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裡沒數
仁壽宮內。
張家兩兄弟張鶴齡和張延齡,趁著入宮給張太后問安的機會,在姐姐面前大倒苦水。
「……憑什麼我們到現在還只是侯爵,不能是公爺?憑什麼統調京營的大權要落在張侖手裡?我和延齡都有擁戴之功吧?現在這皇帝也算是過繼過來當姐姐兒子的吧?如此說來就還是我們的外甥,為什麼他要把軍權交給外人?」
張鶴齡很氣憤。
新皇登基后,張家兄弟算是消停了一段時間,沒在京城惹事。
這是按照張太后的要求,在家裡等候封賞,畢竟張氏一門有擁戴新皇功勞。
還有便是張太后怕兩個弟弟惹事,在皇位更迭的風口浪尖上連自己這個太后也不好出面說話。
但張家兄弟哪能長久消停?
尤其發現五軍都督府中最優的肥差,京營守備的職位落到了英國公張侖手上,他們可就坐不住了。
張太后道:「朝中事,豈是我一個婦道人家能干涉?再說以你們的資歷,豈能將京師安危交到你們手裡?」
旁邊的張延齡嗆聲道:「軍權在誰手上,還不是看誰跟皇帝關係更近?這意思是,我們兄弟還不如英國公家的崽子對朝廷忠心?都是自家人,只有外人亂我朝堂的野心,沒有自家人害自家人的道理!」
張太后很無奈。
雖然當姐姐的一向偏袒弟弟,可就算是她丈夫和兒子當朝時,最多賜給兩個弟弟一些財帛和田宅,鹽引什麼的能給就給,但涉及朝中統軍權,既是覺得兩個弟弟難擔大任,也是認為沒必要讓兩個弟弟身居險位。
素來只有臣子給皇家打工,哪裡有皇后或太后讓兩個弟弟親自上陣的道理?再說他們的能力……實在一言難盡。
現在新皇登基,張太后發現自己一點話語權都沒有,那位小皇帝除了例行到宮殿外給她請安,都不會進入殿中多看她一眼,更是一心想把興王府那位「興王大妃」接到京城來當太后。
皇宮豈能容得下兩個太后?
若是蔣王妃到了京城,那到底誰是新皇法統上的母親?
「回頭我會請示陛下,再賜你們一些田產,你們就別折騰了,到時會給你們安排合適的職位。」
張太后儘力安撫兩個弟弟。
張鶴齡甩袖道:「不行,就算不給我們統調京營的權力,至少也該把崇文門外那幾百間官宅賜給我們……這是我們應得的!」
「對!」
張延齡在旁幫腔。
張太後有些著惱。
你倆胃口還挺大,開口就要幾百間官宅,要不要把皇宮也一併賜給你們算了?
張太后道:「此事再議吧。」
張鶴齡道:「姓楊的把皇莊、團練什麼的都裁撤了,空下那麼多的官宅,留著幹嘛?再說我們要的也不是城裡的宅院,城外幾間房很值錢嗎?遇上外夷打到京城,說不定就被一把火燒了……總之姐姐非給我們弄來不可,不然我們今天就不走了!」
兩兄弟說到「坐」到,翹起二郎腿一點都沒把自己當外人。
張太后怒道:「能幫你們爭,自會替你們說,你們若再不走,被陛下知曉,定會治罪,到時別說田宅,恐怕還要擔過!你們回去,找個時間我會跟陛下提及!」
……
……
張太后一頓威逼利誘,哄了半天,才讓張家兄弟同意回家等候。
人剛從仁壽宮出來,走了不遠,兩人就見到老熟人張永。
張永見到張家兄弟嚇了一大跳,震驚道:「啊!兩位國舅爺,您二位怎入宮了?這會兒不比從前,可是得到陛下御准?這……這要是讓陛下知曉……」
張延齡冷笑不已:「既然以前能來,為何現在我們兄弟卻不能來了?以前的皇帝是我們外甥,現在這位卻是別人家的外甥不成?我說姓張的,最近怎不見你家人在京城晃蕩?聽說你家裡人爵位都要不保了……真是讓人唏噓啊。」
張永不知該怎麼面對這兩個囂張跋扈的外戚。
弘治朝時,張皇后獨寵六宮,張家兄弟進宮跟進自家後花園一樣,沒人敢管,到正德朝時其實就已經限制兩兄弟入宮,只是過去幾年朱厚照基本就沒住在宮中,錢寧和江彬等人也不愛跟張家兄弟一般計較,橫的怕不要命的,這兩個貨明顯沒腦子,還貪財好色,跟他們計較對近佞有什麼好處?
