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舊情
“監國,吾軍還有五日可至衡陽。”
??朱亨嘉點點頭,衡陽可是座曆史名城,“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衡陽,亦名“雁城”。
??“全軍加速行進,讓將士們把軍歌唱起來。”
??“風從龍,雲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裏沃土皆荒蕪。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好男兒,別父母,隻為蒼生不為主。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壯士飲盡碗中酒,千裏征途不回頭。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衝鬥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幹犯軍法兮,身不自由。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十五萬大軍威武雄壯的歌聲,將衡陽西部的祁山震得地動山搖。
??“報,明軍已過祁山”。
??“再探!”
??“喏!”
??清智順王尚可喜神色凝重,將心腹許爾顯喚了過來。
??“許將軍,汝速帶人將各位將領的家眷送往武昌”。
??此次南征,為了充分調動各位漢奸的積極性,英明睿智的攝政王多爾袞流露出了在南方劃塊地盤給他們裂土封王的意思,並允許他們攜帶家屬。
??這一下,三位王爺瘋狂了,對著明軍拚命地打。軍紀也好了很多,指不定打下的哪塊地盤,以後就是自己的封地,可不敢亂搶亂燒亂殺。
??攝政王真是睿智啊!不過“多爾袞”這名字,滿語意思為“狗獾”。這種小生靈,胖乎乎的,又蠢又笨,似乎和睿智不太搭。
??湖廣不好打,尚可喜趕緊將家眷們往後方送。
??尚可喜的本部兵馬兩萬,又收編了黃朝宣降兵三萬,還收攏了其他一萬雜軍。
??看上去不少,其實能戰的隻有他的本部兩萬人。
??他令部將先啟玉領兵五千守郴州;班誌富領兵五千守耒陽;自己領兵五萬守衡陽。
????
??明軍中軍大帳裏,朱亨嘉開著李明忠的玩笑。
??“李將軍,汝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皆有舊,上了戰場可下得去手?”
??李明忠當年在皮島,以昌邑主簿身份,從毛文龍軍。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關係都很好。尤其和孔有德、耿仲明二人,兄弟相稱。三個人經常在一起慷慨談兵、飲酒唱歌(“飲酒唱歌,皆自負”)。
??努爾哈赤在遼東大殺漢人,遼民的孤兒很多,毛文龍收了幾百個孤兒做“義子”、“義孫”。
??清恭順王孔有德,還有個名字叫毛永詩。他全家死於韃子之手,和兄長孔有性投毛文龍。毛文龍收他為養孫,賜名永詩。
??清懷順王耿仲明,家人遇害後,為毛文龍部將,是孔有德“義兄”,軍中人稱“孔耿”。
??清智勝王尚可喜,還有個名字叫毛永喜,父母、兄長皆死於清軍手。毛文龍收他為養孫,賜名永喜。
??李明忠跟清人也有仇。當年他在昌邑城當主簿,清軍攻破昌邑,屠城,家人遇害。
??後來,毛大帥被袁崇煥殺了,孔有德、耿仲明投了登萊巡撫孫元化,李明忠留在皮島繼續抗清。
??再後來,登萊事變,兩人造了大明的反,要投清。他們跑到皮島,邀李明忠一塊去。李明忠火了,你們這些不要祖宗的東西,忘了和韃子的血海深仇了嗎?吾李明忠,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他跟這兩人割袍斷義,對他倆曰:“中原人當歸中原,異地富貴非我願也”,單騎返回京師,向崇禎帝上書言平遼方略。
??又後來,此三人成了清國三順王,李明忠投了史可法,成了廣東西山參將。
??皮島兄弟,反目成仇!
??曆史上,李明忠反清,被耿忠明的兒子耿繼茂俘虜了。耿繼茂一見是李明忠,親熱得不得了,給李明忠磕頭,“居然是您呀,李叔叔,您要是歸降可封侯”。
??李明忠仰天大笑:“唉,我和你父親在皮島分別時,如果願意跟他一起投降,如今分藩開府,又算得了什麽呢?大明遺臣,力盡而死,你不要再說了。快快殺我!”(“嗟乎!吾與汝父別皮島時,肯降心向北,今分藩開府,豈足道哉!大明遺臣,力盡而死,夫複何言!)
??聽見朱亨嘉擔心自己不忍對以前的皮島兄弟下狠手,李明忠氣得滿臉通紅。
??“吾早已和此三賊袍斷義,誓取三賊首級來報監國”。
??言罷,李明忠憤然離開中軍大帳。
??他剛走,鄭封溜了進來。
??“鄭卿,李將軍對大明赤膽忠心,卿這招可有點損啊!”
