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繼漢> 第五十二章 鹽田

第五十二章 鹽田

  在漢末三國,曹操的屯田之策很是出名!

  ??不過,屯田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漢武帝時期,就曾在西域進行大規模屯田。


  ??要想搞屯田,首先自然得有足夠的田地!

  ??在曆史上,青州的流民亂軍橫掃青州之後,先是北上進入渤海郡,但卻遇到了公孫瓚的白馬騎兵,被殺得潰散而逃。


  ??隨後,便向西進入兗州,打死了兗州刺史劉岱,最後落入曹操手中,被整編成為著名的青州軍。


  ??在這個過程中,兗州北部的士族豪強損失大半,空出了大量的田地,才使得曹操能夠在當地組織屯田。


  ??現如今,青州南部郡國一直都保持穩定,沒有發生大規模動亂,自然就不存在無主之地!

  ??這就是施行天魔解體的弊端,雖然維持了社會秩序,保住了大部分百姓的性命……


  ??但也同時加大了社會階層的固化程度!


  ??使得社會資源更加集中,也更加難以重新調配!


  ??更何況,劉備把各個地方的行政權都賣了出去!


  ??地方豪強都已經蛻變成為名副其實的封建君主!


  ??這個時候,要想從他們那裏獲取土地,唯一的方法就是打仗!

  ??不過,劉備現在並不想打,因為他的實力還不夠強。


  ??要是萬一引發了連綿不斷的戰亂,就必將導致社會秩序崩潰,百姓大量死亡!


  ??那他之前的努力可就全部浪費了!


  ??若是如此的話,幹嘛還要使用天魔解體?直接讓流民亂軍清洗一遍,不是更好嗎?

  ??劉備打算,先埋頭發展,增強實力,等到以後擁有了壓倒性優勢,再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一切!

  ??再說了,若論種田發展,他這個穿越者一點兒都不謙虛——


  ??你們這些三國群雄……都是樂色!

  ??……


  ??劉備招來關張與王修,在他們的注視下,朗聲說道:


  ??“齊國自古以來,就有漁鹽之利,所以,我打算帶領軍民,繼續煮鹽!”


  ??“還是煮鹽?”王修皺了皺眉,心中暗自憂慮。


  ??食鹽雖然在人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但也不能當做糧食食用呀!


  ??而且,由於形勢動蕩,朝廷權威盡失。


  ??如今,沿海各地,都在私自煮鹽!


  ??所以,本地生產的食鹽,根本就賣不到其他地方,自然就很難養活太多的人口。


  ??用來補貼用度還可以,但卻很難作為安身立命的主產業!


  ??“在下自然不會像別人那樣……”劉備繼續說道:“在雲長的老家,一直都有曬鹽之法!”


  ??“大哥……”關羽站出來,拱手行禮,但卻麵帶憂慮。


  ??原因很簡單,他們那邊的曬鹽之法,並不實用!

  ??其實,在很早時候,河東鹽池就開始晾曬鹵水、生產食鹽了。


  ??東漢時期的曬鹽之法很簡單——


  ??首先分出一塊塊土地,四周堆上土壟,就跟種田時的田畦差不多。


  ??然後,便用水渠,把鹵水引入其中,開始暴曬。


  ??等到晶體析出,就用掃帚把混著泥土的食鹽掃到一起,收集起來。


  ??這樣的食鹽混雜了大量的雜質,味道苦澀,被稱為苦鹽。


  ??而且,生產效率也不高,估計連煮鹽法都不如。


  ??所以,在封建時代,沿海地區從來沒有學習使用曬鹽法。


  ??關羽出身解縣,自然清楚其中內情,似乎想要跟劉備解釋一下……


  ??不過,劉備擺了擺手,止住他的話語,繼續說道:

  ??“在下也知道曬鹽法的弊端,所以,我打算把兩種製鹽之法整合到一起!”


  ??說著,他就拿出一塊木炭,在幾案上畫了幾張圖,仔細解釋道:

  ??“在下把製鹽之法分成兩個步驟——晾曬和煮鹵。”


  ??“首先,在海岸附近夯築鹽池,引海水入內,進行暴曬!”


  ??“然後,再把濃縮過的鹵水,導入水池,沉澱過濾,除去其中的泥土和雜質。”


  ??“最後,把澄清的鹵水引入鍋中,煮水出鹽!”


  ??這種方法,很簡單,也很容易理解!

  ??其中所運用的技術,無論是夯築,還是煮鹽,都是極其成熟而又簡便的!

  ??劉備講完,抬頭看向眾人,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可行!確實可行……”王修連連讚歎,眼神之中,滿是欽佩。


  ??雖然隻是兩種方法的簡單組合,不過,毫無疑問的是,肯定能極大的提高食鹽產量,降低食鹽價格!

  ??關二爺重重的點點頭,什麽都沒說,隻是,看向劉備的眼神中,變得更加熱切了。


  ??“俺也不太明白……”張飛撓了撓頭發,道:“不過,大哥要俺做什麽,俺就做什麽!”


  ??“哈哈……”劉備大笑一聲,拍了拍他的胳膊。


  ??其實,劉備的計劃很大,這也隻能算是第一期工程而已。


  ??他打算等到形勢穩定下來,就尋找工匠,開始研製水泥。


  ??有了水泥,就可以用來修建結晶池。


  ??把濃縮過的鹵水,導入結晶池中,晾曬出鹽,節省掉煮鹽過程。


  ??而且,之前夯築建造的晾曬池也能繼續使用,一點兒都不浪費!


  ??另外還有,在夯築建造的過程中,需要大量青壯,長時間勞作。


  ??正好可以借機鍛煉,把他們訓練成為遵守紀律的產業工人。


  ??日後時機成熟,隻要換上兵甲,稍加訓練,就能變成一支精銳部隊!

  ??此番計劃,一石多鳥!

  ??等到鹽田產業建造完成之日,就是他的嫡係精銳組建之時!


  ??到時候,資源充足,兵力雄厚,揮軍北上,掃平青州諸侯,還有什麽難度?

  ??……


  ??“使君——”王修此時,總算放下心來,拱手問道:“您打算在哪建造鹽池?”


  ??“東萊,不其!”劉備斬釘截鐵的回答道。


  ??在他的地盤中,樂安國與北海國瀕臨渤海,東萊郡瀕臨渤海與黃海。


  ??雖然說,在沿海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建造鹽池。


  ??不過,不同的地方,卻有不同的優勢!


  ??毫無疑問,不其縣(今青島)就是地理位置最為優越的地方!


  ??雖然它處在東萊境內,但卻遠離郡治,與北海國的關係更加緊密。


  ??而且,不其緊鄰膠州灣,港口條件極其優良,可以在此乘船南下,直抵徐揚!

  ??最為重要的是,劉備的未來發展方向,就是南麵的徐州,自然就要把根基之地,建在這裏。


  ??東海巨富糜家,就在隔海相望的朐縣(連雲港),可以在此輕鬆接收他們支援。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