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盧象升的天雄軍 孫傳庭的老秦軍
孫承宗是重真結合曆史見聞,根據現實考察,精挑細選之後的班底核心。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會是應對當下明金時局的最佳人選。
大明的群臣裏麵,鮮有如他一樣全身心都撲在國家身上的實幹家,而這些實幹家裏,又沒有人比他更加了解關寧軍,了解建奴,了解北方京畿的諸多軍隊。
遼東唯獨交托在孫承宗的手裏,又有袁可立從旁協助,重真才能徹底心安。
袁可立為何僅僅肩負協助之責呢?因為他有同樣重要的任務——開拓海疆。
“片木不得下海,該徹底改觀了。滿清處處與大明爭先,就連康熙帝都敢質問朱元璋——你看到了嗎?我大清遠勝大明!有可比性麽?絲毫沒有!這也就罷了,為何連封鎖海疆都要超過大明,從而衍變成了閉關鎖國呢?”
念及此處,重真冷笑,暗歎。
經曆了這麽多的事情,重真算是真正明白了獨木難支的道理。一個人的精力就算再充沛,麵對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時局,也會焦頭爛額,疲於奔命。
崇禎就是對某個人某些軍隊太過依賴,懷疑時下獄,使用時則恨不能立竿見影,這才導致了像個修補匠那樣,修完西牆補東牆,甚至於拆西牆補東牆。
重真不願自己也成為那樣的孤家寡人,因此很早便有意識地創建班底。
楊鶴雖是東林出身,卻不能一杆子打死。
東林並非全都是誇誇其談之輩,閹派也並非全都是阿諛奉承之人。
綜合考核,還是有不少官員可堪一用的。就算是要更換,也必須循序漸進。
毒瘤必須挖除,沉屙必須根治,但也需要考慮滄桑的大明巨人能否承受住。
況且經過了西北一役,確有才能隻是略顯天真的楊鶴,已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一個偌大年紀之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竟會變得如此夯實。
倒是出乎重真意料,然而對於人才,他向來都是來者不拒的。
月亮裏麵像是住著一個調皮的孩子,操控著這顆圓球再次躲進了雲層裏麵。
一陣寒風吹來,大書房內燈火明滅,獨孤靈偏於此時一閃而入。
重真轉過身去,負手而立看向懸掛著的京畿地形圖。
此乃陳洪綬根據兵部已存的地圖冊,結合重真麾下專業地形考察團隊的探索,從而用筆墨細細描繪出來的傑作,董其昌在此過程中也發揮了不少作用。
這些明末著名的書畫家,也被重真鞭笞著把光和熱往軍事民生上麵發揮。
而不是於書畫藝術一途,孤芳自賞。
重真很欣慰這些文人墨客,都能因為自己而產生這些變化。
“你來了。”重真頭也不回地便喊道,似乎背後也長著眼睛。
“殿下。”獨孤靈躬身作揖,行禮稱呼。
孫承宗與楊鶴盡管老成持重,可還是被這道孤傲修長的身影嚇了一跳,寒風眯眼的功夫他就閃身而入,形同鬼魅,如此身手若是意欲刺殺……
“江湖兒女多奇誌,二老放心吧,自己人。”重真轉身,淡淡說道。
他那直擊人之心靈的隨意之言,終令兩人渾身一震,由衷歎服。
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接下來重真與這人的對話,讓兩人久久處於震撼之中。
“袁崇煥如何抉擇?”重真再次回身看向作戰圖,似乎上麵的線條總也捉摸不透。
獨孤靈躬身道:“他令祖大壽率多數步騎駐守於盧溝橋畔,拱衛京師的同時,也能令建奴如鯁在喉。他本人則親率三千鐵騎,兵不離身,人不解甲,隻備了五天幹糧……”
聽聞此言,楊鶴忍不住拍手稱讚道:“妙啊!盧溝橋乃是退往京師東北的重要通道……”
孫承宗則渾身一震,跌坐回了座位之上,有著瞬間的失態,喃喃道:“崇煥……”
“稚繩……”楊鶴驚訝地喚著孫承宗的表字,旋即恍然,大驚道,“袁崇煥莫非是要……”
孫承宗閉眼點頭道:“那個倔強的小子,是想以死報國,將功贖罪啊!”
“可是殿下說過,功過不能相抵……”
“要不怎麽說那就是個倔強的小子呢?”
重真沒有回頭,但他可以感受到孫承宗在袁崇煥身上傾注的情感,比他的大弟子天啟尚要濃厚幾分,畢竟是一起締造了關寧防線的夥伴。
袁崇煥成名於寧遠的同時,誰也無法忘懷孫承宗的功績。
因此說這對師徒有著一起扛過槍的戰友之情,毫不為過。
重真依舊沒有回身,哪怕袁崇煥是他最先結識的大明文官。然而帝王無情,他更想大膽嚐試,袁崇煥是否會因各種緣由在埋骨於此次戰役。
倒是獨孤靈轉向孫承宗,上前輕撫了他一下,並將一封書信交在他那滄桑的的大手之中,沉聲說道:“袁帥聽聞孫師已然來京,欣然之餘麵露痛苦,頃刻寫了一封書信,令標下麵呈孫師。”
孫承宗微顫著雙手打開,沙啞地念道:“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元素啊元素……”
楊鶴聽聞也唏噓不已,他中肯地說道:“元素於此戰之中確有過錯,若非他倔強地進軍西平堡,致使吳三桂兵敗,兵力被牽扯,或許黃台吉甫一突破長城,他便能迅速入關進行堵截,遵化城也就不會被攻破,北方也不至於生靈塗炭。”
重真這才豁然轉身,對於孫承宗的同情牌與楊鶴的迂回開脫不置可否,隻看向獨孤靈:“大名知府盧象升的天雄軍,創建得如何了?”
獨孤靈由衷躬身作揖道:“稟殿下,盧公之軍不負天雄之名,雖是新軍,然雄赳赳氣昂昂,正摩拳擦掌,隻待殿下一聲令下,便可開赴京師。”
“盧象升?天雄軍?”楊鶴與孫承宗都已驚呆了,難以置信地看著二人。
卻聽重真又道:“孫傳庭的老秦軍又如何了?”
“孫傳庭?老秦軍?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偌大年紀的楊鶴與孫承宗,誇張了瞪起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