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一路走好
北京。
鄭府。
四輪馬車在門口停下,黃道周先開門下車,然後為鄭三俊開門,扶他下車。在天牢里呆了一段時間的鄭三俊一身布衣,鄭家大門已經被錦衣衛圍住,李國輔把手籠在袖裡,帶著幾分玩味居高臨下打量著他們。
鄭三俊輕輕推開黃道周,邁開步子昂首進門。
李國輔擋在面前,他旁邊的內侍端著一個盤子。
「殿下仁慈,鄭公可以自己選一樣。」
三尺白綾和一壺毒酒。
鄭三俊選了白綾。
入府。
在京鄭氏子弟俱著喪服孝衣跪在地上迎接。
「老祖宗!」
鄭三俊為官起起複復,可這次卻是臨到快八十還難逃一死,甚至還牽連到家族,滿門抄家,全族流放。
這對於整個鄭氏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這些鄭氏子弟都是剛從牢里放出來,他們這些天倒沒吃什麼刑罰,但牢獄里絕不會是享受,如果有選擇,他們都希望老祖宗不曾捲入這個桉子。
在下獄之前,這些鄭氏子弟有的在部院為官,有的在國子監講武堂讀書,也都是天之驕子,名門子弟,自詡風流,甚至有些年輕人不免有幾分浮誇。
平日里不說眼高於頂,但確實也是喜歡點評時事,結交朋友的。誰能想象,昨日高高在下,今日就成階下之囚,而明日將要流放邊野。
許多年輕子弟已經忍不住痛哭流涕。
鄭三俊掃過這些子侄兒孫,心中有幾分愧疚。
「閉嘴,挺起胸膛,不要哭哭啼啼如小兒女狀,去邊疆,要自強。」
說完,他便向正廳而去。
白綾擺在桌上,回首這一生,如跑馬燈一樣閃過。
捧起白綾,投於樑上,踩著凳子站上去,系個結,懸於頸下。
黃道周忍不住抱住他的腿。
鄭三俊低頭:「有勞你替我料理後事了,我的文稿筆記俱在書房,我死後你幫我收藏。」鄭三俊扭過頭去,此時在生命最後關頭,確實免不了有幾分後悔。
鄭三俊最早其實不是東林黨,只是因反對閹黨,又跟溫體仁等不和,最終被推到了東林黨。
鄭三俊數次被各方阻擊不得內閣,最終在崇禎十六年吏部尚書任上歸鄉。
次年李自成打入北京,崇禎自縊,鄭三俊在家鄉聽說后,換上黑衣進山,蓋了個小房子叫影庵,自號巢雲老人,一心在山裡整理自己的著作,別號「遁夫」寓意遁入空門,禪修悟道。
著有巢雲詩集、影庵詩集、元岳公奏疏集、學政存稿、六忠全集、河工稿等。
可就如同當年他舉薦了周延儒黨羽吳昌時這個奸人走錯上一步,他在山中最終還是出山了。
雖然他拒絕了南京弘光帝徵召他為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但後來卻還是接受了朱以海的徵召出山,以太子少保加少傅,成為天子顧問。
如今落的三尺白綾下場。
悔不該也。
「時代不同了。」鄭三俊嘆息一聲,一腳踢翻了凳子。
黃道周忍不住要上前,李國輔眼神示意,幾名錦衣衛將他攔下,「黃公,迴避吧,不好看。」
黃道周忍不住淚水落下。
望著那位第一清正之臣,在那裡掙扎,慢慢的不動,他問自己,當今天子究竟是崇禎第二,還又或是洪武第二?
這是革新政治的新開端,還是皇帝昏庸的開始?
李國輔等了許久,才讓人把鄭三俊的屍體摘了下來。
黃道周留下來處理鄭三俊的後事,鄭府哀聲一片,事先準備好的白燈籠等換上,滿門皆哭。
哭一個豪門的跌落。
李國輔卻帶人去往侯府,侯恂侯方域等也被太子特賜許自盡,他去監督。
侯恂父子選擇了毒酒。
父子相對而坐,提前換上了斂衣。
侯方域的愛妾李香君,曾經秦淮名妓,早已哭的眼睛紅腫。
五歲時,李香君的父親就因為陷入黨爭牽連而入獄,吳家家道中落後,八歲的她也成了秦淮河畔一家青樓老鴇李貞的養女並改姓李。
多年以後,想不到侯家又因結黨而落得此凄涼下場。
侯方域本來是在台灣下掛任職的,這次也是入京朝集,誰知卻捲入這大桉中,連他父親也沒能倖免。
「香君,為我父子把酒滿上。」
「能否再為我歌舞一曲?」
李香君不但精通詩詞韻律,也擅彈琵琶絲弦,而且有極甜潤的歌喉,當年她在媚春樓那也曾是贏得整個金陵士子們的追捧的。
相隨侯方域十年。
當年還是阮大鋮讓楊文驄出面替囊中一時羞澀的侯方域贖了李香君,成就一段美好愛情。
李香君知曉是阮大鋮出的錢,最後把自己的所有私房體已拿出給侯方域,讓他還了這人情,不讓他跟奸黨一起,以維護他的羽毛名聲。
可現在,李香君端著酒壺卻忍不住出聲請求,「阮大鋮馬士英楊文驄皆聖人心腹寵臣,阮氏姐妹在宮中更是得寵,夫君何不求求他們幫忙。若是夫君不方便,妾願意奔走。」
侯方域此時難得的表現的極為洒脫。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侯恂也很從容。
