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遺詔(下)
第一百六十三章 遺詔(下)
孫何庸,五短身材,人也長得醜陋,但是卻是涼王府有權勢的人。
當年涼王嘉還是次子時,他就跟隨在左右了。
涼王世子在時,其母容不得現在涼王嘉,把他幾乎囚禁在後房中餓死,唯他卻偷偷的偷些東西給他吃——他這樣無禮,被發覺后,在世子母眼裡當然容不得,五十板子,打的他幾乎當場死在涼王嘉前。
後來世子病死,嘉繼世子位,又繼涼王位,他也得以重用,在府中任了執事,也是正八品的官,受到朝廷承認。
不過這天夜裡,有太監前來召喚。
「夜中,王爺找我有什麼事?」孫何庸心裡很奇怪。
大楚立制
藩王世襲,有一千甲兵,首官翊麾校尉,正七品
藩王有一正妃,有四夫人,有侍女,也稱王宮,有內禁,有太監,就算是府內執事,有官職在身,夜裡也不會深入王宮。
「回大人的話,王爺的事,小的怎麼知道?」這太監媚笑的說著。
孫何庸想想也是,就跟著那太監向宮門走去,此時,外門甲士依舊,這太監示了命牌,得以進入
到了裡面,各個殿堂連綿,處處花木扶疏,繞過一條華麗的迴廊,就見得大堂之前,兩個宮女,各提了一盞琉璃宮燈。
到了裡面,更是十二盞琉璃燈,把大殿照得有如白晝。
「王上?」到了門口,他低聲說著。
「進來吧!」裡面傳來了聲音。
「是!」到了裡面,中央是一位穿著蟒龍袍的二十五六歲年輕人,相貌堂堂,而在周圍,卻是數人,一掃眼,他就吃了一驚,是府兵翊麾校尉崔星成,還有就是府內幾個老臣,更重要的是,知府楊負業也在裡面。
見了他進來,王爺只是手一揮,孫何庸連忙退到一邊,現在,他有權旁聽,卻不應該隨便說話。
涼王繼續說著:「我已經聽了半天,諸位到底有何意見呢?」
話說得客氣,但是任何人都感覺得出他已經有微怒了。
「王爺,恕臣放肆,這遺詔,來歷不明白呀,根本查不出從何而來,王爺如何可以奉詔?」知府楊負業雖在冬日,還是冷汗而出。
「楊大人,此言差矣,聖上年才十八,前半月都知身體安康,安能說病就病,說崩就崩?高明統驕橫不法,黨羽滿布,不臣之心已經赫然,連弒君都敢了,難不成還能通過內閣公開下此勤王之詔?」說話的,卻是一個中年人,是涼王的老師丘少德,他目光炯炯,直接對著王爺一拜,說著:「這是王爺的家事,又有聖旨在此,王爺何必問著外臣呢?就此一言而決就可,如是遲疑,社稷不保啊,王爺又有面目面對列祖列宗?」
「臣附議,如果聖上因病駕崩,那到現在已經七日,為何還不發旨天下,竟然隱瞞於天下,其中內情就可知道了,臣願奉王爺上京!」說話的,卻是知府同知鄧古。
孫何庸在下面聽著,聽了很長時間,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然是皇帝駕崩,卻又有勤王的遺詔落下,讓諸王帶兵入京護衛幼主,略一定神,就聽見下面又有人說著。
「臣也附議,高賊如此叛逆之心,天下真正的有識之士,無不看的透徹,現在竟然還敢弒殺皇上,如此之罪,天崩地裂啊,如再姑息之,那我大楚二百年天下,就此短送了,還請王爺立刻下決心,應詔起兵,以護正統!」說話的,是府主薄張國珍,他才二十八歲,這時震臂大喊,聲鎮大殿!
