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逃跑的蒙古人
「督師之前奪覺華島,襲擾遼西寧錦,迫使碩塞親自坐鎮寧遠城不敢擅離,甚至從蒙古抽調人馬增援遼西,遼西沒有一兵敢離境。
末將這才得以在遼東從容用兵,之前末將襲遼陽,雖守城韃子頑強, 未能拿下,卻也迫使遼東韃子驚惶。」
連雲島上的大樹下,耿仲明跟沈廷揚稟報現在遼東的情況,總的來說挺樂觀的。
本來關外的韃子現在就沒多少了,不斷往關內遷移、抽調,精銳的駐防北京,還要抽調出征前線。
可以說關外的韃子已經不是三丁抽一了,基本上正式的旗丁都已經抽調完了,甚至余丁、幼丁都已經抽調了大半, 此外遼東的漢軍旗、漢民也都在抽調。
而這次明軍的多路聯動,更是讓關外雪上加霜,別看沈廷揚在遼西好像沒打什麼仗,可這種沿海水師登陸投送,以營為單位的襲擾作戰,卻是讓韃子最頭痛的。
你想攔截圍堵,很難。
還得時刻提防他們來打城,必須得派兵駐守,否則一旦哪裡出現防守漏洞,那明軍隨時可能匯聚起來圍攻,甚至還能打完就走。
可如果不集中兵力去攔截明軍,而是分兵駐防,兵力上又顯得捉襟見肘, 最後結果就是什麼事也幹不成,勉強能調出幾支機動部隊,卻因兵力不多,不敢太過遠離城堡, 然後明軍沿海行動, 進進出出,有水師接應,根本也攔不住。
只能是疲於奔走,看著明軍到處劫掠。
雖說城池要塞都守住了,甚至一些屯堡也能自守,可缺乏自衛能力的村屯就不免被劫掠,人口、牲畜、錢糧被奪走,甚至驛站、橋樑、道路被破壞,這些都是讓人很憤怒也很難受的。
更別說還使的遼西的清軍被釘在了城裡,甚至還得臨時動員徵召青壯協防,這些無疑都是既影響生產,又要增耗軍費錢糧的。
相比之下,明軍這種化整為零,沿海襲擾的戰術,別看沒打大仗,可收穫卻還是不錯的。
耿仲明能在遼東這麼順利,也與遼西這邊的牽制配合有關。
「遼南四衛,是關外韃子最富有的錢糧來源地,這次我們可以趁其空虛,狠狠的掃蕩一遍, 」
耿仲明所說的遼南四衛,便是指大明原來的海州衛、蓋州衛、復州衛和金州衛,正是所謂水利土產既富且饒的地區。
想當年,在天啟元年,廣寧巡撫王化貞手下的練兵游擊毛文龍,率兵丁二百餘人前往遼東沿海地區,招遼人恢復遼疆,佔據旅順、皮島及沿海諸島,繼而進逼遼南諸地,大大牽制了后金對遼西的進攻。
在毛文龍的襲擾進攻下,努爾哈赤甚至只能強令沿海屯民,悉退居距海六十里處,移金州民於復州。
讓劉興祚管理三衛漢民。
從天啟到崇禎初年,明清圍繞旅順爭奪數次。
劉興祚不滿努爾哈赤的滿漢政策,意圖叛清投明,事泄,韃子盡屠復州十萬民。
此後又對金復二州進行更徹底的遷民禁海令,復州居民剿殺未盡者趕往北去,並將永、蓋二城男婦盡驅北行。
僅留蒙古二萬以守蓋,遼民不復耕,棄地數百里。
並將沿海划設十六處,每處駐一百。
在努爾哈赤時代,強遷禁海,還劃定軍防區和居民區,分界線東起孤山,經通遠,西至蓋州,形成漢人內耕、夷人外衛的格局。
而東江鎮自從毛文龍被殺,也是一撅不振,此後又經曆數次內亂,在韃子和內訌中,東江也再難發揮什麼作用,而等到登萊叛亂,孔有德耿仲明等投后金后,更是讓后金大大增強了火器和水師戰鬥力。
明朝崇禎年間的關外戰略部署也有其不足之處,首先雖然早前有控海戰術,但重視不足,遼西戰場屯兵三十萬,但遼東沿海最多時都不超過三萬,且毛文龍要把這些兵部署在沿海諸島,兵力分散,每次行動也難以獲得更大戰果。
毛文龍一死,東江更是難有大用。
其實在朱以海看來,當時的明朝也沒有辦法,首先還是明朝的水師雖比韃子強,但也不是什麼真正的海軍,在守不住旅順后,退守諸島,也是難以形成有效威懾,朝廷也無法供應海外更多兵馬。
加之東江鎮成份複雜,也鞭長莫及不好管束,最終使的東江的失敗。
對韃子來說,東江確實曾經嚴重威脅到他們,迫使他們不得不強行遷海,要知道這個遷海令,可是基本上把大半個半島給放棄了,西起蓋州,那是到了遼河口,而中間的通遠堡,在本溪和鳳城的中間,距離鴨綠江口都有二百里了。
偏偏當時小冰河影響下,遼東跟關內其實一樣的,也是年年災情,而遼瀋地方的農業開發落後,作物一年一熟,產量還遠低於關內,當時遼南四衛的耕地,佔了遼東耕地一半以上。
