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驚天噩耗
楊明湊到葉月影近前,輕聲說道:「月影,這段時間想我了沒,我可想你了,來,讓我抱一抱……」
葉月影的臉當即一片緋紅,甚至紅到耳根。
「你別過來,有人呢!」
「什麼人呀,我怎麼沒看見……」楊明一下就把葉月影擁入懷中。
兩個人分開這麼久,楊明要讓葉月影感受一下他的溫度。愛情需要培養,適當過分的小舉動會讓對方覺得甜蜜。
葉月影嬌軀柔軟無骨,她在這一刻徹底被楊明融化,心裡怦怦直跳,全身都癱軟在楊明身上。
這是她的依託,寧願捨棄家族,摒棄世俗觀念,也要追隨此人。
兩個人還沒溫存多久,葉月影便把楊明推開。
光天化日之下,就算剛才那些人識趣躲開,可是工程指揮部現場還有其他工作人員呢,總不能因為你倆秀恩愛,都遠遠的避開吧。
「好了,讓人看見!」葉月影羞澀的推開楊明,小聲說道。
「還沒親夠呢,跟你在一起感覺太爽了,不行,再來一回……」
葉月影果斷躲避,不讓楊明得逞。
「現在不行啦,真的不行啦,讓人家看笑話!」
「啊?」楊明一愣,呆在原地半晌,終於悟出葉月影話里的意思,「月影,你的意思現在不行,是不是等晚上才行!」
葉月影一瞪眼,「得寸進尺啦你,晚上更不行,以後只准我主動對你,不准你主動對我!」
「還有這個規矩?」
楊明自然不能做的太過分,兩個人溫存一下未嘗不可,可是,別以為人都散開了,就沒人關注這邊了。
以楊明的視角,至少能找到犄角旮旯有三四雙眼睛偷偷的看。
楊明伸出手,說道:「月影,咱們牽牽手沒啥問題吧,走,一起去辦公室!」
「嗯。」
不過,還不等楊明和葉月影攜手走進辦公室,楊明的電話突然響起來。
「嘿,這個點誰給我打電話呀?」楊明邊說邊掏出電話,低頭一看,把抓著葉月影的手鬆開了,「老周?不是我和夏雪都打報告了嗎,我倆放長假,怎麼想起來給我打電話,是不是想來我的山莊蹭酒喝?」
「小楊,有件事我必須第一時間通知你,你先有點思想準備……」一向樂觀的周政委的聲音少有的低沉。
楊明一聽便知道出事了。
「周叔叔,到底出了什麼事?范雄逃走了,還是陸永浩那邊有狀況,不對……」楊明突然心裡一驚,全身毫無緣由的緊張起來,「是不是我們楊家……我,我爺爺出事了!」
有些事對於有特殊血緣關係的人來說,極其敏感,楊明本身就不是普通人,他的感知能力遠遠超出普通人的範疇。
在周政委的提醒下,楊明忽然有了感應,他料到事情將非常不妙。
「小楊,你,你……一定要挺住啊……」周政委嘆息一聲,「的確是你爺爺出事了……我們也才剛剛接到消息,上午8點10分,你爺爺已經……駕鶴西去……」
上午8點10分,正是楊明他們三個開車來百泉鎮的路上,當時不知道為什麼,正在開車的楊明突然心裡一陣絞痛,疼的無法形容。
他不得不把車停靠在路邊,下車喘口氣。
那種痛是心裡的痛,很疼,但當楊明靜下來內視身體,卻沒有發現病灶。
全身五臟六腑所有的器官都毫無問題,就是心裡抽絲一般的疼痛。
當初他那沒心沒肺的師傅玄清子「羽化」,楊明也沒有這麼難受過,只是覺得師傅一走,自己便再無依靠,心裡有些失落。
那是一種失落和悵然,卻不是刻骨銘心的疼痛。
當然,事實證明師傅當初並非真死,而是給他演的一場戲,楊明沒感覺也情有可原。
這回的疼痛讓楊明頗為不安,他感覺反正沒好事,一方面擔心葉月影,一方面擔心師傅,所以,休息片刻,急急忙忙的開過趕過來。
但是,隨後不久,那種疼痛便自行消失,楊明也就沒再多想什麼。
現在經周政委提起爺爺去世的時間,剛剛就是楊明半路上最難受的時候。
冥冥之中,他已經有所預料,只不過,沒想到爺爺走的這麼突然!
……
京城,楊家大院。
大院此時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上至楊家一眾高層,下至普通的傭人。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穿上素衣,胸前佩戴小白花,胳膊上纏著黑紗。
楊家大院的門前,也已經懸挂起白布,大紅燈籠也換成白色燈籠。
整個楊家大院,顯得無比的肅穆,悲涼。
不過,楊家大院有白事,前來弔祭的人卻是絡繹不絕。
親朋好友,生意上有聯繫的人,各式各樣的車輛停靠在楊家大院外的停車場,在門前有專門登記的地方,說明自己的身份和姓名和死者的關係,由專人分批次或者單獨引領進去。
大家族有大家族的規矩,不可能跟小戶人家那樣,隨隨便便就能進去弔孝。
楊家大院宣禮殿,這裡是設置靈堂的地方。
靈堂堂前,有專職管事站在那裡,手持話筒,迎接前來弔孝的客人。
隨行而來引路的人會把弔孝客人的信息交給他,高聲朗讀,比如某某家某某,某某公司某某,主要是為了告訴靈堂的孝子賢孫,一眾族人。
然後,客人被帶入靈堂。
門前的管事繼續大聲說,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謝!
謝是謝親友,守靈的長子長孫要側過身子為親友磕頭,以表達謝意。
靈堂前,楊文昌,楊文濤,楊文傑,以及楊興龍,楊興輝,楊興涵等等,披麻戴孝,跪在地上。
只不過,在沒有親友弔祭的時候,楊文昌幾個都會起身坐在後面的座位上。
守靈哭孝可是一份苦差事,本來楊家大院的這些高層,核心層人物,平常都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如今卻是跪著迎接客人,實在有點憋屈。
但這就是大家族白事的禮儀。
不管你身份有多高貴,該磕頭還要磕頭,該還禮還要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