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選課
天賦測試結束了以後,修和格雷二人又開始了選課。
戰爭學院的教學方法,也和其他的法師學校不太一樣。在這裏並沒有什麽必修的基礎課程,因為不管怎麽說,戰爭學院都是整個大陸上,法師教育的最高學府。所以學生的水平,自然也和其他小院校不一樣。因此隻要是能順利入學的學生,戰爭學院一般都默認他已經掌握了,成為一個法師最基本的素養。
因此學院裏自然也就沒有了,那種教你法陣怎麽畫之類的、最基礎的課程。戰爭學院裏所有的課程,也都是提高型的,種類多樣,任憑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隻要是總學分到了170點,並且通過綜合測試的學生,就可以當年畢業。
不過雖說上學時間自由,但要湊齊這170點,其實也得花費些時間。所以學生們大都會選擇花上三年的時間,來完成學業,這也算是比較合理的一個時間安排。
修當然也沒覺得自己是什麽天賦異稟的天才,所以他選課的時候,自然也比較中規中矩。
戰爭學院裏學分點的設置是天賦,文化,格鬥,陣法以及綜合五大類,平均每類30學分點,共計150點。這其中天賦的30點隻要入學就有,區別就在於等級高低罷了,算是最容易獲得的30點;而綜合指的其實就是畢業前的綜合測試,隻要通過了這項,就能順利的畢業,所以暫時也輪不到修去操心。
而剩下的三類:文化,陣法,以及格鬥,這就需要學生們通過學習課程來獲取學分點。
雖然這個大陸上法陣的類別和屬性有很多種,但是要求每個法師都能非常熟練的掌握所有的類別,顯然不太現實。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總會有自己的偏好和厭惡。所以學院裏提供了不同屬性陣法的教學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上課;同時,戰爭學院的宗旨是培養最強的法師,也就是實力至上。所以隻要你足夠強大,其他的一些小細節,在戰爭學院裏都算不上什麽大問題。
舉個簡單點的例子,比如某個學生擅長火係的法術,那麽當他決定成為相應類別的法師以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重點選擇火係法術的課程。同時,如果學生對自己在法術上的造詣很有信心,那麽他也可以選擇不上法術相關的內容,而把學分點安排到其他類別的課程上,從而更好的提升他的綜合實力。這樣的課程安排在戰學裏都是被允許的,關鍵隻在於個人的規劃如何。
而文化,陣法和格鬥這三項,隻要加起來能拿滿90個學分點,就算是達標了。哪怕學生某一個類別一門課程都不選,隻要能通過最後的綜合測試,就可以順利畢業。
當然了,現實中並沒有那種隻使用一種類型陣法的法師。事實也恰恰相反,大家大都是從全麵發展的角度,去選擇課程。
畢竟,和他人合作,施展複雜多變的超大型法陣,才是職業法師最基本的工作。所以盡可能多的掌握一些陣法,才是立誌成為職業法師的人,最恰當的選擇。
到目前為止,修對自己到底擅長什麽,仍然一無所知。
更不要說,現在修還變成了亡靈,他的身體狀況,也和以前不太一樣了。所以到底要怎麽選課,修的內心其實也是相當猶豫的。
不過修這也是有些想多了,畢竟距離開學也已經過了有小半個月的時間,學院裏熱門的課程,也早就已經滿員。所以他們這些插班生能選的,其實也就剩下一些冷門不受歡迎的課程罷了。
而當修看到那些尚有空缺名額的課程後,他也大致了解到了,戰爭學院裏的學生們,對於課程的偏好情況如何。
這剩下的課程,怎麽基本上都是格鬥類的?
修自然不相信選擇格鬥類的學生人數少,是因為學生們的格鬥水平高。
畢竟一般來說,法師的貼身近戰水平,是比不上日夜操-練的普通士兵的。更不要說,現在戰學裏的都還隻是學生。那麽對於這個選課情況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學生們嫌格鬥類的課程既辛苦又狼狽,因為排斥而不想選它們。
不過修本來的想法,其實也和其他的學生差不多:自己可是法師!法師是幹什麽的?不就是在戰場後方非常帥氣的施展法術,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嗎?貼身的事情自然有普通的士兵去做,法師們隻要很帥的施法不就好了?照樣比那些士兵有前途!
這其實也代表了戰爭學院裏的學生們,一種最為普遍的心態:看不上拚體力打仗的普通士兵,認為法師能施展法術就代表著自己比士兵厲害,所以自視甚高。哪怕他們勉強學點近戰的格鬥技巧,也都是不情不願的態度。
不過話雖這麽說,修不情願歸不情願,最後還是隻能把可以選的室內課程都選了一遍之後,再在格鬥類的課程裏選了幾門看上去沒那麽刺激的。再怎麽說,學分點才是最要緊的!
而另一個插班生格雷的想法,卻讓修有些摸不太透。要說為什麽的話,是因為格雷選的課程,也實在是太隨意了點吧?格雷把可供選擇的課程按上課人數的多少一排序,接著直接從人數最少的開始選起。隻要是上課時間不衝突的格雷就全選了,一路下來他直接就選了十門課,基本上全都是格鬥類的,那叫一個幹脆利落!也不知道他這到底是什麽思路。
難道格雷就喜歡和人貼身打?可是看他那個樣子也不像啊?分明就是個喜歡享樂的主!
不過修轉眼想了想,覺得好像也沒什麽不對:反正格雷來戰爭學院也就是抱著個隨便玩玩的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想怎麽選課也都無所謂了。
選完課後,那負責人又取出了兩張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卡片,分別遞給了二人,說道:“雖然我們戰爭學院裏上課很自由,全憑個人意願,也沒有什麽固定的教室和同學。但是為了方便管理,統計學生們的出勤情況,以及組織一些必要的集體項目,所以還是把學生按班級進行了劃分。剛剛給你們的名牌上有你們的名字,每天到校後就到你們班級對應的班級牆上,把這名牌放到學號對應的位置,自然有人會來統計你們的出勤情況,然後下午離校的時候再帶走即可。”
修不由得低頭看了看那張卡片,上麵有著很精細的圖案,還有修的名字,名字的旁邊有一個大大的數字“32”。這樣看來,修應該就是這個班級的三十二號了。而格雷的數字則是“33”,看樣子,修和格雷還是同班同學。
“那我們兩個的班級是哪一個?”格雷問道。
畢竟從六百年前建校開始發展到現在,這戰爭學院裏的班級也已經發展到了94個,總計近4000人,單憑他們兩人一個一個的去找,那可能花上一整天的時間都找不到。
“你們班級的代號是銀月,就在最靠近大門的位置,是最好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