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心主任> 第二十九章 快三十歲的青年演員

第二十九章 快三十歲的青年演員

  關於這次西南省青年川劇演員大賽,事情是這樣,金沙市文化藝術中心現在處境不好,隨時都有可能改制。大伙兒這幾年也沒有幹得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和上級反映情況的時候未免有點底氣不足。


  今年中秋國慶期間省相關文化管理部門為了振興傳統文化振興川劇的,要舉行第二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表演,各市地州專川劇專業團體都可以報名參加。


  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地市的專業團體在市場經濟和網路的衝擊下,大多式微,有的地方已經好幾年沒有舉行個象樣的演出了。


  相反,金沙市的因為是老少邊窮地區,有其特殊性,團隊保留完整,傳承有序,和同行兄弟單位比起來,有一定的競爭力。


  對於這次比賽,文化中心是志在必得。下死命令一定要拿到好名次。


  確定了計劃后,就還是選角選劇目。劇目選的是《掛畫》,主角定的是陶桃。


  這個劇目屬於傳統川劇中的經典一出,桃子姑娘早就練過,抬手就有。


  青年川劇演員大賽,顧名思義,參賽的得是青年演員。


  「你跟好陶桃那組人,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跟好她,我跟她干屁!得,也就是幫買買盒飯,這事不難。」韓路道:「王主任,恕我直言,陶桃可不青年了。」


  他對陶桃當眾淋了自己一杯茶水還耿耿於懷,禁不住出言挖苦。


  老王說,按照國家規定,三十五歲以下就是青年。陶桃今年二十九,年輕。而且,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年演員中,也只有她一個人藝術造詣很深,上得了台,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還真是,前頭說過,中心是由市京劇團、川劇團和交響樂團合而為一成立的新單位。


  以前各團的演員引進有兩條流程。一是師父們自己的孩子,子承父業,從小教授。到一定年紀后,直接招聘進團,有點接班的味道;二是面向社會選拔小學畢業生,然後送去戲劇學院委培,解決指標。畢業后,回團里。


  前一種模式。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事,早就叫停了。


  后一種模式到九三年的時候也實行不下去,因為從哪個時候開始,無論是行政編還是事業編,皆逢進必考。沒有事業編,誰跟來學戲啊,娃娃那麼小就去戲劇學院讀書,如果學不出來,那不是毀了嗎?還是正經念書靠譜。


  如此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文化中心,包括前身的三個單位已快十年沒有進人了,演員都已經老化。進中心一瞄,滿眼都是油膩中年和家庭婦女,看起來實在沒什麼藝術氣息。算起來,陶桃那批人單位最年輕的專業演員,她不上也就沒有青年演員了。


  「我就一會計,還有,老王,你也知道的我跟陶桃就尿不到一壺。七天時間啊這可是,我天天杵那裡彼此不是越看越氣?」


  「誰叫你杵哪兒,誰叫你盯著人家看,不文明。」


  老王最後說:「對了,你們一行人要在路上相處七天,藝術家們講究的是體面,你得尊重她們,遇事多容讓。」


  韓路撇撇嘴:「一個月六七百塊錢工資,他也體面不起來啊!」


  老王:「小韓,你話太多了。」


  韓路立即加快了工作進度,把工資打到每個員工的銀行卡上,然後到糕點店領了兩盒月餅,通過郵政給母親寄去。


  「媽,你不是想吃盒裝月餅嗎,我給你寄了兩盒過來。收到后你打個電話過來,還有,抓緊時間吃。」


  韓路母親說:「盒裝月餅挺貴的,你花這個錢做什麼,浪費。」


  韓路:「單位發的。」


  「單位發你不也得花郵費,自己留著吃吧?」


  韓路:「都已經寄出來了,這裡是大單位,工資高待遇好,逢年過節都發東西,我都吃膩了。好了,不跟你多說了,我忙著呢!」


  這是韓路第一次孝敬老娘,可想媽媽拿到月餅后得高興成什麼樣子。


  她高興,韓路就高興/。


  辦公室王主任這次又是送月餅,又是抽調自己去公費旅遊,韓路覺得這是老王在補償自己,他上次打了我小報告,經受不住良心的折磨。


  又想了想,王斌大約是不會拷問他自己靈魂的。


  算了,我心胸開闊,就不計較了。


  但接下來的事就讓韓路對老王的印象惡劣起來。


  定下去省城的日期后,辦公室通知韓路去給所有人買票。


  楊光和老王,還有文體委領導的機票買起來簡單,外面大街上就有一家機票代辦點,錢一交,三分鐘搞定。


  文化藝術中心位於市中區核心區,方圓一公里內大大小小几十個單位,機票代辦點乾的就是守株待兔的活兒。


  看到韓路,裡面的兩個小姑娘那叫一個熱情,一口一個「韓哥」「路哥」「蟈蟈」喊得親熱,又是泡茶又是請他吃雪糕。


  但買火車票就麻煩了。


  那年頭可沒有網路訂票一說,你得去售票大廳排隊。


  韓路接連去了兩天,都是空手而回。


  原來前一段時間,成昆線這條西南地區唯一的交通大動脈因為塌方搶修了兩天,有大量旅客積壓。而金沙市是川西南交通樞紐,附近幾個區縣,甚至滇北的人都跑這裡來乘車。


  一票難求,尤其是卧鋪票極其珍稀。


  眼見著出行日期臨近,中心也急了,主任楊光有點不高興,問,韓路你怎麼回事,這點事都做不好,幹什麼吃的?

  韓路被他一通批評,這次徹底明白,老王之所以叫自己去辦公室幫忙,他缺的不是苦力,而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力資源。


  我一不小心就成了背鍋的。


  這王斌真不是個東西。


  韓路被罵得狗血淋頭,一發狠,覺也不睡了,抬了一張小板凳跑火車站熬夜排隊。


  一個通宵下來,韓路眼睛紅成兔子,總算把這事辦成。


  在未來幾年裡,他一聽說要去乘火車,就嚴重生理不適。


  那擠得讓人懷孕的售票大廳就是可怕噩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