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奉旨開台【四更!求收藏!求推薦票!】
“南陽王,接旨吧。”韓讚周收起聖旨,尖聲道。
??“臣,謝主隆恩!”
??朱琳澤舉起雙手,捧過聖旨顫聲道。
??這道聖旨那麽輕,卻又那麽沉重。
??崇禎皇帝過了這麽久才對他所呈的開台之疏進行回複,說明崇禎皇帝對此事也糾結了很久,頂住很大的壓力才做出決斷。
??當然這也說明大明朝的國事,已經糜爛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崇禎才會同意讓一個宗藩,尤其還是崇禎九年犯事被下獄的唐藩宗室出海開台。
??“郡王爺,奴婢不敢相瞞,萬歲爺同意您開台一事,滿朝公卿為之嘩然。”韓讚周,伸出手拉起朱琳澤,“此番開台,郡王務必要做出成績,為萬歲爺分憂,也好堵住那些朝臣的嘴。”
??“皇上如此信任本王,若本王不能在台灣做出一番成績,為君父分憂,愧為人臣,愧為太祖爺子孫。”
??朱琳澤將卷號的聖旨揣進懷裏,有這份聖旨在手,他在南京籌措物資的阻力會小很多。
??崇禎能夠答應他開台,已經是他所預料的最好結局,沒想到崇禎會給他這麽大力度的支持。
??“有郡王爺這番話,萬歲爺也會感到寬慰。”韓讚邊走邊說道,“萬歲爺還從內帑特地撥了一萬兩銀子給郡王爺,支持郡王爺開台。南京這邊,那些吏隱的大臣成日無所事事,你這事傳到他們耳朵裏,必然會有所反應。
??郡王爺是替萬歲爺辦事,奴婢也是替萬歲爺辦事。那些吏隱大臣的聲音,奴婢會幫忙壓著。郡王爺若是碰到什麽難處,隻管來找奴婢。”
??“皇上聖明!”朱琳澤麵朝北方拱了拱手,旋即也朝韓讚周拱了拱手,“謝過韓公公。”
??韓讚周擺擺手,旋即又叫出兩個飛魚服繡春刀的錦衣衛:“這兩位是京師來的錦衣衛,皇上派來協郡王爺開台的。”
??這在朱琳澤的意料之中,崇禎要是不派遣廠衛盯著他,放手讓他一個人去台灣,那才是咄咄怪事。
??這兩個錦衣衛怕還隻是明麵上的,很有可能已經有錦衣衛、緝事廠的便衣已經混入到了他的移民隊伍中。
??“北鎮撫司百戶楊文見過郡王爺!”
??“北鎮撫司百戶楊武見過郡王爺!”
??朱琳澤點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麽。隻要出了海,上了台灣,到了那四麵環海,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隻要控製住出海船隻,這些錦衣衛也不敢拿他怎麽樣。
??“既然韓公公開口了,那本王便不客氣了。”朱琳澤對韓讚周說道,“出海開台,最緊要的事情是船和大炮,這兩樣東西,是本王現在最緊缺的。”
??“出海的海船郡王爺可以找沈大人,南京的漕船多半歸沈大人管。”韓讚周想了想,說道,“隻是這炮,郡王爺出海開台要那麽多炮作甚?”
??大炮是軍國重器,對於調撥大炮給朱琳澤,韓讚周的態度還是非常小心謹慎。
??“韓公公有所不知,台灣膏腴之地皆被鄭芝龍這廝占了去,這鄭芝龍本是閩海巨寇,雖被朝廷招安,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暗地裏仍然和海寇勾結。
??且鄭芝龍那廝在台灣私造籍冊,征收賦稅,之事台人隻知鄭氏而不知朝廷。本王若是開台,這廝定會給本王找麻煩。
??再者,閩海海寇甚多,渡海之時,若有火炮也能鳴炮震懾海寇,使其不敢覬覦本王的船隊,保渡海之百姓平安。
??還有台灣的土番、以及盤踞台灣的紅夷,皆非善類。因此火炮之事,就有勞韓公公了。”
??“南京實是無炮可調撥給郡王爺。”
??朱琳澤說的句句在理,但韓讚周也感到很為難,南京城卻是沒有能調撥的大炮了,上次調給朱琳澤剿匪的兩門炮,還是南京城咬牙抽調出來的。
??“不過奴婢這就遣人到附近府城問問,多少也給郡王爺調撥一些炮,至於能調撥多少,奴婢也不敢保證。”
??得到韓讚周的承諾,朱琳澤謝過韓讚周,韓讚周有留朱琳澤喝了一會兒茶。
??回到流民安置區,已是寅時末。
??張獻忠攻占武昌,左良玉的亂兵東竄,近來南直隸附近又湧入了很多湖廣甚至江西的流民。
??祁逢吉央求朱琳澤幫他收容一下流民,以免流民在南京鬧事。朱琳澤勉為其難地幫祁逢吉安置了兩千流民。
??加上此前的三千疫民,他現在要管理五千多人的吃喝拉撒。
??最初出海的準備工作,他也是按照三千人的需求準備的物資,現在不得不添置一些開台所需的物資。
??好在和沈瑩結婚的時候,沈家那邊也給了些嫁妝。前陣子出版的新萬國全圖在江南和閩粵地區的銷量雖然沒有預想的那麽高,但每個月也有八九百兩銀子的進賬,加上這次崇禎從內帑撥給他的一萬兩白銀,這日子還不至於過不下去。
??“王爺這麽高興,必是皇上同意王爺出海開台了。”陸聞達出來迎接滿麵春風的朱琳澤。
??“皇上聖明啊,隻是多了這兩千人,所需的海船要多不少。”
??看著流民安置區內黑壓壓的一片人群,朱琳澤又是歡喜,又是頭疼。
??“沈大人管著南直所有的漕船,有這麽一個好嶽丈,你還擔心沒船?”陸聞達笑道。
??“漕船終究是漕船,不堪航海遠行,此去台灣可有兩三千裏的水程,風高浪急的,隻恐漕船難當重任。”
??此前朱琳澤已經托付沈廷揚先替他改幾艘海船,還不知道結果怎麽樣。
??“難當重任也得出海。”陸聞達提醒朱琳澤,“那書商林永可是可是福州府大族林族中人,也做海上的營生,難道還沒有幾艘海船?沈大人這邊的船不夠,王爺可以去南京城內閩商的會館找林永看看能不能聯絡上一些閩商,台灣和閩地僅僅隻有數百裏之遙,若是能和閩商搭上線,對開台之事業也有益處。”
??“是我糊塗了!”
??朱琳澤一拍額頭,這些天忙的他都糊塗了,忘了這一茬,與其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沈廷揚身上,不如找林永看看能不能從閩商那裏租一些海船。
??“王爺,還有一事,屬下需要個副手。到了台灣後,需要處理的日常瑣事比起這裏肯定隻多不少,這麽多人屬下一個人可忙活不過來。”
??陸聞達向朱琳澤訴苦道,朱琳澤在太湖周邊市鎮采買綢緞棉布的這些天,難民安置區的擔子全部壓在了陸聞達身上,陸聞達肩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