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錦衣狀元> 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忘本

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忘本

  朱萬簡終歸還是回家了。


  走的時候光鮮亮麗,回來時邋裡邋遢,衣領袖口全都泛著油光,在外半年多時間沒個女人照顧,朱萬簡能把自己安全帶回安陸就算不錯了,朱嘉氏見到時差點兒想抄起鞋底去打這個不爭氣的兒子。


  「娘,大哥還是杳無音訊,錦衣衛的人都不願意談及他,即便上下打點關係,還是沒法探尋到有用的線索,後來家裡不肯使銀子,更沒人給信兒娘不會是為了讓我早點回來,故意不給銀子吧?」


  朱萬簡語氣中滿是埋怨。


  我在京師打聽兄長的消息,風花雪月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逍遙自在,突然家裡就斷了供應,把我從天堂硬生生拽到地獄,這般來回折騰,有意思嗎?


  劉管家急忙道:「二老爺,您或有不知,今年年中咱拿了三夫人家的塌房生意」


  「什麼?老三的生意咱拿下了?那肯定銀子賺翻了吧?」


  朱萬簡一聽瞪大了雙眼,眸子里滿是貪婪。


  劉管家苦著臉道:「最初賺得的確不少,畢竟有新來的知州內弟徐寒徐當家相助可夏末時,也不知怎的突然發了一場大水,咱的貨棧都被淹了,損失慘重朱家甚至要靠變賣田地才勉強把窟窿給堵上,後面塌房生意就一落千丈」


  朱萬簡氣惱道:「怎麼打理的生意?沒我在就是不行礙你們這群窩囊廢。」


  朱嘉氏聽了半天,臉色陰沉:「你回來了,正好有件事交由你去辦,京師中流行琉璃珠的事,你可知曉?」


  「呃?」


  朱萬簡有幾分納悶兒,「是有耳聞,不是說那是來自西域的貢品嗎?」


  「胡說八道,什麼西域貢品,就是興王府上貢的你去了京師一趟,不會連家裡的工坊做的是什麼營生都忘了吧?」朱嘉氏怒道。


  朱萬簡擺擺手:「據說那琉璃珠,晶瑩剔透,中間有天然形成的顏色,都在傳說是天山萬年晶石所成,所以價值不菲,京師中達官顯貴想要弄一個都不容易咱家那些破琉璃」


  劉管家急忙提醒:「二老爺,最近我們得了一批新工匠,有他們相助,琉璃珠基本已經仿造出來了您看這是樣品。」


  說著,劉管家把幾個珠子交給朱萬簡。


  朱萬簡拿在手上,震驚不已:「跟傳說中的琉璃珠幾乎一樣,哪兒來的工匠,居然有這麼好的手藝?咱咱這是要發財了埃」


  朱嘉氏道:「工匠何來你不必問,現在有一人,就是之前曾跟老三媳婦做生意的蘇熙貴正好在本地,你跟老劉前去招呼一下,順帶把我們生產的琉璃珠給他看看,跟他談妥價錢。」


  「蘇熙貴?我不想去我剛長途跋涉回來,很累了」


  朱萬簡一聽是去跟蘇熙貴談判,頓時心裡沒底。


  最初就是他把蘇熙貴給送到本地牢房,惹出後來諸多麻煩,蘇熙貴的為人他很清楚,絕對是個精明無比且背景強悍的生意人,實在不想觸那霉頭。


  「讓你去你就去,趕緊回房洗漱一番,把自己拾掇清爽了再去見人若是家裡的差事辦不好,為娘便上請,讓你去九邊之地守御疆土,日夜與黃沙為伴。」


  老太太一臉凶戾地發出威脅。


  朱萬簡臉色一下子垮了下來:「早知道回來沒好事,等我先去沐浴更衣話說我這遠道歸來,婆娘和孩子都還沒見過,那有這麼不近人情的1

  蘇熙貴託人通知朱浩相見時,朱浩正在實驗室里忙碌。


  隨後朱浩直接與蘇熙貴在實驗室的院子相見。


  「朱小當家,這是朱家給我琉璃珠樣品,你看看」蘇熙貴拿出一個琉璃球,交到朱浩手上。


  朱浩拿著仔細端詳一番:「有那味兒了不容易啊1

  蘇熙貴道:「現在朱家人找上門來,要跟我談生意,還說這琉璃珠一百文一個供應給我,你讓我作何選擇?這東西要是送到兩京,就目前的價值而言,至少一枚能賣個幾兩銀子」


  朱浩笑道:「這麼好的生意,蘇東主還猶豫什麼?做啊1

  「朱小當家,你不是說氣話吧?我來找你,就是想要告訴你這琉璃珠的配方已不是秘密了,您沒必要私藏,不如把配方交給我,我自己來造,便宜誰也不能便宜朱家不是?」


  蘇熙貴雖然重利,但講原則。


  說好了跟朱浩合作,知道朱浩跟朱家是對立的關係,那就絕對不能為了私利而壞了雙方生意上的結盟。


  「蘇東主,我直說了吧,其實朱家的秘方是我給他們的看他們仿製半天不得要領,我這邊心裡急啊,所以前幾天就找人,繞了幾道彎送到朱家,朱家的工匠是我親手培養的,本來就有一定技術,在我暗中指導下,他們的琉璃珠很快便上市」


  朱浩笑意盈盈,讓蘇熙貴摸不著頭腦。


  「這」


  蘇熙貴琢磨半天,這才當了個大明白,「朱小當家,您是想讓琉璃珠快速貶值?不對啊,就算這是興王府上貢的貢品,您不想私賣,也不能把秘方交給朱家礙朱家賺錢,對您有好處?」


  朱浩笑道:「做人不能忘本,我就是這麼個實在人。」


  蘇熙貴差點兒一口唾沫噴過去。


  你跟我講不忘本?

