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錦衣狀元>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知羞恥(加更)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不知羞恥(加更)

  南昌,東湖畔。


  正月里冰雪剛消融不久,雖然今天有太陽,但柳枝飄蕩,北方吹來的微風中仍然有著徹骨的寒意,東湖及周邊地區卻遊人如織,人們恣意地享受歲月靜好。


  北有杏花樓, 南有百花洲。


  「菱歌罷唱鷁舟回,雪鷺銀鷗左右來。霞散浦邊雲錦截,月升湖面鏡波開。魚驚翠羽金鱗躍,蓮脫紅衣紫摧。淮口值春偏悵望,數株臨水是寒梅。」此乃唐代詩人李紳描繪的百花洲美景。


  這時代的東湖沒有經過填湖造陸,加上上游水源充足,並沒有形成後世東西南北四湖相連的格局,湖面寬廣,又沒有高樓大廈遮擋,站在岸邊看著碧藍的湖水,呼吸幾口初春的新鮮空氣,實在是一種無比愜意的享受。


  「娘,那邊有賣花燈的」


  剛剛擺脫風寒困擾的朱婷,忽然驚喜地指著前方說道。


  小姑娘過了年就六歲了,經過這半年似乎懂事很多,這次難得跟著家人出來遊玩,還是比之安陸州長壽縣城繁華得多的南昌城, 觸目所及全都是新奇的玩意兒。


  李姨娘道:「夫人, 我先帶丫頭過去買個花燈。」


  朱娘看了看,前邊的亭子旁掛著色彩斑斕的各式花燈, 迎風搖曳, 美輪美奐。


  難得出來一趟, 欣賞水光瀲灧、岸邊萬柳成行的東湖美景,感受到南昌城散發的濃郁人文氣息, 之前因為逃難而積蓄已久的愁苦終於得以寬解, 朱娘面色舒緩, 笑著招呼:「別走遠了算了, 我們一起過去吧。」


  朱浩看著湖中央掩映在湖光水色間的紅牆綠瓦,拉了拉朱娘的手,提議道:「娘,要不咱們去島上看看吧?」


  朱娘白了兒子一眼:「什麼島,那就是小汀洲,不過是用木橋連接在一起多讀書才不會亂用詞。」


  「知道啦。」


  朱浩暗自嘀咕,百花洲雖然不是島,卻比一般的島有名得多,它由三座小洲組成,杜牧、歐陽修、黃庭堅、辛棄疾、陳運和、文天祥等名人,都曾在上面留下過讚頌的詩文,但此刻他只能裝出天真無邪的模樣,沒有跟母親爭辯。


  經過前人多次建造,眼下百花洲上已經有亭台樓閣十餘處,由九曲木橋連接岸邊和三座小洲,早就聽說洲上遍長奇花異草,美不勝收,他想親眼看看。


  只是此時九曲木橋上已然人滿為患, 要這麼一路擠上百花洲,難度著實不小, 關鍵是還要冒著木橋不堪重負傾覆,人跌落湖中的風險。


  見李姨娘帶著朱婷往賣花燈的攤子走去,朱浩搖搖頭,打消了上島一觀的念頭,正要跟上母親的腳步,忽然聽到遠處有人喊:「跳湖嘍,有人跳湖嘍」


  本來無所事事的遊人,頓時騷動起來,人員開始聚集,逐漸匯成人流向北邊的杏花樓聚攏。


  朱浩加速來到母親身邊,拉著朱娘的衣袖道:「娘,要不咱也去看看?」


  朱娘瞪了他一眼:「跳湖有什麼好看的?小孩子家家的看了會做噩夢」


  「我才不怕做噩夢呢。」


  朱浩把於三叫過來,「小三哥,你先陪我娘,我自個兒去瞅瞅。」


  於三不知道為什麼朱浩聽到有人跳湖會這麼興奮,居然拋下家人隻身去看?難道真的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他正要答應留下,朱娘卻放心不下兒子,招呼李姨娘趕緊給朱婷買花燈,然後一家人沿著湖岸,順著人流往北而去。


