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的夢幻年代> 第十二章 不要埋怨觀眾(下)(5/5)

第十二章 不要埋怨觀眾(下)(5/5)

  大家有一種挫敗感…


  很正常,公司內部對《傷心者》很看好的,宋航甚至給出了7億票房的預估,他的理由「我看《唐山地震》都沒哭,看《傷心者》哭到不能自已…這電影打動到我了!」


  關注公 眾號

  趙勁松很支持他的觀點,他也被感動到了…


  電影大賣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能夠讓觀眾產生共情。


  宋航和趙勁松都是資深影迷,一部電影能讓他倆同時誇讚,很難得的!


  要知道《我身體里的傢伙》,他倆的評價是一般…


  《傷心者》的市場反饋也證明了他倆的眼光沒問題。


  單日成績接近6000萬…


  單日接近6000萬,以現如今的市場體量判斷,最終成績就應該能超過或者接近7個億。


  然後,《泰坦尼克號3D》上映了,直接把大好形勢一刀切了…


  你說嘉禾院線為什麼不安排排片?


  人家觀眾就要看《泰坦尼克號3D》,就要看《超級戰艦》…


  你有什麼辦法?

  以前吧,雖然也很難,但是一般來講,一個月的好萊塢大片最多也就一兩部,好傢夥,《傷心者》直接被《泰坦尼克號》、《超級戰艦》圍毆,不止呢,前期上映時候還有《諸神之怒》,此外,類似《紐約之戰》、《邁阿密之戰》之類的批片也冒充大片上映…


  如果說《阿凡達》這樣的大片,估計宋航他們他們沒話說…


  但是,《泰坦尼克號3D》、《超級戰艦》?

  嫂嫂,武松有話要說!

  就委屈…


  「網上有種說法,我們國家沒有二輪上映的例子,所以,《泰坦尼克號3D》上映,很多觀眾會去刷一下…」


  「扯淡,前段時間《新龍門客棧》4K修復版上映,也沒見幾個人去貢獻票房!」


  「那就是情懷…」


  「那港片為什麼沒情懷?」


  「…」


  「還有《超級戰艦》那種片子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能大賣?」


  情緒都有點暴躁…


  關鍵自己已經做得到位了,《傷心者》從製作到營銷,都很到位——那就只能是市場出問題了!


  也就是傳說中的觀眾沒有品位!

  這也是大家一直不願意說的事——讓觀眾背鍋,這個事在夢溪公司內部就叫找借口。


  「咳咳…」沈夢溪咳嗽了一聲:「我說兩句!」


  「首先…不管承不承認,美國大片對觀眾的吸引力就是高,網上有一種觀點,即便是好萊塢爛片,人家也是那大家錢砸出來的爛片,就是比一般的國產片有吸引力!」


  「其次,觀看3D版《泰坦尼克號》,追求的或許是一種視覺的震撼,也可能是一種愛情經典的重溫,一種共同觀影的紀念——這可是創下十三年票房紀錄的大片,說句不好聽的,《傷心者》、《泰坦尼克號3D》,讓我選,我也選《泰坦尼克號3D》…」


  「至於《超級戰艦》…你們可不要小看了這部電影,兩億美金打造,而且它隸屬孩之寶電影宇宙,跟《特種部隊》、《變形金剛》是差不多的IP…只不過派拉蒙搞砸了,但這片子北美賣了接近七千萬美元,全球賣了超過3億美元…」


  「而且我查了了一下,這電影在俄羅斯的票房是兩千萬美元…俄羅斯的人口是我們的1/10左右,要是按照這個來算,我們的票房還算比較低的呢!」


  「最後…這次其實我判斷失誤,誰也沒想到《泰坦尼克號3D》票房會這麼高!」


  「行了,《傷心者》成本3980萬,營銷推廣3800萬,咱們賺錢了,就是你們這些簽了分成合約的拿的錢少了…沒事,過幾天我們去戛納賣片子,海外版權收益也算上你們的!」


  ……


  和其他商品不同,文化領域的產品終端定價,往往跟產品品質無關。


  說直白點,好電影也是賣40塊錢一張票,壞電影也是賣40塊錢一張票。


  從理性的資本決策來說,一部電影想要賺錢,只要完成一件事——儘可能多的觀眾。


  也就是說,電影想賺錢就變成了如何獲取儘可能多的觀眾。


  至於觀眾質量如何,真的無所謂。


  理論上方法有很多,比如全組齊心協力鑽研表演,比如精心打磨劇本反覆修正,比如探索藝術邊界出奇制勝……


  很遺憾,上面的都是「把電影做好」的方法。但把電影做好,在市場上不一定掙錢。


  去年,拿了戛納金棕櫚的《生命之樹》,成本3800萬美元,全球票房沒到五千萬——還是因為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緣故!

  其實中國市場真的很好,基本上用心拍攝的商業片都賺錢了!


  至於藝術片…


  他們其實並不為觀眾負責,誰愛看誰看,其實說到底,都是拍給自己看的,這個有悖於電影的商品化邏輯,所以沒有得到廣泛推廣,所以,經常會虧損…


  無腦開個炮:《爸爸去哪兒》這種電影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就是比《闖入者》高!


  至於現階段的觀眾愛看好萊塢…


  其實就是圖個新鮮,再等一兩年,有了一定的觀影閱歷了,你花錢請他去看《超級戰艦》,他都不一定願意——老子兩個小時時間不值錢嗎?

  埋怨觀眾的電影人是走不遠的。


  就跟鄧朝似的,《惡棍天使》上映后,面對潮水般的差評,第一反應仍然不是思考是否是創作出了問題,而是思考「是不是觀影人群出現了問題」,在採訪中說,年輕人喜歡「大笑」,中老年觀眾喜歡「微笑」,說什麼《惡棍天使》的觀影人群實際上有很強的年齡限制,主要是針對27歲及以下年齡層的觀眾…


  這跟馮曉剛罵觀眾垃圾,跟陳楷哥故步自封,陶醉在自己的作品里有啥區別?

  ……


  郭凡還是有點心氣不順…


  也正常,為了《傷心者》,他真的費勁了心思,150年後的未來世界,如何打造,他找了很多著名建築設計師討論,然後在跟特效商定,定稿…


  不能照搬好萊塢電影的未來世界,美學系統不一樣,我們的電影美學延續的是蘇聯美學。


  蘇聯式美學重要特徵很難用一個次概括,但你看到一棟建築,就是知道這玩意是蘇聯式建築——整潔、效率、進步、打破舊秩序。


  這個過程持續了半年時間,然後才正式拍攝。


  可謂嘔心瀝血…


  如果觀眾已開始就不買賬,他可能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裡出錯了,但現在,觀眾最開始挺滿意的,因為好萊塢大片的狙擊,造成票房沒達到預期…


  就很憋屈。


  沈夢溪笑著安慰他:「別生氣了,市場這種東西講求的是平衡,這麼跟你說,如果你下一部電影能有《傷心者》的水準,票房至少10億起步!」


  「…為什麼這麼說?」


  「補償心理唄…就好像一個明星總拍爛片,突然演了一部好電影,觀眾一樣不買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