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駐軍富池
正月十九日,也就是左良玉大軍撤出武昌的第二天,從承天府一路殺下來攻占漢陽的李自成所部農民軍糾集了一些收羅到的小船開始渡江進攻武昌。
??由於江水湍急還有大風,農民軍的部隊又普遍不熟悉操舟和水性,許多船隻被風浪打沉。最終,農民軍不得不停止渡江。
??之後的兩天,水流和風力仍然很不理想,農民軍也都沒再有任何行動。
??戰戰兢兢的武昌城官民最終神奇的在21日憑高目睹到了駐紮在漢陽一側的農民軍大隊人馬開始遠離岸邊甚至離開了漢陽縣城,並帶走了全部船隻。
??農民軍似乎是不打算進攻武昌了。
??雖然不明白為什麽,但武昌城內的官民們還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曾經大量逃出武昌城仍未回返的官民也陸陸續續的返回了。
??這其中就包括監軍參政王揚基。
??這哥們兒自打要回了被左良玉搶走的女兒後,就帶著家人以擔心再次被搶掠為由跑到了南邊的蛇山上躲避了起來,然後直到確定農民軍不會攻武昌了才回來。
??王揚基是此時整個武昌城附近大明政府職務最高的人,他居然不在武昌城內,那武昌城一直在靠誰頂著?
??左良玉的軍隊已經發瘋到連漕糧都搶了,把王揚基的家人也搶了,怎麽就沒有進一步失控到去把武昌城也搶了。而且據說有些膽大妄為的亂兵最初確實是衝入過武昌城並行了不軌之事,但他們很快又都退了出去。
??這裏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
??就是家居致仕的大學士賀逢聖,賀逢聖曾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是江夏本地人,分量相當的不輕,也是屬於左良玉最敬重的一類人。
??根據漢陽府部紀事所載,正是賀逢聖找左良玉規勸,才保全了武昌城。
??不過,左良玉給了賀逢聖很大麵子,賀逢聖在左良玉走的時候可沒有露麵,估計為這老同誌是既想彈冠相慶又想罵娘。
??左良玉是走了,但也把武昌留下了自生自滅。
??最終可能又是在這個賀逢聖的主持下,武昌城內殘留的官兵壯起了膽子列兵於金沙洲之上向農民軍表明了武昌的官兵還在,也不打算投降。
??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好的,別管什麽原因,反正是農民軍停止了對武昌的進攻。
??話說回來,雖然李平一直在沿著長江往下遊走,但高度關注後路安全的他對武昌目前的神奇局麵是十分清楚的,偵察連每天都在通過快馬給他持續提供著最新的情報。
??長江北岸多由北至南縱貫入江的大河,但長江南岸就不一樣了,雖然也有河流由南至北入江,但數量很少並且都是小河流,騎兵快速通過還是比較容易的。
??對農民軍停止攻擊武昌的行為,李平意識到這大概是李自成的大戰略問題,其兵峰恐怕就止步於武昌了。
??李自成的農民軍過於迅速的占領了大片土地,他們必須得穩一穩了。而且農民軍的主要根基在陝西和河南,也就是北方地區,可陝西還有個敢打敢戰並且實力非常不弱的孫傳庭在虎視眈眈。
??農民軍這時如果繼續長時間集結著主要軍力在南方將很容易導致其北部占領區出現大問題,而且也與李自成的戰略重心始終在北方不符。
??當然李自成也可以進行戰略調整,但這樣他們就不可能在一年後攻陷北京了,曆史與李平所知道的也就不同了,當然也不再會有張獻忠攻占武昌這回事了。
??想到了這些,李平意識到他的後路暫時應該是安全了。
??沒有了農民軍的軍事壓力,左良玉的大軍又在前方乘船跑的飛快,很多從漢水跟著李平尋求庇護的商賈士紳也開始紛紛決定告辭離去
??李平也再次陷入了糾結,然後越走越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蕾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
??左良玉的大軍雖一路順江狂退,但也繼續著他自襄陽東退後開始的一路燒殺搶掠的作風,所過之處全為焦土。跟在左良玉屁股後麵吃灰的李平所部也是一路繼續的目瞪口呆和心情不斷跌宕起伏。
??李平如果繼續跟著左良玉走,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單吊在左良玉的大軍之外,那他的軍隊就難保不會被熏染的變質。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魔鬼,出淤泥而不染和經得住誘惑的從來都是少數,更是一種十分珍貴和難得的品質,不然也用不著被人們千百年來追崇了。
??何況李平與左良玉之間已經有了無法彌補的裂痕,再去死貼人家冷屁股的意義何在?他真的需要再次認真考慮何去何從了。
??這一天,在即將接近蘄水時,在前方探查路況的偵騎帶回了一個消息。