最後的結果,就是過去幾年張家兄弟出入皇宮暢通無阻。
到現在新皇登基,這倆兄弟好像根本就沒感覺到失勢,行事繼續我行我素,肆無忌憚。
張永急忙過去道:「國舅爺,這皇宮內苑,貴人甚多,將來陛下還會冊封皇后和納妃,這……怕是不合適。」
「有啥不合適的,說的好像我們前面那位大外甥沒冊皇后沒納妃一樣,我們不是照常進來?我說姓張的,你是不是故意刁難我們,就為了迎合那姓楊的?」
張鶴齡朝張永開炮。
張永琢磨了一下,才意識到張家兄弟所說的「姓楊的」是楊廷和,苦笑道:「咱有事出宮道兒上說,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
……
……
張家兄弟跟著張永從東華門出宮。
而張家兄弟入宮的消息,作為皇宮正主的朱四怎會不知?朱四特地派了張左帶兩名興王府過來的小太監遠遠查看情況。
張永本想拿出「張太後傳召兩位弟弟入宮說事後再派太監將人送出宮」的態度,陪同張家兄弟出宮,遠遠看到新皇的人在遠處打量,張永便感覺頭皮發麻。
出乎意料,並沒有起衝突。
張左在發現張家兄弟的確是在往宮門方向去了后,回到乾清宮,把所見所聞告知朱四。
朱四隨口道:「知道了,退下吧。」
此時朱四面前一大堆奏疏,或許是剛當上皇帝,新鮮勁兒沒過,很喜歡當皇帝發號施令的感覺,再加上之前朱右杬和朱浩給他灌輸了很多做事要親力親為的思想,讓他覺得把硃批大權交給司禮監太監是很不負責任的表現,容易被人湖弄,所以想親自來。
但天下間的奏疏實在太多了,不是每一份奏疏都有批閱的意義,光是看那些官員的呈報,尤其是遇到字寫得不好的或者奇葩的,再或者是文辭力求華麗的……費了半天勁終於看完了讀懂了,才發現只是歌功頌德的馬屁文章,關鍵是有些奏疏時效性已經過去,拍的還是先皇朱厚照的馬屁……
這很讓人很頭疼。
張左見朱四態度隨和,好像沒有生氣的意思,不由問詢:「那陛下,是否要派人下旨,限制無關人等入宮?尤其是……外戚?」
朱四道:「這件事以前朱浩說過,剛上來就去限制張氏兄弟,沒多大意義,反正朕還沒有大婚,他喜歡來就讓他們得瑟,最好傳出風聲說他們行為不端,讓人知道他們有多放肆,為將來一舉剷除做準備。」
「呃……」
張左心想,還能這麼干?
不限制,反而宣揚出去?那皇帝的威嚴何在?
朱四又道:「反而可以藉助他們可以隨時入宮之事,讓人覺得朕好欺負,從而在閣臣面前示弱,這是為長久之計做準備。對了,跟袁長史……袁侍郎說得怎樣了?他同意入閣,幫我去監督閣臣了嗎?」
張左回過神來,急忙道:「袁侍郎那邊已通知到了,但未表態。」
朱四嘆道:「我就知道,袁侍郎未必會聽我的,實在沒辦法,他也是文臣,年紀一大把了,以後想留個好名聲,哪裡能一心幫我?若是朱浩能早些入閣就好了,有朱浩在內閣坐鎮,相信夠楊閣老他們喝一壺的。」
張左一邊驚訝於新皇對朱浩推心置腹的信任,一邊提醒:「陛下,要稱朕。」
「自己人,見外什麼?」
如今的朱四在張左面前都沒什麼架子,「對了,趕緊問問朱浩,我……朕怎樣才能隨時出入皇宮而不被人發現,在皇宮這些日子實在太悶了,朕想出去跟他見面,朕想他……還有唐先生他們。」
張左行禮:「那老奴回頭就去跟朱先生說。」
「別回頭了,現在就去,還有問問殿試之事……我不想讓別人出題,到時跟個傀儡一樣,雖然會試時我不是皇帝,但既然殿試是我來主持,那考生就是我的門生,我要親自出題考校……但我出不了太好的題目,讓朱浩幫忙出題吧……」
朱四的話,讓張左傻眼了。
真會玩啊。
讓一個即將參加殿試的貢士,出題來考校眾貢士?自己出題考自己?這操作……
「愣著幹嘛?快去啊,不過小心一點,別讓人發現了,讓陸松陪你一起,哦對了,再把這箱子里的東西,一併交給朱浩,讓他模彷我的筆跡批複,我知道他有這本事,有什麼重點讓他給我列個單子,這樣我就不用親自看了……」
等張左將朱四旁邊一個大箱子打開后,驚訝地發現裡面全都是奏疏。
張左頓時不樂意了。
這是要把奏疏交給朱浩來披紅?
可問題是我才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啊,這事不應該我來做嗎?
「對了,你有時間多跟朱浩學著點,從他身上把真本事學回來,如果今晚這些批不完的話,你就留下幫把手,有什麼不懂的多請教朱浩!去吧!」
朱四又給張左做了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