??鄭封一笑:“監囯,請將不如激將。李將軍性格沉穩、深諳兵法,惜乎用兵過於保守。此戰,吾軍拚的就是時間,必須搶在孔有德回師前,拿下衡州、長沙。所以,須得激李將軍一激,讓他快點打”。
??朱亨嘉指著鄭封,笑得前仰後合。
??“鄭卿啊鄭卿,別人的心隻一竅,卿卻有七竅。好一顆七竅玲瓏心也!”
????
??李明忠回到軍營,羞憤難忍,喚部將陳上川、鄧耀、楊彥迪入帳議事。
??此三人皆大明忠貞之士,曆史上一直堅持抗清。後來兵敗後,退往安南國,成了後世越南華族的祖先。
??三人見李明忠怒容滿麵,驚問:“大帥何故動怒?”
??李明忠道:“今日監國召吾,言及皮島舊事,疑吾對三賊有舊情。與三賊有舊,實吾恥耳。此恥唯有以賊之血來償。明曰,汝等可願隨吾死戰?”
??三將亦大怒:“大帥之恥,即全軍之恥也,末將等願隨大帥死戰!”
??李明忠點點頭:“汝等回營好生休息,明日一早,兵發熊羆嶺。”
????
??熊羆嶺,因山勢嶒峻盤踞似熊羆而得名。當地民謠曰:“熊羆離地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離鞍”。
??尚可喜令參將李之珍領兵五千守熊羆嶺。李部有一千尚軍老兵,四千黃朝宣降兵。
??李明忠部三萬,直抵熊羆嶺下。他見熊羆嶺地勢太險,命部將鄧耀領兵七千先打熊羆嶺附近的靈官殿。
??放了一陣火炮,轟擊清軍。
??火炮剛停,鄧耀揮舞雙刀,一馬當先,陣斬清將三人,部下感奮,皆死戰。
??明軍擊敗清軍後,驅趕著清軍往熊羆嶺撤退。
??清軍撒開腳丫往山上跑,明軍舉著刀槍在後麵追。
??明將陳上川、楊彥迪分兵攻打熊羆嶺兩翼。
??將士們五人一組、兩人舉盾、三人持銃,向上仰攻。無數明軍,一組、一組地奮勇登山,象一股股紅色的波濤。
??“轟!”
??一枚枚火炮在明軍中爆炸,帶走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一名明軍剛登上山腰,一支流箭射穿脖頸,時間一下停頓,栽倒。
??又一名明軍被山上的礌石砸中,連人帶石滾下山去。
??仗正打得激烈,山上的清軍,忽見靈官殿方向,來了一群己方潰軍,往山頂跑來,一邊跑還一邊喊著:“敗了!敗了!”
??熊羆嶺清軍大多是黃朝宣部降兵,之所以堅持到現在,是因為身後有尚軍老兵彈壓。現在一看己方敗了,再也彈壓不住,撒腿就往後山跑。
??“後退者,斬!”
??尚軍老兵,掄刀一舞,一顆顆腦袋落地。
??沒用,逃兵太多了。尚軍老兵僅一千人,實在殺不過來。
??殺急了,這些逃兵舉刀反抗,山頂亂成一團。
??李之珍隻得率部後撤。剛逃下山,明軍大將楊彥迪殺到,手起一槍,刺透李之珍後背。
??此戰,隻打了三個時辰,殲滅清軍四千,逃回四明山者不足五百。
??清四明山守將乃是副將陳武。陳部有兵一萬,一千五百名尚軍老兵,八千五百名黃朝宣降兵。
??尚可喜把降軍擺在前方,是因為他聽說明軍勢大,存了保存實力的念頭。當了這麽久的漢奸,尚可喜深諳做漢奸之道,那就是手裏得有實力。
??你有實力,主子才會給你肉吃。把老本都拚光了,在主子麵前就不值錢了。
??若不是畏懼清國軍法森嚴,尚可喜甚至打算不戰而棄衡陽。
??陳武聽聞明軍不到一日就攻下了熊羆嶺,大驚。他令部將分守登仙崖、野牛坪各處,自己率中軍守四明山主峰騰雲嶺。
??騰雲嶺有大大小小的山峰三十六座,很高,比兩個熊羆嶺還高。但它之所以叫“騰雲嶺”,並不是因為高,而是因為很久很久以前,山裏住著一位仙人,叫“騰雲祖師”。現在兩軍交戰,打擾了這修仙聖境,罪過!罪過!
??陳武想,就算明軍一天攻下一座山峰,怎麽也能堅持一個多月,足以等到王爺的援軍了。
??李明忠來到四明山下,見群山無涯,起伏相連。不由歎道:“山高我為峰,一覽眾山小”。
??忽報監國又遣白文選、馮雙禮二將各領兵一萬來助戰,這二人皆是大西軍降將
??李明忠謂二將曰:“吾以結交漢奸為恥,二位以曾經做賊為恥。此雪恥之戰焉,不可不奮勇!”