  正月里東湖的遊人本來就很多,摩肩擦踵,好似趕廟會一般。


  這邊聽聞有人跳湖,更是吸引大量路人前來圍觀。


  一行基本是婦孺,根本擠不到岸邊,也就不知道湖裡邊情形如何了,這時候朱浩就恨自己是個孩子


  人小,個頭矮,湮沒在人堆里,只能看到前方人頭攢動,根本得不到任何有用的訊息。


  「婁妃娘娘來了,別擋道!」


  「讓開!讓開!」


  人群里突然有人大喊。


  朱浩心裡一動。


  婁妃,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寧王嫡妃婁素珍。


  朱浩實在想不出南昌城除了婁素珍之外,還有哪個婁妃,更何況前面的杏花樓本就是寧王為婁素珍所建,平時婁素珍經常會來此游湖賞景。


  南昌的百姓,對婁妃非常尊重,聽說婁妃前來,很多人自覺地避讓,道路迅速空了出來。


  這可方便了朱浩。


  就在朱娘也想躲避權貴時,朱浩已三步化作兩步,箭步如飛衝到堤岸邊。


  只見湖面上兩葉扁舟,呈八字形散開,舟上各自有人用竹竿去撈水裡的人,水中也的確有個黑影,浮浮沉沉卻不見其掙扎,連竹竿湊過去也不伸手抓,看起來就跟淹死了似的。


  旁邊有人發出感慨:「一大把年紀了有什麼想不開的?這麼多人面前投湖?丟不丟人啊!」


  另一個接茬:「聽說這個人曾在杏花樓上向東湖裡撒尿,還是當著諸多遊人的面一點都不知羞恥!」


  本來朱浩還不確定湖中那人的身份,但聽了路人甲乙丙丁一番話,立即篤定那就是唐寅。


  唐寅不知羞恥?


  可能是有點狂放不羈!

  但他會淹死這就有點搞笑了。


  唐寅怎麼說也是江南水鄉成長的,別的不行,游泳想必是一把好手,這時候在水裡憋個氣,裝出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很難嗎?


  就是有點冷!

  正想著,就見一輛華麗的馬車停到岸邊的青石板路上,馬車上下來一個頭梳雲鬢、身著紫色長裙的女人,雖然隔得有些遠,朱浩看不太清楚相貌,但觀其舉止從容,儀態萬千,渾身散發出一股知性美,想來就是圍觀者口中的婁妃。


  婁妃快步來到堤岸邊,此時通往杏花樓的木橋已被王府侍衛清空,在一大票人簇擁下,暢通無阻上了島。


  婁妃親臨現場指揮,救人不再用什麼竹竿,而是直接讓侍衛跳進冰冷的湖水裡救人。


  經過好一通折騰,終於兩個侍衛拖著個一動不動的人上了岸,並沒有現場展開救治,直接送進了杏花樓里,可能是顧慮到跳湖之人的面子,不願意暴露其身份。


  谷佺

  人得救了,婁妃進入杏花樓后也沒有再露面,看熱鬧的人頓時意興闌珊。


  「沒得瞧了,也不知是死是活。」


  「一動都不動!」


  「看樣子死透了,多半救不活了」


  人群議論紛紛,各自散去,堤岸邊很快便空曠下來或是遊人覺得剛有人溺水而亡,正月里碰到有些不吉利。


  朱娘看了半晌不得要領,不解地問道:「小浩,那人誰啊?」


  朱浩笑道:「娘,說句不好聽的,你別往心裡去跳湖之人很有可能是陸先生。」


  「啊!?」


  朱娘大吃一驚。


  「準確來說陸先生並不姓陸,而是姓唐,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就是他當今大明稱得上詩畫雙絕的,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去年他就是應寧王之邀到南昌來當西賓,途徑安陸」


  朱浩說話時,朱娘臉色明顯緊張起來。


  雖然朱娘跟陸先生沒什麼交情,但人家好歹困難時幫過自己一把,收孩子當弟子,也給了自己應付朱家刁難的借口。


  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師,既知道對方可能是朱浩的啟蒙恩師,她作為朱浩的母親便覺得沒道理袖手旁觀。


