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秦史
前221-前206年,始皇親族,嬴姓名子嬰,繼位46天,誅殺趙高全族,降劉邦,旋即被項羽所殺,這是原本曆史秦三世子嬰的生平。不過在這個世界曆史拐了個大彎。
秦三世子嬰自天外而來,天生聰敏,機智過人,15歲即秦王位,誅殺趙高,保關中不失,隨即以蒙恬之弟蒙毅為將,拒劉邦於函穀。後拜韓信為帥,曆百戰誅劉邦,項籍,重拾天下。
後封韓信為吳王,經略南夷。前198年,韓信擊破故楚之地,請封楚王,秦王子嬰甚不喜,遂於前197年,冊封之時,誅韓信於阿房宮,隨即即皇帝位,史稱秦三世。
前195年韓信舊部與項羽舊部聯合於會稽起兵叛亂,擾亂南方,並立項羽之子為楚王,以誅暴秦為號。秦三世禦駕親征,於前190年誅殺楚王於會稽,亂始平。後令南越王趙佗去王號,覲見於鹹陽,趙佗去王號以身體老弱為由為令子趙翼代父朝覲鹹陽。
前185年,匈奴南侵,冒頓單於發書於秦,要求歲幣和親,秦遂重建長城軍團,戰匈奴於河套,十戰六勝,奪河套建城。
前180年頒布馬市令,養一馬可抵五人之勞役。至前150年在垂垂老矣的秦三世主持下秦朝發動三次決戰以長城軍團為主力,逐匈奴於蔥嶺以西並建安息督護府,繼續對匈奴作戰。
前147年,全麵改製,以開拓為基,人心為本。民至十四即向朝廷申報自己的野心,野心超縣者經考試合格後為縣,一年內為初試。
成績分為1到9級,有宰複之心而無9級評價者以宰複為例依次降級。
一級者欺君族誅;二級者發配至邊緣地區為帝國開疆;三級者為縣使用;四級者為府;五級者為州;六級者為督;七級者善軍者為節度,善文者為博士;八級者為預備宰輔;九級者為宰輔,任期五年年。
五年後可選擇進位或為內閣,進位成功者為宰相,死後為封王,失敗者死,封侯。宰相任期為五年,可選擇進位或入內閣。進位成功者封王,失敗死,封王。
第二年無9級者。一級者族誅;兩級者斬立決;三級者為縣連續兩年為降級者為平民;四級者為府,連續三年降級者為平民;五級者為州,連續四年降級者為平民;六級者為督,第二年不為六級者降級使用;七級者武略突出者為節度使文采突出者為博士,第二年不為七級者降級使用八級者為預備宰複,第二年不為八級者降級使用
九級者為宰輔,五年之後九級者或入內閣或進位宰相非成即死。
爵位死後獲得,生前有爵位而非晉級開拓者天下皆可攻。
爵位製度:王公。侯伯子男為死後封。
宰相進位為王,封地須為蔥嶺以西,世襲不替非叛亂不可奪王。
公爵為內閣成員退位後獲得,無封地,不世襲。
有功者死後可為榮譽王爵,無封,不世襲。
帝國非平民者皆可申請成為開拓者獲得土地一半為封地有免試之權。
以縣為起點有野心者必有實力否則死,有實力者無野心則困守一隅。
前145年秦三世退位,稱太上皇,跟隨方士遊昆侖,嚐修仙之法,史稱“秦三世”,為秦朝中興之帝。。
前144年,秦四世即皇帝位,年三十有七。為秦三世幼子。用黃老之法與民生息,但受先皇分級之法影響,人心思動。帝國有開拓者500人,連其奴隸仆從者甚眾,至前140年有封王者三人,開拓者萬人。帝國開啟西征之路。
前135年,秦四世身體每況愈下,遂有修仙之念時有多位方士長伴帝旁,搜巡延年益壽之藥與長生不老之法。嚐聞秦三世於昆侖修道,遂於前138年將國事托付內閣與宰相宰輔,巡幸昆侖,向西王母求取長生不老之法,搜尋三月無果,悻然而歸。時有傳聞曰:泰山乃黃帝乘龍飛升之帝遂意封禪泰山,內閣宰相群起反對,然執意前往,前129年崩於泰山腳下,諡洪。稱秦四世。時有流星自天外而來墜於函穀,掠過阿房有火濺,毀阿房於大火之中。太子繼位,稱秦五世大赦天下,劉邦之後遂解脫阿房勞役,歸於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