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這都不是夢
畢竟離到晚上還遠,總不能一直躺著。
??舒服夠了,宋寶來本打算騎快馬先回城中繼續安排部署一番,但李平想起了那些剛到手的武器,非拉著他一起看看再走。
??意外,真的是意外,剛到手的軍械的質量之好大大超出李平的預期。
??這批刀、矛等隻看著金屬的光澤就知道質量要遠超以前配發的,李平讓人試了試弓,拉力也都比較大。尤其是那些棉甲也不像上次配發的那些破損較多且明顯過於單薄,而且裏麵甚至夾有薄鐵片,李平用刀、矛試了試,防禦效果好的驚人。
??最讓李平感興趣的卻是那30支鳥銃和10把火銃。來到這裏之前,李平是分不清鳥銃與火銃的,以為都是差不多的玩意,隻是叫法不同而已。
??到了這裏,才知道,鳥銃更接近於後來的火槍,屬於火繩槍,槍管細而長,有照門、照星、銃托、銃機,製作工藝已經非常複雜,因為可以射落飛鳥而得名。
??火銃他就說不好了,一般來說普遍銃管短而粗,而且大多就是一根屁股上帶著一圈鼓包的大直管子,沒有銃托之類的。但有時也不一定,有的比較像大型的抬槍或小炮。他這次所得的10把火銃就更像十把大抬槍,銃托比較平直,沒有照門和銃機。
??那30把鳥銃的質量看起來非常好,遠遠超出了他以前得到的那些看著就像不能用的貨色,銃管看著就很光滑平整,厚度也比較均勻。宋寶來也稀奇道:“看這做工還可以啊!”
??看來什麽東西都有好壞之分,李平本還納悶,如果鳥銃這東西真是那麽爛,為什麽會在明清時期大量裝備,難不成大家都是傻子不成。
??有了興趣,李平很快就找來一個曾在明軍中用過鳥銃的士兵,又找了一塊寬敞的場地,讓他實際演示一遍。這士兵是個什長。
??那什長一看到這鳥銃,就很驚訝,他來回翻看了半天,表示這做工是他見到的最好的,他以前也見過好的,但不多,他隻知道現在鳥銃的質量越來越差,能用的常常隻有十之二三。
??李平讓他按標準的射擊程序來一遍,那什長卻擺弄著鳥銃又想了一會兒,才慢慢開始。花了好長時間才裝好彈後,“砰”的一聲巨響後,鉛丸遠遠的飛出,但顯然沒有打中五十米外李平立的無比巨大的靶標。那什長早就紅了的臉變得更紅了,他不住的解釋“太長時間不用,生疏了”。
??李平對此並不在意,安慰了那什長幾句,並讓他慢慢來,多熟悉幾遍,他想看看這鳥銃到底能打多遠,正常裝彈到底要多長時間。
??經過了連續十幾次(中間還換了幾次鳥銃,主要是怕過熱炸膛)的操作之後,李平對這鳥銃的使用簡直就是五味雜陳。
??這鳥銃的發射需要經過大概如下步驟:
??1、清洗(清洗銃管);
??2、倒藥(將火藥從藥罐中倒入藥管中,每管藥發射1發彈);
??2、裝藥(將火藥從銃口倒入銃膛);
??3、壓火(用隨槍的仗裝膛內火藥壓實壓緊);
??4、裝彈(取出彈丸裝入銃膛,然後用仗將彈丸壓入火藥中);
??5、裝門藥(將發藥罐中的火藥倒入藥室的火門內,把藥室填滿,使之與銃膛內的火藥相連,而後將火門蓋蓋上,以防潮濕);
??6、裝火繩(將火繩裝入扳機的龍頭式夾鉗內,準備點火);
??7、打開火門蓋,點燃火繩;
??8、瞄準扣動扳機發射。
??這些動作如果要是按照作戰訓練和確保每一個步驟完整性的話,就需要再細分一些,差不多至少就得有十幾步。這麽繁多的動作,訓練起來都暈的慌,作戰的話幾乎就可以想像會混亂成什麽樣兒了,出錯幾乎是在所難免。
??難怪曆史上很多治軍極嚴的部隊在戰時會通過每錯一步就砍手、削耳甚至砍頭來強化鳥銃手的動作準確率。不過這樣的方法,李平雖能明白,但卻不打算采用,倒不是因為野蠻,而是就這樣隨便毀掉一個軍人的行為實在是把雙刃劍!
