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八百八十三章 第一站,峴港

第八百八十三章 第一站,峴港

  最後的處置結果下來之後,所有江南地面的勢要豪右們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他們最害怕的就是大明皇帝不滿意僅有四家的結果,擴大打擊面,可最後結果出來之後,只有吳塔宋氏被砍了人,其他的也不過是流放,這對所有勢要豪右而言都是個不錯的消息,大明皇帝對正經做買賣的商賈,並沒有抱有偏見,這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這和當初大船到港,糧食的價格沒有飛漲有很大的關係,若是釀成了民不聊生的惡劣後果,也不會等到現在處置了。


  在查處哄抬糧價大桉之後,江南的勢要之家的目光,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南下的大明水師。


  在大明民間傳說中,明太宗文皇帝下西洋的壯舉,是是為了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君。


  靖難之役后,建文君的屍體一直沒有被找到,有人懷疑他可能是南下或者流往海外。在江南筆正的筆下,建文君不但得到中原百姓的愛戴,更得到了海外番國的廣泛認可。


  大抵就是正統二字,名正言順。


  因此朱棣登基以後,生怕民間說他是亂臣賊子,所以他勢必要找到建文君,令後者給予自己以名正言順的皇帝資格,以利朱棣統治江山,同時與周邊各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


  這種不靠譜的傳聞,甚囂塵上,甚至成為大明七下西洋的顯學,包括了胡濙等二十七巡撫巡按天下,在民間傳說中,也是朱棣要找自己的侄子建文君的下落。


  建文君在寶座上,朱棣都不怕他,不在寶座之上,朱棣為何要怕他?當今陛下可曾有那麼一次後悔親手殺掉稽戾王?


  之所以說這種理由荒誕,且不說建文君失道天下,有沒有得到中原百姓愛戴,這海外藩國的廣泛認可,更是無稽之談,大明鴻臚寺卿馬歡,乃是當年七下西洋親歷之人,他曾經整理過一份在建文四年的諸海外諸番的朝貢次數,四年時間,僅僅七次耳,其中朝鮮每年都要來一趟。


  而在永樂三年,也就是第一次下西洋之前,僅僅三年的時間,海外諸番朝貢次數就達到了三十餘次,而整個永樂年間,海外藩國共計朝貢超過了四百次,而且永樂年間朝貢次數,不算朝鮮朝貢,

  因為彼時,因為文皇帝的後宮里有許多的高麗姬,朝鮮借親故實朝貢,次數實在是太多了。


  朝鮮王給皇帝獻高麗姬,絕非單純的討好大明皇帝,其背後還有廣泛的利益牽扯在內。


  大明南下西洋,是為了利益,這顯然是毫無疑問的,打通元末亂世導致的海路封閉,為大明生產的商品尋找商路,擴大大明在南洋和西洋軍事、政治、經濟的影響力,進而安定大明海疆,保護國土安全,才是大明下西洋的原因。


  顯然這些正經理由,都沒有皇家秘聞來的更加有趣。


  國丈爺番都指揮唐興、提督內臣大璫劉永誠帶領的官船官貿,僅僅水師就有兩百餘艘海船,其中海寧號為旗艦,四百料戰座艦共計七十二艘,五千料七桅、三千料五桅、千五百料三桅大船大約有一百餘艘,其中包括了朝鮮的四艘三桅大船。


  這兩百餘艘的海船完全隸屬於大明朝廷的官船,共計有兩萬七千四百餘名船員,僅僅舟師就超過了五百人,如此龐大的官船艦隊之外,則是大明的商舶。


  浙江、江蘇、應天、鳳陽、兩湖的商舶完全集中在新港隨水師南下,而福建、兩廣等地的商舶,將會在月港、電白港隨大明水師南下。


  人到一萬無邊無沿,無可計量,這官船加上商舶,這支南下的艦隊,在電白港駐紮之時,便超過了永樂三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規模,當然和最大規模的第五次和第六次相比,規模上仍有不如。


  當年的那些巨舶寶船,大明已經不會再造了,景泰年間的再下西洋,側重點亦有不同,現今更加偏重軍事。


  如此船隊在海上行駛,到地貿易,靠港船員規制管理等等,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兒,好在唐興知兵,處置起來,還不算吃力。


