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全新的一扇門
大明崇禎十五年十月底,養好了傷的李平再次動身前往襄陽城中。
??此去城中,李平隻帶了胡忠山、賀柱子和6名偵察連的官兵以及少量的包裹,人不多,但卻都騎著馬穿著甲。
??天剛蒙蒙亮他們就走了,快馬加鞭,辰時(7:00-9:00)才過了一半,他們就已經進了城。
??進了城之後,李平就讓賀柱子帶了兩個偵察連的人去城中打探消息,而他則帶著餘下的人直奔趙進的住處。
??趙進是他的老上級,到了城裏先到他那裏在這個講究規矩的時代顯然是沒錯的,否則先去了左夢庚那裏反易讓人指摘。
??賀柱子現在是一名準尉,相當於排長級,在胡忠山的後勤部裏任助理(司令部裏的軍官叫參謀、政治處裏的軍官叫幹事,後勤部裏的軍官叫助理)。
??這家夥原來在連隊裏過得一直不很如意,也沒鬧出什麽名堂,主要是受不得繁重的訓練,各項考核除了文化外都是靠後。
??但賀柱子心思比較活,雖沒正經讀過什麽書,卻認字又會算術,還屬於自來熟的性格,能說會道,因而被胡忠山挑了去做助理。沒成想,他卻很快混得風升水起,受領的幾個任務都是幹得有聲有色,很快就做穩了助理的位子,授了準尉軍銜。
??李平這次帶他來,主要就是看中他原來在大車店當夥計時察言觀色和四處結交的能力。
??本來,李平並沒有打算那麽早開始搞軍銜製的,但在執行軍人等級標誌上身後,他很快就發現了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
??那就是人馬多了後,很多人都互相不認識,隻是麵熟。相互不熟悉的人根據軍服上的級別箭頭來稱呼連隊的軍官們倒是沒問題,但怎麽稱呼機關的軍官就麻煩了,叫排長、副連長顯然是不合適的。
??最後,李平不得不提前引入軍銜製,並用最簡單的對照關係來進行明確。準尉對應排長,少尉對應副連長,中尉對應連長。
??從準尉開始設軍銜就是怕這種對應體係會導致軍銜不夠用,至於他那個時空的一銜對應多級在這裏是會水土不服的,對這時代的大多數人來說也有點複雜了。
??到了趙進那裏時,趙進正在親自組織部隊訓練,而且用的還是李平當初平整出來的訓練場。
??整個訓練場上烏壓壓的全是人,估計有個近千號,列隊行走的、練習刺殺的等等什麽訓練課目都有。雖然穿的衣服有些五花八門,大部分也還瘦弱不堪,兵器也並不充足,但氣勢卻是相當的不錯,也極有規矩,這趙進練兵的本事還是一如既往的有一套。
??看李平來了,趙進將李平迎進了他原來住的那土坡上的小院,這小院沒什麽變化,現在成了趙進訓練間隙休息的地方。
??屏退了左右之後,兄弟倆熱烈的互相問候起來,然後兩人點上了李平給趙進帶來的新改進的香煙。
??隻抽了幾口後,趙進就開門見山的直接的表示,他一直沒去李平那兒,是真的沒時間,又覺得抽空兒匆匆見上一麵對兩人也沒什麽意義。兩人這麽多年兄弟,他懶得假客套,讓李平別有其他的想法。
??對此,李平當然不會有什麽意見。
??簡單問了李平的來意後,趙進沒說別的,卻突然詢問起李平軍製改革的基本思路與做法來。
??李平的軍製改革,趙進當然是知道的,但也僅限於此。因為這一個多月李平都是自己在山莊裏自己鼓搗,別人也確實不了解詳情。畢竟大家對這個一般都沒什麽興趣,都各有各的道兒。
??雖然有些錯愕和迷惑不解,但李平還是把昨天和宋寶來談的整編思路又跟趙進細細的述說了一遍。
??再講一遍,不僅說的快,還更有了條理性。
??一根一根續著煙的趙進,在李平講完後卻又沉思了好一會兒。早已對此習慣的李平倒也沒打擾他,隻是壓著好奇心靜靜的等著。
??良久之後,趙進掐滅了煙頭,又喝了一口茶,然後才跟李平娓娓道來。
??李平也這才搞明白,趙進的憂愁和難得的死盯在訓練場上的原因。
??原來,趙進碰到了和李平一樣的問題,那就是部隊的控製問題。
??趙進原來的親兵營也就幾百人,又是歸他直管,史明、李平等人的部隊他也管不著,部隊的控製問題是比較容易的,問題也不突出。
??但是當李平升職調出,他又接收了一批補充人馬和李平遺留給他的後勤人員後,趙進的直屬力量已經遠遠超過了1000人。
??而把這1000多人都變成親兵營也顯然是不合適的,同時,他也要考慮製衡史明不斷增長的力量。
