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軒轅澈在朝廷上下的兩個命令,震懾了不少朝中官員。御史大夫單大人就是其中一個。下朝後的他火急火燎的奔赴已經賦閑在家多年卻依舊在文人之間很有聲望的前大學士姬雲姬老先生府上。
「學生單旦拜見老先生。」
「單大人,今日怎麼有空來老夫這裡坐坐了?」此時的姬老先生正在下棋,寒冬臘月的,也沒有其他可以消遣的事。
「老先生,學生今日前來,是想跟老先生說說二皇子之事!」單大人說道。
「二皇子?」姬老先生從自己久遠的記憶里找出了那個臉上有了一道大傷疤的皇子,「可是近來皇上下令讓他暫且監國的二皇子?」姬老先生是位德高望重的有識之士,只是忍受不了遼國當今皇上的荒淫無度以及重用奸佞小人,所以辭了官職,創辦了一個書院,以育人來表達自己的拳拳愛國之心。
「是的,」單大人眉飛鳳舞的回答道,「老先生有所不知,這二皇子可還真的有王者之氣,這遼國有救了!」
「哦?」姬老先生放下手中的棋子,「這二皇子做了什麼?竟讓你有如此高的評價?」
「皇上下令讓二皇子監國,昨日一日,二皇子就完全的掌握了朝政。」單大人娓娓道來,「今日在朝堂之上,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可以擊垮皇後娘娘一派的權利爭鬥中,二皇子竟然無聲無息的下了幾項命令,讓尋找大皇子的官員落實嶺北雪災的救治,不要讓當地受災的百姓在寒風中度過新年。」
「戶部那群老傢伙願意掏銀子?」姬老先生倒是有些興趣的問道。「老夫記得戶部是皇貴妃一派的人選吧!」
「是啊,可二皇子說了,大皇子的失蹤就是因為沒有安頓好這些流民,戶部不肯出銀子所以就是害大皇子陷入此等境地的罪魁禍首,理當問斬,大有要把他們斬立決的架勢。戶部那些老狐狸光顧著自己的頭了,所以就沒捂住自己的荷包。這次二皇子可是從他們的嘴裡掏出了五百萬銀紋銀才放了他們一馬。」單大人越說越興起,整個人的臉因為激動都成了紅色。
「倒是看不出二皇子有此等謀略。」姬老先生雖然對軒轅澈的今日在朝廷上的表現很讚許,可是由於對軒轅家族的失望,姬老先生選擇暫且觀望一陣。
「老先生,學生今日前來就是想告訴您這個消息。若是二皇子真的是明君,老先生不如出山幫二皇子一把。當今聖上的幾個皇子,也只有二皇子看上去還讓人滿意。可是他出現的時機太晚,而現在朝廷風起雲湧,學生擔憂他的勢力不足啊。」
「老夫久不聞世事了,這些事也摻和不動嘍!」姬老先生笑著回答道,很顯然,姬老先生還未打算出仕。
單大人別連著回絕了兩次,便也轉了話題,隨便聊了幾句后便告辭了。他是決定跟隨二皇子的,雖然現在就投誠有些草率,可是皇子中間唯一還挂念百姓的就只有二皇子了,所以單大人率先就戰隊了。
只是他對了二皇子府後,二皇子並沒有見他,直接讓他回去了。只有下人告訴他一句話:單大人兢兢業業為百姓謀福祉,這些二皇子都看在眼裡。還望單大人一如往常一樣,為遼國的繁榮昌盛,為遼國百姓安居樂業繼續下去。
這無疑是對單大人的肯定。二皇子的話似乎在說明,只要單大人的初心不便,不管他跟著誰,二皇子都看在眼裡,並且對她十分讚許。
也正是這樣,單大人成了軒轅澈最忠實的擁簇者,以後不管軒轅澈做什麼決定,他都毫不猶豫的支持他。
軒轅澈此時進了宮,正坐在雲水宮裡面望著麗妃娘娘。
「哎呀,這不是監國的二皇子嘛?今兒是吹得那陣風把您給吹來了?」麗妃語氣十分酸。她現在十分生氣卻又不敢對軒轅澈發脾氣。
軒轅澈靜靜的望著麗妃那依舊美艷的臉龐,從她的眼裡沒有見到過一絲對自己的溫情。
因為要弄清楚母妃在洛國之事還有多少人知曉,所以派人調取了母妃重新回宮的案卷,因為現在二皇子監國,所以辦起事更快了,一會兒就把麗妃這二十年來所有打交道的人全部知曉了。
軒轅澈趁著皇宮還未落匙,所以匆忙的趕了過來。母妃是個絕情之人,除了戚嬤嬤,幾乎沒有什麼宮人能在她的身邊待得長久。
麗妃被軒轅澈盯得有些心裡發毛,這人是怎麼回事?來了自己雲水宮竟然一言不發?
「二皇子真是好大的氣派,本宮問你話竟然不回答。你可還真是沒有把本妃這個母妃放在眼裡啊!」麗妃心裡發毛,為了打破這種氣氛,她開始不停的指責起來,「你的二皇子妃呢?本宮傳了多少次了?為何她不進宮?還有沒有規矩了。」
「母妃這樣吵吵鬧鬧和街頭的大嬸有何差別?」軒轅澈轉過眼看向戚嬤嬤,「戚嬤嬤,內務府跟本皇子稟告,說雲水宮每年都會向內務府支取為本皇子做衣服的布匹,為何本皇子一件都沒有看見?」
戚嬤嬤一驚,雙手不停的握緊,這可如何解釋啊!
「怎麼?本宮用兩匹布料也要跟你報備不成?」麗妃怒火中燒。
「既然是給本皇子做衣服,本皇子自然要見到這衣服在哪裡!否則戚嬤嬤就是中飽私囊,按照宮規是得拉出去斬斷雙手雙腳丟到亂葬崗的。」軒轅澈帶著狠厲的眼神說道。似乎他一個心血來潮,就會下令這麼做似的。
「你敢!」麗妃一驚,戚嬤嬤是萬不能離開自己身邊的。
「本皇子有何不敢的?」軒轅澈蔑笑道,「要是不把這二十年領的布匹做出來的衣服拿出來,戚嬤嬤今日這條命就要必須交代在這裡。」
軒轅澈雲淡風輕的說道,「母妃可以慢慢考慮,還有一個時辰宮門就要落匙了,在此之前本皇子是要得到一個結果的。要麼布匹,要麼戚嬤嬤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