  在六月初,大明南下西洋的船隊過月港、電白港,至交趾的峴港停靠。


  「夫君志在前往天邊,這麼大規模的船隊,航行緩慢,還不如二三十條戰船,乘風破浪來的快活。」今參局比較心疼唐興,唐興是那種自由散漫的性子,這種桉牘勞形,對唐興而言,極為熬人。


  從今參局的話里,可以看出,對於大明而言,弄二三十條戰船,在今參局心目中,就是最小規模了,再少,多少不符合大明天朝上國的身份,相比較泰西的三兩條船的冒險行為,大明行舟,自有天朝上國的規制。


  唐興則是笑著搖頭說道:「我可是皇親國戚,我今日所有享受的自由,都是因為皇親國戚的身份帶來的,既然享受了權利,自然要履行義務,這是公德論里的核心理念,雖然勞累了些,不過還算有趣,算不上熬。」


  公德論,大明至德親王襄王朱瞻墡的大作,影響深遠,或許哪天大明會亡,但是公德論一定會萬古流芳。


  大明的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道德理論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尤其是皇帝帶頭立墨翟的凋像,還搞了五大堂,十大曆局,導致儒學士的地位,正在急速下降,雖然仍是顯學,但再不革新,遲早完蛋的火苗已經燒了起來。


  作為皇親國戚的唐興,當然要履行自己的義務,在皇帝有命的時候,自然要食君俸,盡君事了。


  「說起有趣,我今日才知道,這幫商賈到了海上,原來是這個德行,在地上,雖然也是各種斯文掃地,道德敗壞,可是到了海上,這連道德都沒有了,今日為了三箱香料,居然幾百個舟夫打的你死我活,死傷過十餘人。」唐興不住的搖頭,今天他去調停了一起矛盾。


  這矛盾是到了交趾三司后,大明的商舶們開始就地貿易,就為了三箱香料,在大明的四方之地峴港,打起了群架,要不是這入港不得張弓填葯的慣例仍在,這就不是十餘人死傷了。


  可想而知,這海上亂成了什麼樣兒,為了不到百枚銀幣的貨物,就能如此大打出手。


  「這海上爭利,本就是生死有命,說不定一陣狂風巨浪,將船和人一起吞沒,無法則無天,自然百無禁忌了。」今參局端來了熱水,伺候著唐興洗漱。


  「娘子,為夫有一事想不明白,這細川勝元非要送兩千倭人過來送死,他圖什麼?」唐興問起了倭人隨行之事。


  倭人在大明這支下西洋的艦隊里,要做的事兒就是送死。


  登岸之後不明情況,倭人作為探路先鋒,前往探路;這水源是否有毒、此物能不能食用、此藥材是否為太醫院所需,倭人先嘗嘗;若是海上作戰,倭人承擔的作用就是登船接舷;若是地面作戰,這倭人就是敢死隊,衝鋒在前。


  總之,最累的活兒,都是倭人在做。


  今參局搖頭說道:「倭國眼下這局勢,百年之內安穩不下來,細川勝元自然要為了自己家的前途著想,此時正值大明用人之際,大明皇帝愛惜軍民,這送死的差事總要有人做,細川勝元投其所好,這個時候出工出力,為自己家的斷續存亡謀划罷了。」


  「山野袁公方能在倭國站穩腳跟,甚至被倭人視為正君,是因為袁公方再恨倭人,到底還是把倭人當做牛馬,細川氏、山名氏,大內氏、室町幕府這些大名們,根本不在意這些足輕的死活,在他們眼裡,這些足輕哪裡是人,分明都是草芥罷了。」


  足輕就是平時耕種、戰時送死的農夫,或者是最下等的武士、雜兵。


  在倭國大名亂戰之中,這些足輕也是死不足惜,倒是山野袁公方這些大明人,還把這些足輕看做財產、牛馬,多少還照顧些死活,等閑不會讓足輕去送死,即便是只看做牛馬,也足夠這些足輕們誓死追隨了,這也是袁彬、季鐸、岳謙、陳福寅能在倭國站穩腳跟,甚至成為一霸的原因。


