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三國:黃巾天下> 第一七四章修路

第一七四章修路

  即便能順利地拿下武關道,從武關道入關中,再由關中入漢中,前後千餘里地,又帶著近十萬百姓和那麼多輜重,只怕走上半個月也走不完啊!

  而且,一旦取武關道,關中必然震動,漢廷必然震動,不說傾全國之兵來剿,調集數萬甚至十數萬兵力來剿總是跑不了的吧?

  在返回西城的路上,李汗青一直很糾結。

  宛城又近十萬百姓是必須轉移到漢中來的,而要養活那麼多人,糧草輜重也是必須要帶一些的,當然,也可以讓一部分腿腳和體力還比較好的百姓走漢水畔的那條艱險小道……

  想起漢水邊的那條艱險小道,李汗青不禁一聲暗嘆。

  那樣的路,便是身強力壯的將士行來都有些吃力,就更別說老弱婦孺了!

  也不知道何方那邊的進展如何了?

  早在旬水邊得知典韋順利攻下鄖關時,他便派了人回宛城,帶回去的命令之一就是讓何方帶著工字營將那條沿江小路修一修。

  為此,他不但讓方宏派出了震子營一個屯的將士去協助工字營爆破,還將宛城那些尚未投誠的俘虜全部交給了工字營當苦力。

  只是,他親身體會過那條沿江小道的險峻,知道要將那條險峻的小道改造成坦途絕非一年半載之功。

  可是,探查完四條連接關中的古道之後,他隱隱覺得還是走那條沿江小道更靠譜,哪怕要扔掉大部分輜重也比繞道關中更靠譜。

  畢竟,帶著數萬老弱婦孺和那麼多的輜重長途跋涉千餘里,一旦遭到漢軍大隊人馬的圍追堵截,饒是他李汗青武力蓋世只怕也無力回天。

  一念及此,他的想法越發堅定了:就走那條沿江小道,哪怕放棄大部分輜重也行,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只要人還在,只要凝聚力還在,輜重算什麼!

  剛剛回到西城西門外,他便對緊隨身側的王順一聲吩咐,「立刻去通知劉季:本帥要回宛城,漢中之事暫時都託付於他了!」

  「是……」

  王順連忙答應一聲,就要去安排。

  「啪嗒啪嗒啪嗒……」

  正在此時,便有兩騎自城中匆匆而出,馬背上的卻是新加入親衛營的顏良和鞠義。

  一見李汗青帶著人回來了,當先而行的顏良頓時神色一喜,「大帥,鍾主事剛進城,我們奉了軍侯之命正要去向你稟報。」

  同是悍勇異常的降將,顏良、文丑和鞠義可沒有典韋那般的待遇,進了親衛營也知當了三個小兵。

  既是李汗青的安排,三人倒也沒什麼怨言,衝鋒陷陣、傳令報信……幹得也很起勁。

  聽顏良這麼一說,李汗青頓時大喜,「元長來了?來得正好啊!」

  說著,他催馬便走。

  李汗青匆匆進了城,直奔縣衙大堂而去,果然就見劉季正在招呼鍾繇一行,不僅鍾繇來了,何方也來了,還有十多個宣民司的幹事。

  見李汗青匆匆而來,鍾繇等人連忙見過了禮,然後,何方便當先彙報起了沿江小道的改造進度,「大帥,按照你的吩咐,工字營全營將士、震子營一部以及六千俘虜九日前自宛城出發,五日前已正式開工……」

  李汗青笑著打斷了他,「何方啊,你啥時候變得這麼啰嗦了?撿重點說就好,現在進度如何了?有沒有什麼困難?」

  「是!」

  何方不禁面孔微微一紅,連忙單刀直入,「我部開工已經五日,但是,一來山路險峻、岩石堅硬,二來大雨綿綿……所以之向前推進了四里多地!」

  李汗青不禁皺起了眉頭,「一天不足一里?」

  何方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而且,因為太過勞頓又淋了雨,已經陸續有人病倒了,尤其是……一些傷勢尚未痊癒的俘虜。」

  「傷勢還未痊癒的俘虜?」

  李汗青微微一愣,旋即一拍腦門,「這事是本帥沒有交待清楚……」

  他事務繁多,當時就向派往宛城的信使說了一句,「要修那條路可不簡單,讓方宏把城外的俘虜全部拉去幫忙,白吃了本帥一月多的糧,也該到他們出力的時候了!」

  想來,正是因為那句話,何方才會把俘虜都拉去當了苦力!

  說著,他話鋒一轉,「你馬上回去,把病倒的人都安置到武當縣城去,讓其他人也不要再冒雨趕工了,本帥安排好這邊的事便過去看看!」

  何方連忙領命,「是!末將這就趕回去……」

  何方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

  既然領了工字營的差事,就該恪盡職守才是。

  李汗青沒有留他,而是神色肅然地一掃那十餘個宣民司派來的幹事,最終落在了領隊的秦峰身上,「秦峰,你是本帥選拔的第一批宣傳員,也是那一批宣傳員中幹得最出色的,希望你這次也不要讓本帥失望!」

  少了一條胳膊的秦峰騰地站起身來,用僅剩的右手一捶胸膛,神色肅然,聲音鏗鏘,「請大帥放心!」

  其他人也紛紛起身行禮,轟然允諾,「請大帥放心……」

  其中有大半都是在戰場上落下了殘疾的退役將士,但他們的神色依舊堅毅,聲音依舊鏗鏘,那隊軍人特有的堅毅與鏗鏘!

