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人選
過了片刻,見兩人嚇得還在地上低著頭趴著,趙桓差點氣樂了:“怎麽,你們就那麽喜歡跪著,還是因為地上有什麽寶貝嗎?如果有的話,就撿起來,那就拿過來讓朕也瞧一瞧,朕倒要看一下,到底是什麽樣的好東西,竟讓你們這麽上心!”
林汝賢道:“臣等觸怒天顏,自當請罪,望陛下責罰!”
“好了,朕沒有生氣,就算有氣也不是對你們發的,你們起來吧!”趙桓平靜的說道。
聽著皇帝的語氣好像確實是消氣了,兩人這才輕手輕腳的爬起來,小心翼翼的坐在了繡墩上,連大氣都不敢多喘一口,整個大殿之內落針可聞。
等他們做好,趙桓才平心靜氣的說道:“今天跟你們說這些,不是為了別的,更不是說要對你們怎麽樣,而是想告訴你們,很多時候你們也要體諒一下朕的難處。”
“自打朕繼位以來,十幾年了,不管是朝中也好、還是天下各處的局勢也罷,就沒有一點是能讓朕省心的。”
“整個大雲朝的擔子都在朕的肩膀上壓著,朕是一刻也不敢放鬆。朕雖貴為天下之主,可朕從來都沒過過一天好日子,有時候朕就想為什麽朕會出生在這帝王家,還不如做一個平民百姓去算了。”
“可不管朕怎麽做,再怎麽勞累,朝中的那些人就像是沒看到似的,他們中一個個世受國恩,身居高位卻不知忠於職事。整日裏隻知飲酒賦詩、附庸風雅,真心實意為朝廷著想的一個也無。”
“難道他們就真的不怕有朝一日我大雲江山傾覆嗎?還是他們真的以為他們和朕不一樣,即便是我大雲朝亡了,他們也並不是沒有退路,照樣可以另投明主,繼續過他們花天酒地的日子。豈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他們要真這樣想,將生死寄托與他人的仁慈之上,那朕就隻能說愚蠢至極。”
林汝賢領著林凡再次跪下道:“陛下尚且宵衣旰食,操勞國事。臣等豈能不盡心王事,以解君憂,至於庸碌之人,朝中或許也有,但終究隻是少數,無關大局,還請陛下寬心,不能因為一些不知忠君報國的小人而心灰意冷。”
“陛下為千古聖君,朝中良相名將無數,當前局勢雖難,可也隻是暫時的,隻要我大雲君臣一心,臣相信我大雲定能千秋萬世,江山永固,故此陛下何必憂心。”
雖然明知林汝賢是在安慰自己,趙桓也隻能歎道:“希望如此吧!算了,不說這個了!”
“好了,都起來,一直跪來跪去的,也不嫌累!”
他為了轉移話題,笑著問道:“小林愛卿,從方平下獄到現在,你還是第一個在朕麵前說他好話的,你好大的膽子,你就不怕朕治你一個結黨營私之罪?”
“怕當然是怕的!”林凡慫的理所當然。
“隻是臣並未結黨,何來的結黨營私?若是臣為自己先生說兩句好話都算結黨營私的話,那滿朝文武齊心合力要致先生於死地,豈不更是結黨營私了?”
“而且陛下何其的英明神武,一切都瞞不過陛下的眼睛,臣是否結黨,陛下又豈會不知?”
對於林凡的馬屁,皇帝無動於衷:“你不要在這跟朕耍嘴皮子,要不
是朕知道你爹和你最近和方平都沒有來往,你以為朕還能容你在這裏說這麽多?”
“朕平生最恨朝臣結黨,你們若真是方平一黨,早在拿下他的時候,你們就被青衣衛的人看起來了!”
“朕是沒有將你們一同下獄,但這不意味著你們就是無辜的。而是你小子剛剛立下大功,全城上下都看到了,朕在城頭也曾親口說過要好好封賞你們,要是戰事才一結束就抓了你們,難免會讓人覺得朕出爾反爾,惹得朝野非議。”
“而且朕要確實喜歡你這樣的年輕人,不想把我大雲一個未來的將才就這樣埋沒了。所以算你小子運氣好,要不然你現在就不是在這裏和朕在這裏說話,而是在詔獄裏陪著方平談心了!”
