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烈王心悅太子妃
他不是懷疑猜忌,或者對沈雲安不利,才這麼做,他是為了力證沈雲安清白,才暗中行事。
當然,一旦沈雲安擅離職守,偷偷潛入岷江的事情被掀開,被證實。他就是英明睿智,捉拿逆臣的君主。
進可攻,退可守。
事態怎麼發展,帝王永遠是無可挑剔,滴水不漏的帝王。
手段之高,只能教人拍手叫好。
「陛下這邊,小八抵達岷江之前,暫不會有顧慮。」蕭華雍的視線,落在書案上的平仲葉盆景上,眸光有些悠長,「倒是步世子,有麻煩了。」
步疏林有麻煩?有什麼麻煩?
蕭長贏為了她,帶著銀山引得蕭長旻的人,蕭長旻的人又引得蕭長彥與陛下的人,齊齊追偏了,這個時候沈雲安到了岷江的消息爆出來,陛下沒有心思再關心步疏林。
在陛下眼裡,十個步疏林都比不上一個沈雲安重要,步疏林全須全尾回到蜀南,陛下雖然惋惜沒有趁機收回蜀南兵權,卻也不在乎讓步疏林多蹦躂幾年。
可若是沈雲安來了岷江又大搖大擺回了西北,那才是陛下的奇恥大辱,才會令陛下扼腕捶胸!
陛下不追著步疏林了,之所以還想把蕭長贏弄去岷江,除了沈羲和與蕭華雍之前分析的利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知道蕭長彥忌憚步疏林,一定會繼續追著步疏林。
然而,蕭長贏這步棋,被蕭華雍給擾亂,岷江刻不容緩,陛下不得不讓蕭長彥去。
那麼步疏林就這麼輕易放過?
自然不是,不是還有個一直追著不放的蕭長旻么?
對付沈雲安不夠分量,對付步疏林還不行?且這一路來,真正能夠尋上步疏林的還真是蕭長旻。
蕭長彥帶兵離京的當日,陛下就召見了蕭長旻,所為何事,蕭華雍都不用去打聽,便能猜到,是暗示蕭長旻繼續對步疏林下手,事成之後,陛下少不了他好處。
陛下豐功偉績,又是皇父,在諸位皇子心中,都是崇敬之人,除了蕭華雍,哪怕是蕭長卿對陛下也是深深孺慕過,能夠得陛下一點認可與委重,蕭長旻可謂摩拳擦掌。
躊躇滿志的蕭長旻正和屬下商議起興的時候,由來有分寸的余桑寧不顧阻攔沖了進來。
屋子裡數到目光齊刷刷看著余桑寧,蕭長旻滿臉不悅。
余桑寧眼風都沒有掃過在場之人,直直看向怒火中燒的蕭長旻,再他要高聲呵斥之前,搶先一步:「妾有言告知殿下,還望殿下屏退左右。」
「啪」的一聲,蕭長旻一掌重重拍在案幾之上,他額角青筋起伏,余桑寧卻毫不退讓。
下屬見狀,有為首的連忙打圓場:「王爺與王妃定有要是相商,我等晚些時候再來向王爺稟報。」
皇族家事,不是他們能摻合,他們都退去得很快。
「你最好真有要緊事!」等到房門關上,只剩下他們夫妻二人,蕭長旻咬牙警告。
「殿下,可知烈王殿下如何受傷?」余桑寧問。
蕭長旻更是怒不可遏:「不要與我繞彎子,你若再故弄玄虛,莫怪我不顧念你腹中那塊肉!」
他能夠容忍余桑寧在他商議要事是闖進來,不過是顧及到余桑寧壞了身孕,余桑寧的孩子因他要有個閃失,他失德的名聲就著實,不利於他更上一層樓。
「烈王殿下早不在軍營,自步世子離京就暗自跟隨,一路相送,烈王殿下是被殿下與其他人聯手所傷,又被秘密送回!」余桑寧沒有惱,也不再拐彎抹角,將她知道的一切簡明告知。
余桑寧為何知道這些,因為她與顧青姝一直交好,信王對顧青姝無意,但她到底是姓孤,亦不曾做出什麼損害信王府之事,信王不可能直接下令讓王府不準接見顧青姝。
蕭長卿有多看重亡妻,府里上下都知道,頂著先王妃胞妹的身份,顧青姝想要在信王府探聽一些消息並不難,根據一些知道的,再一番推測,小心求證,不難拼湊出真相。
蕭長旻一滯,旋即斷然否認:「絕無可能!」
「為何不能?」
乜了余桑寧一眼,蕭長旻道:「我們三方是三日前在數千里之外伏擊,若那人是小九,身受重傷,兩日如何能夠回到京都?」
蕭長贏是一日前就在京都「遇襲」。
「這便是太子妃之能。」余桑寧並沒有覺著不可能,旁人不能,不意味著沈羲和不能,「殿下,倘若這一切為真,烈王此事受傷絕非太子妃救人鞭長莫及,而是故意令其受傷,其目的……是令烈王殿下避過領兵去岷江!」
見蕭長旻不以為意,不信她之言,余桑寧給了一記重鎚:「只有太子妃能讓西北王世子去岷江!」
陛下連步世子都顧不上了,甚至不惜將景王都派去了岷江,可見陛下是證實了沈雲安在岷江,否則絕不會如此孤注一擲。
由此推算,沈雲安是故意去岷江,更是故意放出消息,是故意引陛下去決一死戰,所以太子妃早早料到陛下一定會應戰,陛下也極有可能更中意烈王殿下,畢竟景王殿下還追殺著陛下另一個心腹大患!
蕭長旻不願信,卻又不得不信,按照余桑寧所言,倒也真的合情合理。
合情合理的前提是蕭長贏真的一路護送步疏林,太子妃也是真的能夠兩日將身受重傷的蕭長贏送到京都!
但這真的可能么?
自己這個九弟何時與步疏林扯上?明知陛下要除掉步疏林,還為了步疏林和陛下為敵?
難道是為了暗中籠絡步疏林?意在蜀南軍?
可步疏林與東宮交好,蕭長贏如此做是虎口奪食,正要如此做了,太子妃還能容忍他活著回來?殺人的又不是她,蕭長贏死在了他們幾方手裡,蕭長卿也恨不上東宮。
「太子妃怎會救他?」這裡說不通。
「烈王心悅太子妃。」余桑寧回答。
蕭長贏平日里與沈羲和是真的保持著距離,若無人提醒,哪怕仔細留心,也未必能夠看出點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