  在民宣司和監察司里,大多數成員都是在過望的戰鬥中落下了殘疾的退役將士。

  李汗青覺得這樣的人更值得信任,當然,多少也懷著些補償的心理。

  傷殘軍人不該被一退了之,那樣殘忍的事情……他李汗青做不出來!

  見李汗青打發走了秦峰等人,鍾繇這才開了口,卻是一臉的凝重之色,「汗青,北面來信了!」

  李汗青自然知道那個「北面」指的就是并州,連忙問了一句,「情況如何?」

  鍾繇的嘴角卻泛起了一抹苦笑,「汗青吶,你在那信中究竟寫了些什麼啊?那信使只說張寶按照你的建議,搞了個什麼遊記戰術,已經初見成效……」

  說著,他從懷裡摸出一個五六寸長的竹筒,起身走向了李汗青,神色有些古怪,「這事張寶讓人給你帶來的信。」

  在他看來,若漢廷真地被推翻,那麼,李汗青與張寶只怕遲早都會有一戰,只是,不知李汗青是如何想的,竟然這麼不遺餘力地幫著那張寶,搞到現在……書信來往頻繁,倒似一對知音一般了!

  李汗青卻爽朗一笑,「不成想那張寶倒還有些能耐啊!」

  說著,他接過那竹筒,沒有去拆出書信看,卻是突然話鋒一轉,「元長,我不準備去打武關了,就讓南陽的隨軍眷屬從那條沿江的小道過來,帶不過來的輜重便不帶了!」

  鍾繇微微一愣,皺眉沉吟起來,「如此倒也不是不行,只需將其中一些險峻路段改建一些,並在一些路段搭建一些能遮風擋雨的帳篷,然後分批次轉移即可……」

  說著,他的話戛然而止,只是靜靜地望著李汗青,顯然是在等李汗青表態。

  他自然明白李汗青為何能拋下輜重,卻非得將那些隨軍眷屬全部轉移到益州,所以他並未質疑李汗青的決定,只是儘力去完善。

  果然,聽他這麼一說,李汗青頓時展顏而笑,「正合我意,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說著,他神色一肅,「只是這樣一來,轉移的事就得往後拖一拖了,為了以防萬一,本帥必須會宛城主持大局,所以,這邊的事就要託付給元長了。」

  鍾繇連忙抱拳一禮,「請大帥放心,只是……眼下張寶已在并州隱匿,只怕漢軍很快就要集中兵力進攻南陽了!」

  李汗青自然明白他的擔憂,不禁自嘲一笑,「看來,我這次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啊!」

  他雖然還沒有去看張寶那封信,卻也知道鍾繇口中「隱匿」一詞指的是什麼。

  可是,自嘲歸自嘲,便是讓他再做一次選擇,他同樣不會把給張寶的那封書信修改掉一個字!

  雖然這麼做,眼下的形勢確實有些不妙,但從長遠來看,幫張寶還是在幫他自己!

  安排好了漢中的事,李汗青便帶著親衛營匆匆東去了,那條沿江小道依舊艱險如來時,讓他越走心情越沉重。

  這樣的路,不要說老弱婦孺,便是體力稍差的人也不一定能堅持走完!

  過了那條臨江棧道,一路翻山越嶺,穿谷過河,直到第三天中午,李汗青才聽到前方突然傳來了「轟隆」一聲巨響。

  應該是修路的隊伍在炸石開路吧!

  聽得那聲巨響,縈繞在他心頭的陰霾終於消散了一些。

  幸虧把黑火藥搞出來了,有了那東西,修路怎麼地也能快上一些吧?

  李汗青振作精神,加快了速度,又翻過了一道山樑,終於看到了正在前面那處埡口上忙碌著的修路隊伍。

  這裡是秦嶺腹地,山巒起伏、層巒疊嶂,所以山路多是從山巒間的河谷或埡口通過的。

  但是,即便如此,有些路段已經陡峭險峻得臉騾馬都很難爬得上去。

  就比如眼前的這個段山路:自河谷徑直向陡峭的山坡上延伸而去,一直延伸到距離谷底大約三五十米高的埡口上,便是李汗青胯下的赤兔馬也要他在前面拽著才敢往上爬……

  此刻,那埡口已經被炸掉了一層,正有人在清理埡口上的碎石,看那裝束大多數都是粗布麻衣的俘虜,見到李汗青一行上來,連忙便有一人欣喜地高呼了起來,「是李帥……李帥回來了……」

  聞言,一眾俘虜連忙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湊到了埡口邊上往山坡上瞧,個個難掩欣喜之色。

  看那欣喜的模樣就好像見了救星一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