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呆萌女鏢師:邪魅九爺寵上天> 第八十三章 圈套,算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三章 圈套,算計

  武帝聞言沉思了一會兒,稍後抬首問沐王爺:“沐兄想回廬州去?”


  沐王爺頹然歎道:“是,陛下,您就答應臣的請求吧,讓臣去廬州鎮守東南海域,這是臣唯一能為陛下、為上禹效力的方式了,總好過這一生都活在愧疚之中。”


  武帝再次沉默,他的眼睛在沐非幕與沐王爺身上反複停留,不知在想些什麽。殿中靜悄悄的再無其他雜響,又過了須臾,隻聽武帝深沉的嗓音在空曠寂靜的大殿中久久回蕩,經過那番深思熟慮後,他道:“好。”


  武帝走上前將沐王爺扶起,眸光微動透著為難,他緩緩說道:“朕答應你,準你去廬州,可是沐兄你要記得,朕沒有任何要怪你調兵不利的意思,寧兒失蹤並非是你的錯,朕知道你已經盡力了。戰場無情,刀槍無眼,別說受傷,就算是寧兒真的已為國獻身,也是他作為太子該受的,與你無半分罪責!”


  武帝悲痛的閉上眼睛,似在緩解心中的苦楚,少焉才緩緩睜開眼睛,露出不少清明,繼續道:


  “朕之所以答應沐王府遷居廬州的原因,是出於對你的考慮、對非幕未來的期望,你說的對,以你和非幕的心性,的確不適合繼續在這朝堂之上為國效力。”


  武帝沉吟片刻對沐王爺正色道:“沐兄看這樣如何,朕封你為東南鎮海將軍王,保留親王爵位,將廬州以及其東南整片海域劃於你做封地,其他冗長,也如其他親王那般。隻是沐兄,你每年十五那日可願回來闕都,帶著全家人進宮與朕同度元宵晚會,我們兄弟也好敘敘舊、話話家常,順帶著也讓朕看看非幕和孩子們?”


  不等沐王爺回答,武帝歎了口氣複道:“上禹諸多繁雜政事,你我二人也好趁著佳節共飲,互相發發牢騷罷了,不然,待你離開之後,這空曠的宮牆內,朕竟再也找不到一個如你這般心思單純的兄弟了。”


  沐王爺與沐非幕聞言,皆是膛目結舌,喜憂參半,確是半分都未猶豫,雙雙跪下謝恩。


  沐王道:“臣遵旨,謝陛下成全!臣定會鞠躬盡瘁守衛我上禹邊界,以此來報答陛下的恩典!”


  沐非幕雖並未說什麽感激涕零的話,但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間,眼中的晶瑩似乎更加閃爍。


  武帝的手還握在沐王爺的胳膊上,見他跪下,忙笑著將其拉起來,語氣親和道:“沐兄這是做什麽?該道謝的是朕!沐王府忠心為國,該當有此殊榮!至於爵位世襲,就當是朕對湘汢之亂後未曾封賞沐家軍致使沐王府蒙屈的補償吧!”


  沐親王手臂被武帝拉扯,不敢妄動,隻得謙卑的頷首道:“臣再次謝過陛下!”


  不管先前如何的怨恨,但這句話,確是沐王爺發自肺腑的感謝。


  感謝你在我有生之年,肯放沐王府一馬,感謝你在我拚死一搏之際,打開了沐家軍的牢籠.……

  雖然為了這個結果,沐王府付出了許多,但至少在多年後,沐氏的後代再也無需因為形單影隻的身處在皇城之中,而感到孤立無援,搖搖欲墜。


  沐氏回歸了故土,重拾起刀槍,再也不會擔驚受怕的在誰的眼皮子底下生活,在他們周圍的四麵八方,還有一隻強健的軍隊如影隨形。


  沐家軍也同樣苦盡甘來,經過漫長的沉寂之後,再次重見天日,恢複了正規軍隊的身份,重新鎮守在故土的邊界,續寫昔日輝煌。


  而關於武帝答應沐王府去廬州的原因,自然不是他所說的那般情深意重,所謂的為了沐王府的前程著想,不過是拿來撐場麵的客套話。


  他忌憚了沐王府這麽多年,怎麽會突然因為那莫須有的兄弟情,就放虎歸山?