  朱娘急道:「要不咱去那杏花樓幫襯一把?」


  朱浩搖搖頭,微笑著說道:「娘放心,我看陸先生多半沒事,只是這湖水有些冷,再加上他上了年紀,受凍後患上風寒倒是有可能現在寧王妃已派人照料,我們想幫也幫不上忙。」


  「寧王妃?」


  李姨娘湊過來,小聲問道,「是先前從馬車上下來那位貴夫人嗎?」


  沒等朱浩回答,朱娘點頭:「應該不差不過男女有別,寧王妃作為王府內眷,怎會如此關心陸先生安危?」


  朱浩沒法跟朱娘解釋。


  唐寅作為天下聞名的大才子,雖然老了點,卻是這時代許多女子的偶像。婁素珍作為唐寅的女弟子,對這個師父尊崇有加,據說唐寅裝瘋賣傻后成功逃離南昌府,還是婁素珍去找寧王說情才成全的。


  但以婁素珍的聰明才智,以及對丈夫心思的了解,豈會不知唐寅是在演戲?

  「娘,陸先生那邊,遲早有我們幫上忙的時候咱別在這兒杵著了,徒惹人懷疑。」


  周圍人基本散去,只有朱娘一行留在岸邊,顯得很礙眼。


  朱娘秀眉微蹙,不知朱浩到底是什麼意思。


  她猜不到,兒子到南昌府來並不是求學,也不是帶戲班參加什麼大堂會,就是在逃離朱家掌控的同時,看望一下老朋友。


  時間也湊巧,畢竟歷史上唐寅就是正德十年三月離開南昌城的,在這之前裝瘋已有一段時間。


  拉唐寅一把,或許能對這個名聞後世的風流才子來個二度改造,改變其後半生的窮困潦倒。


  如果弄一些唐寅的墨寶回去,當傳家寶


  嘖嘖!


  知道唐寅裝瘋,還在人前跳湖,朱浩躁動的心反而安定下來。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接近唐寅,幫助其逃離南昌城,如此一來,就不需要勞煩婁素珍了。


  到那時別人只會以為唐寅瘋病發作,死在哪個犄角旮旯,或是落進湖裡餵魚了,誰會想到唐寅是被他拐帶走了?


  「嘿」


  回去的路上,朱浩想到唐寅當初在他面前裝清高,賣弄什麼姜太公釣魚,還拿了一堆大道理教育他現在卻要以裝瘋賣傻的方式逃走,一代豪傑落得如此凄涼境地便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


  嘴角上翹,都快咧到耳根去了。


  朱娘瞪了朱浩一眼:「小浩,陸先生落得如此境地,你作為他的學生,怎可發笑?」


  朱浩掩嘴笑道:「娘,難道你看不出來,陸先生是在裝瘋嗎?」


  「怎麼可能?」


  這消息又把朱娘嚇了一大跳。


  「娘,之前陸先生就跟我說過,寧王可能有謀反之心,他進入寧王府後定是察覺到這一點,才以裝瘋的方式躲避寧王府徵辟我們應該想辦法帶他離開南昌城,不是嗎?」朱浩問道。


  朱娘想了想,好像是這麼個道理,點頭同意的同時,卻又覺得哪裡不對。


  寧王府唐寅


  這跟自己能扯上關係?

  認識唐寅不假,幫其跟寧王府作對,就算有心,可有那能力?自古民不與官斗,現在可是要跟寧王府作對,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朱浩也不著急。


  歷史上唐寅裝瘋是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光是跳湖的壯舉,就進行了很多次,橫跳、豎跳、空中轉體一百八十度、壓水花將跳東湖的技術動作練得滾瓜爛熟后,終於被寧王放還。


  現在朱浩就是等候,找個機會跟唐寅接觸,暗示他隨自己離開南昌。


  這跟自己在南昌府「遊學」並不衝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