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地春回> 第64章 醞釀

第64章 醞釀

  過了幾天,宋寶來的平爐順利的出了第一批鋼,大喜過望的李平立即琢磨起用這些鋼材優先做點什麽。


  ??前些日子山穀中的遇襲戰,讓他對弓箭有了第一次直觀上的認識,弓箭重要的打擊效果和士兵們對弓箭的恐懼讓他首先想到了防禦問題。如果人人都有出色的盔甲,那傷亡將會減小很多,也會大大增強部隊的戰鬥勇氣。


  ??可造什麽甲呢?歐洲的那些光亮的一張板式盔甲立即就進入到了李平的腦海之中,讓他禁不住嫌棄起自己部隊裝備的那些防禦薄弱的布衣、皮甲、棉甲和鐵片稀薄的鐵甲。


  ??有了想法,自然就要去幹,結果他在宋寶來那兒卻先意外的碰了釘子。


  ??宋寶來不懂軍事史,也沒研究過歐洲盔甲,但他了解冶金史,他了解功本與成效問題。他對歐洲盔甲在曆史上強於中國根本就是嗤之以鼻,他認為人人都穿上沉重的鐵甲根本就是浪費。


  ??從宋寶來那兒,李平第一次得知古代歐洲的冶金技術竟遠遠落後於中國,尤其是煉鋼的技術水平更是相差甚遠,可以說現代社會的鋼鐵技術是與中國古代的炒鋼技術一脈相承的,而跟歐洲的冶鐵脈絡沒什麽關係。


  ??據宋寶來說,1845年美國的企業家凱利從中國請了4位冶金專家到肯塔基城傳授中國煉鋼技術,1852年此技術擴散到了英國,使鋼鐵大王貝塞麥於1856年在轉爐中直接由生鐵脫碳成鋼,對歐洲大批生產鋼材起了促進作用。


  ??19世紀中期法國人馬丁和德國人西門子合作發明的平爐煉鋼法,也就是宋寶來現在所用平爐的原型,也是以中國早期設備和原理為基礎的。可以說,由中國傳入的煉製生鐵和由生鐵煉鋼的技術,是歐洲鋼鐵工業發展的關鍵。


  ??材料就有差距,宋寶來也因此對歐洲盔甲技術領先中國這事根本就不相信,至於李平叨咕的那些什麽板甲和胸甲之類的,宋寶來更是不以為然。


  ??他認為,這些甲不可能做得很厚,又不是坦克,又沒發動機,太厚了人穿在身上不說壓死也走不動了,而以他對金屬的了解,薄薄的金屬甲在火器麵前就是多餘的累贅。


  ??他的猜想是,歐洲人玩出這些東西,可能不是因為他們的冶金技術好,而恰恰是冶金技術太差了,導致攻擊性兵器的硬度和持久都不行,這才出現了李平所說的板甲之類的東西。而且他好像隱約記得曾經看過的資料就說過,西方到中世紀連滲碳技術都沒推廣起來,一直在大量使用的是質地較軟和硬度比較低的熟鐵。


  ??什麽意思?說白了就攻擊武器的尖部偏軟,不用太強的防護就可以了。


  ??並且從維修上和使用舒適度上講,中國的小片片甲也顯然更具優勢。


  ??宋寶來能把年份和人名都記得這麽準,應該不是胡謅。


  ??雖然被打擊了,但李平顯然也不能隻聽一麵之詞,他必須進行實物測試。他這裏可是鐵甲、棉甲和皮甲什麽都有。


  ??雖然還差一種主力甲,布麵甲,那種外層是布或棉,鐵片在內層的一種甲,這種甲多以將領和精銳騎兵裝備為主。不過,李平倒可以用布衣和鐵甲放在一起來模擬。


  ??但測試還沒開始,前期對測試裝備的檢查就讓李平再次收到了意外。


  ??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李平對所擁有的各類甲根本沒認真一一了解過,當真的去細細了解時,卻發現他想當然的東西太多了。


  ??他們所裝備的鐵甲基本上還算中規中矩,雖不是什麽好貨色,還又薄又稀,但也不是質量差得離譜的那種。因為鐵片在外,一目了然,太偷工減料也不好做。


  ??皮甲也不說了,動物皮革,經過油浸等處理,沒什麽特別的。


  ??最大的意外,竟來自於棉甲,李平從來就沒當回事兒過的甲。


  ??因為在他們最先裝備的那批棉甲,李平是認真看過的,畢竟好奇,沒見過。那批棉甲說是甲,不如說就是簡單壓實壓緊了的棉襖,防禦力低得驚人,李平當時還奇怪這東西怎麽會在清以後竟一統軍隊。原來,他的這批甲竟然是超級的假冒偽劣產品,真正的棉甲根本不那樣兒。


  ??左夢庚夫人給他撥付的棉甲那才是真正的棉甲,雖然也不是特別好的,但卻是能正經用的。而李平因為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才沒再看過,也沒當回事兒。


  ??這批真正的棉甲,隻要細細一摸就知道真能當甲用,而且防禦力應該還不錯。就像那種老式布鞋的棉底子,厚厚的,又軟又硬。在官兵中打聽了打聽,居然有不少老軍伍還知道這種棉甲是怎麽做,因為根本就沒什麽秘密可言,工序也很簡單。