  今參局看的非常清楚。


  今參局這個妖婦,可以稱得上是室町幕府的定海神針了,甚至可以說是倭國穩定的柱石之一,室町幕府再爛也是秩序,沒有了今參局的室町幕府更是爛泥一攤,今參局離開了銀閣寺,守護大名們立刻搖身一變成為了戰國大名,彼此征戰不休。


  今參局看到倭國之亂象,知道這一亂,沒有兩百年,絕對安穩不下來,百年只是一個美好的期望罷了,細川勝元早做打算,也算尋常。


  「娘子恨我嗎?把娘子哄騙出了銀閣寺,致使倭國變成了眼下模樣。」唐興攏著今參局的頭髮問道。


  今參局掩著嘴角輕笑說道:「你哄騙我?你可是三番五次、五次三番對我斷然拒絕,百般不肯,分明是我賴上了你,再加上陛下的詔書,你不得不尊從,可我家夫君終究是是個大丈夫,被我騙上了床榻之上,也算是認了。」


  「再說了我一個御令,名不正言不順,要不能被人叫做妖婦?我在不在,這倭國都得亂起來,大明要倭銀,只要大明要,倭國就得亂。就是大明不要,這倭國頂多多安穩十年,也要亂起來。」


  「倭國無道,才是本因。」


  今參局在御令的位置上做了十多年,她太清楚倭國的問題癥結了,她解決不了,大概也沒人能解決得了,沒有大道之行,倭人註定就是給人當牛做馬的命。


  今參局賴上了唐興,是為了掙脫泥潭。


  次日的清晨陽光明媚,峴港內外這是張燈結綵,原因無他,大明浚國公陳懋來到了峴港迎接大明水師南下西洋,陳懋主持交趾事務,僅僅一年有餘,便有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模樣,交趾對這位國公爺,那是尊重至極。


  劉永誠帶來了皇帝的聖旨,在陳懋至峴港后,當眾宣讀。


  皇帝在聖旨中,對陳懋在交趾主持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肯定和讚許,充分肯定了陳懋對地方安定的貢獻,並且再加封賞,彩表、金帛等若干,並准浚國公府以王府制營建。


  浚國公府以王府制營建,和黔國公府以王府制營建的待遇是相同的。


  即便是民間將浚國公府稱之為陳王府,朝廷也不會追究,就像黔國公府在雲南被人稱之為沐王府那般,朝廷知之甚詳,不聞不問,因為這是皇帝給的格外恩典。


  「臣,何德何能。」陳懋叩謝聖恩,就是不肯接旨。


  民間稱之為沐王府,那是沐英當年是皇家養子,馬皇后對沐英極好,視若己出,恩同皇嗣,自然可以稱王府,他浚國公府怎麼敢。


  「陛下說這交趾還得有人鎮守,隨時四方之地,但消化仍需時間,鎮守地方本就苦難,不如京城煙花世界,給些格外恩典,也是應該,浚國公還是接旨吧,雷霆雨露,皆為君恩。」劉永誠這番話可謂是恩威並重,一方面說明了皇帝這麼做的原因,另一方面,浚國公陳懋所處的位置,無論是賞是罰,都得接著,否則朝中那些個士大夫們,怕是要鼓噪陳懋類司馬仲達了。


  司馬仲達就是司馬懿,司馬懿稱病多年,一朝起事便執掌大權,實現了三馬同槽。


  唐太宗李世民征高句麗讓李靖隨行,李靖生病,李世民就說,當年司馬懿也說自己病了,就這一句話,就把李靖從床上嚇得直接跳了起來,扈從皇帝親政高句麗去了。


  天高皇帝遠,如果陳懋不肯接收恩賞,那怕是所圖甚大,少不了有人做文章。


  「臣叩謝天恩。」陳懋不再猶豫,接過了聖旨,接受了皇帝的恩賞,他在正統年間,甚至連自己寧陽侯的爵位都丟過,可是知道文臣們那張嘴,那可是左右都是他們占著理兒。


  「陛下口諭,我尺山寸河,豈可輕棄,勿許漸侵,如有不從,平定之。」劉永誠又宣讀了一句口諭,皇帝讓劉永誠給陳懋帶句話,就是如有不從盡平定,不要慣著。


  郡縣安南,再設交趾三司,這麓川可是有不少人睡覺都不安穩,多次生事,陳懋沒跟他們多計較。


  陳懋這麼做自然有他的原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