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泰山封禪
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219年。
??琅琊郡,東武縣,琅琊城。
??整座城池樓台林立,商販走卒穿行其中,到處都是吆喝聲,熱鬧非凡。
??白子秋站在一條破舊的街道上,淡然的看著周圍人來人往。
??“掃描當前世界。”白子秋平靜開口道。
??下一刻。
??他的眼前,便多出了一行行數據。
??世界類型:武俠(低武)
??所處年代:公元前219年
??所在位置:琅琊城
??停留時間:十年
??白子秋看著眼前的信息,露出沉吟之色:“公元前219年,這是始皇時期啊。”
??這個時候的始皇,應該早在兩年前就橫掃六合,實現一統。
??並且已經采納了丞相李斯的建議。
??書同文,車同軌,規劃度量衡。
??實行郡縣製,將天下劃分為了36郡。
??“這個時期的話,我該怎麽締造神話呢?”白子秋沉吟起來。
??他並非是這個時代的人。
??而是通過一塊名為‘造神令’的物品,穿越而來。
??這造神令,乃是他在一處老宅中,無意中得到。
??作用也十分的簡單。
??就是帶著他穿梭各個世界,並且在每個世界,締造神話。
??這神話知道的人越多,那麽獲得的信仰值就越高。
??置換比例,大概為一個人知曉,就獎勵0.1信仰值。
??信仰值可以用來抽獎,也可以兌換物品、能力等等。
??如今。
??白子秋已經穿越過兩個世界。
??這是第三個!
??相較於前兩次被嚇得哆哆嗦嗦,這一次他顯得穩重了不少。
??畢竟。
??前兩次讓他獲得了不少好處。
??如今,他可以算是鳥槍換炮了。
??白子秋將人物麵板打開。
??修為:煉氣期十層
??擁有術法:禦風之術、點化術、通靈術
??擁有物品:儲物戒(二十七立方)
??當前信仰值:十五萬
??根據造神令記載。
??修為分為:煉氣期、築基期、金丹期、元嬰期、化神期、合體期、煉虛期、渡劫期、大乘期。
??其中煉氣期分為十一層。
??其後除了大乘期外,每個境界都分為前中後三個小境界。
??隻有突破大乘期,才能步入仙境!
??仙境之後,又是另外的修為劃分了。
??因為白子秋現在修為尚淺,所以造神令並沒有提供相關記錄!
??“以我現在的實力,在低武世界,已然可以算是陸地神仙般的人物了,倒是可以大展身手。”白子秋眼眸微閃。
??造神令所穿越的世界,也是分為了各種類型。
??有普通類、武俠類、玄幻類、仙俠類、神話類、靈異類、末日類等等。
??除了普通類外,每個世界,也有相應的區別。
??比如武俠類就分為了國術、低武、中武。
??所謂國術,類似於《葉問》這種世界,隻有招式、勁力,沒辦法勁氣外放。
??低武,則是類似於《神雕俠侶》,有內力,並且內力可以稍微外放。
??中武,便是有如《天龍八部》,可以釋放出破壞力較強的內力!
??“不過,停留時間隻有十年,還得快點行動才行。”白子秋暗忖。
??想要締造神話,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必須要做一件足夠轟動的事情才行。
??比如他在第一個原始世界,教野人鑽木取火,製作武器!
??得到各個部落的傳頌和愛戴,這才算是成功締造了一個神話。
??小打小鬧,是沒辦法獲得造神令的認可的。
??“聽說了麽,秦皇正召集儒生,想要前往泰山呢。”
??“去泰山作甚?”
??“似乎是為了封禪事宜!”
??“聽說已經有不少人過去觀禮了,要不吾等也去湊湊熱鬧?”
??“得了吧,外圍有重兵把守,根本進不去。”
??“就算能進去也不去,吾等可是齊國人,去看秦皇作甚?!”
??“慎言慎言,現在始皇一統,你說這話,可是想人頭落地?”
