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村花修鍊手冊> 11.勤勞才能致富

11.勤勞才能致富

  出去這一趟,連五百米都不到的路程,卻讓喬月感受到了去西天取經一樣的磨難,真是一步一個大怪啊,每個人都想吃自己的肉。


  真是這輩子都不想出家門了,一大幫不相干的人問東問西的,好像告訴他們咋做糖,他們就能一夜暴富似的!

  想當初,喬家阿娘也告訴過他們咋養雞,可是她們還不是捨不得糧食,也捨不得花力氣去挖野菜。


  寧願天天坐在樹底下吹牛逼侃大山,整天東家長西家短的,在背後說別人家壞話,也不去想法子把家過好點。


  懶人無論什麼時代,都活該受窮!

  真正勤勞的人,每天都忙著勤勞致富呢,才不會把發財的希望放在哄騙一個小女孩身上。


  天氣越來越冷了,喬月更不願意出門了,開始在家準備貓冬,每天研究研究吃食,跟阿娘學習做衣服。


  衣服還是很好學的,先剪一個衣服樣子,再弄個袖子,基本上就完成了。


  做衣服的時候,針腳一定要密實,縫衣服不能著急,靜下心順著衣服樣子,一針一針的縫,衣服很容易就做好了!

  不像是讀書人需要穿長袍子,村裡人的衣服都是衣服褲子分開的,跟現代衣服的雛形很像,只不過衣服比較長,要蓋過屁股,衣服褲子都不是修身的,顯得十分的寬鬆。


  衣服褲子寬鬆到什麼程度呢?夏天能當單衣穿,冬天套棉襖棉褲也能穿,而且麻布衣服還特別的耐磨結實,一般的人家,基本上一年就兩套外衣,一套棉衣。


  畢竟好看又不能當飯吃,實用才是王道。


  小孩撿大人穿剩下的衣服,大人呢,則縫縫補補又一年,好多人過了二十歲之後,就沒穿過新衣服了。


  像喬月家一次性買了這麼多布料,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做衣服自然也是大事一件了,喬家四口人非常的重視。


  小屁孩喬星,每天早上都要跑到阿娘的懷裡問問,新衣服做成了沒,都快趕上晨間禱告了。就是為了能儘快在小夥伴面前炫耀自己的新衣服。


  古代的衣服樣子實在是太沒新意了,好不容易做回新衣服,喬月可不打算一直穿同一個樣子的衣服。


  就沒按照阿娘的衣服樣子裁剪,而是先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喬星試做了一個小襖子,總結出經驗和不足,才開始動手給自己做了比較時髦的衣服。


  上衣也像村裡人穿得那種,長度正好過屁股。不過喬月將衣服領子做了簡單的改變,做成了可愛的荷葉領。


  這是喬月在現代的時候最喜歡的領子樣式,穿這樣領子的衣服,尤其是白色衣服時,總有種自己是小公主的感覺。


  袖子為了和領子保持統一,直接做成了飛飛袖和公主袖的結合,手腕處縫了個夾層,裡面穿了個細帶子,穿的時候只要隨便打個結,就呈現蓬蓬的荷葉狀了!

  結合麻布的特性,把衣服做得寬鬆些,再在胸和腰之間繫上一個粗點的布帶子,繫上蝴蝶結,就可以將腰線提高了,上身的衣服就有了連衣裙的感覺了。


  這樣的穿法不漏任何肌膚,卻能將腰線提上去,還特別修身顯形,顯得腰細腿長,還不會被保守的人詬病!頂多被噴一句愛臭美。


  褲子的製作就比較簡單了,為了跟上衣統一款式,直接做成了燈籠褲,褲腰也做了個夾層,就像現代的運動褲一樣,穿褲子的時候,只要繫上帶子,褲子就老老實實的待在腰上了,不用在外面繫上醜醜的褲帶了。


  褲子是寬鬆的,只不過褲腿也像袖子一樣縫了個細繩子,一繫上,就呈現荷葉狀!