  朱家在你手上吃了那麼多虧,別人不知道,我蘇某人豈不一清二楚?就說你夏天施計,把貨棧轉租朱家,讓朱家倉房受淹,賠了那麼多銀子,這就是你不忘本的表現?


  有陰謀!


  「朱小當家,不如您指點一下,鄙人實在不明白。」


  蘇熙貴拿出虛心求教的姿態。


  朱浩起身道:「蘇東主,要說呢我最近挺忙的,沒時間長久招呼您。哦對了,您可有草棉的進貨渠道?我這邊弄了些紡紗機和織布機出來,需要大批草棉,最好有長期穩定的進貨渠道。」


  華夏歷史上,棉分為絲綿、木棉和草棉三種。


  絲綿由蠶絲所制,屬於華夏地區的特產,自古有之。


  木棉,又名紅棉、英雄樹、攀枝花,是落葉大喬木,所產之棉多用於被褥、衣服等填充物。


  後來人們平常意義所說「棉花」,便是草棉。


  草棉於南宋末年,也就是十三世紀中期傳入內地,有北道和南道兩條途徑,即西域和瀾滄江流域,到了大明正德年間,在華夏傳播已超過二百年歷史,從元朝棉紡家黃道婆積極推廣紡紗機、織布機開始,草棉慢慢進入尋常百姓家,元廷曾設立「木棉提舉司」,從民間征棉布。


  草棉在華夏的推廣,更多是明太祖朱元璋所下政令:「凡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


  自此草棉逐漸在各地取代桑麻,成為排名第一的經濟作物。


  到明朝中葉,穿草棉所織衣服已成為普遍現象。


  但一年生草棉多種植於江南等地,安陸地處江北,栽種棉花不多,朱浩想大批量進購草棉織布,必須要有固定的進貨渠道。


  蘇熙貴點頭道:「草棉天下皆有,如官鹽、茶葉一般到處可買,只是作為民間百姓家庭紡織所用,你要大批量織布聽我一句勸,還是織綾羅綢緞,更能盈利。」


  蘇熙貴根本看不起棉布生意,在他眼裡,還是絲綢比較高端大氣上檔次。


  朱浩笑道:「我織布不過是為了玩玩,哪兒有那麼多蠶絲供我織?還是量大的草棉好。」


  「行,以後往安陸調運行貨,給你多加一批草棉便是,都是嶺南所產質地優良的精棉那朱小當家,琉璃珠之事,既然您沒什麼意見的話,我可就跟朱家做生意了您千萬別見怪,要是覺得不妥,便跟我說,我隨時可以中斷跟他們的生意。」


  蘇熙貴還是不太放心,趕緊問詢朱浩的意思。


  朱浩笑道:「沒事,趁著琉璃珠沒爛大街前,趕緊賺上一筆,要不因為我是向王府提供琉璃珠之人,這銀子我都想賺呢。」


  「爛大街?呵呵1

  蘇熙貴一邊嘀咕,一邊思索朱浩背後是否隱藏有什麼大陰謀。


  可惜不得要領。


  但跟朱家的生意,他還是想做的,畢竟一百文買一個琉璃珠,運到兩京一轉手就是十倍以上的暴利,怎麼看都不虧。


  朱家的琉璃珠生意就此如火如荼做了起來。


  安陸城內一個偏僻民巷內,一個鬍子拉碴、衣衫邋遢的男子從院門外走了進來,門內一名錦衣衛小旗正要上前行禮敘話,還沒靠近,一股刺鼻的氣味傳來。


  夾雜著熏人的酒氣,還有多日未曾沐浴身上發出的惡臭。


  「朱千戶。」


  小旗行禮。


  「怎麼又來了?有事嗎?」


  朱萬宏在古井前坐下,把一個木桶丟進井裡,提了小半桶水上來,也不用別的器具,直接對著桶口咕咚咕咚猛灌幾口,冷水灑濕半個前襟。


  小旗看了心裡一陣發涼,這大冬天的朱千戶你很豪邁埃


  「是這樣的,前段時間跟您彙報過,京師流行琉璃珠,先為興王府上貢,後作為陛下御賜珍寶,在京師多有人收藏,並以此形成風潮。不想最近,安陸朱家就是您所在的朱家,正在大批量製造琉璃珠,並由不同渠道運到大明各處變賣」


  小旗彙報到這裡,朱萬宏突然抄起木桶,惡狠狠地砸落地上,木桶直接成兩半。


  「哎喲,你看我這脾氣上來,收不住,明天我拿什麼喝水?」朱萬宏摔完后就後悔了。


  小旗戰戰兢兢:「朱千戶您為何動怒?」


  朱萬宏冷笑不已:「你是愚,還是蠢?琉璃珠乃興王府上貢,假稱來自西域,隨即朱家就大批量製造,不明擺著告訴別人,興王府的琉璃珠來自朱家?


  「朱家受先皇之命,遷安陸監視興王府,有了寶珠不主動上貢,卻先給興王府?你說朱家是忠於朝廷,還是忠於興王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