??就在白子秋沉吟間,卻聽到有陣陣議論聲傳來。
??這些人的腔調都很奇怪,有點類似於陝西方言。
??但是聲調又略有不同。
??盡管如此。
??白子秋還是聽懂了。
??這就得歸功於造神令了。
??每進入一個世界,都能讓白子秋快速的掌握一門語言和文字。
??不用費心費力的去學習。
??“封禪……”
??白子秋眼眸一閃,當下有了主意。
??在這個世界想要締造出一個足夠轟動的神話,自然還得依靠當權者的力量。
??眼下,正是一個接近秦始皇的機會。
??當下。
??白子秋沒有絲毫猶豫,快速的離開城池。
??待得走出一段距離後。
??白子秋直接施展禦風之術,朝著泰山的方向飛去。
??……
??泰山腳下。
??一個個身著甲胄的士兵分列在兩旁,連綿三四裏。
??外圍則是一個個身著布衣的百姓,或站在石頭上,或立於高木上,朝著泰山張望。
??喧嘩之聲,此起彼伏的傳來。
??此刻。
??一個身著黑色玄服,器宇軒昂的男子,從龍輦中緩步走下。
??他儀態端正,顧盼生威,劍眉下的眸子,如星辰般璀璨。
??“陛下!”
??一群大臣和儒生見到男子,紛紛躬身行禮。
??“眾卿平身。”秦始皇擺了擺手。
??舉止之間,自有一股威嚴顯露出來。
??“今日在此舉行封禪儀式,頌我大秦不朽之基業,諸位可曾想好該如何封禪及祭祀山川?”
??一個儒生走上前,躬身道:“陛下,古時候的君王封禪,用蒲草裹住車輪,不願傷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掃地祭祀時所使用的席乃是用草編成,臣覺得理應效仿,方顯陛下仁德之心。”
??“臣以為不可,陛下此次前來,乃是彰顯我大秦國威,以草為席,成何體統。”有人搖頭。
??“陛下此次陳兵數萬,甲胄精良,還不夠威風麽?”
??“陛下,臣以為封禪之事,乃國之大事,需選定吉日,今日氣象陰沉,實不宜舉行封禪事宜!“
??“陛下威震四海,豈能因為天氣誤了大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吵的不亦樂乎。
??始皇見此,登時蹙眉擺了擺手。
??群臣和儒生的聲音才平息下來。
??始皇道:“好了,你們的意見朕都已經聽見,封禪之事,不宜耽擱,沒必要另選時日,你等儒生,先退下吧。”
??“諾。”
??一群儒生,這才緩緩躬身,退到一旁。
??始皇接著道:“來人,起駕從南麓上山,將雜草和亂石清理幹淨。”
??不多時。
??始皇便帶著群臣和一眾護衛,駕車朝著泰山頂峰行去。
??一群儒生見始皇手下的護衛披荊斬棘,開鑿山路,絲毫沒有采納他們的意見,不由竊竊私語起來。
??“我看陛下詢問我們是假,耀武揚威才是真。”
??“如此不合天道,必遭天譴!”
??“哎,始皇帝專橫獨權,如之奈何……”
??“你們還沒看出來麽,此次始皇出巡,乃是為了震懾天下,誰讓這裏六國遺民最多呢。”
??很快。
??半個時辰便過去。
??天氣越發的陰沉起來。
??轟隆——
??伴隨著一道沉悶的雷聲響起。
??淅淅瀝瀝的暴雨,便落在了泰山之上。
??儒生們紛紛躲到附近的草棚避雨。
??不過。
??他們卻因此欣喜了起來。
??“看來,連上天都不允許始皇封禪啊!”
??“始皇此舉,很明顯是逆天而行,將招致大禍!”
??“無大德而行大事,確為天理所不容。”
??儒生們的臉上,都帶著一絲絲譏諷之色。
??就在這時。
??一道刺目的金芒,卻從泰山的頂端升騰而起,光耀九方。
??眾儒生眯眼看去,不由大駭起來。
??他們分明是看見,金芒之內,隱隱有一道人影,懸浮於半空之中!
??ps:新書啟程,求收藏求推薦票月票求一切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