??人難免都有迷糊的時候,極端苛刻的法子是能帶出強軍,但也容易讓部隊完全失去感情,最後成為一群機器。在一個政權穩固的國家,這也許是練軍的好法子,但決不適合需要抓軍心的亂世。
??戰陣之時,越簡單的往往越是最好的,問題的關鍵還得是減少繁瑣的步驟和強化訓練。
??不過,也不是沒有驚喜。
??通過十幾次的射擊,李平大致判斷出這鳥銃的有效射程竟然可以達到一百餘米。這樣的距離實際上超過了很多雜牌弓箭手的射箭距離了,要想對抗就得用更強更好的弓箭和更精銳的弓手,但對任何強軍來說,精銳弓箭手都是不多的,而鳥銃手卻是可以大批量生產的。
??那什長還補了一句,如果火藥選用雜質更少、麵更細的話,射程還會更遠。李平一驚,隻要能再增加二三十米,這鳥銃可就比弓箭優越太多了,估計這貨就是在早期工匠管理嚴的時候確立了大行於世的地位。
??看來明朝初年,明軍在草原上憑借火器把蒙元餘部打得東躲西藏並不是史書的誇張,大量的這東西在平坦的大地上進行齊射真沒騎兵什麽事兒了。也難怪都說,火器是騎兵的終結者。
??至於火藥再提純的事兒就交給宋寶來了。
??不過李平很快又想到了一問題,這麽多的裝彈步驟意味著長時間的火力準備,要想維持火力持續性,三段擊恐怕不行吧?
??果然,那什長說他們以前訓練時要求的都是五段擊,但從來沒用過,他唯一實戰中開過的一次火就是一大幫人亂哄哄的向對麵遠遠的打了一輪,那些賊兵隻被打倒了幾個就被嚇跑了,他們自己人反被炸膛的鳥銃傷了十幾個。
??不過今天他們用的鳥銃,雖然中間換了好幾支,但每支也都發射了二、三發鉛彈,有幾次還好像火藥裝多了,但也隻是響聲更大了一些而已,卻並沒有發生炸膛的事故,看來質量還真是關鍵。
??玩了鳥銃,李平又試了試火銃。這東西操作起來更不方便,死重死重的,得好幾個人一起才能擺弄,戰場機動性就不用說了,甚至都沒有瞄準的東西,完全是概率射擊。但它的威力卻挺大的,不過射程並不遠,也就百米之內,這應該是身管短粗導致的彈丸初速不高。
??試完鳥銃與火銃後,李平對鳥銃的信心一下子暴增了起來,本來他一直對它能否替代弓箭是相當的三心二意和沒有底氣,現在卻完全明朗了起來。
??他腦子裏已經遐想得滿滿都是部隊火器化和排隊槍斃的景象,於是他立即就和宋寶來談起了鳥銃的生產問題,不過宋寶來卻直接給了他一個暴擊。
??這幾個月,宋寶來可並沒有閑著,他對這東西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
??他和李平解釋說,這鳥銃看著簡單,但工藝的複雜遠遠超出了他原來的想像。實際上,現在不少的書中也都有關於這方麵的記載,隻要你不偷工減料,按照工藝的標準與要求來,生產一支合格的鳥銃是極耗時間的。
??一支好的鳥銃生產,其銃管都是用精鐵製作。此種精鐵要用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隻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製作時通常先用精鐵卷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鑽銃工藝很精密,每人每天隻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
??宋寶來進行了一些工藝上和生產設備上的改進,但鑽好一根銃管也要十天半個月的,而且最大問題是成手工人和原材料嚴重不足。
??這玩意他隻生產了三把,比現在這些銃打得還遠些。但他覺得這麽近的射程在戰場上並沒有多大用處,而且操作起來還這麽複雜,潮濕和下雨的環境更是沒法用,也就沒太上心,更沒有給李平進行過匯報。
??他是真覺得這玩意和大號的穿天猴沒什麽區別,直把李平聽得直翻白眼。
??至於火藥的提純和改進配方,宋寶來也不覺得是多大的事兒,隻要不停的對比試驗就行了,就是多花些時間的問題,燃爆效果更好的初級顆粒火藥也不難,但他卻懷疑現在的銃管能不能受得了。
??李平可不管他的困難,他現在更擔心開封什麽時候被攻破,也許李自成南下的時間已經不遠了,部隊以後要是四處流動,軍械的補充更難,沒有足夠的遠距離打擊力量將使他們的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因此,他直接給宋寶來下了死命令。無論多大困難,也不需要他改進多少,隻比現在這些鳥銃好點就行,40天,就給他40天,他至少需要100支全新的鳥銃,部隊需要裝備訓練,需要填補上遠距離打擊火力的窟窿,至於更好更新的鳥銃和更大規模的批量生產,以後再說。
??玩完了的銃,宋寶來再也不肯多待,急忙要趕回城中。他走的時候,李平讓他給馬永帶個命令:由馬永出麵,為那三夥兒新劃過來的隊伍提供三日糧草,按足量供應,讓那三夥人先收拾,每人必須把自己洗得幹幹淨淨,收到糧食後的三日內必須全員到達莊子內接受整編。
??宋寶來走後,李平一個人繼續安靜的思考起來,並不斷的寫寫塗塗。
??他現在已經對編製又有了全新的想法。
??他充分意識到沒有一成不變的編製,更沒有想當然的編製,編製必須依托戰術和武器裝備的性能來定。無論是三三製也好,還是五五製也好,或者混編製,其實都是實際戰場需求的產物,古人也許見識有限,但他們顯然並不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