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攻浙(二)
錢倉所就是個小村莊,屬寧波府昌國衛。
這段日子,小村子裏來了一位大官,千總黃錦。好大的官,官威十足,直把錢倉所折騰得雞犬不寧。
黃錦本是台州府天台縣團練,當地有名的劣紳,手下有團練兵數百。清浙江提督田雄征剿天台山金湯、俞國望等義軍時,他為田雄帶路,立了大功,被委了個千總的官身。
當上了六品官後,黃錦誌得意狂,他深知這年頭有兵就是草頭王,不斷地招兵買馬,部下擴編到了千餘人。
這一日,黃錦正在錢倉所首富錢秀才家喝酒。
這小地方,即使是號稱首富的錢秀才,家裏也沒多少銀子,架不住胡吃海喝。偏這黃錦臉皮極厚,隔三差五地就帶著部下,蹭吃蹭喝,不請還不行,把錢秀才噎得不行。
“黃千總,最近舟山的明軍活動頻繁,您可得小心著點”,錢秀才諛笑著說,他是希望黃錦趕緊回軍營,自己好省點銀子。
“沒事”,黃錦打了一個大酒嗝,“舟山的明軍若想登陸,一般從定海上岸,咱這邊遠,來的可能性不大”。
錢秀才急了,心想,這可咋辦?您再不回去,咱可就破產了。
可能是錢倉所的土地神聽到了錢秀才內心的呐喊,決心幫他一把。
“千總,不好了,海上發現明軍戰船”。
“什麽!”
黃錦大驚,撒腿便往軍營跑。
??
輔明侯林察率三百艘船、兩萬大軍來到了錢倉所。
平虜侯周鶴芝的船隊衝在最前麵,自從降了靖王,他一直想多立戰功,報效新主。他見岸上的守軍不多,立即讓兒子周林皋率部乘小舟上岸。
“快,放箭,射死他們”,黃錦大吼,在錢秀才家喝的酒還沒醒,臉蛋紅撲撲的。
他確實喝多了,居然以為能憑千餘部下,擋住兩萬明軍。
僅過了小半個時辰,錢倉所就丟了。還好黃錦腿功不錯,一溜煙兒逃到了象山城。
象山守將是副將楊子龍,此人原先是魯監國部下參將,被嚴我公招安,手下有三千兵馬。
見了黃錦,楊子龍問:“明軍來了多少人?”
“看不甚清,大約數千人”。
楊子龍想,不過數千眾,倒是可以一戰。其實,和黃錦交戰的,僅是明軍前鋒,明軍總數足有兩萬。
情報不準害死人!
楊子龍留一千兵馬守城,自己帶兩千兵馬還有黃錦的五百殘兵出城,準備據陳山布防。
剛到陳山腳下,忽見山上已插上了明軍的旗幟。
“嗚~嗚~嗚!”
進軍號吹起來了。
明將王興率兩千兵馬殺到,楊子龍連忙率軍敵住。
一會兒,明將餘龍的兩千兵馬到了,又一會兒,周鶴芝部、阮捷部、魏賓部??到了。
“明軍怎麽來了這麽多人?”
楊子龍在心裏問候了黃錦祖上,急忙領兵後撤。
“駕!駕!駕!”
黃錦打馬跟在楊子龍後麵跑。
“噠噠噠!”
王興追上,一槍戳中後心,落下馬來。
楊子龍帶一千敗兵逃回了象山城,加上原有的守軍,僅剩兩千人。急忙征發百姓上城,準備負隅頑抗。
林察正準備下令攻城。
總兵魏賓上前請示:“大帥,城內守將楊子龍原先是魯王部下,與末將有舊。末將願入城招降他,不知可否?”
林察一想,如果能勸降成功,亦是好事,“汝去吧,萬事小心”。
魏賓獨自一人入城,來見楊子龍。
“楊兄,我軍大兵圍城,何不早降?”
“吾本明將,降了清,現在又降明,大明能饒了我嗎?”
“無妨,大帥說了,汝雖降清,未做惡事,若肯歸順,既往不咎”。
楊子龍想了想,“若是吾降了明,可任何官?”
“可任參將”。
“可吾在清廷這邊是副將”。
“那不管,大帥說了,您以前在大明是參將,降過來隻能給個參將”。
楊子龍被降了級,反而放了心,很痛快地說:“好吧,吾願降了”。
魏賓很奇怪:“楊兄先前猶豫,現在怎麽答應得這麽痛快?不怕小弟誆您?”
楊子龍哈哈大笑:“賢弟若想誆愚兄,必然把官往大裏封,豈有反而降級的道理?必是真的,所以愚兄願降”。
??
定海總兵張傑是員猛將,雙手沾滿了義軍的鮮血,另一個時空官至清浙江提督。
“總鎮,明軍的戰船往定海殺來了”,副將雷虎彪匯報。
張傑端起千裏鏡觀察了一下,明軍足有四百多艘戰船,而自己一方僅有一百八十艘戰船。
“揚帆出海,準備戰鬥!”
雷虎彪有些擔心,“總鎮,敵人的戰船數量是我們的兩倍多,戰之未必勝啊!”
張傑很鎮定:“就是因為敵眾我寡,才更要主動出擊,不挫敵銳氣,定海守不住。放心,吾觀其最前麵的幾十艘船,突得太快,離後隊有不少距離。我軍專打他前隊,打完便跑”。
明軍突在最前麵的三十艘船,是由三員小將統率的。蕩胡伯阮進的兒子阮駿、侄子阮騂、阮驥。
魯王朱以海的舊部中,蕩胡伯阮進是以敢打硬仗出名的,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阮駿、阮騂、阮驥皆以阮進為榜樣,每戰必當先。可惜作戰經驗不足,這一次衝得太靠前了。
張傑的一百八十艘船,包圍了三十艘明艦。
“轟轟轟!”