可韃子被迫將沿海四百里之地,使盡去而不據,讓他們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
可偏偏就在這種爛局勢下,后金硬是殺出一條血路,拳打蒙古,腳踢朝鮮,數度入關搶掠,最後還一舉奪取遼西,最終入關中原。
韃子在入關前,攻滅東江后,其實已經開始恢復沿海之地了。
雖然孔有德耿仲明等降將,帶著他們的人馬,被安置在海州,但遼南四衛也打破了原來的遷海禁令,重新開始屯耕。
經過數年的恢復,其實已經恢復的不錯。
漢民耕種,蒙古人駐守,部份滿人監督鎮守。
就是這麼一個格局。
不過也正因為恢復了原來的四百里沿海之地,所以反而攤薄了守衛。
努爾哈赤時蓋州曾以兩萬蒙古人屯守,但現在蓋州城中僅駐兵兩千五,以蒙古人為主,滿人較少,又有少部份漢人。
且經過數次抽調后,蓋州守城的兩千五清軍,已經不夠精銳,主要是余丁、幼丁為主,甚至蓋州城防的火炮很少,沒有紅衣大炮。
紅衣大炮都調到中原去了。
耿仲明說可以輕鬆拿下蓋州,不是吹牛。
他雖沒打下遼陽,但不是打不下,只是不願意傷亡太大,兵馬是他的本錢,若拼沒了,他這個遼國公自然也不安穩。
可蓋州不比遼陽,這裡沒紅衣大炮,城防也沒遼陽堅固,守軍和城中壯丁、錢糧等,都不及遼陽,更關鍵是,這裡靠海,還有明軍水師在旁邊幫場子,耿仲明自然得展示下能力,秀秀肌肉。
要不然這遼東提督以後在遼東總督面前,說話也沒份量不是。
沈廷揚也知曉遼南四衛的情況,加起來也就萬把人,還屬於二線部隊,現在耿仲明剛從遼東大掠歸來,兵馬膨脹的厲害,退回來時三千多人,如今已經號稱五萬兵馬,沈廷揚接到報告,說他手下編了大概有三萬兵。
不管有多少是新兵,多少是強拉壯丁,這個數量確實驚人了。
當然,皇帝給耿仲明的東江鎮兵額只有五千,加上輔兵一千八,總共六千八,另外給了東江一些團練的名額。
這些以後朝廷是要供餉的。
沈廷揚現在手底下也兵強馬壯,他手下有御營水師五千,加上步軍五千,整整一萬御營,另外張國柱、高進忠、李成棟、張天祿四將來附,也新招了許多兵來。
皇帝給四將各三千兵額,又是一萬二,雖然也多是新兵,甚至有許多是在河北招攬的賊匪等。
不過反正遼東這裡的清軍也不強,對比下也是半斤八兩。
遼南四衛,海州已經被耿仲明襲破焚毀,並掃蕩乾淨了。
現在蓋州被圍,也成孤城一座。
就那兩千五百守軍,就算臨時把城中青壯都招集起來守城,耿仲明都絲毫不懼。
「報!」
一名督標親兵快步趕來。
「督師大人,副提督李成棟派人急報,蓋州城內韃子兵棄城出逃!」
沈廷揚和耿仲明都愣住。
蓋州城中的清軍,眼看著明軍海陸會和,驚惶萬分,最終面對著出現在城下的耿仲明部,鬥志全無。
城中蒙古人驚潰,出北門遁去。
這些蒙古人突然棄城而逃,讓城外的耿仲明部都有些意料不及,而且這些人決死突圍,十分兇悍,不顧一切的殺出來,耿仲在城北的一個營直接就被衝破了。
徐得功趕到后,見他們如此兇悍,乾脆下令放開,任他們潰圍而去,理由是歸師勿遏,其實就是不願意硬拼。
「報!」
「總兵官徐得成已經攻入蓋州城,收復蓋州!」
徐得功放蒙古人突圍北去,順勢入城,報功奏捷。
沈廷揚雖然對耿部放跑了城中的清軍,但並沒有責罰,當著耿仲明的面,還稱讚耿軍勇敢。
耿仲明聽他誇讚,心中鬆口氣,沒責怪就好。
「韃子潰逃北遁,末將願率部追擊,將他們務必殲滅!」
沈廷揚擺擺手。
「算了,窮寇勿追,歸師勿遏,跑了就跑了,反正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先進蓋州城。」
「徐將軍先入蓋州,當記首功!」
「走,去蓋州城!」
攻取蓋州城的作戰計劃都還沒擬定,結果蓋州城裡的蒙古人就丟下滿州韃子跑了,滿州韃子兵少,還想指揮漢兵漢民守城,可徐得功直接就殺進城,漢兵們更是陣前倒戈舉義,直接砍了滿韃子迎接王師!
沈廷揚坐上船,過大清河往蓋州,船上還親自向萊州皇帝陛下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