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心主任> 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農村

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農村

  賀喜喜供職的鎮叫馬頭鎮,因所在地有一座大山形似馬腦殼而得名。


  從平地村到馬頭鎮只有三十公里,說起來不遠,可都是在大山裡鑽,全上坡,汽車爬得痛苦。


  然而沿途風景卻好,滿眼巍峨山嶽,藍天白雲,讓人恍惚置身於阿爾貝斯。又因為海拔高,涼風吹來甚是舒爽,只紫外線強烈,在太陽下曬得久了,皮膚微微刺痛。


  賀喜喜和客人卻不在鎮上,而是旁邊的一座村子里。


  村子位於山腰平壩,站在那裡,極目望去,視野開闊,竟然能望到河東區的市區高樓。


  村裡搞得很好,有十幾座大得出奇的風力發電的柱子,村舍都是新建的少數民族風格的樓房,道路經過硬化,一切顯得乾淨整潔又富有特色。


  村兩委還弄了個小型博物館,裡面放了許多先輩使用過的農具、衣服、鍋碗瓢盆……


  到了地頭,找到賀喜喜,韓路才吃了一驚:這麼多人啊!

  客人有兩位,一老一小,都帶著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舉手投足也顯得有氣度。


  地方上陪客人的同志很多,不但馬頭鎮的書記鎮長就連河東區的一位副書記和國土資源的局長也來了。


  韓路本以為這不錯是賀喜喜的一次普通接待任務,不料有如此大的陣仗。


  經過攀談,他才知道這兩人是省XX集團董事會成員,在集團公司擔任要職。


  XX集團是省文旅的NO:1,資產過百億,在全省各地的旅遊景點都有項目/

  盆地冬天多陰雨,濕冷魔法攻擊可不是開玩笑的,別說外地人,就算是本省人氏,也感覺很是痛苦。惟獨金沙市是個例外,冬季平均氣溫二十五度,天天艷陽高照。之所以氣侯如此獨特,那是因為這裡處於橫斷山脈的深處,是典型的乾熱河谷地帶。


  發現了這一方風水敗地后,全省老人每年都會跑這裡來越冬,一呆就是四個月。


  最火暴的時候,金沙市的流動人口達二十萬之巨,到街上一看,滾滾銀色浪潮。


  流動人口多,老年人消費力強,這幾年金沙市的康養產業發展迅速,遍地溫泉酒店、度假村、農家樂、老年公寓……


  也因為看到這一發展前景,金沙市便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招商引資,XX集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調動公司的大量資源過來開發。


  這兩年,他們在市裡搞了許多開發,投資的重點在華城新區。


  華城新區引來這麼一隻能夠下金蛋的鳳凰,開發得很好,別的地方都眼紅了:關靜關書記吃肉,好歹也該拉一拉兄弟區縣吧?你卻好,肉要吃湯也喝,一點渣渣都不留給同志們,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於是,河東區做了許多工作,總算把XX集團負責金沙市項目的兩位爺給請到本區最具開發價值的馬頭鎮,請他們實地考察。


  兩位高管都有點文青氣質,喜歡讀海子的詩,喜歡扎西達娃的小說,喜歡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賀喜喜為投其所好,乾脆讓韓路把非遺傳承人給請過來助興。


  二位爺工作倒是認真,一到地頭,見著這裡的風景,頓時眼睛大亮,說真是好地方啊!就在地方領導的帶領下滿山遍野逛,還說,這裡這裡可以搞一個酒店,那邊修個住宅區,都七層的小洋房,對了,別墅也可以弄一些。對了,你們這裡的公共交通系統完善不?


