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地春回> 第12章 風聲鶴唳

第12章 風聲鶴唳

  大明崇禎十五年六月十一。


  ??此時的襄陽城正籠罩在蒙蒙的細雨中,喧囂了多日的城市也因這久違的細雨而獲得了暫時的安寧,大多數人都沉浸在這溫涼的雨霧中而暫時放棄了惱人的俗物,反讓巷子中四處不時傳出的悲憤哭喊聲變得格外響亮。


  ??在殘破而高大的城牆上,總兵左良玉已沉默著沿城緩緩走了很久,他的臉灰暗而陰沉,高大的身軀打了彎後更顯駝得厲害。


  ??他的目光在城南綠影壁巷東端的一片廢墟上已久久沒有離開,那裏曾經是氣勢恢弘、占地極廣的襄王府,但自去年毀於賊亂後已是一片廢墟,隻剩下孤零零的照壁矗立在那裏,上麵依舊精美絕倫的石刻也隻能默默的訴說著這裏往日的輝煌。


  ??二十天前的朱仙鎮之敗是左良玉一生中最慘痛的失敗,他失去了幾乎所有的軍隊,失去了大部分曾經跟隨他四處征戰的親信和忠誠的精銳,也失去了麵對闖賊的信心。


  ??左良玉不知道這是怎麽了,回想起當年的勇猛和賊人的恐懼,現在的亂民幾乎是在須臾間就兵強馬壯得讓他震憾。一想起那漫山遍野的賊兵和他們那瘋狂凶狠的神情,他就充滿了無奈與挫折,他們已不再是虛弱的官軍所輕易能撼動的了。


  ??軍隊是左良玉最大的仰仗,不論從前、現在、還是將來。


  ??沒有了軍隊,朝廷中的宵小必不能容他。他不能讓兒子再次承受自己當年的孤苦,更不能接受他們父子就此隕落,就如這眼前的王府般,沒了也就沒了。他必須重建大軍,隻要有了兵,他就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兒子也就有了希望。


  ??幾日來,左良玉經常出襄陽城到江對麵的樊城,然後再到城外的周邊溜馬。一是巡示周邊,威懾不滿;二也是想看看還有多少不斷敗回的散兵,好加恩於他們,他太需要依托他們去擴充軍隊了。


  ??今日雖天公不作美,又豈能因這毛毛雨而誤了大事。


  ??想通了這些,他努力挺了挺腰,加快了步伐,向城下走去。看著父親抖起了精神,遠遠跟在後麵的副將左夢庚和幾名親兵連忙緊緊跟上。


  ??二個多時辰之後,左良玉率幾十名親兵已在樊城以北的一處高坡上了。此時,他們正在馬上看著坡下的一支隊伍緩緩行來。


  ??雖早得了偵騎的通報,知道這隊伍隻由一個哨長統領,隊伍也大多是招聚在一起的散兵,但他仍頗有興趣地想要看看這夥兒軍伍的模樣。而不像前幾日,都是讓人帶了那些小軍頭們去府中見自己或直接讓手下大將去見。


  ??實在是這些天來,能夠返回的全是三三兩兩被嚇破了膽子的散兵遊勇,最多也不過聚眾數十人而已,像這樣大的一支軍伍能夠結伴撤回,實在是稀罕得緊。


  ??這哨長想是不凡,他倒是要看看有何不同。


  ??這是一支明顯的步軍,兵有300左右,騾馬也有40多匹,在蒙蒙的細雨中整個隊伍結著行伍依序而來,雖排著長長的兩路,周邊也不見有健卒持鞭棍威攝,但卻前後距離適當,不見淩亂,很是規矩,猶如老營一般。


  ??快到近前,隻見隊伍停了下來,幾匹馬離了隊伍,一路小跑而來。離著還有十幾丈遠,馬上幾人已是滾下馬來,到了左良玉馬前都急忙跪下便拜。


  ??隻見為首這人身高近六尺,精瘦,臉黑且長還坑坑窪窪,頗有威嚴之氣,一看就是一條好漢。後麵跟著的三人,個頭也都不算矮,兩人彪悍而壯碩,一人精壯而略顯文氣。


  ??待左右再次詢其營伍,隻見這為首之人抱拳答道:“啟稟將軍,我乃是遊擊杜三江大人麾下哨長趙進,初在遼西從軍,後在保定總督楊文嶽大人軍中擔任百戶……小人卻也知道忠義,但凡還有命在,就不敢忘記千總大人所托,更不能辜負遊擊大人的信任。現有幸在老將軍帳下效力,自當為將軍效死。”


  ??看著趙進一番慷慨陳詞,左良玉麵無表情的盯著趙進說:“你所言可當真?”


  ??這時一名左良玉的親兵卻突然接了話:“啟稟將軍,此事我有耳聞,我有一日去傳令,在杜遊擊帳內確見過這趙哨長。他當時侍立於帳內,傳令後我與熟人多聊了兩句,卻是聽了杜遊擊的喜事,我還特意往帳內多看了幾眼,他的模樣兒倒是好記得很。”


  ??左良玉聽了不斷點頭:“倒是知道些忠義。這杜三江也算有些福氣,隻是現在還不知死活。”緩了緩又道:“你等莫急,先好生安頓,我必不會虧待忠勇之士。”


  ??接著轉身又對剛才說話的親兵說道:“你既識得,一會兒,索性就由你帶他們去城東南安置,找塊寬敞的地方與他們,多發些糧草與酒肉,然後告訴左副將,此軍暫先歸他節製,你可明白?”


