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巧言令色。
在這裡住了兩天,琴表姐玩的是樂不思蜀,都不提回家這個茬兒,表姐夫是一切都聽自家媳婦兒的。
可是大舅母卻待不下去了,外甥女這裡再好,也不是自個兒家呀!家裡的事情還多著呢,這次要不是為了閨女,她哪有工夫跑到縣城裡來,還一住就兩天。
「琴姐兒,咱們得回去了,正好方郎中也給你瞧過了,你回去也算給你婆婆一個交代,娘也放心了。你那兩個妯娌的事兒,娘相信強子會處理好的。但是記住一樣,自個兒的東西看住了,不能因為她們找事兒,就給她們東西。」
「知道了,娘。」就算琴表姐在不願回去,也在娘親的催促下,答應回去。畢竟她以嫁做人婦,還沒有分家,婆家人的看法,她還是要顧及的。
第二天早上,天剛放亮,陳旺已經拴好馬車等在門口。蘇瑾給大舅母和琴表姐裝了不少東西,從白米白面到點心布匹,都是應有盡有。
而且,給大舅家多少東西,備上同樣的一份,是給二姨家的。二姨家雖然沒來人,可是兩家在一個屯子,她不能厚此薄彼。
依依不捨的,送走了大舅母和琴表姐。蘇瑾站在院子里發了一小會兒呆,才聽見顧辰習武回來的腳步聲。
回頭看見掩映在晨光里的笑臉,蘇瑾沒來由的感到心安。顧辰快走幾步來到媳婦兒旁邊,偷了個香之後,輕巧的留下一句:「媳婦兒,我去洗洗,一會兒一起吃早飯。」
想著某人,憑添了很多無賴的招數,真的讓人防不勝防。飯後,某人又巧言令色的「威脅」媳婦兒得了個香吻,才心滿意足的去了書院。
百無聊賴的姑嫂倆,坐在樹下做著針線,綿綿的綉工越來越好,蘇瑾是只有羨慕的份。好在她的針線活還能拿的出手,否則真的沒臉見人了。
不知何時院門又被敲響,看見走近的徐氏母女,蘇瑾和綿綿起身相迎。「表嫂,禕禕,來了。」
「可不是嘛!這兩天可把我們娘倆憋壞了。這幾家的門子,不去還不行,不是做壽就是娶妻嫁女的。都是你表哥的同僚,哪家不去都說不過去。這把我們禕禕委屈的,天天念叨,什麼時候去表嬸那?什麼時候可以見到小姑姑。」
見到了小姑姑,禕禕所有的怨念都隨之煙消雲散。笑眯眯的拉著小姑姑的手,陪她一起去花圃里摘草莓。
小孩子好象都喜歡自個兒做點什麼,比如親自採摘草莓,讓她們很有成就感。看著女兒又活潑起來,徐氏方才把心放下。
指著身後,一個四十多歲衣著簡樸的婦人,對蘇瑾說:「弟妹,嫂子看你這院子里少個媽媽,嫂子就自作主張的給你送過來一個,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眼緣。」
蘇瑾看著低眉順眼的婦人,一看就知道是個規矩的,就連忙道謝:「還是表嫂疼我。」
知道蘇瑾不介意,徐氏才把一張賣身契遞到蘇瑾面前。「田嫂子是個能幹的,也是個命苦的。現在她家裡就剩下她一個,要不然我也不敢把她給你。」
徐氏說完,又看向田嫂子,「田嫂子,以後你就是弟妹的人了,希望你以後能儘力的在這裡做事。」
「謝謝夫人!」說完田嫂子恭恭敬敬的,給徐氏磕了頭。
然後又起身來到蘇瑾面前,又恭恭敬敬的跪下磕頭。「奴婢見過大少奶奶。」
「起來吧!」「謝大少奶奶。」「清茶,帶田嫂子去…旺嫂子隔壁那間房。」
蘇瑾本想說:讓田嫂子住雲冉母女倆住過的那間房,可是不知怎麼地,總感覺有點不太合適,只好臨時起意,讓田嫂子住到旺嫂子三口人隔壁的那間房。
清茶帶田嫂子去安置,奶娘跟著小丫頭都陪著綿綿和禕禕在找草莓。
徐氏看左右無人,才悄悄地說:「弟妹,我們一家三口,今個兒又跑你們這來混飯了。」
「好啊!歡迎之至。」
「今個兒早上,有人送來了一簍海蝦,還有一簍不知道是什麼東西?醜死了。你表哥說,既然咱們都不認識,也是做不好的,就別糟踐東西。讓拿來你們這兒,說弟妹肯定會做,所以我就都拿來了。」
蘇瑾聽表嫂這麼一說,也來了興緻。想看看錶嫂形容的那個丑東西,是什麼!「那咱們就去看看。」「我已經讓人送去廚房了。」「好吧,那麼咱們去廚房看。」
到廚房一看,那滿滿一大木盆的生蚝,蘇瑾樂了。「這可是好東西,這個東西別看長的丑,可是特別的養身子。」
蘇瑾可沒敢說:這東西在現代,被稱為:「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真的!那咱們晚上可得多吃點。」
陳旺趕著馬車一路賓士,終於在快午時的光景進了何家村,何家村算的上是個大村落。村子里上百戶人家,多數都姓何,何強家坐落在村尾。
馬車一進村子,就引來村子里的人駐足觀看,因為村子靠近大山,很少會有馬車經過,而今個兒這麼一輛大氣的馬車竟然進了村子,不知道是誰家來的,好多半大孩子都追著馬車看新鮮。
當馬車終於停在何強家門口,好多人都感到意外。尤其是家裡面的人更意外。
老兒媳婦,前個兒哭著跑回娘家,老兒子立馬就追去了,到今個兒還沒回來,何大娘心裡可不是滋味。昨晚上,老頭子也說了,讓她多長長眼睛,別老大老二媳婦兒說啥你都信,你就不能多看些工夫在說話嗎。
她思來想去,老兒媳婦也沒做啥讓她不喜的事,就是老大老二媳婦兒,見天的在自個兒跟前總說老兒媳婦的不是,自個兒就也跟著想多了。
事情想明白了,氣也就消了。誰知道今早吃飯,那兩個大媳婦兒,又開始有的沒的說起了琴姐兒,氣的老頭子都摔了飯碗。告訴她們都別在那說破話,要是覺得過不了,咱們就分家。
就這一句話,那兩個媳婦兒都閉嘴了,都不想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