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入主宛城
世人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其實,此話本就是託辭。
許多人之所以不能成事,還是因為實力不夠啊!
實力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就好比此刻,只要向歆、夏行等人不傻,就不可能舍李汗青而隨韓忠。
韓忠保不住宛城,救不了他們的父母妻兒,李汗青卻可以,李汗青有這個實力,而且展示了出來。
先破涼州軍,再奪門殺入內城,昨日又嚇退了皇甫嵩和朱儁。
所以,他們用實際行動做出了選擇——奉李汗青為宛城之主!
李汗青也沒有料到鍾繇昨夜那番話會如此有效,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於他來說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而癱坐在帥位上的韓忠早已面如死灰,眼見向歆、孫夏等將領盡皆朝李汗青跪了下去,連忙連滾帶爬地下到殿中,「噗通」一聲跪倒在了李汗青的面前,「見過大帥!」
李汗青沒有去看韓忠,只是整了整甲胄,生受了眾人這一拜,這才一抬手,「諸位,免禮吧!」
說罷,他一撩鎧甲下擺,徑直走上了台階,走到了帥位前,坐了下去。
事已至此,他自然當仁不讓!
見狀,殿中眾人又齊刷刷地跪了下去,齊聲高呼,「見過大帥……」
李汗青端坐案之後,緩緩掃過殿下眾人,神情肅然,「自今日起,軍中再無潁川與宛城之分,皆為袍澤兄弟,皆是我李汗青的袍澤兄弟!」
說著,他聲音一沉,「既入我李汗青麾下,就當謹記本帥的軍規:濫殺無辜者,斬!辱人妻女者,斬!欺壓百姓者,杖!諸將下去以後必須將此軍規告知麾下所有將士!若有不知而犯者,主將代罪;若有明知故犯者,嚴懲不貸!」
他並不清楚宛城黃巾軍的作風,但是醜話必須說在前面。
一眾潁川黃巾軍的將領早已經清楚這三條軍規,轟然允諾,「是!」
一眾宛城黃巾軍的將領神情一凜,也連忙允諾,「是!」
「好!」
李汗青神色一松,「諸位免禮吧!」
殿下眾人連忙再拜,「謝大帥!」
拜拔,眾人紛紛起身,韓忠卻依舊跪在地上,頭顱低垂,戰戰兢兢,「大帥,末將……末將不知天高地厚……多有冒犯……」
李汗青卻呵呵一笑,「生逢亂世,若無一腔雄心壯志,豈不枉為男兒?此番你並未釀成大禍,也已知錯……此事便揭過了!」
此言一出,眾人盡皆一怔,韓忠則如蒙大赦,連忙又是一拜,「多謝大帥,大帥仁厚!」
李汗青擺了擺手,「不過,你須記住:本帥固然仁厚,但軍規卻不仁厚,本帥的寶劍卻不仁厚!自今日起,你便入我親衛營當差……可有異議?」
韓忠哪裡還敢有異議?
但夏行卻急了,「大帥,不可……」
他自然清楚韓忠的德性,只覺李汗青此舉等於引狼入室、摟毒蛇於己懷……實屬不智啊!
幾乎就在同時,鍾繇也開了口,「大帥……」
李汗青卻一擺手,笑呵呵地移開了話題,「都坐下吧!酒不能再飲了,但飯菜卻不能浪費……」
他讓韓忠入親衛營自然不是一時衝動。
韓忠已無足輕重,殺了只會讓自己平白地背上一個不能容人的惡名。
但,韓忠被他奪了帥位,肯定會心懷不忿,這樣的人自然也不能放任不管。
這一衡量,他只能把韓忠放到眼皮子底下了。
把韓忠安排了,接下來還要整編宛城黃巾軍,出兵西鄂的計劃就只能往後推一推了。
與此同時,西鄂頭崗哨林立,戒備森嚴。
城中縣衙大堂里,皇甫嵩端坐公案之後,堂下眾將齊聚。
聽斥候彙報完宛城方向的情況之後,朱儁眉頭一皺,緩緩地開了口,「宛城方向遲遲沒有動靜,這可不符合李汗青一貫的作風啊!如此看來……他多半也對宛城生出了覬覦之心啊!」
聞言,曹操頓時一喜,「於我軍而言,這可是好事啊!」
眾將也是喜形於色,「若真是如此,李汗青與韓忠免不得要有一場爭鬥了,我軍只需坐山觀虎鬥……」
孫堅卻突然神色一動,「不!若真是如此,李汗青一時之間肯定無暇北顧……此等良機,豈可坐失?」
聞言,曹操也是雙眸一亮,連忙附和,「文台所言甚是!我軍若能趁此空擋揮師北上一舉蕩平潁川黃巾軍的老巢,毀了李汗青的根基……李汗青還何足為患?」
眾將盡皆精神一振,紛紛附和,「對對……」
朱儁卻擺了擺手,神色凝重,「以李汗青之能,收拾韓忠殘部輕而易舉,定然不會給我軍可趁之機!」
眾將一滯,有些沮喪。
是啊,以李汗青所部的戰力,他們如果真要爭奪宛城,韓忠那幾千殘兵又能抵擋多久?