“但你不要以為立了功朕就不會把你怎麽樣了,你要是真敢恃功自傲,那朕也絕不會輕饒。”
“陛下愛護臣下,是臣下之福!”林凡恭維道。
皇帝根本不接他這一茬,趙桓剛才雖是在敲打林凡,可也是在告訴他們父子,方平的事情暫時影響不到他們,讓他們放心。
至於皇帝所說的喜歡,趙桓姑且一說,林凡也就姑且一聽,帝王心術而已,林凡要是真信那他可就是太天真了。
皇帝剛才說的那番話,看似掏心掏肺,然則林氏父子一非皇帝近臣,更非皇室宗親,跟皇帝的關係還遠沒到那份上。
交淺言深,表現出對臣子的親近和信任,以換取臣子的忠誠,是曆朝曆代帝王都會做的事,說到底不外乎權術二字。
林凡要是真在以後哪天做下了惹得皇帝不高興的事情,該下殺手的時候,林凡可不認為皇帝會手軟,皇帝也不會認為自己到時會下不去手。
帝王雖是金口玉言,然而這一句輕飄飄的喜歡,可救不了他的命,要是傳到外邊人耳中,這可不是保命丹,要說是催命符還差不多。
“林愛卿,如今方平下獄,遼東邊軍無人統領,很容易就會出問題。愛卿以為在天下的官員裏,有誰適合接替方平的職位,擔任新的遼東總督?”沒看到林氏父子在自己一番話之後痛哭流涕都表忠心,趙桓也不失望,他不搭理林凡,而是向林汝賢問道。
林汝賢沒想到皇帝會問他這個問題,陛下既然明知自己與方平的關係,這麽重要的事情又為何會問自己,就不怕自己舉薦的是自己這邊的人或者是方平的門下嗎?
在弄明白皇帝的心意之前,林汝賢不敢多說,他回道:“陛下,遼東總督一事事關重大,人選應當由陛下聖裁,又或者交予內閣,由內閣商議決定,臣不敢妄言!”
皇帝安撫他道:“愛卿已經入閣,自當參與議政之事,況且為朝廷舉薦人才,是朝臣的本分。愛卿若有合適人選,盡管說來就是,不必瞻前顧後,至於愛卿舉薦之人朕是否取任,可以再細細商議。”
林汝賢不上他這個當,回道:“對朝中諸臣和天下各道的督撫,臣都了解不多,並不知何人適合擔任此等要職!”
“愛卿真的一個人選都沒有嗎?”皇帝又問,其中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
林汝賢現在有點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就是想讓自
己舉薦一個人代替方平遼東總督的位置。
這樣一來,既能離間自己與方平的關係,萬一以後若是新任總督再犯錯,也可以說是自己薦人不明,跟皇帝沒有任何關係。皇帝隻是從諫如流,接受了自己的諫言,僅此而已。
事情還沒發生,皇帝竟然已經有了推卸責任的想法,甚至連背黑鍋的人都找好了。攤上這樣的主君,讓林汝賢也是哭笑不得。
在趙桓幾乎是明示的情況下,林汝賢知道這個黑鍋他是不背也得背了。
可由於還不知道皇帝中意的人選是誰,他隻能試探道:“遼東總督的人選,陛下是否要從天下各道的督撫中選?”
“嗯,各道督撫都是封疆大吏,不少總督也都是領兵作戰的沙場名將,有著帶兵經驗。從他們中選,倒是很合適!”皇帝點點頭,認同了他的想法。
皇帝說完這些,林汝賢把人選範圍大大縮小了。天下十三道,所有督撫加一塊也就二十幾人,排除掉方平,再排除掉那些沒有打過仗的,以及那些明顯不合適的,就隻剩下了四五人而已。
隻是剩下的人數雖然不多,可要一個個說下來,隻怕會讓皇帝心生不滿。
趙桓沒想到林汝賢反應如此的慢,如他這般不通竅,揣測聖意都不會,就算是進了內閣,也很難鬥得過那些老狐狸。
不過內閣裏有這樣一個人,更便於自己掌控朝局,免得這些老狐狸們沆瀣一氣,合起夥來欺瞞自己。
隻是見林汝賢還在那裏苦思冥想,皇帝很快就有些不耐煩。他提點林汝賢道:“林愛卿不妨問一下小林愛卿的想法,畢竟父子同心,小林愛卿也聰慧,也許會有好的主意!”
趙桓把話都說的如此明白了,林汝賢又不是真的傻子,知道陛下又一次給他縮小了範圍。
皇帝心中的人選,一定與林凡有過接觸,而林凡接觸過的督撫,也就隻有淮南道總督石秋鳴、淮南道經撫使劉業,以及中原道總督周暢了。
而淮南道經撫使劉業是單純的文臣,沒有帶過兵,可以先排除,那餘下的人選就隻剩兩位總督了。
林汝賢沒有真的去問林凡,而是想了一下,說道:“遼東為戰陣之地,中原道總督周暢善於兵事,新近又平滅了陳興隆匪患,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因此臣舉薦中原道總督周暢接任遼東總督,有他在定然能穩住遼東局勢,將滿真大軍擋於關外!”
皇帝沉吟片刻,搖頭道:“周暢本事是有的,隻是眼下中原道還不平穩,興王軍餘孽尚存。這種情形,中原道隻怕暫時還離不開他,所以愛卿還是換個人選吧!”
林汝賢不知皇帝為何否決了周暢,不說他與周暢兩人的私誼如何,就在他看來,周暢久經戰陣,而且行事穩重,少有行險之舉,遼東現在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周暢確實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如果真能讓其接任遼東總督,就算是冒著替陛下背黑鍋的風險,林汝賢也覺得可以一試。
周暢明明是很合適的人選,可陛下偏偏卻拒絕了,如果說剛才林汝賢的表現還是有些裝傻充愣在裏麵的話,那他此時是真的有些摸不清皇帝再想什麽了!
手 機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