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誰說妯娌不能好好相處
新媳婦成親第二天,按照習俗是要給婆家人做第一頓飯的,喬月也是從新媳婦過來的,特別了解新媳婦會面對的各種小狀況,提前為弟媳婦備下了各種需要的東西,都放在了廚房顯眼的地方。
家裡有的食材,每樣都拿出來一部分,擺放在櫥櫃旁邊的小筐里,調料什麼的都在灶邊的顯眼處,米提前泡在大盆里,正好是全家人的量,柴火也堆放在廚房門口,新媳婦第二天起來,直接燒飯做菜就可以了。
四妹受自家二哥的囑託,幫著嫂子熟悉環境,畢竟不是第一次當小姑子了,這種事情早就駕輕就熟了。
不同於一年前的毛手毛腳,今年的四妹,跟著喬月學了不少廚房裡的事,做起事情來麻利多了,間接緩解了新嫂子的焦慮心情。
家裡有肉有菜,王翠芳也是個勤勞的,做的飯菜都不錯,即使是被喬月養得嘴有點刁的季家幾口人,也都給新人的菜很高的評價。
見媳婦手藝得到大家的歡心,老二的心裡也是美滋滋的,畢竟新婚夫妻,正蜜裡調油呢,此時更是越看媳婦越喜歡。
終於要跟嫂子「正面交鋒」了,新媳婦心裡還是很忐忑的,未嫁之前,娘家人就將自己這個妯娌打聽得差不多了,每當家人談論起嫂子的時候,王翠芳就會默默地聽著。越聽心裡越自卑,在家人的眼中,僅見過一面的嫂子,樣樣都比自己強。
漂亮的妯娌,真的是個讓人討厭的存在啊。
對於這種天然的敵意,還真不怪女人們心思多,都是村裡的不良風氣造成的,閑著沒事的人,總愛拿妯娌們作比較。
誰長得好看了,誰娘家有錢了,誰會過日子了,誰手藝好了,誰人緣好了……
就連誰的頭髮更密實,都要被拿來比較一下,被他們這樣比來比去的,輸的那一方,明明也是個好的,卻因為被比較的人更優秀,就被莫名的安上了失敗者的頭銜,擱誰心裡都不得勁啊。
妯娌間被村裡人拿來互相比較的同時,男人們過得也不輕鬆。他們也會被村裡的閑人們,拿來反覆作比較,這大概是古代最能體現男女平等的一件事情了。
沒成親之前,男人誰農活幹得好,誰就是兄弟中最厲害的那個,成了親之後男人,將會面臨更加苛刻的「考核標準」。
男人成為強者的條件其實特別的簡單粗暴,只要你有錢,你就比你兄弟們強,只要你有錢,你說什麼話都有道人捧場。
喬家阿爹以前在村子里也算是能力出眾的人,種田是個好手,手還巧,會用稻草編雞窩,打草席子,會用柳樹枝編各種各樣的筐,還會用蘆葦編席子,現在喬月婚房的席子就是喬家阿爹編的,密實又整齊,特別的耐用。
在喬月眼中,自家爹爹不僅是厲害的手工藝家,還是腦袋靈活的發明家,他能不花一文錢,只用身邊常見的東西,就能造出各種各樣的家常用品。
可惜這樣優秀的男人,以前在村裡人的眼中,卻是個「慫人」。而導致喬家阿爹才華被忽視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有一個比自己更會種田,更有錢的大哥。
有時候,有個優秀的哥哥或者妯娌,也是挺讓人糟心的事情。
很顯然王翠芳還沒嫁過來,就已經碰到這糟心事了,本來歡歡喜喜的等著嫁人,卻因為見了嫂子一面,將所有美好的憧憬都打破了。
成親前,王翠芳也是偷偷摸摸的見過季二郎的,畢竟季家哥仨一年有半年多的時間混跡在碼頭上,人來人往的,只要你有心要看,鐵定是能看到的。
跟著阿娘一起趕集的時候,曾經遠遠的望見過自己未來的相公,看不清楚臉,但是挺拔的身形就已經讓少女春心萌動了,有一次阿爹在集市上與他偶遇了,拿回來兩條大魚,說是他送來給家裡人補身體的,少女心登時被撩撥得撲通撲通的。
當時他過來提親的時候,穿著新衣服新鞋子,頭髮梳得規規矩矩的,英俊得讓人忍不住看了又看,那一天村裡的大姑娘和小媳婦都談論著自己這個英俊的未婚夫,大家都說自己有福氣,嫁了個好人家,村裡的小姐妹簡直要羨慕死了。
誰知下定的時候,跟著他來的,除了幾個兄弟,還有他的大嫂。
這個僅僅比自己大兩歲的嫂子,帶著小姑子來看自己,白嫩嫩的小媳婦帶著白嫩嫩的小姑娘,兩個人水靈得跟兩朵小鮮花似的,衣服也是漂亮的裙子,走在人群中,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倆來這一趟,立馬在村子里引起了轟動效應,基本上每次提到自己成親的事情,都繞不開自己未來的大嫂,那個被誇成花一樣的人物,據說還是她們村的村花,娘家也是殷實人家。