??因此就必須要設立新的營頭(總),並任命新的把總。
??於是,他將這些部隊設為了三個總和一個親兵隊外加一個勤務營,三個他最信得過的親兵被任命為了把總,他同樣采用了對外來新軍管理層進行壓製的做法。
??但不久問題就出現了,雖然並沒有發生大問題,但苗頭卻讓趙進這個老軍頭很快警覺起來。
??因為他在部隊上的精力不足,因為他經常不能在營中,他新任命的三個把總開始出現了與王成武、李盛才和劉世雄攀比的心理,有人甚至明顯出現了與史明交好的傾向。
??並且,這三個新任把總的親兵規模也都慢慢的開始了增強,雖然也不過是從四五人增加到了十來人。接著,又甚至出現了一個把總在沒有稟報趙進的前提下對其部分基層軍官進行調整的情況。
??雖然,這三個新任把總對趙進仍很敬服,趙進目前也對掌握他們很有把握,但這些苗頭還是讓趙進不安起來,他很清楚任其發展是很危險的。
??但改回原有體製,變成一個大親兵營,並學習史明的一營五哨製顯然也不合適。這不僅僅是控製部隊的方法不同,他還要考慮穩定的問題。
??升了官的人,不明不白的再給人降回去。再好的關係,也容易出現縫隙。
??因此,經過進一步的深思之後,趙進不得不對其部隊進行了一些較大的改革。也就是在原有框架不變的基礎上,重塑了指揮和管理模式。
??趙進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
??他首先選調人員成立了一個幫助其管理和協助指揮的參謀部,下設了作戰(專職指揮與部隊調動)、軍務(專職管理和兵員調配)和通勤(專職傳令與勤務)三個部門。
??一個參將決定建立幕僚機構實在是正常不過的舉措,理由十分充分。
??然後,他以軍官們升職過快恐難適應繁多事務為由,將三個把總營和勤務營的副職從1人增加到了3人,將每營下屬的三個典型的三三製連的副職從1人增加到了2人。
??營的副職采用1人負責訓練(勤務營的負責生產)、1人負責管理、1人負責後勤(夥食)的分工法。
??連的副職采用1人負責行政管理、1人負責後勤的分工法。
??然後,他提倡並帶頭開始縮減親兵隊,親兵隊被縮減為不足一個連的規模,而其實這些被壓縮的人員差不多正好填補了因成立參謀部和增設軍官崗位時進行調整而產生的空缺。
??同時,趙進進一步借機明確了每個把總隻能配2名親兵的基本原則,而副把總則不得選配親兵。軍官數量大增,每個營又有了好幾個副把總,這樣的要求也似乎很合理。
??這樣的調整,大部分人升了官,也對原有的指揮架構觸動不大。且新增了這麽多軍官崗位,會產生一係列的遞增和更多的機會,絕大多數官兵顯然是高興和支持的。
??況且很多人從前又不過一個小兵或流民,對權力也還很懵懂,即使已至“高位”的也還在小心謹慎和適應階段,權力強弱的變化也還至於引起他們巨大的反差。因此,總體上也能夠保持住整個部隊的穩定。
??不過,這樣的調整畢竟是大手術式的調整,部隊需要適應,趙進也需要推進執行和掌握效果,自然也就時間非常緊張。
??尤其是據判斷,李自成南下的時間可能已經不遠了,而趙進的部隊離訓練成形和整編成形還遠著呢!這也更讓趙進心焦。以至於,他不得不但有時間就盯在訓練場上,盯在部隊裏。
??趙進也就更沒什麽心思和精力往李平那裏跑了,他需要先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搞順當。
??這回李平來了,他也想聽聽李平的策略與安排,他相信李平肯定也有這樣的問題,他需要借鑒一下。
??聽了趙進的陳說,李平立即明白了趙進是用分工負責製來實現製衡,其根本架構仍是脫胎於曾經熟悉的環境,隻不過更為簡單一些。
??當兩人都品味了一會兒對方的架構後,相視而笑。
??趙進苦笑著說:“總以為自己能玩出什麽花來,最後還不是萬變不離其宗,毛爺爺就是毛爺爺。李平,還是你想得早。大家各按各的走吧!”
??接著,趙進才向李平介紹道,他現在基本每天都要到左夢庚那裏候著,隻有明確知道沒事後,才能有時間回來抓自己部隊的訓練。
??平常,趙進都是在10點左右到左夢庚那裏,左夢庚也都是在那時才開始見客。今日李平來的早,現在估摸時間卻也快了,兩人正好同去,路上他也可以給李平講一講當前的形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