  這樣的衣服在現代來看有點過於粗糙了,不過在古代確是相當的新穎了。


  再配上喬月自己梳的公主頭,那是相當的「洋氣」了,走在村裡,那回頭率更高了。


  喬家阿娘見閨女衣服做得好看新鮮,也打算弄一套。喬月成就感爆棚,立馬應了下來。


  喬家阿娘畢竟已經是當娘的人了,再走可愛風有點不適合,喬月就把領子換成了成熟度好一些的波浪領,袖子則做成類似泡泡袖的改良版,不像現代那樣誇張的膨,只是有些起伏而已。


  手腕處也在縫了一個繩子,幹活的時候可以把袖子挽起來,然後用繩子一系,也不怕突然掉下來了。又實用又美觀。


  喬家阿爹的衣服就比較好做了,褲子上的夾層就已經讓他很滿足了,以前系褲帶子,要邊提褲子,邊用帶子繞腰一圈,比較麻煩,而新褲子只需要在前面系帶子就可以解決了。


  過年之前,喬月跟阿娘一起,每人做了一套新衣服,每人用棉布做了簡單的褻衣褻褲。讓大家能穿上新衣服過年。


  日子就在忙忙碌碌中度過,米皮第二個集市就跟著麥芽糖一起售賣了,三文錢一張,五文錢兩張。


  雖說不如糖果暢銷,但也都賣光了,每賣出去一份,喬家阿爹都不厭其煩的告訴大家吃法。


  其實吃法很簡單,無非就是拌點醬油和蒜泥,加點醋,有錢點的人家,再加上香油,喜歡酸甜口的,再放點白糖。


  不過就是這簡單的幾句說明,卻給喬家阿爹增加了不少回頭客呢。


  基本上能花十文錢買糖吃的人家,也不差再花五文錢買兩張涼皮嘗嘗鮮。


  雖說已經入冬了,但集市上對麥芽糖的興趣依舊高漲,入冬后,基本上是沒什麼農活了,現在喬家人一心撲在製糖事業中。


  糕點鋪子,年前早早就預定了二百斤的麥芽糖,可以分批送,不過要在臘八之前把貨交齊。


  家裡的糧食已經不夠做這麼多糖了,季子仁把家裡的小麥、糯米和地瓜都送過來了。


  喬家阿爹按照二文一斤全收了,要比市面上的糧價高一些,季子仁不想要這麼多錢,被喬老爹硬塞到家裡去了,這才勉強收下。


  季家拿來的糧食足夠做出二百斤糖了,交付糕點鋪子的訂單基本不用愁了,不過自家過年之前的兩個大集還沒準備夠要售賣的糖呢。


  喬家阿娘趁著河水凍結實了,回娘家拉回了一牛車的糧食。


  之所以沒有就近找親戚買,反而去更遠的娘家買糧,是有原因的。


  一是為了照顧窮親戚,二是因為高家大舅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對自己好的人,會真心的回報。


  本來喬家阿爹想買自家大哥和三弟家的糧食來著,哥幾個都說好了,誰知喬家大伯娘和喬家三嬸不知足。


  來喬月家說一些有的沒的,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喬月家給的價格不如外面的高,看賣糖賺錢了,想要多分一杯羹。


  什麼小麥磨成粉能賣二十多文呢,糯米也十來文。這樣收糧是占親戚便宜,那語氣,好像喬家兩口子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壞人似的。


  這要是擱在以前,喬家阿娘可能會忍了,今年突然就不想忍了,直接撂臉子了。


  這糧我不買了還不行,你要是能把糧食賣到那麼高的價格,你們自己去賣去,我不耽誤你們賺錢了。


  於是喬家阿爹在媳婦的指揮下,當天雇了個牛車,去大舅哥家拉了一牛車的糧食回來了,這麼多年,兩人終於硬氣了一回。


  果然有錢才能挺直腰杆子啊。


  喬家阿娘這麼一弄,算是把兩個妯娌得罪慘了,平時互相看不順眼的兩人,因為有了共同的敵人,這一冬天別的事沒幹,竟編排喬家阿娘了。


  不過很顯然,喬家阿娘可沒那工夫搭理她倆,有跟她們掰扯的時間,還不如多熬幾鍋糖呢。小錢錢才是最重要的。


  雖說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但是只要肯付出勞動,還是會有回報的。


  經過了一年的辛勤勞動,光賣糖、賣雞蛋、賣米皮,家裡的糧食一點都沒往出賣,就足足攢下了十兩銀子。


  十兩銀子可能聽著不算多,但是在這個時代的農村,有人可能攢了一輩子,也攢不了這麼多錢。


  這一年,喬家阿爹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躋身於臨河村的「萬元戶」行列。


  除了十兩銀子和新做的單衣,這一年,家裡每人又添置了一套新棉衣,一雙新棉鞋,棉花都是新的,分量足足的。


  家裡被子里的棉花也是重新彈的,裡面還續了不少的新棉花,蓋在身上,又軟又暖又舒服。


  自打有了新被子,喬星睡覺也老實多了,不用再往姐姐被窩裡鑽了。


  蓋著新被子,睡在熱炕上,這個冬天真的是過得相當的幸福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