  ??簡單的說,就是像坐棉襖一樣把棉花壓實後縫在兩層土布中,然後用粗錢縫緊,縫得密一些,然後再用水浸透,平鋪後壓緊壓實,使之不會再膨脹,最後曬幹。這最基礎的棉甲就成了。


  ??要想防禦力高,更講究一些,可以多來幾層疊加;條件更好一些則可以在兩層之間或多層之間夾上皮革、紙片、甚至是鐵片等雜七雜八的東西,然後再加上銅釘固定。當然,工序越多,成本也就越高。


  ??至於李平的那批假冒偽劣產品,隻不過是把工序更簡化了一些而已,不僅隻一層,還壓實和曬幹的工作都沒做好,這才軟囔囔的,完全就是為了交差而對付的東西。


  ??並且這種質量的棉甲在明軍中還非常普遍,大夥兒也早習慣了,大多當個禦寒的衣物穿。而且因為蓬鬆,禦寒效果反還相當不錯,大概是類似於羽絨服的原理吧。


  ??左夢庚夫人送來的那批棉甲雖然也隻有一層,但基本的工序都比較到位,這才看著像回事兒。


  ??而在這批棉甲中,有一件還十分特殊,因為其他的棉甲都是土黃色或紅色或藍色,隻有它是黑色的,而且這件甲當初是掛在一間屋子裏的,有單獨的盔甲架子。隻不過,當初收拾時被已經眼花繚亂的宋寶來給和其他棉甲混一起了。


  ??而李平的部隊平時訓練又不穿甲,而管理盔甲的士兵又以為李平知道這件棉甲,也就沒有匯報。


  ??隻一打量,就知道這件棉甲是屬於質量上乘的,再細細去看,果然了不得。


  ??這件棉甲是多層的,而且棉花壓緊的方式也應該不同,因為它的每一層都特別的堅實和堅硬;這一套甲在重要部位都夾有硬度很高的鐵片,最外麵的銅釘又密又粗,隻憑手感就知這件棉甲的防禦力是驚人的。


  ??不過測試時候,李平可沒有一點愛惜不多的各類盔甲的意思,他也完全沒擔心破壞,他要的是數據,最真實的數據。


  ??棉甲的防禦力大大超出了李平的想像,當然那批假冒偽劣產品不能算。它使弓箭、強駑和鳥銃的有效殺傷距離都大大縮短,尤其是對鳥銃的防禦力最為明顯,那件黑棉甲甚至可使鳥銃的有效殺傷距離縮短三分之二以上,十分驚人。但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箭頭和長矛越鋒利,棉甲的防禦性越差。


  ??對後世軟式防彈衣原理有些了解的李平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因為它們太相似了,基本上利用的都是韌性來吸收動能,而不是像鐵甲那樣靠硬度來彈開動能。


  ??這也是棉甲對長矛和弓箭等尖銳兵器防禦效果不好的原因。


  ??在測試中,鐵甲主要表現出了對弓箭較好的防禦水平,麵對鳥銃則有些力不從心,綜合防禦水平實際上不如棉甲。外層是硬布的布麵甲則表現能強上一點,但也並不突出,因為它的主要防卸還是靠鐵。


  ??等所有的測試全部完成,李平苦笑不已。


  ??有些事真不能自以為是,他終於明白了棉甲在明末開始流行並在清朝徹底終結鐵甲的原因,棉甲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火器的大發展應該是主因。


  ??之所以說棉甲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是因為棉甲本身是興起於元朝,並在棉花全麵普及的明代開始發展起來,發展時間還比較短,技術還在不斷成熟和改進。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棉甲的成本顯然也比一身鐵更低。


  ??曆史的優勝劣汰真的不是說著玩的,尤其是戰爭這種你死我活的事。技術的倒退在戰爭中根本就不可能發生,那隻能是承平日久、馬放南山時的偶然。


  ??結合宋寶來給他普及的概略冶金知識,李平也好像明白了重裝騎兵和重裝步兵在中國漢族軍隊中一直沒發展壯大起來的原因。馬應該不是主因,攻擊技術太發達才最有可能,尤其是中國駑的技術太發達了,種類也太多了。甭管你身上有多少鐵,一支硬矛、一支強駑就有可能把你終結,從成本效益上講忒不劃算了。


  ??如果沒有火器,經過塑形和弧度處理的板甲和胸甲倒還可以有所作為,但明末的火器化將會是李平未來不得不重點麵對的一個主要問題,這從幾次物資配發中就可看出一二。


  ??而且,李平也想起了歐洲的胸甲消亡好像就是來自於火器威脅巨增的十九世紀初,而那時的歐洲火器技術也並不比明末先進太多。


  ??一切從實際出發,尤其是考慮到成本,李平目前的選擇也隻能是棉甲。


  ??既然定下了棉甲的發展方向,棉花就成了重點。


  ??不過好在朱元璋同誌幹了件好事,正是他強硬的在全國普及了棉花的種植,而棉花又不會像糧食那樣吃到肚子裏就變沒了,所以雖然是戰亂,但棉花的獲取卻還不是特別費勁。


  ??而要重點對準棉花,李平卻又意識到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抓緊辦了。


  ??因為棉花,李平想到了最要命的一個曆史事件,那就是小冰河期。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