  ??待得了回複,左良玉又對趙進言:“國家危難,乃我等武輩效力之時,現賊軍勢大,更需奮力。你既也出自遼軍,自應勇於任事,我先任你為遊擊統帶一營兵馬,營內軍官由你自任,缺的兵你卻要自行補充,多多益善,要盡快編練成伍,你可願意?”


  ??聽聞杜三江未能回返就立即進入悲傷模式趙進,這時立即麵露出興奮,抱拳連拜:“謝老將軍提攜!謝老將軍提攜!我等定為將軍效死!定為將軍效死!”


  ??左良玉滿意的點頭道:“嗯!去吧。”對趙進等人對杜三江沒有過於悲痛,左良玉並不覺得有什麽意外,這幾個小子畢竟才入杜三江營中不久,是不可能談得上什麽提攜之恩的。他左良玉許他們個偌大個空頭官職又不損失什麽,別人也管不到他,這幫子老兵才是他最需要的,他必須要牢牢抓在手中。


  ??趙進這幾日的嘴真沒白練,他剛才的這一些詞可是他們幾個商量了好幾天的成果。雖然為了不讓人看輕,有些數據進行了一些發揮,拔高了一點大家的身份,現在看來大家對當前左軍的分析倒還算準確,達到了效果。


  ??至於核實,這亂世到哪兒找人對去。


  ??而且看左良玉的意思,這杜三江真的是凶多吉少了,他有馬匹,要能回來,估計早回來了。這樣最好,省了他們很多的麻煩。而且看來,後麵他們還可以對自己的身份進行進一步的拔高和編撰了,也給了他們更多的發揮空間,一路上,大家都露出了喜色。


  ??繞過高地,一座在遠處的方形古城撲麵而來,所有的現代人都伸出脖子去張望,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真正的古城,有古人住的古城。


  ??沒有想像中的莊嚴聳立和萬千氣象,見慣了高樓大廈、曆史名跡和人工奇跡,這個時代已很少會有什麽建築會再次讓這幫來自後世的異鄉客們震撼,人們的好奇更多的隻是它的原始。


  ??但隨著距離的不斷接近,這座灰黑色古城卻在陰深深的雨霧中讓人生出格外的敬畏。


  ??聽不見城市的喧囂、看不見往來的行人車馬、撇不到豔麗的建築裝飾,隻有沉默和蕭條,以及散布於城外各道口的麻木武夫,還有那顆顆被掛在道路旁、城牆上的猙獰頭顱。


  ??這是一座戒備中的軍事之城,僅從外觀上就決不會讓人感到任何親切與安全。


  ??然而,他們並未進入這座方城,而是被引導著繞著城牆來到了江邊。在寬闊的大河對麵矗立著一座真正極雄壯的巨城,他們這才知道,那才是襄陽城。


  ??這些天來,李平已在傻大個兒劉三和其他襄陽附近官兵的介紹下知道襄陽是湖廣承宣布政使司的府城所在,整個襄陽府下轄有襄陽縣(與府同城)、宜城縣、南漳縣、棗陽縣、穀城縣和均州。


  ??對於明朝湖南湖北還沒分家,仍是一體叫湖廣,李平是知道的,但承宣布政使司是個什麽意思?李平開始卻沒搞懂,而劉三和那些個沒文化的襄陽附近的官兵也解釋不清楚。


  ??不過很快,李平倒也通過邏輯關係大概搞明白了,承宣布政使司應該大概就相當於省,而府則相當於李平那個時代的地級市。至於明朝是在洪武九年(1376年)改沿襲元朝的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換了叫法,李平在日後不久也慢慢的全搞清楚了。


  ??坐於舟船之上,在傻大個兒劉三興奮的介紹中,李平知道他們身下的這條無比寬闊的大河就是赫赫有名的漢水(也叫漢江),而過江前他們看到的那座城則是樊城。


  ??樊城現在大概是附屬於襄陽的一座衛城(實際上樊城很早前本是獨立的,原屬河南,這些劉三是不可能知道的),城中主要是普通平民和駐軍,沒有什麽值得說道的。襄陽的府、縣、衛等官署、襄王府以及各類有名商鋪手藝店基本都在襄陽城裏。


  ??從目視粗略的對比兩城,襄陽與樊城隔江對望,其實差不多長。但樊城似乎很扁,大概相當於一個細長方形,李平他們繞城而過,這點看得很清。而且樊城的城牆又舊又破損得厲害,使樊城明顯看上去隻是一個配角。


  ??襄陽城就不同了,城牆不僅非常高大雄偉,而且他們能看到的每一座城門上都有高大且華麗的城樓,雖然還不清楚襄陽城的寬度,但想來定然要比樊城寬上很多。


  ??進了城中,寬闊的街道、厚重的石板路、古樸且建築複雜還高大的街舍鋪麵把一眾來自21世紀的人們都看得目不暇接,這樣的景致在另一個時空的後世早已不複存在,隻能在各種仿古建築群中找到那麽一小段低仿。


  ??這就是襄陽,他們來到的第一座古代城市。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