這麼漂亮的女人怎麼可能不是村花,縣裡的女人都沒見過這麼漂亮的,更何況在村子里了。王翠芳在心裡默默地想著。
本來那一天,自己已經穿上了最喜歡的新衣服,還特意在腦袋上插了一朵花,希望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成為當天最矚目的女人,可惜只吸引住了未婚夫的目光,他膽子大得嚇人,竟然敢當著眾人的面,肆無忌憚的看著自己,自己被盯得不好意思把頭抬起來。
自己的未婚夫喜歡自己就行了,王翠芳不斷的安慰自己,但是身邊的人卻不這麼想。
身邊的人不斷的提起未來的嫂子,話里話外對自己的貶低,讓王翠芳極度的不舒服,可是又無可奈何,怒氣在不斷的發酵,等待著爆發的那一天。
人的一切憤怒,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還很年輕的待嫁少女,還不懂這隻不過是村裡女人們嫉妒她罷了,而她卻將所有的過錯都歸罪於自己不夠完美。
可真是個傻孩子啊,不過傻人向來有傻福。
本來新媳婦到新家就會緊張和拘束,前面還有個優秀的嫂子,更是讓新媳婦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對,給全家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帶著自卑的情緒來見嫂子,再看到家裡人對嫂子的態度,就更加的拘束和緊張了。
雖然老公又英俊又有錢,自己也在村裡也算得上漂亮,但是大哥家明顯更有錢,大嫂長得更漂亮,又白又嫩,明明比自己還大兩歲,但是卻看著比自己還年輕。
家裡人對嫂子的態度好得讓人嫉妒,這樣一對比,苦澀的情緒在新媳婦心中開始發酵了。
都是做人家媳婦的人,喬月看出來自家弟妹的不自在了,她也特別能理解,自己作為長嫂,卻不具備長嫂如母的氣質,兩人前後腳嫁過來,差不多的年紀,難免會讓人作比較。
而且自己已經完全融入這個大家族,成為女主人了,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主。弟妹有情緒是人之常情。
喬月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看上去更熱情一點,讓弟妹明白自己跟她是家人,不是洪水猛獸。
老二成親之前,季子仁就已經把該分給他的家當,都交接了過去,地契在季家爹娘去世的時候,哥幾個就已經平分完了,每個人都有名字。爹娘留下的銀子,季子仁一文都沒要,平均分了四份給弟弟妹妹們成親用。這些東西的分法自然是沒有爭議的。
宅基地和菜園子也按照當初的規劃分好了,家裡的大黃去年新下了一個小牛,小小黃已經在鎮上備案了。
現在家裡總共有四個大型牲畜,一個大牛、兩個小牛,還有一個毛驢,一直都是老二和老三共同飼養。
老二選了跟自己最親的第一個小牛,以後小黃租出去耕地賺的錢,也都是歸老二兩口子。
家裡的雞,二郎一家是沒權利分了,因為都是喬月從娘家借過來的,過年時家裡還完了雞,所有權就徹底都歸季子仁兩口子所有,雖說雞鴨鵝也吃了家裡的稻糠,但是下的蛋也都給大家吃了。基本上不存在誰占誰便宜的情況。
剩下沒分的東西,都是大家合夥買的大件,船啊、牛車啊、漁網之類的,也沒法分,都是共同用的,也不是說老二成親了,以後哥幾個就不來往了,只不過是先將東西分清楚了,省得以後麻煩,以後哥三還得繼續一起打漁做買賣。
家裡的船都是一起用的,誰多一次少一次也沒必要斤斤計較,所以這個家分得那是相當的和諧了。
這可多虧了家裡的「會計」,東西分的平均又合理,家裡人也沒有愛計較的,分家分得這麼和諧又愉快的,實屬罕見。
作為嫂子,喬月以女主人的身份,給弟媳婦包了個大紅包,裡面裝了一百文錢作為見面禮。
而這一百文錢,徹底打開了新媳婦對嫂子的心結,王翠芳做夢也想不到,嫂子竟然會對自己這麼的大方,真的是人美心也美啊。
