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原地待命
夜色晦暗,敵情未明,不管漢軍是真地要跑還是暗藏詭計,黃巾軍都沒有前往阻擊。
事到如今,長社城已是囊中之物,還沒必要去冒那個險嗎?
會議結束后,李汗青便徑直出了中軍大帳。
周武早已帶著一隊親衛等在帳外了,見李汗青出來連忙迎了上來,興沖沖地抱拳一禮,「汗青將軍,聽說漢軍要跑了……」
李汗青對於周武、方宏等人的投效依舊心存顧慮,因而便將他們編入了自己的親衛營。
畢竟,不管這些長社城中的豪傑是否別有用心,是否桀驁不馴,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才保險。
也不知周武、方宏等人看出了他的心思沒有,反正都欣然接受了他的安排,也不顧身上還帶著傷,就兢兢業業地充當起了他的親衛。
只是,不待周武說完,他便輕輕地打斷了周武,「先回營!」
周武微微一怔,連忙招呼人為李汗青牽馬墜蹬,待李汗青上了馬,又有些不甘地問了一句,「我們真地不追嗎?」
李汗青不動聲色地望了他一眼,「為何要追?」
周武不禁有些狐疑,「俗話說,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漢軍雖然棄城而走,卻還要數千人馬,若讓他們緩過勁來,必定會捲土重來啊!」
李汗青卻玩味一笑,「那你知不知道恐懼是會傳染的?」
恐懼是會傳染的,他李汗青的威名何嘗又不需要有人去傳?
聞言,周武神色一滯,若有所思。
「走吧!」
李汗青拔馬便走,「你們身上還帶著傷,早些回去歇著,明天說多半還有一場血戰……」
他可不相信漢軍會真地棄城而逃。
以朱儁的名望,怎能幹出不戰而逃的事呢?
更何況,城中還有個曹操,那可是不是省油的燈!
世有忠義之士,凡忠義之所在,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大漢的將士又豈會不戰而逃呢?
可是,第二天一早他就發現自己好像對朱儁和曹操存在一些著誤解。
第二天一早,漢軍棄城而逃的消息便如疾風般在軍中傳開了。
一時間,全軍上下無不欣喜振奮不已。
漢軍真地棄城而逃了!
他們這可是望風而逃啊!
中軍大帳里,波才也是欣喜不已,「埋鍋造飯,辰時三刻……進城!」
波才話音剛落,便有將領接過了話頭,「波帥,還等什麼辰時三刻,都啃了幾天餅了,就進城整頓好的吃吃嘛!」
隨即,附和聲四起。
「對對……也該給兄弟們改善改善伙食了!」
「是啊!城中的大戶可不少,怎麼地也該先讓兄弟們吃一頓飽肉啊!」
大家干這殺頭的勾當,可不就是為了吃香的喝辣的?
見帳下眾將越說越興奮,波才的笑容漸漸的消失了,突然「嘭」地一拍面前的帥案,神色肅然,「傳我帥令:諸軍埋鍋造飯,原地待命!」
聞言,眾將不禁面面相覷,盡皆一臉茫然之色。
波才一掃眾將,依舊一臉肅然之色,「諸君,你們可曾想過漢軍為何要棄城而逃?你們可曾想過我軍為何能如此輕易地拿下長社城?」
眾將微微一愣,立馬來了精神,「波帥,這還不明顯嗎?漢軍肯定是被嚇破膽了嘛!論人馬,他們只有數千,而我們有數萬之眾;論悍勇,我們有李校尉這等絕世猛將,而他們連個敢出來接李校尉兩招的人都沒!」
波才不禁搖頭苦笑,「汗青,你來說說吧!」
李汗青微微一愣,連忙上前衝波才抱拳一禮,這才環顧眾將,緩緩地開了口,「諸位將軍,想來你們都聽說過楚漢相爭的故事吧?」
眾將紛紛望向了李汗青,他們自然聽過楚漢相爭的故事,卻不知李汗青為何有此一問。
李汗青神色一肅,「昔年漢高祖與楚霸王相爭,論兵力,論悍勇……孰強孰弱呢?」
有人脫口而出,「楚霸王勇冠當世,威名赫赫流傳至今……劉邦如何能比?」
「確實!」
李汗青神色肅然地點了點頭,卻是話鋒一轉,「可是,爭到最後卻是霸王輸了天下……這又是為何?」
長史郝貴恍然,「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啊!」
只是,帳中多是連大字都不認得幾個的窮苦出身,哪裡聽得懂郝貴掉書袋子呢?
「郝長史說得對!」
李汗青大讚一聲,神色凝重地一掃眾將,「昔年漢高祖如咸陽,與關中父老、豪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最終盡得關中人心,而楚霸王入咸陽后殺子嬰、焚阿房,放縱部卒……若你們就是當時的關中百姓,會念誰的好?」
眾將默然。
李汗青聲音一揚,「今日,我等要入長社,就好比漢高祖和楚霸王入咸陽,要做漢高祖還是做楚霸王,全在諸位將軍的一念之間!」
說罷,李汗青又默默地衝波才抱拳一禮,退了回去。
他自然知道波才早有決斷,要不然,波才也不會勒令全軍原地待命。
對於波才的這個決斷,他是極為佩服的。
要知道波才只是個剛剛上位不久義軍首領,手下大多是收攏的流民,軍紀自然好不到哪裡去,他能在這個時候態度鮮明地做出這樣的決斷,實屬不易啊!
見李汗青退回去,波才環顧帳下眾將,神色凝重,「想必你們都能聽懂汗青這番話的意思吧?想必你們也都記得我們在勸降信里說了些什麼吧?黃巾軍入城,只取朝廷搜刮的民脂民膏以充軍資,鄉紳百姓之家產財物分毫不取!黃巾軍入城,絕不傷及手無刀兵之人……這些話可不能只是說說而已啊!」
說著,他陡地聲音一沉,「不論何時,你們都續牢記:我們是黃巾軍,是義軍,我們舉兵起事就是要為這天下的窮苦百姓爭取一個太平盛世!只有這樣,只有說到做到,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支持我們,願意跟著我們干!就如周武、方宏他們那般爭相來投!」
周武、方宏他們的例子就擺在眼前,還有什麼比這更有說服力的呢?
眾將頓時精神一振,轟然允諾,「我等謹記波帥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