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考驗
“期貨市場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但嚴格來說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期貨。真正意義上的期貨源於美國芝加哥的穀物交易商,當時,由於交通的不便和消息的閉塞,農產品的交易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年景好時農產品供過於求,農民們不得不把賣不出去的糧食丟掉,而在青黃不接時農產品又供不應求價格飛漲,無論商人還是農民都深受其害,為了規避這樣的風險,一些商人開始和農民簽訂預售合約,這就是期貨的雛形”,
“1848年,第一家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所在美國芝加哥成立,之後於1865年確立了標準合約的模式。我國的期貨市場則在20世紀90年代應運而生,發展至今也有二十幾年的曆史了.……”,
作為講師,期貨起源這一類的東西自然難不倒許哲,他侃侃而談,條理清晰,範文華不得不附和點頭,道:“是的,曆史上最早的期貨市場是江戶幕府時代的RB。由於當時的米價已經影響到了經濟和軍事活動,米商會根據食米的生產以及市場對食米的期待而決定庫存食米的買賣與否”,
許哲道:“不錯,蠟燭圖也是起源於RB那時的米市,但那時的‘期貨’還太原始,也沒有標準合約,隻能算作是一個萌芽”,
“那麽許老師對現在的期貨有什麽看法呢?”,
“這既是一個成熟的市場,也是一個新興的市場,說它成熟是因為從第一家期貨交易所誕生至今已經快兩百年了,這一行交易透明,規則也早已確立,各方麵的分析手段和技術也有了長足的發展,說它新興是因為在國內各交易所和公司都對它有了許多的創新,無論是產品的豐富度上還是後續的服務上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殷晴彎著腰看著攝像機的鏡頭,鏡頭中的兩個人頗有點坐而論道的意味,言語中的你來我往既像是朋友間的溝通交流又有點高手過招的意思,他們的話殷晴聽得似懂非懂,但確是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紀導,難怪這檔節目小眾,一般人恐怕根本就聽不懂這些”,
因為要接手這檔節目,殷晴特地提前看了一些金融方麵的書籍,但金融這一行的書浩如煙海,門檻又極高,沒有一點基礎的人根本看不懂,她花了不少功夫也隻懂一點點皮毛。
“也不知道他們說的對不對”,
紀綱道:“沒有主持人,他兩這樣談話節目效果還不錯,至於專業上是否準確就得待會詢問範老先生了,他是餘姚大學的教授,國畫大師範文增的哥哥,也是這檔節目的把關人”,
範家是書香門第世家,祖祖輩輩都重視家教,這一代亦是成績斐然,範文增是國畫大師,文化圈中赫赫有名的泰鬥級人物,範文華所學駁雜,不似範文增那麽專修一門,卻以國學聞名,兄弟兩人在文化圈都頗有影響力,而國內的文化圈與娛樂圈之間的聯係亦有些微妙,是以節目組對範文華十分重視,其地位甚至超然於娛樂圈內的人。
“如果通過的話,許哲的確是節目開播以來最年輕的嘉賓吧”,
紀綱點了點頭:“這檔節目邀請到的嘉賓大多是在四十歲上下,且都是高學曆,專業水平過硬,許哲嘛,他先天有些劣勢,背後既沒有好公司也沒有好背景”,
殷晴道:“凡事總有個例外嘛,我倒覺得他上這檔節目挺好的,年輕,上相……金融這個東西和我們年輕人也不是全無關係的,總不能讓它像空中閣樓一樣就那麽飄著吧”,
紀綱嗬嗬笑道:“殷晴,你是想把這檔節目偶像化?”,
他這麽一說倒是點醒了殷晴,她不禁點頭道:“對,對,把節目偶像化,請一些年輕帥氣的教授,講師,節目的受眾不就自然的從中老年群體引到青少年群體中去了嗎?”,
“年輕帥氣的教授和講師去哪找啊?而且這檔節目從一開始定位的就是嚴謹的金融,一旦偶像化,娛樂化了原來的受眾未必能留得住,新的群體也不見得就能吸引得到”,
“唔,聽你這麽說這檔節目積重難返,注定是一檔小眾的節目嘍”,
“主要還是沒錢宣傳推廣,不敢折騰啊”,……
範文華與許哲的交談漸趨順利,他提出的幾個問題許哲都給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回答,這讓他對許哲的印象有所改觀,這個人雖然年輕了些,但功力還是有一點的,有點可惜的他目前從事的是期貨這一領域……
“那我們這期節目就到這裏,許先生,謝謝你”,
試錄的節目結束,範文華主動和許哲握手,許哲照舊微微壓低了腰身與他握手,他沒有說這次試錄的結果,許哲也沒有問,向殷晴看了一眼,眼神示意後便出了演播室。
紀綱關了攝像機鏡頭,走到前麵笑容可掬的問道:“範老先生,怎麽樣?許先生符合嘉賓邀請的標準嗎?”,
範文華沉吟了一會兒,終是點頭道:“符合,不過接下來的一期節目已經做好安排了吧”,
《每周金融參評》是周播的節目,由於是錄播而非直播,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又不會影響時效性,節目組通常會提前一周把節目錄好,下一期節目的嘉賓也會提前確定好。
紀綱點頭道:“下期的嘉賓已經確定好了,是德誠的專業講師周儒,也是您給掌的眼”,
範文華頷首道:“那再下一期就請許先生吧”,
“行,聽您的”,紀綱的臉笑成了一朵菊花,雖然這件事就算做不成對他也沒什麽影響,但做成了總算是給柯思嘉送了一個人情,以後也好說話。
範文華向演播室的門口看了一眼,許哲的身影漸漸的遠了,隱約可見他挺得筆直的腰杆。
雖然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斟酌,但.……還是給年輕人一個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