新媳婦第一天進門,自然是要先跟家裡的女人們互相了解一下的,為了讓新媳婦快速的融入進季家這個大家庭,喬月特意將自己珍藏了一冬天的青苔拿了出來,打算大家一起吃烤青苔。
開始大家對去溪邊的撈青苔的事情很不理解,雖然喬月說可以吃,但大家還是有點忐忑的,不過閑著也是閑著,竟然嫂子想要,那就順手撈一筐給嫂子玩吧。
後來品嘗過這美味的青苔片之後,都不用喬月指揮了,幾個大饞貓沒事就去撈青苔,溪邊的青苔被撈得乾乾淨淨的,家裡夏天曬了幾百張青苔片,數量雖多,但是架不住家裡人能吃能喝的,要不是喬月偷摸藏起來十多張,早就被家裡的饞貓們給瓜分乾淨了。
青苔片其實是喬月沒穿越之前,雲南傣族那邊的食物,西雙版納是個美麗的地方,水資源豐富而且乾淨少有污染,長在乾淨的溪邊青苔成了傣族男女老少不可缺少的美味零食。
而且青苔還有很多的藥用功效,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食用可以強胃氣,助消化,治痢疾,外服還可以治療燙傷之類的。
喬月第一次知道青苔可以吃的時候,也是很震驚的,曾經在手機上看過製作青苔片的系列視頻,看得口水直流,奈何身邊沒有乾淨的小溪和大河,自己沒法撈青苔來吃,就只能反覆的看視頻解饞了。
多次的觀看,也讓喬月對青苔片的製作過程了如指掌。
王翠芳對口中的東西也表現出了異常的喜愛,自己活了十多年,頭一次知道青苔還能吃,頓時對嫂子又多了一層敬意。
果然吃貨是最好收買的。給點好吃的,就能跟你打成一片,成為好朋友。
家裡人的熱情讓王翠芳忐忑的情緒消失了不少。
婆家人不僅好相處,而且在吃喝上面也是大方得很,以前在娘家的時候,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一口肉,還不敢多吃,平時連乾飯都吃不上幾回。
這嫁過來之後,天天好吃的好喝的不斷,在娘家這時候,基本上頓頓都離不開白菜蘿蔔,而婆家卻是各種各樣的乾菜,應有盡有。
臘肉、河蚌干、鹹鴨蛋、偶爾還有新鮮的豬肉,雖說還沒達到頓頓都可勁吃的程度,但是架不住頓頓都有啊。
婆家這小日子過得實在是太爽了,自己為啥不再早點嫁過來呢。
出嫁三天回門,再次吃到娘家的飯後,新嫁娘心裡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感。
「你那個大嫂人咋樣啊?你成親的時候,我又看了一眼,長得是真漂亮啊,一看就是個愛打扮,能敗家的,你可得把錢都揣好了,別學她,把錢都敗光了,實在不行就把錢放娘這,娘幫你把著,省得你亂花。」
王家阿娘見閨女回門禮拿得豐厚,姑爺的衣服也比村裡人的料子好很多,早就聽說姑爺家這幾年越來越有錢了,開始還不咋信,現在一看,確實發達了。
既然這麼有錢,那就讓閨女趕緊將財政大權收上來,閨女有錢了,就能貼補家用了,以後自己也跟著沾光了。
「我大嫂一點也不敗家,可會過日子了,手藝也好,家裡好多乾菜呢,夠我們一家八口吃到菜下來呢,做的菜也可香了,這幾天給我都吃胖了。」
不知怎的,以前覺得娘親說得話都是對的,娘親在背後講道別人,也是別人做的不好。但是今天聽見大嫂被詆毀,心裡就不開心,一想到給自己做好吃的,誇自己能幹的嫂子被阿娘這麼說,王翠芳突然有了勇氣來反駁娘親。
「哎呦呦,我的傻閨女兒啊,就給你做頓吃的,你就傻呵呵的以為人家把你當家人看了,人家那是給你下馬威呢,告訴你,人家是大的,家裡的一切東西得聽她的,你呀,幫著洗菜切菜,最後好事都讓人家佔去了,菜好吃都誇她。你呀你再不出頭,誰會念叨你的好啊,你要是長點心,就趕緊把做菜的活搶過來。」
「嗯,知道了。」
不想讓娘親繼續念叨自己,王翠芳選擇了假裝順從,反正等自己回家了,她就看不到自己了,自己愛咋樣就咋樣。
跟娘親待一天之後,翠芳妹子更加喜歡家裡的奶奶、大嫂和小姑子了,同樣是女人,為什麼跟著喬家的女人幫混,就能那麼開心呢,跟自家娘親多說一句話,就會覺得全世界都是壞人。
果然自己是有福氣的姑娘啊,嫁了個好人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