“轟轟轟!”
雙方對戰,寡不敵眾,明軍的戰船紛紛起火。
“接舷而戰”,張傑掛出了旗語。
“嘭!”
雷虎彪的戰船撞角撞上了阮驥的船,放下木板,雷虎彪率三十個刀盾手衝上明艦。
“呯”,一個明軍銃手放了一銃,未中。
雷虎彪衝上去一刀砍倒。
阮驥大怒,來戰雷虎彪,刀對刀。
一個大浪打來,雷虎彪下盤很穩,阮驥卻一個趔趄。雷虎彪的刀到了,一刀劈死阮驥。作戰經驗不足,要了這位小將的命。
見前隊被包圍了,後麵的明將鮑國祥大驚,率二十艘船來救三人。
見明軍這隊援軍不多,而且位置也太靠前,張傑下令靠近了打。
“列陣”,鮑國祥掛出了將旗,二十艘船迅速列成了左、右兩路縱隊。
“嗯,這是敵人的指揮艦”,張傑眯了下眼,下令各艦逼近明軍陣列,對準鮑國祥的座艦射擊。
“轟!”
一發開花彈在鮑國祥身邊爆炸,熾熱的彈片炸裂了他的胸膛。
後麵的阮進氣瘋了,打這麽多年仗,沒這麽窩囊過,率五十艘船衝向張傑。
“阮進?”
張傑跟魯軍打過很多次仗,認得阮進的旗幟。
“撤!”
張傑下令後撤,他不是怕阮進,而是不想跟明軍硬扛。今天的便宜已經占夠了,打贏就跑。
阮進沒追上清軍,隻見到了一地狼藉。
“張傑,若讓吾抓住,一定剮了汝!”
??
定海海戰的結果挫傷了明軍銳氣,也讓張傑暫時守住了定海。
但是,戰爭並不是由一場戰役的結果決定的,而是多場戰役的綜合體。明軍張名振部攻下慈溪後,攻下了定海後方的白沙鎮,切斷了定海和鄞縣的聯係;林察部也從象山北上,攻下了奉化縣、大嵩所、定海後所,從東邊向定海包抄過來。
張傑知道,再不走就會被明軍包圍,二話不說,撤,一口氣撤到杭州府海寧港。臨走,還一把火燒了定海港。
“大帥,末將首戰失利,請您治罪!”
此戰,明軍的兩路偏師均勝,反倒是楊懷的主力小挫。阮進覺得是自己統率的水師沒打好,特來向楊懷請罪。
“吾是主帥,若有罪,也應吾來承擔,阮將軍何罪之有?”
楊懷把過錯攬到了自己身上。
阮進十分感動,他本是魯王朱以海的心腹愛將,一直對靖軍逼朱以海退位就藩心懷芥蒂。此次小敗,本以為楊懷會趁機清除異己,不料居然如此大度!他是率性的漢子,稟性至誠,逐漸地對靖軍產生了認同感,融入了進去。
三路明軍在白沙鎮會師後,合兵一處,沿鄞江,兵發寧波首府鄞縣。
駐守鄞縣的清淅江巡撫肖起元、總兵吳凱大驚。浙江提督田雄帶了兩萬精兵去援福建,鄞縣隻有一萬軍隊,守肯定守不住。
二人合計了下,決定放棄鄞縣,退到紹興、寧波邊境的四明山區設防。他們參與剿滅過馮京第、王翊等義師,對四明山很熟悉,知道那一帶地形險峻、易守難攻。
杭州總督府,清淅閩總督陳錦坐立不安。這段時間風雨飄搖啊!大半個福建丟了,田雄援閩又吃了敗仗,明軍封鎖了仙霞關,福州已成了孤城。現在,舟山的明軍又占了寧波。不順心啊!
“末將丟了定海,請督憲責罰”,張傑向陳錦請罪。
陳錦定了定神,“將軍擊敗明軍水師,有功無罪。快快請起!”
陳錦想明白了,福建丟了,可以推到陳泰身上。可浙江要丟了,自己的罪就大了。
陳錦親自率金華總兵馬進寶、中軍副將張國勳,帶三萬五千步兵和張傑的一萬兩千水師去紹興府,與肖起元一萬人馬合兵,從西麵反攻寧波;令浙江提督田雄的一萬敗兵,和台州總兵馬信部一萬人馬合兵,從南麵反攻寧波;又請求五省經略洪承疇派吳鬆水師總兵王燝來紹興會合,反攻寧波。
和福建不同,浙江戰場,清軍占據著數量優勢。
??
應天府江寧城,清五省經略洪承疇見了陳錦的求救信,獻入了沉思。
浙江萬萬不能丟,救是一定要救。不過王燝的一萬水師不夠,還得增兵,派李本深、王輔臣、劉應傑、範紹祖再帶一萬五千步兵去。
洪承疇不慌不忙地呷了口茶,含在嘴裏品了會,下咽。他一貫是每逢大事有靜氣。
一口香茗落肚,他的思路清晰起來。把這兩萬多兵馬放到紹興,作用不大。現在明軍主力在打浙東,舟山空虛。偽明的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巡按皆在舟山。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幹脆,讓王燝、李本深等直接攻舟山。
如果能抓到何騰蛟、張肯堂,大事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