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登基
長安,未央宮。
馬應還在處理政務,萬年走了過來,為他披上一件貂裘,輕聲道:“夫君,該歇息了。”
馬應放下手中的朱筆,將粗糙的大手輕輕放在她的柔荑上,笑著說道:“好,就剩三封奏折了。”
看著眼前的美人兒,他心中滿是感慨。第一次見到這位發妻的時候,她還隻是一個蘿莉,可現在,已經是一位年過三十歲的美婦了,而且為自己育有三子二女,甚是操勞。
其實不隻是她,其他妃子也都育有不少子女,例如貂蟬,膝下同樣有四子一女。甚至連新納不足兩年的孫堅之女孫仁,也已經懷上了二胎。
對此,馬應有些無奈,多半是自己身體太好了的原因,畢竟隨時都能修改自己的健康值,精力幾乎一直都處在非常旺盛的狀態。
照這個速度下去,到了五六十歲的時候,子女數量可能會超過一百!
要節製了……
“登基大典的事準備的怎麽樣了?”馬應忽然問道。
滅掉梁國之後,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將再也按耐不住,紛紛上表請求他稱帝,連一個反對的聲音都沒有。
為此,馬應也就沒有再矯情,同意了他們的提議,並讓萬年、禮部卿等人籌備登基之事。
“夫君放心,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三日之後必能順利登基。”萬年笑著說道。
“幸苦你了。”馬應握住了她的手。
萬年沒有說話,隻靜靜靠在他的懷中。
……
興平十八年(211年)十二月己醜日,馬應登基,在長安稱帝,定國號為涼。一時間,天下大震。尤其是東北六州,袁尚、袁譚等人無不傳檄痛罵他為亂臣賊子。
可是,他們的痛罵對馬應一點影響也沒有。
馬應稱帝之後,尊父親馬翼為太上皇,母親姚氏為太後。
而後冊封萬年為皇後,為一國之母。
皇後之下以三夫人為貴,三夫人即貴妃、貴嬪和貴姬,分別為貂蟬、孫堅之女孫仁和曹操之女曹節。
三夫人之下為九嬪,即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和修容,包括龜茲國公主、黃忠之女、敦煌張家女、姑臧賈家女等等。
九嬪之下還有婕妤、美人、才人等等,林林總總好幾十號人。
冊封完後宮之後,馬應又下詔分封宗室和群臣。
一字王兩人:唐王馬超和烏王馬岱,一個鎮守唐州,一個鎮守烏州。
普通王爵七人:親弟馬抗以及年紀最長的六個兒子,這六個兒子最大的馬乾恒也不過十五歲。
原本馬應還想分封龐德、麴義幾人為王,卻被他們以死拒絕了。
王爵之下是郡公,共十人,分別為堂弟馬休、堂弟馬鐵、孫堅、曹操、龐德、麴義、張繡、徐榮、荀攸和賈詡。
郡公之下為縣侯,包括張魯、劉範、劉表、劉備、胡虎、典伍、張遼、高順、甘寧、嚴顏、張任、吳懿、成公英、黃忠、李優、郭嘉、楊阜、尹奉、李參、賈彩……
縣侯之下為鄉侯,包括任岐、關羽、張飛、魏延、文聘、蔡瑁、梁寬、龐恭、王靈、李俊、趙炳、李隅、閻行、當羊、竇茂、張濟、董越、趙昂、黃衍、法正、司馬懿、諸葛亮、周瑜、程普……
鄉侯之下為裏侯,包括賈龍、樊稠、李蒙、王方、李傕、郭汜、蓋順、張猛、張既……
王、公、侯三種爵位加起來,足足有三百多人!
之所以會有這麽多,與馬應製定的爵位遞減製度不無關係,既然不是世襲罔替的爵位,多冊封一些也沒有什麽關係。不僅是郡公、縣侯、鄉侯和裏侯要遞減,王爵也同樣要遞減。
不過王爵的遞減更像是推恩令,例如唐王馬超,因為唐州有七個郡的緣故,在他死後可以讓一子承襲普通王爵,六子承襲郡公之位。
普通王爵死後,可以分封諸子為縣侯,分封上限與郡內縣的數量有關。
郡公卻沒有這樣的待遇,除非馬應下旨增加其恩蔭名額,隻能指定一子為縣侯。像龐德、麴義等人,都額外獲得了恩蔭名額,每增加一個恩蔭名額,就可以在死後多讓一子承襲縣侯爵位。
縣侯、鄉侯若是立下大功,功勞又不足以提升爵位的話,也有可能獲得恩蔭名額。
裏侯就不存在什麽恩蔭了,一代過後若是子孫無甚功績,便要淪為庶民……
十二月過後,用了十八年的興平年號終於結束,興平十九年被定為大涼元年。同時馬應規定,以後不再更改年號,後世子孫亦如此。他實在是受夠了那些亂七八糟的年號,看史書的時候,想算一下這件事情發生在多少年前都很難算出來,坑得一逼,一個朝代隻用一個年號多好。
大涼元年,才剛剛登基不久的馬應就弄出了大動作,命工部姚規重修外長城,欲將陰山以北、大漠以南、大興安嶺以西——也就是漠南這片廣闊的區域納入治下。這片區域包括後世內蒙古和外蒙古的部分地方。
為此,馬應給它取名為蒙州。
對於涼國的這個行為,以鮮卑為首的那些北方遊牧民族卻無可奈何,他們兩年前被涼軍重創之後,至今還沒有恢複過來,依舊躲在漠北舔舐傷口。漠北天寒地凍,環境惡劣,別說兩年了,可能五年、十年都不一定能夠恢複過來。
在蒙州置郡縣的同時,馬應還命令少府和工部,在長安城以南的龍首原上建造新的都城。後世的唐長安城,也該出現了。
其實他老早就有建造新都的念頭,畢竟漢長安城格局太亂,又被渭水擋住了一麵,根本擴建不了。
得知涼國正在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建造新都,袁尚、袁譚等人都非常高興,在他們看來,這是馬應雄心耗盡,開始沉迷奢侈享樂的征兆!這樣的人,已經不足為慮了!
為此,他們再無顧慮,相互之間的矛盾徹底爆發,袁尚命人率領冀、青二州的兵馬,開始攻打袁譚。袁譚剛開始處於被動防守狀態,可後來拉攏了袁熙和高幹,便集合四州之兵開始反擊。一時間,整個魏國亂作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