但孫堅依舊躍躍欲試,「大人,潁川黃巾除李汗青外皆不足為慮,末將只需一千步騎……」
李汗青並不知道孫堅已經把主意打到了雉縣,宴席結束之後,便開始了對宛城黃巾軍的整編事宜:將宛城黃巾軍縮編為兩個軍,五千人,以孫夏和夏行為校尉;以長史向歆總理宛城民事,將宛城黃巾軍的數萬隨軍家屬編為匠、農、商三營,然後分房、分糧、分地……
和長社、雉縣不一樣,宛城被破壞得十分嚴重,堂堂的大漢南都、天下最大的冶鐵中心,素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內」之美譽,戰前城中居民多達十餘萬,但是,倖存下來的已經不足四萬,僅僅是張曼成所部起事之後被黃巾軍殺掉的富商大族就多達數千人!
不過,這樣一來,也給了李汗青分房、分糧、分地的底氣。
他這一分,直讓城中一片歡欣鼓舞!
日落西山、暮色漸沉,李汗青帶著一隊親衛回到了內城,身為宛城之主,他已搬進了內城。
如今,隨軍眷屬已經盡數搬到了外城,留在內城的人員已經不多了:六百多傷患、百十號醫官和被徵調來護理傷患的女眷,還有就是李汗青和負責警戒的親衛營將士。
見到李汗青回來,秦娥連忙送來了一盆溫水,「大帥,先洗洗手臉吧!」
雖然還是一副恭敬溫順的模樣,但眉宇間多了幾分神采。
韓忠倒了,她不用再擔驚受怕了。
只是……
她輕輕地放下臉盆,退到了一旁,卻在偷偷地打量著李汗青,一雙美麗的眸子里異彩連連。
她想不明白,這個看上去還沒有自己大的少年,這個溫和得就像兄長一般的男人,怎麼能這麼快就把韓忠給收拾了?
他怎麼就這麼厲害呢?
李汗青沒有注意到她的小動作,一面洗著手一面說著,「秦娥,你的家中還有什麼人嗎?」
秦娥一愣,不敢隱瞞,「還有父親和一個弟弟,父親是個鐵匠,以前在錢老爺家的作坊里做事,弟弟才九歲。」
「哦,」
李汗青點點頭,稍一猶豫,「是這樣,今日城中在分房分地,是按人頭分的,你若願意回家,家中便能多分一些……」
李汗青話還沒有說完,秦娥便俏臉一白,連忙行了禮,「大帥去哪裡,奴婢便跟到哪裡!」
分房、分地自然是好事,可是,她一個弱女子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又如何能保住那房和地?
只有跟在這個男人身邊時,她才會感到安心!
聞言,李汗青一愣,扭頭一看,卻見秦娥已是俏臉煞白,不禁暗嘆一聲,「我就是問問你的意思,你既然不願意走,那就留下吧!」
這話一出口,他卻暗自苦笑起來:果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這才多久,好像就被人服侍慣了!
一念及此,他暗自一咬牙:不行,革命尚未成功,李汗青你怎麼就開始腐化了?
稍一猶豫,他便有了決斷,「我準備組建一支女軍,到時你也去吧!」
如今宛城之中青壯男子匱乏,想要補齊孫夏、夏行兩軍的五千兵員都困難,所以,他準備在宛城也組建起女軍和童子軍,暫時先讓鍾繇管著,等攻下西鄂城,就可以讓楊賽兒來宛城接替鍾繇了。
他卻不知,夜幕下,孫堅正帶著兩千步騎朝雉衡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