  武帝真正考慮的是繼他之後杜氏皇儲之間的爭鬥和上禹江山社稷的邊防;甚至於,他想到了開疆擴土……

  曆代儲君之爭,向來是皇家最殘酷的爭鬥,稍有不慎,各方勢力便會鬧得魚死網破,萬劫不複。


  包括武帝即位之前的幾百年來,沐王府從未參與過任何一屆的大位之爭。


  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他們膽小怕事,不敢作為;再者還是因為他們紈絝無能,漸被所有皇室後人看輕;

  在那時,隻有登上上禹大位的人才會真正清楚,沐王府固然不中用,但其手中的沐家軍確是個足以致命的威脅!


  而其中矛盾著實可笑,沐王府即便是草包不中用,到底能讓驍勇善戰的沐家軍唯命是從。令帝王欣慰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眾人漸漸忽視了沐家軍的存在,隻記得華而無實沐王府這座空殼子。


  但今時不同往日,沐家軍猝不及防的再次出現在世人麵前,其聲威不減當年。遂,極易拿捏的沐王府一定會成為下任儲君爭相拉攏的香餑餑!


  而湘汢之亂後,短短月餘,武帝竟已經發現,他其中的兩個兒子,已經將心思動到了這上麵來,早已派人屢屢去沐王府拜訪。


  由於沐親王的懦弱,沐王府到底是還沒有真正攙和進去,但長期在權力與地位的誘惑下,假以時日,保不準沐王爺那個膽小鬼會動心。


  太子杜寧如今雖然下落不明,就算其處境凶大於吉,但難保他還活著。而杜寧,顯然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叫沐王府記了他的恩。


  這就更加不能確定沐王府以後不會為了還杜寧的恩惠,參與到他的儲君之爭來。但若是沐王府彼時不在闕都,而在千裏之外的廬州,遠水解不了解渴,也無法成為杜寧最大的助力,或者是其他皇子的幫襯。


  杜寧之前的確安分守己,經過湘汢之亂後,也算是武帝目前很中意的兒子。但他此前如此提拔杜寧,更多的是為了讓其他幾個兒子多一些危機感。


  在武帝看來,為帝王者,兄弟相殘並無可厚非,拉幫結派也在情理之中,但若是太早的忽視了他身為帝王的存在,也會令他產生不愉快的情緒,所以他要經常適當的給予他的那些兒子們一個警示。


  至於杜寧,武帝那麽做同樣算是給了他機會,他也把握的很好,隻可惜時運不濟,如今生死未卜。而杜寧之後會如何,是否與皇位有緣?武帝倒是一改之前說其平庸的看法,暫時將他規劃進了繼承人之中,能不能活著回來,全看他自己的造化。


  兒子,是武帝最不缺的棋子,在他的認知裏,上禹的江山本來就該是強者得之,如今是他,待他百年以後,便是他最強的兒子!


  除了皇儲的問題,武帝之所以同意沐王府遷居廬州的另一個原因,則更為重要,是為了上禹的版圖。


  沉寂百年的沐家軍突然現世,驚起軒然大波,與其叫他們繼續暗藏下去,引的朝堂中外人心惶惶,倒不如堂堂正正的用他們去保衛上禹的國土。


  沐家軍的人數到底有多少,武帝並不知情,曆代所有的上禹帝都不是十分的清楚!但是沐家軍的忠誠程度與其所擁有的能人異士,確是到了叫所有為王者都眼紅的地步!

  上禹帝信任沐家軍會誓死守護本國疆土,卻不相信沐王府能控製自己的貪婪之心。如今沐王府沒落,人丁稀薄,即便沐家軍再是英勇,儼然是徒勞,沐王府中可有誰能堪此大任?


  沐王爺有句話叫武帝真正聽到了心裏去,他說,沐王府若是要造反何必等到一代不如一代的時候?

  武帝了然,沐王府到底是沒那個膽子。許是多年來,上禹的皇帝,都被當年的首代沐王的豐功偉績所震懾,已然忘記了百年之後他的後人竟是如此的不堪,依舊保留著對首代沐王的忌憚,以至於忽略了現實中在任的沐王是怎樣的存在。


  紈絝子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