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三國之孫權大帝> 第三二五章 試驗與變革之論

第三二五章 試驗與變革之論

  龐統突然說到一個新的話題:「我王,現在我們有很多學校,但是都教的是很基礎的課程,我感覺我們可以建立一些更高級一些的學校,讓一些有時間和精力的人,能夠在六年書念完之後繼續的學習,那應該就能夠培養出更好的人才了。」


  孫權也曾經想過從小學到大學,但是卻發現一個是沒有師資力量去教,一個也是沒有那麼多的課程去教,現在最多就是可以搞一些文學、歷史、地理、數學、農學、法律、思想等基礎的課程,也弄不出那麼多的專業來,但是卻也想慢慢的摸索,於是就說道:

  「你這個想法很好,我也想過,要建立一個大學,但是我們教什麼內容呢?如果沒有課程好教材,我們建立了又有什麼用呢?這個需要教育司去慢慢的把這些東西積累起來,然後才可以建立啊。就像是我們的進修堂,其實就是相當於一個大學,但是裡面的內容也很簡單,即使思想教育、法律學習、執政經驗的熟練,其他的內容我們也一樣沒有啊。」


  郭嘉則說道:「我王,我可是聽說那些課程很多內容都是念奴嬌編出來的,難道不是出自我王的手筆嗎?那我王幹嘛不再編寫一些出來呢?不是有天帝的指引嗎?」


  孫權無語了,不過還是裝叉的說道:「雖然是有天帝的指引,但是天帝最多也就是指示一個方向,那具體的事情不是還得我來做啊,你以為我的腦袋有多厲害,什麼東西都可以弄出來,那我還要臣子做什麼啊?」


  郭嘉就問道:「我王,那我們的大學都應該有些什麼課程啊?有個目標,我們就可以去研究可以要些什麼的具體的東西了啊。」


  孫權一想也對,可以挑選一人人才先搞一個科研院之類的,然後等他們有了成果,編寫出教材,然後就可以建立院校了,於是就說道:「奉孝啊,你果然是個大才啊,哈哈,我知道怎麼做了。」


  龐統跟郭嘉都有點不太懂,孫權就說道:「一邊吃飯,我一邊慢慢跟你們說。」


  孫權一邊吃晚餐一邊是說道:「我的想法是挑選一些各個方面的優秀人才,讓他們去研究一些現在國家需要關注的課題,然後他們研究出了成果之後,就讓他們帶人、編寫教材,慢慢的我們就可以建立大學了。」


  龐統就問道:「那我們現在需要關注的無非就是打仗一統天下什麼的啊。」


  孫權就罵道:「小鳳凰,你還是不行啊,眼光太短淺了,現在其實最需要研究的不是軍事方面的,這方面我們在講武堂已經有很多人在做了,我們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就是管理!」


  龐統跟郭嘉聽了就更加疑惑了,孫權就接著說道:「不管是在軍中,還是地方的政府部門,我們最需要做好的就是管理。我們必需要有好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管理技巧和經驗的研習及積累,比如說我們講怎麼帶好一個連隊的兵,我們都是有人在傳授別人的經驗,那你們有沒有專門的去思考過,除了那些老將們的經驗,除了我讓大家去做的這個思想工作,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和技巧呢?你們有沒有去調查過,一個連隊具體要怎麼樣的分工和架構是最完備的?怎麼樣去激勵士兵和訓練士兵才是效果最好的?這些東西全部都研究明白了,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大學,專門教大家如何去做一個連長,如何去管理好一個連隊,但是這些都需要有人去弄清楚才行啊。」


  龐統跟郭嘉聽了之後就震撼了,這些他們一直都是按照祖輩傳下的就這麼用的,也沒想過去改善或者改進什麼的,而按照孫權的意思,這個大學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得先進行變革啊。


  郭嘉就說道:「我王,我們的軍制都是你已經變革過的,意思是我們還得不斷的變革嗎?這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啊!漢承秦制,甚至秦的很多制度也是從西周甚至更早的繼承下來的,就沒有這樣今天出一個新東西,明天又出一個的啊,老百姓能接受的來嗎?」


  孫權就說道:「小鳳凰、奉孝,奉孝說的這個話是很多人的心思,但是在吳國,大家因為我隔三差五就弄一些新的東西出來,所以現在大家都習慣了,或者說是麻木了,但是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吳國的情況是在變化的。」