這時,眾人都已經表態了,沉默了一下,府兵翊麾校尉崔星成跪了上前,說著:「末將聽王爺號令。」
大楚立制,王府不但有著一千府兵,而且還節制著三府的兵,實際上就有一衛兵,5000人左右。
這王府翊麾校尉,雖然級別不高,但是比其它三府高上半級,關鍵時可節制,正因為如此,所以王府翊麾校尉受到了朝廷監督,實行雙重領導。
也就是名義上屬於藩王,但是實際上由朝廷派的人來擔任主將,不過,王爺有什麼命令,只要不違制,也是執行的
在正常情況下,王爺除了自己府內幾百甲兵外,是動不了這一衛兵的,但是假如皇帝駕崩,又有出兵的遺詔,這就難說了
因此在此之際,翊麾校尉崔星的表態相當重要。
涼王有這五千兵,才能號召起兵,統治郡縣,沒有這五千兵,根本無法作為。
現在這個態度一表,涼王頓時大喜,說著:「如此甚好,等天一亮,孤就下令旨,奉詔起兵勤王!」
「是,王上千歲千歲千千歲!」在場的人,都跪了下來,連不太同意的知府楊負業,也不得不跪下應令。
永安十四年初,不知從何而來的皇帝遺詔傳繳天下,言高明統弒君,號召天下宗室起兵掃賊。
這一旨一傳播,高明統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封鎖,其後
羅德府涼王起兵
七井府信王起兵
萬塘州安王起兵
上關州東樓郡王起兵
鳳陵府潭王起兵
劍南城南王起兵
西度城平王起兵
元高府東海郡王起兵
成都城齊王起兵
長沙郡常王起兵
建始郡趙王起兵
河間城楚王起兵
總共十二王起兵,附庸的郡縣數以百計,而其它宗室,也隨之起兵,頓時,天下大亂,至於聖旨的真實性,竟然沒有一家會去過問,似乎它根本就沒有任何問題
永安十四年四月,各地王爺起兵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天下,這時,天下郡縣都或多或少的響應,而到了安昌一省,卻是靜悄悄的
這日,雖是四月,院中的樹木已經長出了嫩綠的新葉,不過,風吹過,還是有些寒意,見得了沈軒進來,正在庭院中的方信眉毛微微揚起,說著:「事情已經辦完了?」
「回主上,散繳文於天下,已經完成了。」
「有無人跟蹤上來?」
「主上,高相之心,天下無不對此怨聲載道,因此這聖旨一發,不需要下官多動手,就自動轟傳天下,因此就算有些痕迹,也被轉抄而沖淡,下官在以後,就根本沒有作什麼,直是坐看了。」沈軒說著。
方信點了點頭,心中一動,說著:「天下苦高久矣,疑其心久矣,而宗室又各出私心,因此這聖旨之事,就再無人阻擋,誰也沒有值疑,或者說,值疑的聲音,根本聽不入那些親王和大臣的耳朵中。」
「就是如此,下官也是如此想著,這是主上的大運而致啊!」
「不是我的大運,實是天機。」方信感慨的說著,就此一謀一繳,現在大楚的殘餘龍氣,已經分成十數股,又彼此消耗,天下崩解,國運瞬間就終,這就是國士的風采了。
突然之間,他想起了三國時的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被稱為毒士,鬼才,善用計謀,就是一計一謀亂天下的人,大漢之亂,和他脫不了關係,卻也是難得善終,最後官封太尉、魏壽亭侯,享年七十七歲的傳奇人物。
「離召開大議,還得半個時辰,沈先生,坐下喝茶吧!」方信淡然的說著,到了現在,他應該對著下面的人表態了,畢竟以前可以裝不知道,現在卻不能裝糊塗了,對天下大事總有一個說法才行。
不過,方信已經打定了主意,靜觀殺戮
而在不遠處,一批侍衛在守衛著,此時,下午的陽光曬在身上,很是溫暖,府邸中很是安靜,天空之上,雲聚雲散。
再過片刻,軍中將領,甚至附近郡縣的太守和縣令,都已經來了。
在親兵之下,眾將和文官,都魚貫走入,直到了堂上。
片刻之後,在侍衛的保護下,方信走上正廳,安坐,而下面各將各官,恭謹行禮,方信稍稍示意,取出那張不知道真假的繳文,說著:「諸位,皇上駕崩,諸王起兵的事,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吧?不知道諸位有何意見?」
頓時,諸人面面相覷,他們都知道厲害,不敢對這種話題來多說。
武將對這個事很難開口,只有文官了,六弓郡太守蔡佑德是現場最高的文官,這時不得不上前,看向方信,遲疑的說著:「大人,這詔不知真假,諸王起兵,也是宗室之事,我等外臣似乎不宜參與在內……而且,皇上雖已龍御歸天,皇子還在,應該看其是否登基……」
這就是許多文官的想法,他們不敢肯定,也不願立刻天下大亂。
這本是糊泥的方法,但是方信卻似是猶豫。
見他猶豫,六弓郡太守蔡佑德立刻就力量來了,他連忙說著:「而且詔書未涉及我等外臣,不然就靜觀之,我等奉先帝之命守得邊疆,只要守之就可。」
方信聽了,度了幾步,說了一聲:「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