思。


  「就是讓南戶跟北戶對著干,為孫老尚書回朝做鋪墊,不然怎麼來個新官上任三把火呢?」


  朱浩笑著提醒。


  蘇熙貴再一想。


  北戶部現在還在楊廷和派系掌握中,等孫交到京師,孫交就算不投靠新皇,也算是個中立派,等於說南戶跟北戶都成了新皇的囊中之物,新皇在把南北戶部掌控在手上前,當然要做點文章。


  戶部不只是有部堂事,還有太倉等倉儲之事,皇帝當然想把財政大權完全掌控在手裡,只是掌握戶部,等於是只拿到賬本而沒拿到倉庫的鑰匙。


  「明白了。」


  蘇熙貴到底精明,朱浩稍微點醒,他就已理解。


  先造成對立局面,讓孫交出來收拾殘局,趁機再把局面外的事務一併給收拾,這就是新皇接下來的計劃。


  ……


  ……


  正事談完。


  蘇熙貴暫時不用擔心黃瓚職位變動問題了。


  既然皇帝需要黃瓚在南戶部力挺,那黃瓚就會留在南戶部,就算被迫將黃瓚調到南兵部尚書或是南吏部尚書這種職位上,也會找黃瓚派系的人把南戶部尚書的職位給接替。


  大明主要職位接替,很講派系之別。


  現在還是新皇跟楊廷和爭權的時候,原本掌控在手的衙門,必定不會讓別的派系的人來染指,就算真的換人那也必須找同派系的人來,即便真換人,必定是在別的方面達成了利益交換。


  就好像正德末年的吏部、兵部、戶部體系,一直掌控在陸完和王瓊派系手上一樣,背後是朱厚照和江彬等人的斡旋和默許,楊廷和再想染指都不行,一直到正德皇帝駕崩,陸完和王瓊相繼倒台,這體系才逐漸瓦解,吏部和兵部歸了楊廷和,但戶部卻落到新皇手裡。


  王守仁一直鬱郁不得志,也跟他屬於王瓊派系有關,即便嘉靖初年王守仁有機會晉陞,可楊廷和派系卻對其極限打壓,想方設法令其失去朱四的信任。


  除了王守仁外,目前賦閑在家的楊一清的情況也類似。


  所以張璁提出大禮議后,無論楊一清或是王守仁之前的意見如何,卻全都站在了張璁的立場上,力挺張璁提出的大禮議方略,這也是派系爭鬥的結果,因為他們知道,支持楊廷和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利益,還不如撐新皇給自己的仕途帶來轉機。


  「小當家,鄙人還得知一個消息,說是楊閣老有意將南兵部喬尚書,調京師為北吏部尚書,此事聽聞已到了廷推階段,不知……可有相關消息?」


  蘇熙貴在確保黃瓚地位暫時不動后,關心的就是南六部的官場接下來將會是如何一個局面。


  顯而易見,接下來南六部尚書中,楊廷和派系的人會得到高升,不是楊廷和派系的最多保持原官職不動,有的甚至可能會勒令致仕,江彬和錢寧已死,但二人桉子的牽連並沒有結束,加上之前陸完桉的波及,很多人被無端捲入其中。


  要的就是有個讓你辭官的由頭。


  朱浩道:「陛下之意,要以贛南巡撫,參贊軍務的王中丞為南兵部尚書,此事正在爭取中。」


  「事……準確嗎?」


  蘇熙貴面有喜色。


  因為黃瓚跟王守仁之間素有交情,加上二人都是王瓊派系之人,現在靠山倒台了,舊有王瓊派系的人必定會報團取暖,若是一個南戶部尚書再加上一個南兵部尚書,那黃瓚的職位會更穩。


  朱浩搖頭:「不太好辦。」


  「嘶……」


  蘇熙貴當然知道,南兵部尚書這職位,本來就是楊廷和派系的人,怎可能會輕易將職位交給王守仁?


  就算王守仁根正苗紅,系翰林院閣臣體系王華的兒子,可畢竟王守仁沒有在京師官場廝混過,也沒有加入楊廷和派系,就算江西平定寧王之亂有功,依然會被楊廷和所排擠。


  「王中丞……或也不想在朝中任部堂吧?」


  朱浩又說了一句。


  蘇熙貴問道:「小當家不打算出手相助?」


  朱浩很想說,我不是不想幫忙,而是時機不對。


  明知道王守仁跟楊廷和之間有矛盾,還要全力出手幫忙,這會嚴重加劇皇帝跟楊廷和間的矛盾,而皇帝跟楊廷和爭鬥的焦點仍舊在大禮議上,是為蔣王妃的封號問題,不好再往外擴展。


  朱浩熟知歷史,王守仁最後的確在正德十六年獲得南京兵部尚書的職位,但隨即在來年二月,遇到王華過世,王守仁需要回鄉守制,接下來三年都無法在朝中對新皇產生助力。


  想要好好利用王守仁這張牌,最好是先等楊廷和倒台。


  而且王守仁的確不是治理六部衙門的行政官員,他的能力在於治理地方,平盜、剿匪,甚至鎮守九邊,那才是王守仁的絕活。


  朱浩道:「南兵部,此番陛下勢在必得,只是方式方法上需要斟酌,這點蘇東主母須擔心。朝廷目前在軍餉方面極度缺乏,陛下的意思是,想讓唐先生在戶部更進一步,至少……混個戶部主事,但需要有功在身。」


  「哦……」


  蘇熙貴隨即笑道,「明白,明白。軍餉之事,包在鄙人身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