  孫權吃了點菜,又說道:「比如說吧,有不少的東西其實是變化很慢的,比如說我們看到的太陽月亮的升降,還有地形地勢等,都會很慢才會變化,但是還有很多東西確實變化很快的,就比如說四季的變化,自然環境就會有很多不一樣,我們春天和夏天就必須穿不一樣的衣服,否則就會不舒服。」


  「其實我們的制度也一樣,我們的學問和思想也一樣,我們的百姓在之前,往往會有吃不飽的憂愁,但是自從我們引進了高產作物,又讓百姓有了足夠的土地,還為百姓減輕了很多負擔之後,百姓已經足夠吃飽穿暖了,但是百姓在能夠吃飽穿暖之後,他們的心裡的想法就會變化。」


  「就好比奉孝你,你在被我軍抓住的時候,你其實昏迷了很長時間,你醒來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跟死過一次一樣,這個時候你的心思其實對曹公的忠心就會減輕了很多,因為你已經用你的生命為曹公效忠過了,這個時候你的心裡其實已經和輕鬆了,然後我又能夠那麼重視你、懂你,然後再用一些手段,你就會對我有了好感和一些效忠的衝動。」


  「所以當你的兒子被我接過來之後,你就徹底的效忠於我了,那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經歷了生死之大變故,又看到了你追求的未來的可能更好的局面,所以你才會改變你的想法。」


  「而我們的很多東西其實也是一樣的,就像是打仗的時候一樣,我們敵人的形勢變化了,我們就的調整我們的策略和方針,那為什麼大家到了治國的時候認知就不一樣了呢?那是因為大家都怕:大家都覺得按以前的經驗去做,雖然不會有更好的結果,但是也不會出現太壞的局面,這樣就可以向上面交代,自己最多挨個罵,但是卻能抱住自己的官位和地位。」


  「而一旦貿然去做一些變化,因為不一定能夠做的很完善,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就會被別人抓住,可能往上面報上去之後,自己的下場就是很凄慘了,所以大家都鼓吹不要變化,要依據祖制,其實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罷了。」


  龐統和郭嘉聽了之後也陷入了沉思當中,過了一會龐統就說道:「我王,你說的這個很對,但是大家的顧慮也是有道理的,如果說變化的過程中,那些方法不夠完善,那結果就是變得無法控制了,或者會變的很壞,謹慎也是應該的啊。」


  孫權則道:「你這個想法又錯了,謹慎不代表就不做事了,自然說不完善或者不好的結果肯定是要去避免的,就比如說我讓大家去試驗用高爐煉鐵,那我不會一上來就說全部用高爐,而是要先讓大家試驗,試驗成功了再去推廣,就比如說我們吳國的制度,我先是讓諸葛子瑜在紫金縣試驗,然後又到交州試驗,最後才推廣到全國,所以我們做一些新的東西的時候,就必須要先做試驗,試驗成功了,我們就可以推廣了,那再遇到的問題就是一些小問題了,然後再做一些細節的調整就可以解決了。」


  孫權說了這麼多也覺得自己的累了,自己可是要忽悠住兩個頂尖的智者啊,不過看樣子兩人都已經開始能夠理解了,就說道:「兩位,這樣吧,天也不早了,我也是困的很了,你們也早點去休息去吧,反正我們在倭國的時間還有幾個月,大家都慢慢的思考一下,等回到石頭城之後,我們在好好的研究一下,到時候再說這個事情吧。」


  龐統跟郭嘉兩人就回去休息去了,但是兩人都被震驚到了,孫權的想法和做法已經讓他們覺得是太難以想象了,以前他們是以為孫權是天才,所以才想到那麼多的東西的,可是按孫權那麼一說吧,好像這些東西也不是那麼天才的東西,只是把一些改變先通過實驗驗證,然後再推廣到天下罷了,但是兩人同時一樣,孫權能想到這個最本質的東西,這本來也是最天才的了。


  孫權也知道,自己要推廣實驗科學和實事求是這些東西可不容易,所以才要藉助道經來改變這個社會的統治思想,要讓儒家思想失去統治地位,然後再通過道經中鼓勵人們去探索了解自然這樣的法子,慢慢的來影響大家,讓大家能夠從守舊的思想中轉變過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