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大水
「難道不是?」劉協問道。
曹操哈哈大笑:「陛下,你沒有帶過兵,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願聞其詳。」
「陛下有沒有聽說過高皇帝問淮陰侯將兵的故事?」
「自然聽說過。當年高皇帝問淮陰侯,如我能將幾何。淮陰侯答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高皇帝又問,於君何如。淮陰侯答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曹操頷首:「這些年來,吹噓我用兵如孫、吳的人很多。我自己也著兵法、註解古時兵書戰策,時常有些不同於古人的心得。不過,我這人性子輕佻,平素研習兵法再多,事到臨頭常常忘卻……不瞞陛下,以用兵而論,我當與高皇帝並駕齊驅,縱然稍有一得之愚,大體差相彷彿。」
這段話看似謙遜,其實以漢臣的身份,將自己與大漢的高皇帝相提並論,實在是狂妄到了極處。偏偏曹操這麼自如說來,彷彿理所應當,一點也沒有不妥。
於是劉協也只能臉色白了白,沒法答話。
「十萬!」曹操根本沒有注意劉協的神色。他繼續眺望遠方,沉聲道:「將十萬兵橫行沙場,戰勝攻取,這差不多是我的極限了。真到了後來動輒二十萬、三十萬眾上陣……那些人要麼用來壯聲勢,要麼用來當誘餌。除此以外,我並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現在荊北的局勢也是一樣。數十萬眾雲集不假,但我顧得了南陽,便顧不了襄陽。既然我身在南陽,不敢輕動;真正身臨前敵的,便只有子文、文烈乃至張郃、朱靈、滿寵諸君。他們縱領十萬之眾,也非關羽、雷遠的對手。而我若親臨前敵,又恐後方朝局種種變化,留守之人難以應付……」
說到這裡,曹操深深地嘆了口氣:「難啊,難!可惜文若、公達、奉孝等人走得太早了!若他們尚在,我便能放手一戰,何至於分身乏術?」
「魏王說的這些,和這場大雨有什麼關聯?」
「哈哈,言歸正傳,言歸正傳。」曹操繼續道:「這次分佈荊北的朝廷大軍,再加上荊襄等地原本的駐防諸軍,合計超過二十五萬眾。我一開始便想好了,要將布置在襄陽、樊城的數萬人當做誘餌,他們的作用,便是用不斷失敗來吸引關羽和雷遠兩軍北上。」
「原來,近來襄陽等地的戰事不順利?」
「倒也稱不上不順利……敵軍步步迫近,這早就在我預料之中。」
曹操不經意地揮了揮手,慢慢地道:「敵軍在步步北上的過程中,先聽說我要在襄陽城以浮橋阻敵、投石破敵,於是直撲鹿門山來應對;待他們到了鹿門山,隨即又會發現我要決淯水堰堤,發水淹敵。初時我估計,他們會在淯水周邊的堰塘作文章,試圖爭奪這些堤壩。倒不曾想,最近兩個月里,他們在襄陽周邊逡巡不進……我料他們必是自作聰明,打算將計就計,用什麼謀划來坑害我軍。」
劉協殊少參與軍政,但他自幼聰慧異常,自來南陽,又成日里盤算局勢,整日整夜地思忖不休。聽到這裡,他立即明白了曹操的意思,插口道:「我明白了,魏王在襄陽的浮橋、投石布置是假;而在淯水沿線堰堤的布置依然是假。這些布置,只是為了掩護魏王真正的殺著……便是這場豪雨?魏王早就預料到,會有這樣的豪雨?」
曹操真沒料到會出現猛烈到這種地步的豪雨。但他為了此戰,對荊襄周邊的天時地利,真正下過大功夫去潛心研究、多方詢查。所以他確實料定今年會有連綿大雨,而且十有八九會釀成重大的水災。
他立即沉聲道:「正是!兩軍對決之際,越是複雜的謀划,越容易出問題。而我真正的謀划,其實再簡單不過。就只等他們來,一場大水淹之!」
「可這樣一來,豈不是……」劉協皺眉想了想。他駭然瞪著曹操,臉色愈發白了。
「荊州軍當然也對周邊氣候有所了解,但在他們看來,漢水上游有曹子丹所部大軍正在進退鏖戰,淯水上游則有襄樊當地數以萬計的駐軍分守。這兩處但有任何水文變化,首先遭殃的一定是魏王的部下們。所以他們以為足有餘裕應對,能夠安心謀划。他們為了隱藏自己的意圖,還始終分兵駐在各處窪地,以為這樣能夠迷惑魏王。可他們萬萬想不到的是……」
曹操面不改色地笑道:「天時難測,這一場大雨、一場大水,據在上游的我軍都不知道何時會發生,敵軍又如何預料呢?正如適才所說,十萬人以外的部眾,本來也難以指揮。用來當作誘餌,很是合適。」
那不止是誘餌,還是送死的誘餌。
只不過,曹操終究提早做了準備,折損再怎麼慘烈,死得大都是底層士卒,想來有辦法盡量保全自家軍中的將校、骨幹。而劉備那邊的荊州、交州之眾猝當洪水,只怕……
劉協深深吐了口氣。
他將視線轉向西面天空。那裡有深黑色的密雲層層疊疊,隱約可見雲層下方的雨水鋪天蓋地,宛如天河倒瀉。在那片雨雲下方的漢水會是怎樣洶湧?又有多少人即將或者已經被捲入洶湧濁浪中?而當漢水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浮天東向沖刷的時候,又會出現何其慘烈的情形?
劉協向曹操微微俯首:「用數萬己方將士作為誘餌,用數萬人的性命與敵人陪葬。魏王,你真有大魄力、大決心。我實在是佩服之極。」
「難得陛下如此誇讚,老臣真是不勝榮寵。」曹操頷首還禮:「此舉誠非吾願。然而,要非如此,不足以摧破強敵,平定天下。」
劉協苦笑。
此時的雨勢竟比方才又猛烈些。殿堂前的屋檐下,數百道白色的水柱飛瀉而下,撞擊在鋪了石板的地面,發出雷鳴般的聲響,好像數百個小型的瀑布同時轟鳴。那撞擊聲也像某種巨大的力量在一下下撞擊著劉協,使他心動神搖,再也說不出話來。
兩人一齊看著天空,沉默了半晌。
俄而曹操再度開口說話,卻問了個與此前話題全不相干的事。
「陛下身邊那個小黃門,是個有心的。他往來省內、省外,頗收集了些外界的消息告訴陛下,是也不是?另外,他還替陛下傳達過幾條口信,是也不是?」
曹操的語氣平靜,但說的內容卻讓劉協簡直要魂飛魄散。
劉協知道曹操說的,便是適才反覆勸說自己退入室內休息的小黃門。此人已經是自己能夠驅使的最後一人,若再少了他,所謂的皇帝就和囚犯沒有任何一點區別了。
劉協雙腿發軟,幾乎撐不住身子。他連忙扶住身旁的廊柱,勉強道:「只是個尋常寺人罷了。我從沒來過南陽,遂向他詢問些風土人情,無關軍機要務。至於口信什麼,更是無稽之談。」
曹操摸著肚子,搖頭道:「若非此人,陛下怎能知道漢水上游、淯水上游的駐軍分佈呢?至於接受口信之人,陛下你要看他們的口供么?陛下,你這是何必?何苦?」
「這……這……」
曹操語重心長地道:「這一場戰事,我贏定了。十月禪讓之前,還有許多事要做。還請陛下,莫要無端生事,這對你我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