??白、馮二將慨然應喏。
??李明忠令白文選攻登仙崖;馮雙禮攻野牛坪;自率陳上川、鄧耀、楊彥迪三將攻騰雲嶺三十六峰。
??沒什麽兵法妙策,堂堂正正而戰。兵多欺負兵少,人狠欺負人慫。
??清軍沒料到明軍從各個山頭同時進攻,一時間處處鋒火、方寸大亂,首尾不能兼顧。
??明軍將士不顧生死地衝山,倒下一批,上來一批。清軍大部是降兵,作戰意誌不強,明軍又打得極凶狠。這股狠勁嚇住了清軍,他們紛紛棄山而逃。
??不到兩天,清軍丟了一半的山頭。陳武怕被明軍切斷後路,困死在山頂。不得不領殘兵,往衡陽逃竄。
??陳武逃了三十裏,喘息剛定,忽報尚可喜派總兵張月領兵五千來援。二人合兵一處,往衡陽退卻。
??“噠噠噠!”
??馬蹄聲聲,烏雲滾滾,明軍的騎兵追過來了。
??當先一員老將,白馬紅袍,身材雄偉,五官緊密,輪廓分明。金色的八瓣黃明盔下,一雙劍眉豎立,眼神銳利,寒光凜凜。
??大明定西侯李明忠,帶著一千精騎殺到。追上清軍,也不廢話,從箭囊中取出一支長箭,拉開複合短弓,“嗖”的一箭,射落清軍號旗。一杆馬槊上下翻飛,將清兵一一刺於馬下。
??槊是茅的一種,外形和槍很像,隻是比槍更長、更粗、更重,鋒刃上有明顯的破甲梭,鋒利若寶劍。因為沉重,一般的明軍不用,李明忠,大將也,舉重若輕,擋者披靡。
??將是兵的膽,大帥奮勇,明軍自然敢戰。陳武部已被明軍殺喪了照,落荒而逃,又衝亂了張月部的軍陣。張月無法,隻得跟著陳武一起逃。
??步兵遇到騎兵,隻能結陣而戰,想跑是跑不掉的。
??李明忠也不著急,領著一千精騎慢慢追殺。遇到有投降的清軍,即令其放下兵器,跪於路旁。
??追了幾十裏,李明忠追上陳武,一槊刺於馬下。
????
??“什麽?才三天就丟了熊羆嶺、四明山?”
??衡陽城裏的清智勝王尚可喜目瞪口呆,半晌才發問:“明軍先鋒何人?”
??“稟王爺,明軍先鋒是定西侯李明忠。”
??尚可喜一楞:“是他啊,難怪打本王打得那麽狠!”
??“李兄啊李兄,弟知道兄痛恨弟做了漢奸,可兄又怎知弟的苦衷,但凡有一條活路,怎會走這條絕路!”
??尚可喜和孔有德、耿仲明不同,他降清真的是被人逼的,被上官逼的。
??孔有德、耿仲明造反失敗後,約尚可喜一起降清,尚可喜不從,不但不從,還領兵打他倆。你們這兩個不要祖宗的狗東西,吾非砍了你倆不可!
??因為替大明平叛有功,尚可喜被擢為副將,駐守廣鹿島。
??然而很快,他的噩運就來了。欣賞他的總兵黃龍戰死了,換了個叫沈世魁的當東江總兵。
??此人跟尚可喜有私仇。
??在大明朝要是得罪了上官,那是要掉腦袋的。沈世魁想騙尚可喜至皮島,然後再誣他謀反,加害。
??事機不密,尚可喜知道了。
??沒法子,得罪上官了,留在大明隻有死路一條。走投無路,尚可喜隻好降了清。
??皇太極聽說尚可喜來降,大喜,出城三十裏迎接,規格和孔有德、耿仲明歸降時一樣隆重。
??皇太極精通權謀之術,他見來降的漢人很多,分而治之。令孔有德、耿仲明領一軍,為“天佑軍”;尚可喜領一軍,為“天助軍”。兩軍各不統屬,互相競爭。成功地挑得遼東三礦徒,內部不合。大家誰都不服誰,自然隻能服他皇太極。
??就這樣,本來桀傲不遜,動不動就亮刀子造反的遼東三礦徒,被皇太極三兩下收拾得服服帖帖,比狗都聽話。
??聽說明軍的先鋒是李明忠,尚可喜眼眶濕潤了,忘不掉的皮島舊事湧上心頭。
??“故人重逢,吾當退避三舍!”
書屋小說首發