父子都是那種聰明人,很清楚自己這次徹底的犯了界,已無僥倖之理。皇帝本就有意殺雞儆猴,如何還可能再朝令夕改,就算他們父子此時心裡後悔,想要再改變態度,也晚了。
侯恂畢竟也曾是崇禎朝做過總督、尚書的人,經歷了那麼多惡劣的黨爭政斗,很明白這次事情的關鍵是什麼。
絕無幸理。
「當今還真是位殺伐果斷的皇帝,這個時候還能有這樣的決心魄力,對我等而言,固然是慘事,但對這天下,也許是幸事。」侯恂舉起酒杯。
「該妥協的時候能妥協,該強硬的時候能堅持,這位天子確實了得。當年崇禎如果能學他的妥協,也不至於在位十七年落的自縊下場。而弘光如果能有他的這種強硬,也不會讓南京一年便破。」
父子倆只能說是剛好撞上了刀口,結黨這個事情也不是說完全無辜,但若說結黨營私甚至欺君卻也談不上,只能說他們還以舊朝的那種做派來行事,甚至這次事件里,還帶了頭,那麼槍打出頭鳥,也就一點不無辜。
只是他們也想不到,皇帝居然會如此下手快和狠。
他們甚至連一點逃生余過都沒有。
雖然有許多人求情,但當台院、廠衛又將十幾名官員牽連進來定罪后,這聲音已經漸漸消散了。
所有人都懂得了太子有皇帝撐腰,留守諸公更是鐵板一塊。
南北衙的二十位提督,甚至一起去拜見了太子,但不是為他們求情聲援,而是表明禁軍對太子的支持,對留守朝廷的支持。
而據說,禁軍提督拜太子這事,其實是他們得到了皇帝授意。
太子接見禁軍提督們后,就順勢在南郊舉行了一次閱兵和賞賜。
所有的聲音都沒了。
要麼此事到此為止,要麼請君入甕,自投羅網。
年輕的太子殿下,用最強硬的動作回應了這些嘈雜的聲音,天地一片清靜了。
侯恂他們只能成為棄子,雖然他們曾經以為自己能成為朝堂上的一股聲音,甚至可能為侯家父子為侯氏家族,謀取更多的政治聲望資本,現在卻全成了鏡花水月。
終究還是錯了。
酒杯倒滿。
爺倆舉起杯。
「願這天下如萬歲所願,能夠中興強盛!」
毒酒一飲而下。
兩人靜坐,默默的等待那一刻來臨。
李香君看著侯方域臉上表情開始變的痛苦,抱著他失聲痛哭,當他在她懷裡徹底不動了,李香君替他擦拭乾凈臉,然後拿起他的空杯,把壺裡剩下的毒酒倒滿,自己也一飲而盡。
侯氏父子賜自盡,家族財產充公,三代流放邊疆。
李香君選擇跟隨侯方域而去,秦淮河的相遇,十年的陪伴,不舍分別。
侯府滿門皆素。
許多女卷選擇了自盡,而不願意流放邊疆,不願意去面對那無法想像甚至難以適應的艱難。
北京城。
一天之內,十三位三品以上大臣賜自盡,半座城都在哭喪。
這一天。
北京的街市都紛紛關門了,街上行人稀少。
禁軍卻是雙倍值勤。
國子監也特放了一天假。
大家都在沉默著。
這一天,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值得銘記的一天。
這一天,也讓所有人都明白,不論是皇帝,還是太子,他們提起刀來時,一樣的狠。
沒有誰能夠綁架對那父子。
丁魁楚也選了毒酒,在死前他曾不甘,也很疑惑,為何當初他依附閹黨奸臣沒事,為何當初他在兩廣搜刮錢財,貪污腐敗沒事,為何他現在就一閑散致仕之官,手上無兵無權,也無一官半職,可就替那些罷考學生多說了幾句話,就為朝廷遷移士族入京,對官紳一體當差這事多說了幾句話,甚至只是跟親朋舊友發幾句牢騷,就落的這下場?
不明白,不明白。
選擇了白綾的丁啟睿更不明白,他投降了韃虜,皇帝都能寬恕,甚至仍授他一品,可為何在這個事上,輕輕一碰就炸了?
他們死不瞑目。
可他們的死,卻讓原本許多不明白或不在意的人,終於看清了皇帝的一條紅線,用血划的紅線,不容逾越。
四公子死了一個,剩下的方以智、冒辟疆、陳貞慧一起上門弔唁,他們都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發蔫。
「沒有了外敵威脅,就開始對內整飭了。」
「建虜沒了,不是又對沙俄和葉爾羌宣戰了嗎?」
「那算不得外患,他們不配。」
「嗯,朱成功在日本用兵了,曾英也從鎮南關進軍諒山、高平,對安南出手了,沒有夠份量的外敵,那就多製造幾個。」
三位復社公子很平靜的道,相比起十來年前年輕氣盛意氣風髮指點江山,如今的他們看待問題,已經能夠直指本質了。
皇帝這次殺侯方域等人,說白了也是因為外患大敵已平,所以能騰出手來收拾內政,現在的問題以前就有,一直就有,只是以前皇帝沒有餘力來收拾,所以妥協退讓,而現在皇帝有能力不再退讓了。
這就是事實。
「一路走好吧!」三人齊齊嘆氣,給曾經的好友送上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