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海上升明帝> 第649章 清洗東林

第649章 清洗東林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天關心!」


  正月里,皇帝前往國子監看望備考的監生,也在這裡一同接見了各省入京備考的舉人代表們。


  在這場巡視國子監,看望監生考生的活動里,皇帝卻突然提筆給國子監寫了一副對聯。


  這副對聯在明末實在太有名了,幾乎無人不知。


  「多年前,一個風雨之夜,陳雲浦先生乘船在橋下避雨,岸邊有一戶人家透出微弱燈光,能看到兩個孩子在燈下苦讀的剪影。陳先生有感而發,吟出一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屋內讀書兩個孩子之一,居然對出一句下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大家都知道這個孩子是誰吧?」


  下面眾多士子脫口而出,「無錫東林先生。」


  「沒錯,那個孩子就是顧東林顧憲成,後來他萬曆八年中進士,歷任京官,官至吏部文選司郎中。」


  萬曆二十二年,朝廷會推閣臣,顧憲成提名之人為神宗所厭而被削去官籍革職回家。


  十年沉寂后,顧憲成與弟弟顧允成重修家鄉東林書院,偕高攀龍等講學其中,又同安希范、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等發起東林大會,制定東林會約。


  講學之餘,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指陳時弊,銳意圖新。


  漸以東林書院結成了一個東林黨,自稱東林人。


  顧主張志在世道,躬行實踐,反對空發議論,脫離實際,因此傾動朝野,無數士人仰慕應和,聞風響附,皆以東林為歸,一時盛況空前。


  隨駕前來的一眾官員們都對皇帝突然發表的這番言論有些意外。


  而底下的監生、舉人們卻都興奮不已。


  雖說東林在明末因為黨爭,其實也有些爭議,但仍還是士大夫們的主流,甚至有幾分明末的政治正確的感覺。


  朱以海卻還在繼續道,「當年顧憲成等復興東林,聚眾講學,定下書院會約,每年一大會,每月一小會,會各三日,每會推一人為主,有問則問,有商則商,凡在會中,各虛懷以聽。」


  「朕深以為然,顧憲成絕對是大儒也。」


  「有學問,更有思想。東林書院初創於北宋,是大儒楊時講學的地方,後來顧憲成重建,走過儀門,迎面是三間四柱五樓的石牌坊,坊額題有四字,你們知道哪四字?」


  有人說是東林舊跡,有人說是後學津梁。


  隨駕的冒辟疆站了起來,「是洛閩中樞四字,意在稱讚楊時在洛陽二程和福建朱子理學發揮承上啟下作用。」


  這位掌印都給事中的話,引來陣陣稱讚聲。


  當年復社四公子,也是年輕士子里偶像,復社又稱小東林,政治上是一脈相承。而這幾年,這四公子主編幾大報紙,又掌握科道,刷新吏治,整頓朝綱,監督司法,確實也是大出風頭,政治聲望極隆。


  甚至已經被稱為東林四君子。


  還有人稱他們是東林新一代領袖,劉宗周黃道宗這種不完全算東林,祁彪彪姜曰廣呂大器等人甚至都老了,如今東林就得靠這四君子主持,甚至之前因彈劾阮大鋮而被貶的顧咸受等,也都是名望大增。


  冒辟疆站在那裡,對一眾監生舉人們點頭示意,然後坐下。


  朱以海面上仍滿是微笑。


  「朕很佩服東林先生,每每讀到當年東林初建時的那種風聲雨聲讀書聲的盛況,也是深感震動。


  當年東林先生他們持名檢,勵風節,嚴氣正性,侃侃立朝,而從東林書院最早走出來的那批東林人,為官清廉,民望清澈,在政綱敗壞的那些年,這無疑清正了朝廷和社會的風氣,


  東林曾經是天下名望,是士林代表,是正義的化身!」


  冒辟疆坐在那裡,聽到曾經二字,心中一震。


  他敏銳的感覺到了幾分不好。


  曾經是天下名望,曾經是士林代表,曾經是正義化身,那就意味著現在已經不是了?


  這幾年,四公子確實是仕途、名望俱增,從最早的復興報,到如今諫報等,四公子一人主編一份大報,還編了不少書刊,更別說執掌六科大印。


  可今天皇帝突然這麼公開的談東林,還用上這樣的詞,他感覺不妙。


  「朕以前看唐傳奇,裡面有屠龍少年終成惡龍故事,讀來令人唏噓!」


  「顧憲成那個時代,東林人何等上進,他們雖處江湖之遠,卻心懷廟堂之高。風雨讀書聲里,也關懷著家國天下事。


  可後來隨著他們的努力,迅速發展,吸納了無數士人,越來越多的東林人進入朝堂,變成了東林黨,他們在朝中黨爭,形成了權傾朝野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堂政局的發展,

  曾經的意氣風發銳意進取,卻也擺脫不了名利束縛,逃不出朋黨狹隘,他們開始黨同伐異,任用私人,


  最終在與閹黨的鬥爭中逐漸沒落,甚至連東林書院都被燒了!