??他們恐怕得改道了。
??在未至蘄水之前的長江北岸不僅有一個巨大並且沿岸通行車馬隊非常困難的湖泊管家湖(現赤西湖),而且過了蘄水之後沿江而建的蘄州城也徹底擋死了他們的去路。
??蘄州城非常有意思,它的城牆雖然並沒有緊貼著江邊,但它南麵城牆的兩端卻各延伸出了一段城牆直接建到江水裏,等於把蘄州城和江水之間的那一大片空地也變成了一塊封閉的土地,當然也阻斷了一切沿江邊而行的可能。
??如果向北想要繞過蘄州城,又麵臨著被緊臨蘄州城北的超級巨大湖泊赤東湖所阻的問題。再繼續繞,不僅要直接幹到山區,而且路途也遠的可怕。
??蘄州城的位置足夠刁,難怪會在此建城,戰略卡位非常到位。
??至於穿過城池通過,想都不要想。
??不說左良玉的大軍估計已經讓守城的人膽寒,而且據報蘄州城的守軍完全不讓李平的偵騎靠近,並擺出了一付嚴防死守的架式。
??不得已,李平隻能組織在陸地上的所有人渡到長江南岸去。反正此地已經離武昌超過200裏了,農民軍即使突然改主意再襲武昌,也一時半會兒不會威脅到他。
??而且長江南岸的地形也更適合陸路行軍。
??當終於路過蘄州城時,出於好奇,一向很少坐船的李平特意上了一艘大船靠近那座守備森嚴的城池觀望。
??偵騎不僅帶回了前方路況的情況,也帶回了一些與以往不太一樣的報告。
??整個蘄州城外的周邊,明顯沒有遭到亂兵的破壞,這與其他地區的一片狼藉顯著不同。
??“這城裏的官你聽說過嗎?”李平在船上好奇的問周文。
??他的視線一直在緊盯著近在咫尺的城頭滿是旗幟的蘄州城、緊盯著城牆下長江岸邊那一大長排手持刀兵矗立而站的兵馬。
??在那群人馬正中的一匹馬上的穿著緋色文官服的官員尤其醒目。隻不過因為距離還是有點遠,李平看不太清那官員服飾上繡的是什麽圖案。
??但緋色至少代表了這文官職務不低(四品以上),而且他很有種。
??這文官明顯在用這種方式表明著不懼的態度並防備著李平的船隊去突然登陸襲擾。
??“我沒有關注過,實在是不知。”周文很抱歉的回答,但他馬上又加了一句:“不過…”
??“不過什麽?”
??“我知道這裏都有什麽官。”
??“那就說說,這城不小,那官應該也不小。”
??蘄州城從目視就足以看出建築規格是很高的,比黃陂縣城和漢陽縣城明顯都要大不少,比襄陽也就小一點。
??周文點著頭說:“沒錯,這蘄州並不簡單。它原來本是府,後來降為黃州府所屬的散州後仍領著廣濟、黃梅兩縣。這城中住有一位藩王——荊憲王。而且下江防道副使的衙門也設於此。”
??“城中居然有藩王,還曾經是府,難怪!不過這下江防道副使是幹什麽的?多大的官。”李平愣了愣問,這蘄州果然不太一樣,周文能知道點這裏的情況估計也此有關。
??“嗯…下江防道,即有監察之職,也有整備軍事之責,大概是正四品。”周文略琢磨了一下後說。
??明代道的設置是空前的,名目種類繁多,僅明史記載的就有約兩百餘道,而且其職責還不斷變化。當時的讀書人如果不是很熟悉官場也往往搞不太明白。
??“有意思。”李平陷入了沉思。
??……
??過了蘄州的第二天,長江的兩側開始都是山區,然後長江也開始不斷變窄,有些地方的江水寬度甚至明顯不足500米,在一側架設火炮就足以封鎖整個江麵。
??在通過了一座百餘米高形如被劈開了隻剩一半的山峰後,李平的大軍到達了一個沿江的大鎮子,山巒在這裏有幾公裏長的中斷,一條從南而來的不大不小的河流穿過鎮子匯入長江。
??這裏距蘄州城約50裏遠,再往前走幾十裏據說就進入江西了。
??順著著穿過鎮子的河流南望,河水上遊是一大片被群山包裹著的平地,似乎還有大湖,有如一個大盆地。
??雖然整個鎮子目前一片狼藉,除了滿地的屍體已不聞任何人聲狗叫。但鎮子很大,從繁多且複雜的建築上看也應該很富足和繁華,甚至裏麵還有巡檢司衙門。
??從殘存的招牌和標誌上得知,這裏叫富池鎮,穿鎮而過的河流叫富水。
??偵察連很快帶回了進一步的報告,沿著富水而上,平地的空間非常巨大,不僅有多個大湖而且在在幾十裏外還可以看到一座縣城。
??“我們不走了,就在這裏了。”李平爬到附近的山上觀察了良久後堅定的說。
??“地方是不錯,可你打算怎麽對左良玉解釋?咱們是要跟他徹底決裂然後單幹嗎?”跟著爬上山的宋寶來問。
??李平沉思了片刻,說:“沒必須決裂,就說我們願為大軍在此封江斷後,以為屏障和警戒,左良玉會答應的。”
??“那誰去說,不會你自己去吧!太危險了。”宋寶來一驚。
??李平笑道:“我膽小,當然不會去。還是讓段強的那個新手下楊明去,他上次幹的不錯。”
??說明:
??據一些書籍記載,農民軍在漢陽府(有說是漢川縣)繳獲船四五千隻,並以此組織渡江進攻武昌。
??對此,我是比較存疑的。
??不說想要逃命的左良玉怎麽可能犯這麽低級的錯誤,如果農民軍真有四五千隻船,哪怕都是小船而沒有一艘大船,渡過長江也是應該沒問題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