  賀喜喜忙道,只有鄉村小巴,每天就三趟。


  河東區的副書記立即拍板,別鄉村小巴了,弄條公交車專線,通大巴。


  兩人又道,這裡這裡可以弄個農貿市場,開個超市,這裡這裡弄個小吃一條街,這裡這裡再弄個影院。


  他們越說越興奮,看情形是要把這裡打造成旅遊小鎮。


  地方同志激動壞了,馬頭鎮的書記甚至跟區委副書記提議,要不以後咱們把鎮委鎮政府搬這裡來得了。


  區委副書記哈哈大笑,說,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這麼大項目如果真的落地,關靜怕是要罵我們的娘。


  那兩位高管說,不礙事,我們的投資不可能緊著華城新區,其他區縣也得投。不然,別的競業同行就要去了。我們來得早,自然要先佔住生態位。


  大家體力都好,竟爬了一上午山。


  該到了吃午飯的時間,河東區副書記還有馬頭鎮的領導們都開車離去,只叮囑村支書和駐村幹部接待好客人們,就連賀喜喜也走了。


  領導一走,村支書頓時放鬆,對兩位高管和韓路兩口子道:「吃飯,吃飯,餓壞我了。」


  他們去的是村了一個農家樂,吃簸箕宴。


  所謂簸箕宴乃是本地的特色,就是將一口養蠶的大竹篇放桌上,裡面鋪一層芭蕉葉,然後把糯米飯、烤魚、燒雞腿、蜂蛹、煮芋頭、涼拌豬頭肉、麻辣牛肉乾不要錢似地朝裡面倒,就著苞谷酒喝個痛快。


  韓路開車,沒辦法喝酒,讒得不行。


  酒過三巡,見氣氛逐漸熱烈,韓路就笑著對啊嘎老太太道:「阿姨,唱兩段,給客人展示一下咱們的地域風情。」


  阿嘎老太太喝了不少苞谷酒,興頭也上來了,先吹了一曲口弦,然後張嘴就唱起來:「五彩雲霞,迎風飄,天上飛來金絲鳥啊……」


  一曲終了,眾人鼓掌。韓路喊道:「唱得不錯,阿姨,再來個,用你們民族語言。」


  阿姨當仁不讓,又張開嘴「啊呀呀」一聲吼,當真是振聾發聵。


  歌曲用的是民族語言,客人也聽不懂。韓路就在旁邊翻譯,說,這是當地人的山歌,意思是正在兩個山頭勞作的一對青年男女互相傾慕,無奈交通不便,從這山到那山光走路就得一天。看到著愛人,聽得到愛人的聲音,卻牽不到心上人的手,相思的熬煎使人痛苦。男青年說,乾脆在火把節那天,我去把你搶回家,我要搶回我的幸福。


  兩位高管聽得入神,特別是年紀大的那位,好象被歌聲觸動了自己年輕時代的苦情,眼圈紅了,說:「我當年就應該直接把我對象搶回家的,顧慮太多顧慮太多啊!敢愛敢恨,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


  阿姨的表演獲得滿堂彩,唱完,兩位客人悄悄拉住韓路,有點尷尬地問:「韓主任,人家也不能白唱歌給我們聽。咱倆打算給老人家一點錢,但這事有點尷尬,不知道合適不合適?失禮,失禮。」


  韓路正色道:「你們這不是給錢,是資助,資助文化產業,資助非物資文化遺產,我代表阿姨接受,也對你們表示感謝。」


  韓路不能喝酒,但陶桃可以,她面龐微紅,在回去的路上還和阿嘎阿姨一道合唱了好幾首民歌。


  回到家后,她卻有點鬱悶了。說自己看到阿姨的表演,嗓子也癢,可惜沒有表演機會。


  韓路安慰了妻子半天,才讓她平靜下來。


  又過得兩天,韓路讓阿嘎阿姨去跟客人表演的事有了后話。


  一個電話打到韓路哪裡,電話是汪淼的:「韓路,你們文化中心是不是給XX集團的人表演過一個文藝節目?」


  韓路:「有這事,怎麼了?」


  汪淼不客氣,冷冷道:「怎麼了,你說怎麼了,市文化藝術中心得拿話來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