  讓人嗟嘆!」


  會場的氣氛慢慢變化。


  變的安靜,變的凝重。


  紹天大帝起兵監國以來,不止一遍的強調停止黨爭,同仇敵愾,共同對外。甚至取消了萬曆以來的這些什麼這黨那黨桉。


  不僅重用阮大鋮馬士英等奸黨,也一樣重用錢謙益、高弘圖、姜曰廣等人。


  不論黨,不論過去,不計出身,甚至都不論是否投過順降過虜,連曾經大順的丞相牛金星,張獻忠的義子都一樣重用。


  「當年顧憲成重建東林,估計也從來沒想過自己的東林書院會變成東林黨,更不會接受這個名字,他還在世時,他的反對者,攻擊他們為東林黨,顧憲成可不接受。


  但到了後來,許多人卻公然以東林黨人自稱,這是為何?


  何謂黨?朋黨小人也!

  自萬曆以來,歷經數朝,當年顧東林所倡議的那個東林書院,那個東林人,早變樣了。淪為了黨同伐異的,政爭的工具,成了爭權奪名,甚至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


  他們反對宦官專政,反對皇帝派遣礦監,反對派人稅使到各地徵稅,他們要求重視工商業,要求惠商減稅,他們為了反對而反對。」


  「諸位學生們可還記得顧東林當年提出的兩大東林主張是什麼嗎?」


  「還有誰記得?」


  山東總督兼巡撫的黃宗羲站了起來,「回陛下,東林先生當年有兩大主張,一反對空幻虛無、談空說玄。二提倡求真務實、實學實用。」


  「黃卿說的沒錯,顧東林當年也還提出開放言路,反對宦官干政,反對礦稅這三項具體主張。」


  「朕今日再問問諸位天之驕子。」


  「朕起兵到如今,雖天下尚未盡復,但也總算恢復半壁江山,朕也一直在努力恢復國家,整頓朝綱,朕所為,是否合的上東林先生的那兩大主張?」


  「他的三個具體政治訴求,朕做的也不錯吧,如今也禁止宦官領兵、監軍、干政,裁判宮廷內侍人員,減少宮外辦事宦官數量。


  開放言路這塊,朕自認為也做的不錯。


  至於說征礦稅,朕征了,但不是派太監去征的,如今都是由朝廷衙門負責徵收,稅制稅率合理,並不擾民害民。


  朕說的可對?」


  國子監里這無數的官員、學生們聽到這一聲聲問,思索過後也都點頭。


  皇帝說的沒錯。


  當年東林反對宦官,反對礦稅,其實一是宦官干政,二是征礦稅進的都是皇帝私庫,二來皇帝是派太監徵稅,太監在地方徵稅確實也有擾民害民情況,另外也是因為工商礦稅徵收,影響到了士紳利益。


  而如今紹天朝這幾年來,雖說不算時間長,但行的是另一條路,有實踐有證明,皇帝的稅賦,於百姓確實大為減輕負擔。


  「朕的稅賦,不論正稅的田賦丁銀,還是其餘工商厘金,設立時都充分調查考慮過,徵收也很正規,總體來看,百姓們都比較支持,這沒錯吧?」


  大家都點頭稱是。


  朱以海臉上的笑容漸漸散去,變的嚴肅起來。


  「朕起兵之初,就要大家摒棄門戶之見,更禁止結黨爭鬥,都要團結對外,共救時艱,拯救社稷。


  可仍然有人還總想著結黨營私,打著東林的旗號,做的卻是攻擊陷害的勾當,完全枉顧事實,也無視大局!」


  「如今之安定局面來之不易,東林這塊招牌,雖然在此前也已經被毀的差不多了,但朕還是希望不要辜負了東林先生當年的一片初心。


  朕也絕不允許有小部份人,打著東林的旗號,自號清流,卻影響輿論,不思保家衛國,卻想著謀取私名私利。


  諸位,天下還未恢復,北京還在虜手。


  難道你們真就暖風吹的遊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了嗎?


  最近,有許多人借著東林的名頭旗號,又開始浮動,他們反對向工商業者收稅,想要取消海外貿易稅,還想取消礦稅、鹽稅、茶稅、厘金。


  更想要士紳不納糧不交稅,還想要維護他們趁亂侵佔的那無數的軍屯田、皇莊藩田、官田牧場等,想繼續隱佔墾荒地,想要繼續趁災放高利貸,想繼續投受投獻寄名,甚至想要完全掌握朝堂政治,還有人甚至想著要跟韃子議和,想要裁撤、削減御營軍······」


  「這些人,朕知道只是一小部份,但如今卻有大抬頭的意思,朕今天當著無數士子們的面,要對大家說,這些人不是真正的東林,他們不過是一群牆頭草投機客更是一群蛀蟲敗類!」


  「要改變的不是朝廷,而是這些人。」


  「這些國之蛀蟲,必須清洗!」


  皇帝的話引人震動,甚至讓許多在場人都不由的變色惶恐。


  因為今天皇帝的話太過驚人,還是直接點東林的名,雖說的是一些假東林,但這話里之意,也就還是指東林。


  難道皇帝羽翼已豐,要開始清洗東林了?

  冒辟疆、侯方域等更是面如土色,他們終於明白皇帝絕對是沖著他們來的,而緣由就是他們控制的幾大報紙,之前的顧咸受桉,這次的王之仁彈劾桉,估計已經觸及皇帝底線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